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桥之战,又名“
滹沱河之战”,是指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十一月,后晋北面行营军与
契丹军队在
恒州城南的中渡桥附近爆发的一系列战役。
战争背景
晋帝
石重贵在连续取得
戚城之战、
白团卫村之战胜利后,盲目骄傲轻敌,认为
契丹南侵不足为虑,遂免除了主张与契丹
媾和的重臣
桑维翰的
枢密使、
中书令职务,并重赏在恒、相、定诸州前线对抗契丹的北面行营
李守贞、
皇甫遇、
张彦泽诸将,同时在各道征集兵马,扩大骑兵队伍,向北面行营驻守的定、易、恒州运送军粮,以供战事需要。然而,当年自六月积雨不断,道路泥泞,给大军出行及军粮运送造成不小的困难。
开运三年(946)十月,石重贵以
外戚杜重威为北面行营
都指挥使,李守贞为北面行营
都监,命其在魏州会和后,共领兵二十余万人北伐。
战争起因
石重贵在
白团卫村之战大胜后,乘胜再次遣使出使契丹,提出恢复称臣,并谦卑谢过。然而契丹主耶律德光不满足晋廷条件,要求提升出使规格,并要求割让镇、定两道。晋廷亦无法接受这一条件,两国议和失败。
契丹本次南下前,一改往日深入黄河沿岸的战术,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试图将后晋军队引入幽州内部进行围歼。契丹主分别于七月命
平卢节度使赵延寿诈降并请求晋军北上接应,九月再指使瀛州刺史
刘延祚向后晋乐寿监军王峦送去书信,请求举城内附。后晋深知瀛、莫二州的重要地位,因为获此二州后晋就能阻敌长驱魏州,保证黄河南岸的安全。同时边地守将王峦与
天雄节度使兼
中书令杜重威多次向晋廷上奏,声称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乘此可取。后晋的深州刺史慕容迁也在此时向朝廷献上《瀛莫图》。因此石重贵“欲发大兵迎赵延寿及延祚”并趁势北征。后晋出帝在北征的敕榜中豪言:“专发大军,往平黠虏。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意图乘机一举消灭契丹。
战争经过
战争前期
开运三年(946年)十一月初一日,契丹再次南下。十二日,杜重威领北面行营军到
瀛洲城下,城门大开,杜重威害怕城内设有伏兵,竟不敢前进。随后,杜重威听闻契丹守将高谟翰领兵撤退,遂遣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梁汉璋率两千骑兵追击,反被五千契丹军于南阳务(今河北肃宁县东北)一举歼灭后,杜重威只敢一路南逃,面对请降的
束城等县,杜重威既不安抚百姓,也不组织他们反抗契丹,反而是放火焚烧百姓的房屋,劫掠妇女,一味向南撤退。
契丹见后晋军只是南退,就抓住时机大举南下,经过易(今河北易县)、定(今河北定州)诸州直向
恒州(今河北正定县)进发。杜重威部退至
武强(今河北武强县)后,还打算沿
冀州(今河北冀州)、
贝州(今河北清河县)继续南逃。此时后晋戍守恒州的彰德节度使
张彦泽引兵与杜重威汇合,并详说了破契丹之法(一说是张彦泽已叛变,故意引杜重威至恒州),杜重威才引兵向西,以张彦泽部为前锋,沿滹沱河向恒州进发。
对峙中渡桥
开运三年(9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部抵达中渡桥(有名“中度桥”,今河北正定县东南的
滹沱河桥),而桥早已被契丹军占领,张彦泽遂率骑兵进攻。契丹军不敌,烧桥后退至滹沱河北岸。此时晋军与契丹军在滹沱河南北两岸相互对峙,杜重威扼守在滹沱河以南,而滹沱河以北的恒州城仍然为晋军屯守。临时撤退到滹沱河以北的契丹军正处于被晋军南北夹击的状态,战争态势对契丹军非常不利。契丹主耶律德光和诸将皆有意撤退,但
耶律图鲁窘进谏,认为劳师远征不可无功而返,其次契丹军为骑兵机动性强,可以观敌而动,再派轻骑断晋军粮道,采取包抄战术,切断敌军饷道来打乱敌军部署从而取胜。之后耶律德光见杜重威部在南岸开始安营扎寨,知其暂无进攻之意,遂留在北岸观望。
此时
磁州刺史兼北面转运使
