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
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
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
简介
偏误分析是在语言学理论中介语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由
鲁健骥介绍到中国(80年代初)
语言特点
1、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
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则是乔姆斯基的
普遍语法理论。
2、偏误分析的偏误的分类:对偏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科德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将偏误分成三类:
(1)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学习者处于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阶段,出现较多的偏误;
(2)系统偏误:指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
规律性的偏误;
(3)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此时学习者基本掌握了有关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运用,但有时会出现错误,造成偏误。
3、偏误的来源:
(1)语内/
母语负迁移。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也称为规则泛化或过度泛化。
(3)文化负迁移。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
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解决,与此同时,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即以上几条),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则是回避和语言转换。
(5)
学习环境的影响。指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如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与引导,教材编排不当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
(6)语言训练的转移。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中反复进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4、对待偏误的态度:
(1)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有的正常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学习者正是通过不断克服偏误而学会语言的。
(2)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可预先了解学习者
可能发生的偏误及偏误来源,在
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的学习。
(3)纠正学习者的偏误,要有正确科学的态度,纠错方法要得当,最好的办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