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街道隶属青岛市城阳区,中心位于东经120°14″,北纬38°18″,东以羊毛沟为界,隔南万盐场与
城阳街道遥遥相望;西与
河套街道相邻;南与青岛东风盐场毗连,登高远眺
红岛街道;北与
棘洪滩街道接壤,总面积47.8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辖25个社区,总人口52701人(2010年)。
历史沿革
上马街道域地历史归属多变。追溯域地之源,
夏、
商、
周时,域地归即墨属莱夷地,属青州。公元前772年“纪人伐夷”,夷国古城址在今蓝村镇古城村。公元前567年左右,“齐侯灭莱”、“莱共公奔棠”,棠属莱夷,古城址在今移风店乡古城村。齐灭莱后,即墨属齐。公元前347年左右,齐威王以万家加封即墨大夫,当时即墨城在今平度市东南部朱毛村一带。战国时期,即墨城是一个富庶繁华的地方,域地属齐国,隶即墨。
秦统一中国,即墨始定为县,域地属齐郡。公元前206年,项羽徒田市为胶东王;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立熊渠为胶东王;公元前154年和公元前148年,汉景帝先后立刘彻、刘寄为胶东王,都以即墨城为都城。
西汉时,今即墨市境内除含有古即墨县的东南部外,尚包括壮武县、
皋虞县、不其乡等地。壮武县城在今蓝村镇古城乡,皋虞县在今温泉镇东皋虞村,不其县城在今城阳镇北端,另有讯乡侯城在今留村乡舞期埠东。新莽时期,即墨改称“即善”,壮武改称“晓武”,皋虞改称“盈庐”。新灭后,“即墨”等旧名恢复。东汉建武年间,皋虞县废除。
魏、
蜀、
吴三国鼎立时,即墨、壮武、不其三县均属魏。即墨县隶北海国,壮武县隶城阳郡,不其县隶东莱郡。晋统一后,即墨、壮武两县的隶属关系未变,不其县属长广郡,且为郡治所在。
十六国时期,即墨一带约在100年间,隶属关系转移无常,域地大致先后属于
赵、
前燕、
前秦、
东晋、
南燕等国。
南北朝时期,隶属
宋时,壮武县废除;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即墨县、不其县同时废除,并入长广县。域地归之。
隋朝,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兼有原壮武、不其、皋虞县故地,属莱州(东莱郡)。
唐及
五代时,属
河南道莱州。宋时,属京东东路莱州(东莱郡)。金改京东为山东,属山东东路定海郡。
元时,属中书省山东东两道,先后隶益都路、淄莱路、般阳路莱州;元太祖二十一年(1227年),域地隶胶州府;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再次被废,析地入掖县、胶水(今平度县);约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恢复建制。
明始,山东省设有9州10府108县,境域属青州府即墨县的里仁乡。明朝初期,境域即有先人在这一地带生活。明洪武三年(1371年),域内为战事要地,曾设军屯多处,其中有辛屯、海东屯、邱家屯、葛家屯等村落,均属军屯所在地。程哥庄和张哥庄为屯粮之城。明王朝,为防倭夷(日本人)入侵,于即墨沿海一线设烟墩(用狼烟传递战事信号)18个,其中域内就有2个,其中设于周家庄村西侧100米处的烟墩古址的威武雄姿仍存。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莱州府即墨县里仁乡。
清沿明制,区划基本未变。清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德国以曹州教案为借口,出兵侵占胶州湾,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境域内东起羊毛沟,西至周家庄大片沙汪滩和苟家流潮间带滩涂被分割为胶澳租地。
民国二年(1913年),境域属山东省胶东道即墨县辖治。
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制废除,即墨县直属省辖,境域隶属未变。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墨县按序改划县辖为10个区,域地归第六区(区治棘洪滩),区辖为洪海、盛海、临海、汇海4个乡。抗日战争期间,域地仍沿用这一区划。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域地仍属南海专区即墨县治。
