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
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简要介绍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英文定义
这是二语习得的英文定义: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r SLA,i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people learn languages in addition to their native tongue(s). Just as second language is the standard term for any language whose acquisition starts after early childhood,including what is chronologically the third or subsequent language,SLA is the acquisition of any second language. The language to be learned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target language” or “L2” (and SLA is often called L2A,for “L2 acquisition”).
发展历程
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该书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勾画了整本书的概念框架。第二部分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交互的作用。第四部分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第五部分将讨论的重点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第六部分是关于课堂英语教学的论述,讨论了课堂交互和正规教学的有关理论。第七部分是全书的总结,从数据分析理论构建和实际运用三个角度对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进行了批判分析。该书系统详尽,可作为该领域研究生的教材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参考书,并于2000年由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本世纪以来,该领域在国内蓬勃发展,各大外语院校和综合大学外语学院都设有该专业的硕士点,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每年俱增。该领域知名的国内学者包括南京大学文秋芳教授、暨南大学教授周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吴旭东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蒋静仪教授。
相关概念
第一语言: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Ellis认为,“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包括第三、第四……语言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是在本国学习目的语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习得”(acquisition):习得一般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语言的过程。
“学习”(learning):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学习语言的过程。
SLA研究
SLA研究,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研究对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研究目的:对其语言系统的描写,对其习得机制的解释,其是怎样运用第二语言的
研究方法:特定描写法分析和发现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规律(偏误分析、习得顺序、学习策略研究)
开放门类:二语习得,语言习得中介语语言迁移,学习策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1 09:46
目录
概述
简要介绍
英文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