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
中国吉林省下辖地级市
四平市,别称“四平街、东方马德里”,是中国吉林省下辖地级市,地处吉林省西南部、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62.5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6月,全市共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69.79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四平境内出土的燕国遗址表明汉族在春秋时期已开始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燕国置二龙湖古城、真番障塞管辖。并建有辽东郡吉林燕长城。
秦朝时期,属于辽东外徼。
两汉时期,汉以卫满地置玄菟郡。
末至曹魏时期,属于公孙度辽东郡。
两晋十六国时期(206—420年),属于玄菟郡属国扶余国地。
南北朝唐朝初期,属于高句丽境地。
唐朝初期至唐朝中叶时期,属于安东都护府辖境。唐朝中叶以后时期,属于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
辽代时期,属于东京道通州。
金朝时期,属于咸平路韩州。
元朝时期,属于开元路。
明朝时期,属于辽东都司北境及吉林船厂。
清朝时期,属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四平境地。光绪四年(1878年)始设奉化县,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改为“满铁附属地”,并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的管理权。四平至此实行一地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