1950年5月1日,南海专区改属胶州专区即墨县。
1956年4月,改属莱阳专区即墨县。
1961年3月21日,马哥庄公社由即墨县划归崂山郊区,10月5日,崂山郊区改为崂山县,归之。
1988年11月17日,崂山县撤县设区,境域归属未变。
1994年4月23日,城阳区设立,上马镇由崂山区划归城阳区。
至2003年,上马仍属城阳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上马境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几度风雨和辉煌。追溯历史,上马曾历经乡、社、村制;区、村制;区、乡、保、甲制;区、乡、村制;县、社、队制;县、乡、村制;区、镇、街道、村等建制变化。
秦汉时期,境域属不其县,后随朝代变换,区域隶属多变。明始,域地属青州府即墨县,即墨县分为西移风、
灵山、东移风、福海、
里仁、
仁化、海润等7个乡82个社。
清代,沿用明制,仍分为7个乡,域地属里仁乡,里仁乡共辖11个社,其中有西流、三官、东西城、城阳、北曲、阴岛、陈家庄、洪海、不其、文武、汇海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胶澳租界条约》,强占域内东起羊毛沟,西至周家庄大片沙汪滩和苟家流潮间带滩涂。
民国二年(1913年),境域属山东省胶东道即墨县辖治。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制废除,即墨县直属省辖,期间,原即墨县撤乡设区,划有东移、文星、海润、福海、西移、城区、仁化、里仁、温泉、灵山、龙泉12个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按序划为城关、鳌山卫、王村、窝洛子、城阳、棘洪滩、王演庄、
刘家庄、灵山、客旅店10个区,其中第六区(棘洪滩区)辖洪海、盛海、临海、汇海4个乡(即现上马、
河套、
棘洪滩境域),区治棘洪滩。
抗日战争时期,仍沿用这一区划。1943年2月,中共
胶县县委将葛家屯支部的组织关系移交给中共即墨县委,即墨县委以葛家屯支部成员建立了中共即墨县第六区。
解放战争时期,即墨县析出即东县。析后即墨县境划为15个区、3个镇,其中有移风、
刘家庄、瓦前、灵西、长直、城厢、仲村、阴岛、马哥庄、中华埠、七级、丰台、挪城、马山、信村15个区;蓝村、城阳、城关3个镇,马哥庄区为第九区(辖现上马、河套街道域地),区置小麻湾。
后不久,国民党政府再次划旧县境为24个乡、10个镇,其中有民权、训东、文海、公民、东海、青山、大同、鳌山、天井、蒲渠、石泉、万化、
温良(驻地大北曲)、
不其、马山、温良(驻地长直)、三泉、山西、福海、洪海、汇海、王演、挪城、丰台等24个乡;三名、王村、店集、皋虞、段村、灵山、城阳、蓝村、刘家庄、南村等10个镇(现上马镇境域先后隶洪海、汇海乡辖,汇海乡驻地在马哥庄)。
1949年6月,域地解放,期间域内区辖村仍归中华埠、马哥庄区辖治。1950年10月,中共即墨县委决定将马哥庄区改为第九区委员会和第九区区公所。1951年1月,区辖建乡,第九区建有潮海、上疃、河套、
山角、孟家庄(现孟家)、孙哥庄、小涧、大涧、程哥庄、
李仙庄、王林庄、海东、段河、马哥庄、辛屯、张哥庄16个乡。
1955年10月,九区改称马哥庄区,辛屯乡的周家庄、王家庄2个村合并,合并后仍称张哥庄乡。1956年11月,全县撤区并乡,马哥庄区又组建为马哥庄、王林庄两个大乡(期间将1955年1月划归中华埠区辖的海东、程哥庄、王林庄3个乡的程哥庄乡归马哥庄乡同隶阴岛区辖,段河乡、海东乡、划归王林庄乡仍归中华埠区辖治)。同年10月,随着合作化高潮到来,上马境域建立起21个村级高级社。1958年9月,马哥庄、王林庄2个乡分别由阴岛区、中华埠区析出,合建马哥庄曙光人民公社,后改为马哥庄人民公社,公社驻地上马哥庄,全社建立18个生产大队。1960年1月,公社根据上级指示,以耕作区为单位进行调整划分建立生产大队,由18个生产大队改划建8个生产大队(8个耕作区)。1961年,马哥庄公社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根据推行小段计划、小段包工、小组作业、小组检查的“四小”管理方法,对8个生产大队,按各自然村(行政村)再次进行调整为24个生产大队。
