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
殉葬用的“俑”,据《
礼记·檀弓》,
孔子“谓为俑者不仁”。
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皇侃疏:“机械发动踊跃,故谓之俑也。”
孔颖达正义:“刻木为人,而
自发动,与生人无异,但无性灵知识。”又《孟子·梁惠王》:“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焦循《孟子正义》:《
广雅》引(
张揖)《
埤苍》云:“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为其像人者,谓为其像人之转动跳踊也。”可见“俑”就是由
简单机械发动能够自己转动跳跃的木人。
简介
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
人殉,奴隶是
奴隶主生前的
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
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
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俑系陪葬的偶人,或由木、或由石、或由陶、或由铜等不同材料制成。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殉葬用的“俑”,是最早的机器人的雏形。据《
礼记·檀弓》,
孔子“谓为俑者不仁”。
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皇侃疏:“机械发动踊跃,故谓之俑也。”
孔颖达正义:“刻木为人,而
自发动,与生人无异,但无性灵知识。”又《孟子·梁惠王》:“
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焦循《孟子正义》:《
广雅》引(
张揖)《
埤苍》云:“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为其像人者,谓为其像人之转动跳踊也。”可见“俑”就是由
简单机械发动能够自己转动跳跃的木人。
俑的出现
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俑大约是
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
殉葬的活人。
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
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阳
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具
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
奴隶制的崩溃和
封建制以后,这种以人形模拟物随葬的方法日益普遍,并开始用泥、陶、木来制作模拟人形,这就是俑。因此,俑的出现本身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俑在制作上尽量如实地模仿真人的面貌,引起一些人士的强烈不满。于是,孔子在看到当时制作的俑太酷似真人时,仍认为采用作成人形的俑来
殉葬榫卯中国雕塑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按照当时某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表现能力来说,本来应该达到更高水平。
已发现的
春秋战国俑主要为陶、木两种,
陶俑大多见于北方,
木俑大多见于南方(基本上是
楚国)。一般而言,陶俑是塑造后再烧制的,烧后有意外的效果,形休小而壮实,制作粗糙;木俑是雕刻后再彩绘的,形体大而瘦长,制作精致,从而形成南北俑的美学差异。
“俑”字考证
“始作俑者,其无後乎”,出自《
孟子》。一般将“俑”理解成人形的
木俑或
陶俑。读罢《秦风黄鸟》和《左氏传鲁文公六年》相关段落,可知“俑”字,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木俑或陶俑,此俑字是“用人
殉葬“的意思,类似的字还有“玟”(文王)、“珷”(武王)。即:由於(
秦德公)始用人殉葬(此处的人指贤人),则後来的国君(
秦穆公),不会再成霸主了(由於贤人都被殉葬了,故无贤人辅佐国君了),是以《左氏》说得明白:“知秦之不复东征也”。
秦始皇陵
秦代的秦始皇陵
兵马俑,形体比人略高,陶制,是已知最大的俑;另外还有
铜俑等。汉俑种类比以前增多,有兵士、女侍、仆役及乐舞俑。南方以
木俑为多,有的彩绘着衣。其他地方多陶、石、木、金属等多种材质的俑,注重传神。两晋南北朝制作多样,南方承中原传统并有了瓷俑;北方出了
少数民族形象的
陶俑。隋唐俑型大而精美,三彩俑为盛唐时的制作高峰。能见到的,是保存在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
唐三彩杰作,有
陕西省
乾县懿德太子
李重润墓出土的、三彩纹胎骑马狩猎俑,和
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的
唐三彩骆驼戴乐舞俑。这些俑的特点,普遍是形象高大雄健,神态生动富有传神,可谓形神俱佳的作品。并反映了盛唐时期,
中华民族富有创造性和豪迈自信的
民族性格。五代以后,以俑殉葬的风气开始低落,金元墓葬中出现了
陶塑、砖雕表演杂剧的俑,往往
成组塑造,还有舞台背景,较为生动,是制作俑的最后一个高潮,以山西出土为多。明清墓葬中俑的出现渐少。在高官王侯墓中出土有
木俑和石俑,多以成群人物或辅以仪仗、侍从的庞大场面,用来炫耀死者地位为主,但作为雕塑制品已失去了艺术感染力。秦兵马俑的历史
文化价值是独具魅力的。它打开了观察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窗口,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看法。
秦兵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其磅礴的气势几乎使所有不同肤色的参观者都从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颤,体现出艺术家驾驭宏大
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
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则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作者的
艺术素养和艺术成就。作品
写实主义的风格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极富价值的
历史记录。严肃划一的军旅题材能够处理得如此生动,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
艺术魅力,使人们不得不换一副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
特殊规律,重新探索和构架中国古代
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
秦兵马俑坑文物的出土也较大幅度地改写了人们对
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认识,以大量的实证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秦代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就
科技史而言,
秦俑坑发现的许多资料都是令世人震惊的。譬如:1、秦俑坑
出土文物所展现的秦代冶金和
金属加工技术比我们以往的估计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铜涂铬防锈技术的大量应用是最具
代表性的一例,它在当时已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秦俑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表面都涂有这种
保护层。这种绝技似乎从汉代以后就失传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千多年后的1937年,现代镀铬技术才在德国产生,并以专利发明载入了史册。2、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确印证了
秦简中关于“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是一种标准化概念,秦人在标准化实践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标准化既是秦人
管理艺术发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标志。秦人加工的
青铜弩机器件精密、形体标准,相同规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换。许多特殊的加工工艺,如
青铜铍脊上的纹饰生成,纤如毫发的金属小孔钻刻技艺,也都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工艺是不解之谜。由于古代统治者们有重政治、重伦理、崇人事而轻科技的倾向,史书关于科技的记载往往简略残缺,秦代科技资料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秦俑考古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更加重要。
俑坑数千
兵马俑所展示的军事内容无疑是
军事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形象的资料之一,许多资料使人们对古代军事领域的认识更进一步。譬如,关于当时的兵种构成、组合搭配和结阵形式,兵器、兵器配置形式以及甲具防护装备,军伍
组织结构和
指挥系统,甚至军伍士卒的来源等,都有珍贵的资料价值。二号坑
弩兵的单独结阵,骑兵、轻车兵的编队和配合,是以前有所不知或知之不详的重要资料,
以之对照《
孙膑兵法》中关于车、步、骑配合原则的论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古代军事著述中关于兵器配置中长短相杂、相救的原则在秦俑坑兵器配置中也有
直观表现,同样有其
军事科学上的研究价值。难怪有人将秦俑三坑称为一座内容丰厚的秦代
军事博物馆。
历史本身赋予了秦俑多种历史文化价值。秦俑所折射的历史层面既多又广,在
建筑史、
服饰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即使秦俑的身高、体魄、服饰发髻、刻记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
生产工具和劳作痕迹,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秦代
社会生活的真实影像,反映出一个时代的
文化特质,反映出秦兴亡的历史真谛。
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丰富,是文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物质成就的直接见证。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那个时代,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历史课题,譬如关于帝王权力的重新认识、秦代文化的特质、秦在
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与之相联系的是,
秦始皇的
历史评价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反映的科技水平和
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始皇所起的某种积极作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史书中提到的秦代好大喜功、横征暴敛的统治问题。秦俑考古还在继续,相信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随着考古的进展而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