李谷向杜重威建议抢渡滹沱河,即先与恒州守军密约举火为号,然后趁天黑向滹沱河底投置“三股木”,铺上细柴杂草和碎土即成便桥,再派死士通过便桥,砍进敌营,内外夹攻,一举击溃契丹军。该方案正是击败契丹切实可行的主张,也得到了北面行营众将领的支持,但主帅杜重威拒不接受,反而派主战的李谷南下怀(今河南沁阳)、孟(今河南孟州)二州督运军粮。杜重威身为皇亲国戚,地位尊崇,又深受皇帝宠幸,手下偏将都只是节度使一级,众将只能讨好主帅,再无人敢进言进攻。杜重威在营内只是置酒作乐,很少过问军事,并命大军继续驻扎在原地,毫无进取之意。
十一月底,耶律德光采纳耶律图鲁窘的建议,一方面派赵延寿等率精卒阻止北面行营军渡过滹沱河,一方面派
萧翰、
刘重进等率一百多骑兵和部分步卒渡过滹沱河上游而沿太行上东侧绕至北面行营军后路,断绝后晋军队运输粮饷及后撤的道路。晋军派出的砍柴士卒都被生擒,偶尔有逃回来的,也异口同声地夸大南下的契丹骑兵的众多和强大,使得北面行营内部军心惶惶。契丹萧翰等突袭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城里后晋守军一千余人,根本没想到契丹军会到这里,措手不及,狼狈投降。契丹军继续南下,将俘虏的汉人平民在脸上刺上“奉敕不杀”后,释放他们南下逃生。后晋北上运送粮草的车夫看到这些面上刺字的人,都心胆俱裂,抛弃车辆,四散逃亡,这使得后晋前线的粮草供应愈发困难。
抢渡滹沱河
开运三年(946年)十二月初一日,李谷向晋廷密奏,指出北面行营军情势危急,建议石重贵御驾前去滑州。初三日,石重贵才知道北伐的大军已退到中渡桥,后又接到李谷的奏报,了解到前线危急。初四日,晋廷收到杜重威请求増兵的书信,此时京师兵力已经枯竭,石重贵将皇宫守卫的数百人悉数派往前线。至此,大梁(今河南开封)城内宿卫禁军几乎全部派往前线,这使得京城中人心惶惶。石重贵又紧急征调黄河以北各州以及滑(今河南滑县)、孟(今河南孟州)、泽(今山西晋城)、潞(今山西长治)等州五十万粮草运往北面行营军大营,运粮诏令催促甚急。
十二月五日,杜重威再次派人回京告急。使者在返回大营的途中,被契丹军擒获,自此杜重威与朝廷的联系中断。此时石重贵打算亲征,但为契丹军队已经深入
赵州境内,晋军腹背受敌,处境艰难。但杜重威所掌握的后晋大军还未受到严重损失,恒、易、定等州仍为晋军控制,仍有与契丹一战之力。
初六日,北面行营的奉国都指挥使
王清认为晋军坚守近十日都无寸进之功,大军粮草转运困难,余粮告急。而营内粮食一旦耗尽,则晋军必然溃散,大军苦守中渡桥已经无益。反观恒州城距离营寨只有五里,近在咫尺,只需抢渡滹沱河,大军进入恒州城就可扭转“营孤食尽”的劣势,遂向主帅杜重威建议说:“我亲率步兵两千人,充当前锋,夺取中度桥,杀开一条血路。大帅则率各路人马在后跟进,一起挺进恒州城,则眼前的危机就可破解。”杜重威采纳王清建议,命其与北面行营步军左厢都指挥使
宋彦筠一起领军抢渡滹沱河,但宋彦筠作战失利退回滹沱河南岸,独留王清在北岸与契丹鏖战。王清部一战就夺桥成功,甚至略微逼退守桥的契丹军,并在北岸列阵迎敌,然而杜重威大军并没有跟上来,契丹军遂将王清部围困。王清多次请求杜重威援助,但杜重威置之不理,王清被契丹守桥的步兵大将赵延寿击杀,其部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契丹更是用王清部的尸骸在滹沱河北岸筑成
京观,打击晋军士气。后晋部分官兵企图挽救危局的行动再次失败,行营诸将及各路兵马更不满杜重威见死不救,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阵前投敌
开运三年(946年)十二月初八日,契丹军把后晋北面行营遥遥包围,断绝跟外界的音信和交通,大营粮食就要吃完。主帅杜重威、监军李守贞以及步军左厢都指挥使宋彦筠,一致同意向契丹军投降。杜重威暗中派心腹前去契丹主耶律德光的营帐约定赏赐。耶律德光承诺支持杜重威当皇帝,强调说:“赵延寿的威望一向不够,恐怕中原人不服。杜重威真的来归降,就教他做中原之主。”杜重威大喜,遂决定投降。