1961年3月,马哥庄人民公社从即墨县版图划出,隶青岛市崂山郊区辖治。同年10月5日,崂山郊区改称崂山县,域地归之。1962年1月,南程哥庄大队又分建成南程哥庄一、南程哥庄二2个生产大队,北岭村由上马哥庄生产大队析出自建北岭生产大队。1965年,西张哥庄第二、三生产大队合并为西张第二生产大队,全社辖25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撤销人民公社建制设镇建制,马哥庄人民公社改称上马镇,全镇辖25个生产大队,同年9月,撤销生产大队,恢复行政村,全镇辖25个行政村。1988年11月17日,
崂山县撤县建区,域地隶青岛市崂山区辖治,镇辖25个村未变。1994年6月,青岛市为适应将青岛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城阳区,上马镇再次由崂山区析出,划归
城阳区辖治,镇境未变。2001年6月13日,城阳区撤镇设街道办事处,上马镇改设为城阳区上马街道办事处,其境域未变。
区划详情
2010年,辖25个社区(上马社区、上马村社区、
下马哥庄社区、长安社区、
北岭社区、郭家庄社区、前程社区、东程社区、北程社区、朝阳社区、
王林庄社区、
林家社区、侯家社区、葛家屯社区 、辛屯社区 、东张社区 、北张社区 、
周家庄社区、
李仙庄社区、
王家庄社区、
邱家社区、
海东社区、兰家庄社区、
刘家社区、西张社区、
向阳社区)。政府位于青岛市
城阳区凤仪路7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上马街道位于
城阳区西部,距区驻地22公里,地处胶州湾北岸,地理坐标东经120°14″,北纬38°18″。东以羊毛沟为界,隔南万盐场与城阳镇(街道)遥遥相望;西与河套镇(街道)相邻;南与青岛东风盐场毗连,登高远眺红岛镇(街道);北与棘洪滩镇(街道)接壤。东西最大长度16.5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1.2公里,总面积47.8平方千米。,拥有海、河岸线32.7公里。
地质
上马街道境域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鲁东隆起区的胶莱盆地东南部,分布在境内的主要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系纪末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壳下降,形成盆地,沉积了大量碎石屑岩,被第四系覆盖,最后逐次进入以火山岩为基底,第四纪地层覆盖的残丘低地组,而桃源河一带数村为白垩系沉积岩组。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岩色青粒细,分布于街道西南部张哥庄一带。
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变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展布特征大致分为:一组是桃源河一线,走向南北折东,由林家段河、侯家段河、王林庄村北折东,经邱家屯、海东屯、兰家庄等村为一组断裂。这一组断裂系,表现了震旦纪末期受吕梁运动影响地壳上升,直到中生代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壳下降,形成盆地,系沙姜黑土。一组是由胶州湾北岸一线为一断裂,东起北程村东南行至东程村前折而西,经南程、向阳、朝阳、上马村前为二组断裂。镇境中心地带在中生代沉积了大量碎屑岩在逐次进入以火山为基底,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的残丘低地断裂。域地西南部由张哥庄村起走向西北为一大断裂,系岩浆岩,色青粒细直至河套镇赵家岭。
地形地貌
域地由于受胶莱盆地及崂山山脉影响,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和冲洪沉积作用,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斜,形成了平原洼地组合。大体分为东部区域、西北部区域、西南部区域、中部区域。
