公元前300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在
西方国家,公元前300年左右
玛雅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它继承了
中美洲文化传统,发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庙等。在公元前300年左右,
欧洲的
王公贵族就把珍珠视为最高级的宝石,加以珍藏。
公元前300年(昭襄王七年):秦攻楚,拔新城杀楚将
景缺。赵再攻中山。
太子熊横之弟子兰亟欲想乘乱登基,但遭到昭睢、
屈原等大批正直大臣的反对,众人呼吁赶快赴齐索回太子,归国理政;太子眼见王位难保,也急于回国,于是不惜与齐国草签协议,允诺割让楚国东地六城、合计五百里于齐,以求脱身。
现代日本人的祖先进入
日本,史学家们称之为弥生人。弥生人带来了更先进的
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并替代了原始的
绳纹文化。弥生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外来性,它建立在不断模仿和学习其他
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并且创造了自己特有的
民族性和完整性。弥生文化和弥生人与
朝鲜文化和
朝鲜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其将
中华文明带进了日本。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阐述
古典瑜伽的理论,
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全书共195章节,将瑜伽定义为:yama 控制;niyama 纯洁的操守;Asana,身体姿态;Pranayama,呼吸的控制;dharana,集中意念;dhyana,冥想;Samadhi,至善境界 8个分支,意在传播瑜伽的智慧精髓。古典瑜伽的特征之一便是在修习瑜伽功的同时研读圣书。而瑜伽经的最具颠覆性特征便是其哲学
二元论,即物质必须与精神分离,才可得到精神的至善境界。这与前-古典瑜伽或韦达瑜伽大相径庭,后者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合二为一。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公元前300年埃及国王
托勒密一世决心要将埃及建设成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王朝,其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
文化建设。位于埃及北部
地中海沿岸的
亚历山大城是古代世界的科学、艺术、文化和哲学中心,云集了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和学者。公元前290年托勒密一世又要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并为自己的“梦之图书馆”网罗了世上最好最多的图书,而亚历山大城的
科学博物馆和图书馆也确实成为当时吸引文化的
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