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制国
旧时日本在律令制下所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
令制国,又称律令国,是旧时日本在律令制下所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自奈良时代开始实施,直到明治初期的废藩置县为止。国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地方单位的州、道,抑或是行省的行政单位,有时也被称为“日本六十余州”。
含义
令制国,或简称令国,从奈良时代开始,首先是分为五畿七道,后于1869年加上北海道,明治维新时开始地方改革。1889年后废除其他道,只保留北海道。国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地方单位的州、道,抑或是行省的行政单位,有时也被称为“日本六十余州”。
日本令制国』的主要内容就是五畿七道,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全土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区域划分。“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5国,又称“畿内”或“五畿内”。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则仿中国唐制,以“道”称之,共分为“七道”。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构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网。七道之间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级差别,间接代表着繁荣的程度。据说是在天武天皇时所确立的。
另外,北海道(虾夷地)迟至明治维新后才着手开拓,不属于古代即有的五畿七道。但北海道之名是仿自此命名法,加上北海道而有“五畿八道”的称呼。令制国的行政机关称「国衙」或「国厅」,国衙所在地的都市称「国府」或「府中」。
划分
五畿
山城国(山州、城州、雍州,今京都府
大和国(和州,今奈良县
河内国(河州,今大阪府
和泉国(泉州,今大阪府南部)
摄津国(摄州,今兵库县、大阪府)
七道
东海道(15国)
伊贺国(伊州,今三重县
伊势国(势州,今三重县)
志摩国(志州,今三重县)
尾张国(尾州,今爱知县
三河国(叁州,今爱知县)
远江国(远州,今静冈县
骏河国(骏州,今静冈县)
伊豆国(豆州,今静冈县)
甲斐国(甲州,今山梨县
相模国(相州,今神奈川县东京都
武藏国(武州,今埼玉县、东京都)
安房国(房州,今千叶县);718年从上总国分立,741年与上总国合并,直到757年再次分立。
上总国(总州,今千叶县)
下总国(总州,今千叶县、茨城县
常陆国(常州,今茨城县)
东山道(8国)
近江国(江州,今滋贺县
美浓国(浓州,今岐阜县
飞驒国(飞州,今岐阜县)
信浓国(信州,今长野县
上野国(上州,今群马县
下野国(野州,今栃木县
出羽国(羽州,今秋田县山形县
北陆道(7国)
若狭国(若州,今福井县
越前国(越州,今福井县)
加贺国(加州,今石川县);823年从越前国分立。
能登国(能州,今石川县);718年从越前国分立,741年与越中国合并,直到747年再次分立。
越中国(越州,今富山县
越后国(越州,今新潟县
佐渡国(佐州、渡州,今新潟县佐渡岛);743年与越后国合并,直到752年再分立。
山阴道(8国)
丹波国(丹州,今京都府)
丹后国(丹州,今京都府)
但马国(但州,今兵库县)
因幡国(因州,今鸟取县
伯耆国(伯州,今鸟取县)
出云国(云州,今岛根县
石见国(石州,今岛根县)
隐岐国(隐州,今岛根县隐岐岛)
山阳道(8国)
播磨国(播州,今兵库县)
美作国(作州,今冈山县);713年从备前国分立。
备前国(备州,今冈山县)
备中国(备州,今冈山县)
备后国(备州,今广岛县
安艺国(艺州,今广岛县)
周防国(防州,今山口县
长门国(长州,今山口县)
南海道(6国)
纪伊国(纪州,今和歌山县、三重县南部)
淡路国(淡州,今兵库县淡路岛沼岛
阿波国(阿州,今德岛县
赞岐国(赞州,今香川县
伊予国(予州,今爱媛县
土佐国(土州,今高知县
西海道(11国)
筑前国(筑州,今福冈县
筑后国(筑州,今福冈县)
丰前国(丰州,今福冈县、大分县
丰后国(丰州,今大分县)
肥前国(肥州,今佐贺县长崎县
肥后国(肥州,今熊本县
日向国(日州、向州,今宫崎县)
大隅国(隅州,今鹿儿岛县);713年从日向国分立。
萨摩国(萨州,今鹿儿岛县)
壹岐国(壹州,今长崎县壹岐岛
对马国(对州,今长崎县对马岛
其他信息
北海道(11国)
于1869年加上北海道。(1869年—1882年)
虾夷地改为北海道,设14支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1 14:33
目录
概述
含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