东部区域 域地东部区域,有北程、东程、南程、向阳、小荒、朝阳等村,地面高程在海拔7.9米左右。因地处胶州湾北岸,其沿岸一线菅草丛生。历年大潮期海水倒灌农田,秫谷多有不收。解放后的70年代,通过挖沟渠、筑台田、修水库、压沙改碱,地貌随着发生微观变化。到80~90年代,人们开始围海建虾池,兴起海产品养殖。使这一区域地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西北部区域 街道西北部区域由林家段河、侯家段河、王林庄、邱家屯、海东屯、兰家庄等村。地面高程在海拔5米左右。因地处桃源河沿岸一线,地表平坦,土层深厚(砂礓黑土),杂草覆被、荒芜垦田。据,即墨县方志记载,雨汛期,时有河水漫溢,形成汪洋一片,高粱不露头,渔船通航。解放后,经过多次河治,泛滥不再。1976~2001年的25年来,多次进行荒滩治理开发,始辟淡水养殖。地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西南部区域 域地西南部区域,地势高低起伏,地面高程在海拔14.9米左右。土层较浅,遇到干旱,五谷多有歉收。临胶州湾沿岸一线,与镇境东部区域相似,菅草覆被,海水倒灌。进入80年代中期,人们始开发利用荒滩,兴起水产品养殖,使这一区域荒滩,变废为宝,随之这里的地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部区域 街道中部区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海拔12米左右,这里的土层较厚,多为耕地、良田。域地周边均属海、河界地,内涝少见,是一片涝能排、旱能灌的沃土,被誉为城阳区“粮仓”之地。90年代始,在这一区域辟公路(镇境路)、修水渠、建厂招商引资,这里的地貌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土壤
域内土地主要土壤为成土母质来源,是
中生代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沉积大量碎屑岩类,其母质有现代残积物、洪积冲积物、海、河沉积物5大类。种类有棕壤土类、沙姜黑土类、潮土土类和盐土4个土类,其下分8个亚类、13个土属、29个土种。
气候
上马街道地处胶州湾北岸,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因受海洋季风和海潮的影响,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多为东南风,气温回升缓慢,时有大风大雾天出现,多春旱;夏季气温凉,高而不燥,降雨较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缓慢,常受旱涝威胁;冬季雨雪不多见,易干旱,气温下降较迟,多风,无严寒。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
上马域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经流多汇入海河,部分储入平塘、水库。其中有发源于即墨市普东乡桃行村的桃源河,流经南泉镇、蓝村镇、棘洪滩镇、上马镇,全长34.7公里。境域河段为城阳区与胶州市的界河地,此河属季节性河流,流经镇境10余华里;另外有发源于棘洪滩镇的港北羊毛沟河,流经棘洪滩村、上崖村、下崖村、古岛村、北程村由东程村东南方入海,全长6.5公里,是镇境东部季节性河流。60年代前,桃源河、羊毛沟河任河水自流入海。70年代初始,经当地政府多次对两河治理,对域内段进行拦河蓄水浇灌农田。80年代后,因桃源河、羊毛沟河上游多有拦河蓄水者,导致域内河段水乏。至2003年,域内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5万立方米。
地下水
域内地下水资源,因受地壳含量所制,含水量不均。域内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鲁东隆起区的胶莱盆地西南部,分布在域内的主要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系纪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壳下降,形成冲洪沉积海滨洼地平原。大部地表下层,沉积了大量碎屑岩,被第四系覆盖的残丘低地组,后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和大量沉积作用,其主要岩性为中细沙岩夹粉沙岩,凝灰质含砾沙岩、粘土岩和沙姜岩体等,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有较明显的差异。含水层多呈风化裂隙及断裂带构造裂隙水,风化厚度大致在8~15米。由中华埠起南下兰家庄、辛屯及辛屯以西桃源河沿岸一线,为白垩纪红层中粉沙岩,沙砾岩风化裂隙及第四纪姜石层空隙水,含水量较小,单井出水量每小时小于1立方米。域内东部地下含水量高于西部,单井出水量在每小时1.2立方米左右。镇域西北部因受地质影响,地下水含氟量在每升2.8~4毫克,超过国家饮用水1毫克的标准,为有害水。