当月初十日,杜重威在帅帐设下埋伏,召集全体将领,拿出早已写好的降表传阅众将,并命大家签名。将领们惊愕之余只有服从命令。随后,杜重威派阁门使高勋前往耶律德光的御帐呈递降书。当天,杜重威下令全军出营列阵,官兵们欢呼跳跃,认为将要发动攻击。杜重威亲自向大家解释说:“我们的粮食已经吃完,走投无路,只有和你们另找出路!”命全军卸甲投降,官兵们悲伤哀恸,哭声震动四野。
耶律德光同时赐给赵延寿和杜重威代表皇帝身份的
赭袍,并派赵延寿着赭袍到后晋大营慰问晋军。杜重威率所有将领亲到赵延寿马前迎接,随后杜重威也着赭袍巡视晋军。赵、杜二人都有南面称帝之心,耶律德光同时赐给两人赭袍,可见这只是戏耍两人,并无扶植二人成为中原之主的意思。随后,耶律德光下诏任命杜重威为
太傅,邺都留守,李守贞为
司徒,天平军节度使,其余诸将仍担任旧职,并将杜重威部下兵马分了一半由赵延寿统帅。杜重威引耶律德光大军到恒州城下,亲自劝降顺国节度使
王周,王周遂献城投降。
战争结果
此阶段除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军队留守原地外,北面行营实际是汇合了北部诸道藩镇兵和全部禁军,几乎是
后晋全部军力,而在其投降
契丹后,后晋数日后即灭亡,可见此阶段的北面行营军是可以关乎后晋政权走向的决定性力量。而
杜重威在北上和驻守期间又不停上奏请求增派更多军队,晋廷不得已将全部宫卫禁军再调至杜重威麾下,致使京师
大梁防务空虚。杜重威率后晋几乎全部兵力却一直在
滹沱河南岸按兵不动,最终在内外断绝、粮食殆尽的情况下向契丹投降。而在其投降后,引导契丹军迫使河北恒、代、易等各州一一归降,
耶律德光亦抓住时机,乘势南下入汴。此时杜重威所率领的北面行营军竟成为契丹灭亡后晋王朝的先锋军。
晋军先后遭受了
瀛州大败,中渡桥大败,而后北面行营全军投敌,河北各雄藩望风而降,大大激起契丹灭晋之心,耶律德光裹胁后晋降卒数日之后便攻破大梁,
石重贵无奈开城出降,后晋灭亡。耶律德光于
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建国号大辽。
战争评价
后晋大将
王清:①军去
常山五里,守株于此,营孤食尽,将若之何!请以步兵二千为前锋,夺桥开路,公可率诸军继之,期入常山,必济矣。②上将握兵,坐观吾辈困急而不救,此必有异志。吾辈当以死报国耳!
欧阳修:①少帝以中人之才,嗣将坠之业,属上天不祐,仍岁大饥,尚或绝强敌之欢盟,鄙辅臣之谋略。奢淫自纵,谓有泰山之安;委托非人,坐受平阳之辱。②方晋兵之降虏也,士卒初不知,及使解甲,哭声震天,即降岂其欲哉!
洪迈:
契丹伐晋连年,晋拒之,每战必胜。其后,
杜重威阴谋欲降,命将士出陈于外,士皆踊跃,以为出战,既令解甲,士皆恸哭,声振原野……乃知忠义之士,世未尝无之,特时运使然耳。
胡三省:①
高行周、
符彦卿,一时名将也。滑、澶及
河阳,河津之要也。使晋主能用
李谷之言,安得有
张彦泽轻骑入汴之祸乎!②强寇深入,诸军孤危,而驿报七日始达,晋之为兵可知矣。③(
桑维翰)言晋必亡,宗庙不祀。盖晋氏之亡,不独桑维翰知之,通国之皆知之。④李縠为杜威昼画计而不行,犹可曰言之易而行之难。至于王清力战而救,则其欲卖国以图已利,心迹呈露,人皆知之矣。⑤
契丹主非特戏杜威、赵延寿也,亦以愚晋军。彼其心知军之不诚服也,驾言将以华人为中国主,是二人者必居一于此。晋人谓丧君有君,皆华人也,夫是以不生心,其计巧矣。
王夫之:①而延广罢去,留守西京,悲愤无聊,唯自纵酒;桑维翰固争于重贵,复奉表称臣以示弱,然后孙方简一叛,大举入寇,而重贵为俘。繇此观之,契丹何遽不可拒?延广何咎?而维翰之贻害于中国,促亡于石氏,其可以一时苟且之人情,颂其须臾之安,而贳其滔天之罪哉?②今且责知远之拥兵晋阳,不以一矢救重贵之危,而知远无辞。虽然,岂尽然哉?李守贞、杜重威、张彦泽,兵力之彊,与不相上下,而交怀忮害之心;桑维翰居中持柄,怙契丹以制藩帅;石重贵轻躁以畜厚疑,前却无恒,力趋于败;天之所坏,不可支也,徒以身殉,俱碎而已。
《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者:①晋主石重贵立于危难之中,不但不能继承石敬瑭与桑维翰所定之遗策,且当时内政失修,强敌犯境,藩镇专横,天灾流行……且晋主处此艰危存亡之秋,不但不能警惕奋发,反安于享乐,奢淫自纵。其臣僚中仅桑维翰较有才气,且勇于负责;其余均
