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
古典文学名著《
杨家府演义》《
北宋志传》《
三侠五义》《
万花楼》等作品中的人物。
文学形象
杨家将话本
《杨家将传》第五回
宋太祖遗嘱后事
潘仁美计逐英雄
却说宋太祖回至京师,因途中冒冲暑气,养疾宫中,累日不朝。延至冬十月,转加沉重。因遵母后临终遗命,其弟晋王光义入侍,嘱以后事曰:“朕观汝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但侄德昭,当善遇之。再有三事,朕未能全得,汝宜承之:第一件,河东近边之地,不可不取。第二件,太行山
呼延赞,当召而用之。第三件,
杨业父子,朕爱之,欲召为将。吾观彼国有赵遂,与此人通好,必诱他来降;且杨家父子,只图中原之富贵,可于金水河边,造无佞宅以待之,使人通消息于山后,其家必无疑矣。再者,朕中年在五台山,曾许醮愿,盖因国家多事,未曾还得。汝若值朝廷无事之时,可代朕还。数事牢记勿忘。”
光义拜而受命。太祖又唤其子德昭曰:“为君不易,今传位与叔王,以代汝之劳也。今赐汝金简一把,在朝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德昭曰:“君父之命,安敢遗忘?”太祖嘱罢,大声谓晋王曰:“汝好为之。”俄而帝崩,在位十七年,寿五十。后人咏史诗曰:
干戈指处狼烟灭,士马驱来宇宙清。
雪夜访求谋国士,杯酒消释建封臣。
时漏下四更,宋后人见晋王,愕然亟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悬于陛下矣。”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次日晋王光义即位,更名炅,是为
太宗皇帝。群臣朝贺毕。赠宋后为
开宝皇后,迁之
西宫。大赦天下。
匡胤乃就殿前拜受毕,遂升殿,服衮冕,即皇帝位。百官朝贺毕于是奉周主为
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之西宫。大赦天下国号大宋,改年号建隆元年。封三代为皇帝,封母杜氏为
皇太后封妻王氏为皇后,封子德昭为
皇太子,德芳为
梁王,封
兄子德崇为燕王。燕王乳名八哥,人遂称为八大王,最有才能,人皆敬服。封弟光义为晋王,光美为秦王,
文武百官属各升一级,遣使遍告
郡国。
三侠五义
八王爷,真宗皇帝的亲弟弟,他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其子为六合王,曾经在《三侠五义》里第一回出场,狸猫换太子的时候
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
宋真宗继承皇位,是三侠五义里的
太上皇,养优处尊很少过问朝事,朝中没有大事不出来。历史上真宗的亲弟弟、被称为“八大王”的 、有“贤王爷”之称的是太宗第八子
赵元俨。三侠五义里的八王爷是赵元俨。
三侠五义--第一回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救皇娘
陈林千捧妆盒,一腔忠义,不顾死生,直往禁门而来。才转过桥,走至禁门,只见郭槐拦住道;“你往哪里去?刘娘娘宣你,有话面问/陈公公闻听,只得随往进宫,却见郭槐说:“待我先去启奏。”不多时,出来说:“娘娘宣你进去。”陈公公进宫,将妆盒放在一旁,朝上跪倒,口尊:“娘娘,奴婢陈林参见,不知娘娘有何懿旨?”刘妃一言不发,
手托茶杯,慢慢
吃茶,半晌,方才问道:“陈林,你提这盒子往哪里去,上有皇封,是何缘故?”陈林奏道:“奉旨前往
御园采拣果品,与南清宫八大王上寿,故有皇封封定,非是奴婢擅敢自专的。”刘妃听了,瞧瞧妆盒,又看看陈林,复又说道:“里面可有夹带?从实说来!倘有虚伪,你吃罪不起。”陈林当此之际把生死付于度外,将心一横,不但不怕,反倒从容答道:“井无夹带。娘娘若是不信,请去皇封,当面开看。”说着话,就要去揭皇封。刘妃一见,连忙拦住道:“既是皇封封定,谁敢私行开看!难道你不知规矩么?”陈林叩头说:“不敢,不敢!”刘妃沉吟半晌,因明日果是八千岁寿辰,便说:“既是如此,去罢!”陈林起身,手提盒子,才待转身,忽听刘妇说:“转来!”陈林只得转身。刘妃又将陈林上下打量一番,见他面上颜色丝毫不漏,方缓缓他说道:“去罢。”陈林这才出宫。这也是一片忠心,至诚感应,始终瞒过刘妃,脱了这场大难。 出了禁门,直奔南清宫内,传:“旨意到。”八千岁接旨人内殿,将盒供奉上面,行礼已毕。因陈林是奉旨钦差,才要赐座,只见陈林扑簌簌泪流满面,双膝跪倒,放声大哭。八千岁一见,唬得惊疑不止,便问道“伴伴,这是何故?有话起来说。”陈林目视左右。贤王心内明白,便吩咐:“左右回避了。”陈林见没人,便将情由,细述一遍。八千岁便问:“你怎么就知道必是太子?”陈林说:“现有龙袱包定。”贤王听罢,急忙将妆盒打开,抱出太子一看,果有龙袱;只见太子哇的一声,竟痛哭不止,仿佛诉苦的一般。贤王爷急忙抱入内室,并叫陈林随入里面,见了狄娘娘,又将原由,说了一遍。大家商议,将太子暂寄南清宫抚养,候朝廷诸事安顿后,再做道理。陈林告别,回朝复命。