土地资源
上马镇历史总面积79.2平方公里。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境域东起羊毛沟,西至周家庄、西南前大片沙汪滩和苟家流滩潮间带滩涂被分割为胶澳租地。变境域79.2平方公里为47.8平方公里。其中镇境平原土地面积47.2平方公里,丘陵土地面积0.6平方公里。因境内25个行政村扩建,道路拓宽和植树造林等项的发展,致耕地逐年退减。1978~1992年,15年间,境域土地由41120亩(耕地),减为32114.8亩,减少7.8%。到2001年,随着城市化建设,工业发展,新道路的开辟,育林项目的扩大,用地量不断增加,致耕地再减,由32114.8亩减到29221,减少近0.94%。至2003年,又减到23718亩,减少0.81%。年内全街道人均占有耕地由1992年的0.852亩,减少到人均占有耕地0.5亩。
植物资源
自然植被
域内自然植被多分布于胶州湾、桃源河沿岸一线,其次生长于沟、坎及路边。常见的有
碱蓬(蓬子菜)、
碱蒿(支蓬子)、
芦苇、茅草、
蒲子、
海红(菜类)、
苦菜、
荠荠菜、
苣荬菜、
蚂蚱菜、蒲公英、灰菜、掐不齐、荫柳子、蒿子、爬蔓草、狗爪、老鼠布袋、鸭子咀、芭篓棵、
草鞋底、秃疮旮楂、
车前子(车轱轮)、野麦莛、节骨草、蹲倒驴、老碱干苓、轧拉蔓、艾蒿、剌狗蛋、山草等。
药材类
桔梗、
金银花、防风、
野菊、
车前子(车轱轮)、荠荠菜、节骨草、芭篓棵、鸭子咀、老鼠布袋、半夏、万年青、槐米、苍耳子、栝篓、蓖麻、
枸杞子(枸奶子)、
白茅、噶拉蔓、咯芭菜、苦菜子、蒲蒲丁(蒲公英)、蚂蚱菜、黄花菜、
花椒树、沙参、元胡、
酸枣仁、挂蒌、蔓荆子、蓖麻子、蛇床子、车前子、蒲公英、地丁、地肤子、冬葵子、
葛根、地锦草、夏桔草、
蒺藜、兔须(菟丝子)、
马鞭草、艾叶、马齿苋、
枸杞子、槐花、槐米、
桃仁、
杏仁、
葶苈子、草决明、
蝉蜕、
蟾酥、
桑螵蛸、金丝荷叶、野菊花、
地骨皮、鸡冠花、鸡内金、刺猬皮、獾油、全蝎、土元、地龙、壁虎、僵蚕、
蜂房、
黄花菜、茅草根、黄芪、木瓜、生地、花粉、蛇胆、蛇皮(蛇衣)、青松、枫叶、
石榴叶、紫草、苍耳子、
莱菔子、冬瓜仁、麻黄、海螵蛸、小海龙、小海马、鱼膘、视觉明、芭蒌棵等。
鲜花类
鲜花类有
月季、樱花、
菊花、
牡丹、芍药、
玉兰、
君子兰、
杜鹃、
仙人掌、
仙人球、
海棠、
水仙、
牵牛花(喇叭花)、
木槿、
地瓜花、一串红、大头兰、茉莉、茶花、迎春等。
动物资源
鸟类
麻雀、喜鹊、
燕子、
大雁、老鸧(鹤)、
鹌鹑、蜡咀、老鹞子、
苍鹰、
布谷鸟、
斑鸠、
猫头鹰、
鸽子、野鸡、山雀、
杜鹃、
啄木鸟、
百灵鸟、三道眉、青头哨、鸡蛋黄、胭脂瓣、兰尾巴、驾驾耳、窜草鸡、麦翅、麻翅、草翅、红翅、粉眼、
柳眼、
翠鸟、
乌鸦、大鹬狼、插泥子、鱼鹰子、
沙流、海鸭子、大烟袋(鹤的一种)、海鸥等。
昆虫类
蚕、
蜜蜂、
蝎子、
土元(土鳖)、
蚯蚓(蛐蟮)、
蚂蚁、马蛇子、
蝴蝶、
蜻蜓、蟑螂、蟋蟀、野蜂、蚰蜒、蝗虫(蚂蚱)、蝼蛄、
蝉(知了)、
苍蝇、蚊子、蜘蛛、地老虎、
飞蛾、天牛、螀虫、蚜虫、
瓢虫、豆虫、地瓜虎、
蜗牛等。
海洋生物
光鱼、寨花鱼、黑寨鱼、白鳝鱼、牙鳝鱼、丁头鱼、
梭鱼、
鲻鱼、鲴眼鱼、青板鱼、沾虾、红毛虾、
白虾、末货虾、蜢虾、蝼蛄虾、蹦虾、尖角蟹、
石蟹、爬蚂(泥爬蚂)、独鲈、红夹、
石蟹、
螃蟹、
河蟹等。
人口民族
人口
