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语言学分支之一。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他科学领域与语言相关的问题的学科。19世纪末
库尔德内就提出了“应用语言学”的概念,但其形成则在20世纪40-50年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对本族语、
第二语言及
外国语教学所作的研究,相当于语言
教学法研究,而不是类似
应用物理、
应用数学那样的
应用科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各种与语言有关的实际问题所作的研究。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19世纪叶末,J.N.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以后,语言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应用范围空前扩大,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明确地区分开来,应用语言学这个名词开始广泛运用,并促成了应用语言学和
理论语言学的分化。
①
语言教学。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应用语言学。编辑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研究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除一般的语言教学外,还有为不同目的和不同对象服务的
第二语言教学、科技
外语教学、
双语制教学、
聋哑盲教学。
②
标准语的建立和
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建立通用于各
方言区的标准语是很重要的。应用语言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好这种标准语的
基础方言和
标准音。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时,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更是重要的依据。
文字改革包括文字系统(
字母表、
正词法和标点符号)的部分改进和彻底更换。标准语的建立只是
语言规范化的开始。为了确定语音、语法、词汇规范,需要编出相应的正音词典、
规范语法和各种类型的词典。
③
辞书编纂。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新词新义不断涌现。及时、准确地把这些新词新义固定在词典中,指导人们如何运用,这是辞书对语言规范化最有效的影响。
除上面这些课题外,一般应用语言学还涉及言语矫正、舞台语言研究、建立
国际辅助语、制定速记系统。
②
机器翻译。电子计算机和语言的最早结合开始于机器翻译。它开辟了计算机
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同时又为许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及许多
技术成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试验场。不过就已有的成就来看,机译系统的译文质量离终极目标仍相差甚远;而机译质量是机译系统成败的关键。中国数学家、
语言学家周海中教授曾在论文《机器翻译五十年》中指出:要提高机译的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程序设计问题;单靠若干程序来做机译系统,肯定是无法提高机译质量的。另外,在人类尚未明了人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
模糊识别和
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制约机译
质量提高的瓶颈。
③
情报检索。情报检索中的关键是
情报检索语言的建立。这种语言应能准确表达
文献主题和提问主题所需的词汇语法,不应产生歧义,并且便于用程序运算方式进行检索。
④
汉字信息处理。
汉字字形繁复,字数庞杂,而且存在大量的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现象。这给
编码输入带来很多麻烦。为了使编码简单易学、操作方便、输入迅速,需要对汉字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机器应用语言学除了以上这些课题外,还涉及
自然语言理解,
言语统计和
少数民族语文的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