谁知刘妃已将李妃生产妖孽,奏明圣上。天子大怒,立将李妃贬入冷宫下院,加封刘妃为玉宸宫贵妃。可怜无靠的李妃受此不白之冤,向谁申诉?幸喜冷宫的总管姓秦名凤,为人忠诚,素与郭槐
不睦,已料此事必有奸谋;今见李妃如此,好生不忍,向前百般安慰。又吩咐小太监余忠:“好生服侍娘娘,不可怠慢。”谁知余忠更有奇异之处,他的面貌酷肖李妃的玉容,而且素来做事豪侠,往往为他人奋不顾身,因此秦凤更加疼爱他,虽是师徒,情如父子。他今见娘娘受此苦楚,恨不能以身代之,每欲设计救出,只是再也想不出法子来,也只得罢了。
且说刘妃此计已成,满心欢喜,暗暗地重赏了郭槐与尤氏,并叫尤氏守自己的喜。到了十月满足,恰恰也产了一位太子,奏明
圣上。天子大喜,即将刘妃立为
正宫,颁行天下。从此人人皆知
国母是刘后了。待郭槐犹如开国的元勋一般,尤氏就为掌院,
寇珠为主宫承御。清闲无事。 谁想乐极生悲,过了六年,刘后所生之子,竟至得病,一命呜呼。圣上大痛,自叹半世乏嗣,好容易得了太子,偏又夭亡,焉有不心疼的呢?因为伤心过度,竞是连日未能视朝。这日八千岁进宫问安。天子召见八千岁,奏对之下,赐座闲谈,问及世子共有几人,年纪若干。八千岁一一奏对,说至三世子,恰与刘后所生之子岁数相仿。天子闻听,龙颜大悦,立刻召见,进宫见驾。一见世子,不由龙心大喜,更奇怪的,是形容态度与自己分毫不差,因此一乐,病就好了。
即传旨将三世子承嗣,封为
东宫守缺太子。便传旨叫陈林带往东宫参见刘后,并往各宫看视。陈林领旨,引着太子,先到昭阳正院朝见刘后,并启奏说:“圣上将八千岁之三世于,封为东宫太子,命奴婢引来朝见。”太子行礼毕。刘后见太子生的酷肖天子模样,心内暗暗诧异。陈林又奏还要到各宫看视。刘后说:“既如此,你就引去;快来见我,还有话说呢。”陈林答应着,随把太子引往各宫去。 路过冷宫,陈林便向太子说:“这是冷宫,李娘娘因产生妖物,圣上将李娘娘贬入此宫。若说这位娘娘,是最贤德的。”太子闻听产生妖物一事,心中就有几分不信。这太子乃一代帝王,何等天聪,如何信这怪异之事?可也断断想不到就在自己身上,便要进去看视。恰好秦凤走出宫来,(陈林素与秦凤最好,已将换太子之事悄悄说明:“如今八千岁的世子就是抵换的太子。”秦凤听了大喜。)先参见了太子,便转身进宫奏明李娘娘,不多时,出来说道:“请太子进宫。”陈林一同引进,见了娘娘,太子不由得泪流满面。这正是
母子天性攸关。陈林一见,心内着忙,急将太子引出,乃回正宫去了。
后世衍生
衍生评书
在
单田芳讲的评书《三侠五义》的续书作品《
白眉大侠》、《
龙虎风云会》中,八王爷是
赵德芳,有“九朝十八帝”的说法,即
北宋朝的每一个皇帝当政期间,都有一个八贤王/八王爷。八王爷成为一个常设的官职,其权力仅次于皇帝,居南清宫,手持瓦面金锏,可上打君,下打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原著中,八王爷只在第一回出现,后来可能就去世了,由其子六合王掌管南清宫和朝着的事务。)
衍生戏曲
由文学衍生的京剧对八贤王的来历自有一番解释,
程派名剧《
贺后骂殿》便为此证。故事里的事如此这般:宋太祖赵匡胤死后,
赵光义弟即兄之位。匡胤皇后贺氏,让长子德昭上殿质问,光义大怒,要斩杀侄子,德昭气愤,撞死
金殿。贺后带着次子德芳上殿责问。光义谢罪,赐贺后
尚方宝剑,封入养老宫,加封德芳为八贤王。在赵光义赐封赵德芳时有几句唱,很好的解释了八贤王的权力范围: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
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的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你是个八贤王,代管朕躬。 不知道
宋太宗这么做是出于内疚还是
权力平衡。不管怎样,如此安排,我们得到了一个出彩的八贤王。民间也有一句很骄傲的
歇后语,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又有一说出自秦腔《困营》和民间评书《回龙传》说法为:封赵德芳为保国王,护国王,殿前王,殿后王,殿