1949年,上马人口为24136人,到1952年,发展到25244人,4年间净增1108人,平均每年增加277人。1953年,马哥庄区人口为25583人。到1957年,增加到27661人,五年间增加了2078人,平均每年增加415人。1961年,出生140人,在崂山县16处公社中出生人数最少,出生率仅为5.5‰,死亡951人,死亡率却高达37.15‰,自然增长率为负31.65‰,人口数量回落到1953年的数量,出现第一个生育低谷。1962年,人口出现补偿性增长,当年出生1165人,是1961年的8.3倍,1963年出生人数猛增到1954人,为建国后的最高年份。1966年人口达到30024人,突破30000人大关。到1974年,增加到36140人,这阶段的13年间,增加9870人,年均出生率34.78‰,年均死亡率8.09‰,年均增长率26.69‰。1982年,出生946人,出生率为23.4‰,是“六五”期间的又一个出生高峰年。直到1984年,出生人数开始下降,1984年出生262人,出生率为6.47‰,自然增长率是0.34‰,是继1953年以后的第二个人口增长低谷。这一阶段年均出生率15.52‰,年均死亡率5.39‰,年均增长率10.13‰。从1990年到200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下,从1996年到2003年的8年间,人口增长率在8‰以下。人口增长没有大起大落现象,终于步于稳定发展时期。从1988年到2003年的16年间,年均死亡率是6.26‰,年均出生率是11.64‰,年均增长率是5.38‰。
截至2010年,上马街道总人口达到52701人(2010年)。
民族
截至2000年,上马街道除汉族以外有
满族、
回族、
蒙古族、
藏族、
彝族、
朝鲜族。
经济发展
综述
2014年上马街道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38亿元、65.2亿元、18亿元、15528万元和1.45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8%、13.3%、13.8%、26.7%和10%。
第一产业
2003年,上马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158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收入达到4350万元、林业经济收入达到524万元、牧业经济收入达到15032万元、渔业经济收入达到7330万元。
2003年,全街道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32350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289万斤,亩单产达到1400余斤,农业总产值达到36800余万元。
2008年,上马街道共有基本农田2.7万余亩,其中种植农作物2.1万亩,苗圃6000余亩。已签约引进花卉苗木公司5家,其中建成投产的1家;在建的2家;已签约的2家。
2012年,上马街道2.8万亩基本农田现状,积极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已引进高效农业项目达二十余个,占地6000余亩,每年将为社区增收达200余万元。
第二产业
200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25000万元,同比增长31.5%;工业增加值完成27000万元,同比增长28.5%;销售收入完成56000万元,同比增长24%;利税完成2900万元,同比增长18.7%。
2003年,全街道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173个,其中引进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有93家;内资项目80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4636.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831.48万美元。全街道工业企业累计达到2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3659.6万元,利税14926万元,其中完成国家利税3120万元,分别创域地产值和利税两项之最。
2012年上半年,街道先后引进总投资2000万美元香港宝佳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兴科瑞尔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5个,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实现税收8000余万元。
