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
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
理论介绍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人们对
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 ,所运用的
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 ,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 ,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
20多年来 ,
第二语言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研究格局导致了该领域中的理论层出不穷。其中有:
普遍语法论
乔姆斯基和其支持者们认为 ,
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
专门知识 ,他把这种先天知识称之为“
普遍语法”。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 ,无论是
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在
语言习得过程中 ,语言数据的输入(
input )是不充分的 ,不足以促使习得的产生。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是说话人
心理活动的结果 ,婴儿天生就有一种
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有的人在运用语言时 ,总是用语法来进行核对 ,以保证不出错误 ,这就是所谓通过学习来进行监控的[ 1 ] (P19)。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监控的使用会逐渐越来越少。从本质上说 , 语言不是靠“学习”获得的 , 只要语言输入中有足够的正面证据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习得语言。
监控理论
在 20 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当数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
自然顺序假说、
监控假说、
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
过滤假说。克氏认为
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 ,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 ,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 ,我们发现 ,“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 ,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 ,这种顺序具有
普遍性 ,与课堂
教学顺序无关。“
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氏认为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用。“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 ,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学习者所接触的可理解输入的量以及他们的
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同样产生重要影响。情感最终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
“环境论”认为 ,就某一生物的发展而言 ,更为重要的不是
先天因素 ,而是后天的经验。早期的环境论以“
行为主义”(
behaviorism)的刺激 ———反应(
stimulus———response)理论为基础 ,认为语言是一套
行为习惯 ,语言习得是这种行为形成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克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 ,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的过程。还有环境论阵营里新提出的“文化迁移模式” (Ac - culturation Model)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
学习过程中受社会和心理上同本族语者之间距离的影响。 [ 2 ] (P228)
社会距离指学习者作为
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操另一种语言的社会群体的接触: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作为个体所受到的
影响因素。这些社会和
心理变量构成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迁移” ,即学习者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迁移的一个方面 ,学习者向
目的语迁移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文化迁移模式分两种类型 ,在第一种类型的文化迁移模式中 ,学习者融入目的语社会 ,对目的语保持开放心态。在第二种模式里 ,学习者不仅融入社会 ,心态开放 ,而且希望采取目的语社会的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念。总之 ,第二语言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对
目标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程度。
关键期
人大脑中有一个专门负责学语言的区域,即
布罗卡区(Broca`s area)。布罗卡区在2-4岁时开始快速发育,12岁之后,绝大部分人的“布罗卡”区会关闭,此时再学外语,大脑已无法把外语直接贮存在布罗卡区,而是存储在记忆区,运用时就不再那么自如灵活了。这时当你再产生思维想表达的时候,不是直接从母语区反射出来,而是要绕到记忆区,然后在记忆区提取信息进行表达,也就是传统的“英汉互译”。
这一发现提醒人们:要想事半功倍地学好外语,就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
敏感期。所以,让孩子从3、4就开始学英语非常重要。
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沉默期
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就像我们从小学中文,1岁前通常都不会开口说话,在爸爸妈妈及周围人大量的语言引导和刺激下,才逐渐学会说简单的字、词,会叫“爸爸”、“妈妈”,最后才发展为说完整的句子。第二语言的习得同样如此,会经历几个月甚至1年不等的沉默期。
针对语言沉默期的孩子,老师需要营造全英文的环境,结合课件与他们进行趣味互动,培养孩子的
语感,包括对语音、语调的感受等。请不要期望孩子迅速开口说英语,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家长也不要一回家就追问,上课学什么了?表演几句你学的英文吧?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与孩子一起走过沉默期,大胆开口说英文。
第二阶段:语法干扰期
从沉默期走出来的孩子,刚学会应用第二语言,不习惯第二语言的规则往往表达容易出错。就像1岁多的宝宝学母语,也会出现“
主谓宾”颠倒,“你我”不分的情况一样。宝宝们在刚开始说话的时候,通常不会说:“我要喝水。”甚至会说:“豆豆
吃水!”这时候,通常妈妈不会责怪或纠正孩子,而是高兴,自然地对孩子说:“豆豆要喝水啊!”当妈妈不断重复正确的,时间长了,孩子也就会了正确的说法。语法干扰期是每个人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是儿童掌握
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
教育技巧:
当孩子会
积极主动说一些英语词组或短句子了,即便是输出并不流利,经常出错,也没关系,请您淡然一点。要知道,即便是
中国人学汉语,美国人学英语,也都会经历主谓宾不分,句式表达错误的情况,通过后期
持续性、科学的学习,这些都能得到改善,请不必过于担心。
第三阶段:提高期
孩子可以讲英语了,不意味着完成了英语学习,这只证明日常口语学习部分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掌握得不全面。中国人除了会用中文进行生活层面的沟通,还需要上学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语文课中的故事、诗歌,
数学课中的数字、运算和逻辑,
科学课中的四季、气候等学科知识,这些是丰富
语言运用的知识载体。许多中国孩子进入美国课堂会发现课本看不懂,学科词汇听不懂,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学术英语知识,不了解学科
思维方式和异国文化。学好学术语言,对孩子日后用英文工作,参与职场竞争,成为国际人才至关重要。
教育技巧:
孩子学英语目的是什么?仅能用英语进行日常情景对话吗?仅能用英文讲故事吗?相信大多家长的目标不局限于此,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式学习,用英文学学科知识,具备学科思维的习惯,是迈向国际人才的重要一步。
第四阶段:上升期
再优秀的孩子,都不能保证每次考试都是100分,同样的道理,语言学习也有曲线上升期,这一阶段孩子英语水平的提高趋于缓慢。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有明显进步,就担心孩子英语水平下降,便通过各种手段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专家表示:在语言学习的曲线上升期,首先家长要学会坚持,帮孩子按照
既定目标学习。另外,在坚持的同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循序渐进英文水平会继续提高。
教育技巧:
所有人学英语都会出现曲线上升期的情况。刚去美国的留学生即便英文很好,也都有一个艰难的过渡期。美国课堂有很多小规模的Seminar,要求每个人都参与讨论,由于对全英文环境
不适应,很多人能听懂别人的讨论,自己有好的想法,但就是无法流畅表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历练后,好像猛然间开窍了,最终也能实现流利讨论,丝毫
无障碍。这个其实就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大量的积累,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孩子语言学习的潜能无限,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营造一些全英文的
学习环境。如:在家放全英文的CD给孩子听,或带孩子到图书馆或外文类书店,阅读原版外文书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