颟顸无能,争权夺利,私心自用。晋主则远贤拒谏,善恶不分,故终不免于亡国被俘。②其所属诸将,大多才能短绌,既无兵学修养及统御指挥能力,又无冲锋陷阵爱国牺牲精神;贪生怕死,利令智昏;甚至卖国求荣,厚颜事敌:如杜重威、李守贞等辈,即其代表。③晋第二次北伐时,晋军在中度桥如能稍采积极行动,契丹必即行撤退,盖契丹乃采机动战术,有机可乘则进,无机可乘则退也。但杜重威、李守贞等竟在距正定五里之处,筑垒防御,且拒绝部下进攻之建议,一面不断请求增援,一面终日饮酒作乐,对敌之一切活动均视若无睹。待食尽途穷,即解甲投降。而晋主对重威等之行动,亦不加闻问,对其请援则悉发禁卫之兵赴之。天地间竟有如此大军统帅,亦竟有如此糊涂之皇帝,真咄咄怪事也。
战争影响
中渡桥一战对
后晋和
契丹均意义重大,持续三年的战争,无论是对中原汉族,还是对契丹民族,都带来了深重灾难。沉重的战争负担不仅极大地消耗了两国宝贵的资源,破坏了社会的稳定,而且制约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于后晋来说,中渡桥之战的失败,致使晋廷丧失绝大部分军事力量,直接导致后晋政权的灭亡。此战后,契丹骑兵于黄河南北两岸大肆“
打草谷”,自东、西两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丁壮被杀,妇女被掠, 财畜殆尽。虽然契丹仅占据开封两月后就北还,但其在离去时,大肆破坏河北诸镇,掠夺大量人口和马匹,对中原之地的经济和文化破坏严重。
对于契丹来说,契丹统治
燕云十六州之地已近十年,内有傀儡
赵延寿等之协助,外有晋臣
杨光远之勾结,其对晋方军政腐败,臣僚离心之情形应有所认识。然其在战场上先后经历
马家口之战、
戚城之战、
白团卫村之战的惨败,契丹在本次战役之前对晋军始终怀有畏惧之心。此外,晋军下级军官及士兵战斗力尚强,加之后晋相对契丹有着更为先进的文化,使得契丹君臣不敢轻启亡晋之念。然而此战中晋北面行营全军出降,使得契丹对晋之观念大变,而陡起灭晋之决心。契丹主耶律德光乘中渡桥之胜,灭后晋而建
大辽,实现了
辽太祖的夙愿,并完成了辽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领土扩张,最终奠定了大辽帝国的辽阔疆域。其次在南下和北归过程中,耶律德光除掳掠人口财宝外,还吸纳裹挟了大量汉地的知识分子、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推动契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争议
关于杜重威统领的北面行营军的人数
《新五代史》在《杜重威传》中记载“臣以晋军十万先降”,可见北面行营军至少有十万。《
辽史》中有多处记载,在《耶律图鲁窘传》中记载“杜重威拥十万余众拒滹沱桥”,而在《太宗本纪》中则记载“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所部二十万众来降”,张彦泽所部为骑兵,兵力大概在两千左右,这一点在《资治通鉴》《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等可以相互验证,故而张彦泽部的援兵并不影响我们对北面行营军的估计。贾垚在《五代北面行营研究》中指出本次北伐的北面行营军包括了北部诸道藩镇兵和全部禁军,并结合之后的军力讨论,认为北面行营的人数应在二十万左右。
根据北面行营军投降的过程分析,主帅杜重威和监军李守贞投敌前没有知会众将,而是先暗自联系契丹主商量投降事宜,在得到契丹主承诺后才在帅帐安排伏兵后召集诸将,虽然可能有邀取重利之嫌,但亦很有可能是杜重威认为诸将未必都支持自己投敌。故而杜重威可能实际完全控制了一半的北面行营军,比如禁军以及隶属其麾下的天雄军,而其他的藩镇军只是在其指挥作战时是完全听命的,未必能听从命令一起投敌,所以才有众将在帅帐惊愕后被迫俯首听命和军士听到投降后痛哭流涕,可见投降契丹这一命令并非人心所向,所以也有一种可能是:杜重威“以晋军十万先降”,而其他诸将的近十万兵士是被裹挟而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