2015年一季度,上马街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完成11亿元和3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2.2%和13.2%。总产值超过1.5亿元的骨干企业达4家。
第三产业
1979年底,全境个体商业发展到了35个。1980年—1989年,年内个体商业户达到80余个。到1994年,全镇个体商户累计已达到207家。2000年,域内个体、私营商业户发展到1578家,年内个体私营商业零售额为32000万元,上缴税金1280万元。2003年,私营商业发展到1637家,当年零售额为48500万元,上缴税金1900万元,其中个体私营商业销售收入过300万元的达到35家,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达到80家。
2014年,上马街道重点建设经济适用房和人才公寓3处、完成程戈庄、张哥庄片区级社区中心2处、完成前程和下马农贸市场2处。从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困难救助问题入手,办理临时、特殊救助24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200余万元。从广大群众最关注的治安问题入手,投资100余万元,建立社会管理综合平台,并为25个社区配备28部管理综合巡逻车。全面完成22个“一村一策”集体增收项目,全年25个社区可支配财力达到8443.6万元,新培育集体经济过千万元社区3个,过五百万元社区6个。
2015年1-5月份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完成5157.1万元,同比增长25.94%;限额以上重点服务业累计营业收入达到2.16亿元,同比增长10.81%。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1952年,即墨县于马哥庄区始设文化馆,后改称文化站。站内设有图书(多为连环画书类),幻灯机等文化设施,只设馆长1人管理文化工作。1962年精简机构,文化站撤销。1975年,重建文化站,设站长1人,放映队1个,放映员2人(县管)。1978年,设公社放映队1个,放映员2人,文化站工作人员达到5人。1985年,县放映队下放到公社,其原放映员为公社工作人员编制。1986年,因工作需要,只保留2名放映员,其他2名调离工作岗位,文化站工作人员共有3人。90年代后,由于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电视机在境内得以普及,电影业萧条,全镇只保留1名放映员。至2001年底,经过机构改革,放映员调离,文化站只设1人负责文化工作。
2015年新增文化队伍6支,全街道共有社区健身舞蹈队、上马腰鼓队、柳腔艺术团、幼师啦啦操队、社区锣鼓队、高跷秧歌队等特色文化队伍40余支,文艺骨干60余名。开展组织东方舞、广场舞、瑜伽、太极拳、剪纸、书画、声乐等公益培训20余场次,培训1000余人次。举办民间艺术节、市民田径运动会、电视厨王争霸赛、广场舞大赛、太极拳比赛、文化惠民演出、银幕连万家、柳腔戏曲进社区、欢乐大舞台、趣味运动会、平安之夜演出、新市民演出、够级英雄汇等各类文体活动近200场次,社区覆盖率100%,参与群众达10000余人次。
教育事业
2001年,全街道10处小学开设了微机课,李仙庄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上马小学、程哥庄小学开设“双语”班。全街道有5处小学达全国普及实验室工程,有4处小学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2003年,全街道又有2处小学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实现了校校达区规范化学校的目标。
2003年,上马街道有初中一处、高中一处、小学7处,中、小学在校学生5065人,幼儿园9处,在园幼儿1153人,教职工414人。
卫生医疗
