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按照一定标准评选出来的城市分级结果。
发展历程
2013年
2013年,《第一财经周刊》首次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他们认为行政级别和GDP已经不能恰当地反映城市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他们用170个品牌和19家互联网公司的城市数据,已连续3年做出了覆盖338个中国城市的榜单。
2016年
2016年4月25日,
第一财经·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首次推出《
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在针对338个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通过160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和14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分析后,还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平均加权计算并分级。
2017年
2017年5月25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了《2017
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一年的15个“新一线”城市揭晓,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重庆、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宁波。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以及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飞常准、京东、饿了么、淘宝网、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时光网、支付宝、知乎、智联招聘、TalkingData、滴滴出行、优酷、去哪儿、咕咚、青悦开放环境数据中心、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等17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沿用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邀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为五大指标的权重赋值,以专家打分法的方式计入评分体系;并在二级指标以下的数据中分析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赋权,做出了这份大榜单,为338个中国城市再分级,评出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9个五线城市。
2018年
2018年4月26日,在新一线城市峰会上《2018
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揭晓,四个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排位第一,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上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2019年
2019年5月24日,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举办“新一线城市峰会”,峰会的主题为“城市的一万种可能”,峰会上发布了《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与上一年的结果相比,昆明首次加入,而一直徘徊在新一线与二线城市分界限上下的无锡则再次出局。
通过收集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算法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评选出
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
2020年
2020新一线城市峰会于5月29日举办,会上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全新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20城市应急能力报告》与“知城”数据平台。来自医疗健康、商业零售、产业大数据、互联网等各行业的嘉宾围绕“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城市”主题,对后疫情时期的城市复苏与创新应对作深入的探讨。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和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评估的是城市在2019年的发展情况。这是该榜单发布的第五年。五年间,我们不断打磨指标体系和算法,把榜单的维度设置和数据计算方法固定下来: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来评估中国城市。
2021年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于2021年5月27日发布了《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其中,成都、杭州、重庆、西安、苏州、武汉、南京、天津、郑州、长沙、东莞、佛山、宁波、青岛和沈阳成为了2021年的新一线城市。宁波在2020年短暂离开新一线城市名单后又回到了队列之中,被它替代的是合肥。
在《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持续制作的第六年,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然沿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透过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17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衡量337座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商业魅力。
2022年
2022年6月1日,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了《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各项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021年全年或截至2022年年初的数据。在纳入榜单评估的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与去年相比的明显变化是,合肥重回“新一线”之列,沈阳则首次离开了这一榜单。其他新一线城市中,重庆超过杭州,排名新一线第二;武汉、宁波各升一名;郑州、合肥上升两名。总体来看,15座新一线城市的名单逐步趋于稳定。
作为一份连续7年发布的城市榜单,《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已形成了稳定的维度体系和算法模型:以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17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来评估中国城市。其中,榜单的一级与二级维度权重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计入,二级维度以下指标数据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计算方式
依据2018年的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
在整个算法框架中,构成一级维度指数的数据来自19个二级维度和79个三级维度——展开到四级维度的话,指标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个。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五月刊及线上发售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报告册中,我们把评判城市评判框架5个维度下的所有79个三级维度指标依次列出。你会发现,所有城市的指标高低变化曲线都有自己明显的特色。没有完美的城市,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形状,每座城市都尽力抓住机遇,在擅长的领域走得更远。
今年榜单的主要变化在于加入了更多“人的选择”。比如我们在商业资源集聚度的商业核心指数中,首次引入了商圈到访人次这一指标。除此之外,我们也通过百度地图慧眼的人口吸引力指数、
中国联通大数据智慧足迹的外来工作人口数量与变化等指标,来关注城市对新城市人的吸引。
完整名单
2022年
浙江省:丽水市
福建省:三明市
参考资料:
划分数量
全国共计337个地级以上城市(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