左王,殿右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一个王爷一千岁此为八千岁,赐凹(读蛙的音)面金锏此为一千岁,赐金镶白玉锁也是一千岁,这样也相当于万岁。凹面金锏上有1龙3凤108孔相当一次108
星斗。杀一个皇上摘一个龙,灭一个娘娘去一个凤,斩一个奸臣填一个孔。进有凹面金锏,退有金镶白玉锁保命。所以赵德芳可以左右朝野。另外,凹和蛙的音相同。所以也有说是赐予
蛙面就是一个蛙面面具和金锏的。也有影视剧赵德芳以带面具的形象出现。
人物原型
赵德芳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
赵匡胤第四子,封秦康惠王。《
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
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
宋太宗。因为宋
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
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太宗继位后赵德芳被封为兴元尹。979年(
太平兴国四年),赵德芳之兄
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981年(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赵德芳死后,谥康惠,赠
中书令、
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
楚王。其六世孙为
宋孝宗,七世孙为
宋光宗,八世孙为
宋宁宗。秦康惠王德芳,
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
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
山南西道节度使、
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检校太尉。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
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叙子从照封安国公,终
左金吾卫大将军、
归州团练使。赠
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照卒,以惟能子从古封安国公,终延州观察使,赠保静军节度使、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谥惠恪。从古卒,惟宪子从式袭封舒国公。
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
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赵德芳为宋太祖
赵匡胤次子。因不满
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锏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赵德昭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
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
太平兴国四年(979 )出征
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
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赵元俨
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俨。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
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
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