上马街道有城阳区第二医院和盐业职工医院二处,分别拥有医务工作者234人和159人,有村级卫生室(所)62个、医疗卫生人员80人。全街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10934人,参保率达64%,投保额3460万元。
社会保障
2015年,上马街道发放城乡低保金203万余元;为困难残疾人发放各类补贴36万余元;发放参战退役人员补贴34万余元;办理医疗、慈善、临时等救助18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10余万元。
交通运输
1987年,青岛市长途客运设专线经流亭、走城阳、过南万、由棘洪滩南行,再经马哥庄、河套,从胶州再分别通往省内鲁西北、鲁西南2路客运线,长途客车经马哥庄2个车(班)次,马哥庄已成为崂山区西4公社交通运输的中心枢纽。到90年代,新兴起的个体客运业户在域地大为发展,车(班)次大增。至2003年,经区、市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开通马哥庄-李村、马哥庄-板桥坊、马哥庄-城阳、马哥庄-河套、马哥庄-红岛,共计5条客运线路,往来车流多达80余车(班)次。
2013年,上马街道总投资8000万元,龙翔路全长5950米,大修面积10.2万平方米。项目于2013年4月动工建设,2013年底竣工。
风景名胜
烟墩
烽火台,(以狼烟传递战事信号),明洪武初年(1370年)为防倭夷(日本人)入侵,即墨县域于沿海一线设烟墩18个。其中上马镇境为2个,1于程哥庄村东南约300余米处,(现水产育苗厂地带因建育苗场其古址毁)。1个设于周家庄村西北约150余米处,现古址仍存,是明代为防外来入侵不争的实事见证。该烟墩历经600余年风雨剥蚀,仍高于周边地平线约10米之多,现烟墩四周上下多为杂草、树木等覆被。烟墩隆起的底部,历年人为挖土、辟田,已是百孔千疮,应采取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否则域地这唯一的明代鉴证物将被毁于一旦。
钟楼
钟楼坐落于辛屯村中,路南侧,原老爷庙西侧2米处。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冬至十一日(钟楼石刻)。距今232年(2003年记),此钟楼历经数载战乱的洗礼和破旧立新的“灾难”岁月,饱尝了人类历史之沧桑,以完好的原貌幸存下来,留于后人鉴赏实属不易。辛屯村钟楼乃为24块大型石料加工而就,且有“龙、凤、花、鸟、人物”等刻石,其形象逼真,工艺精湛。建造时不用泥和石灰粘固,而是在每块石料相接处,均打有石槽和制有石榫,槽与榫的连接点恰到好处,可用“天衣无缝”来形容。钟楼的石料来源于阴岛(红岛)高家村,钟楼顶端仿照清代官翎造型,且有与鸟样的吉祥物分别置于顶端的四个角处,甚为壮观。原钟楼内置生铁铸就大钟一口,钟高1.5米,胸径0.80米,重达250余斤,钟音深沉而浑弘,音传半径达5里之多。钟声响过,周边村落均能听到。此钟惜毁于1958年秋。
银杏树
葛家屯村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方言“白果树”),关于植于哪朝哪代已失去了记载,据村中85岁以上的老人传说,此树大致植于明崇祯年间,时由葛氏祖从浮山所迁徙于此立村时栽植。银杏树位于村的中心大街(横向)西端南侧,树径要2个成年人方可合抱,树高约12米。上世纪80年代前,因无保护措施,树枝被折,树皮遭割,致树失去原有的繁茂。上世纪80年代后,一葛姓村民借建房时砌墙将树围起,使银杏树方得以保护,其枝叶又恢复了它应有的繁茂景象,树冠覆盖面积达10米之多,数百年来村人从未见树结果。上世纪90年代初,这棵银杏树被列位市级文物保护古树。
菩萨庙、三官庙
菩萨庙和三官庙在域地大都建为倒庙,即座南面北,菩萨庙祭祀的神灵是南海观音菩萨及其它菩萨等,南海观音菩萨塑像眉目清秀,一手执玉净瓶,一手执柳枝,给人以普渡众生之感。“三官庙”与“菩萨庙”相等,都为倒庙,祭祀的神灵是:尧、舜、禹。尧为古代(4000余年前)帝王,号陶唐氏,史称唐尧。舜为尧的继承者,其号虞氏,史称虞舜,舜传位于禹。禹为夏朝首王,因治水有功,荣得号称大禹,置尧塑像于正中,舜、禹分列左右侧。
关帝庙
又称关公庙(关老爷庙),座向多有之,因庙头较小,多坐落于村中大街的两端或十字大街一侧,域地大多数村落都建有“关帝庙”,其意借关公之威震邪祛恶。关平和周仓生前曾为关公的随从,后来建庙时,也塑成泥像分列关公左右。
土地庙
又称石庙,石庙虽小,但都坐北面南,且村村有之,被村民视为一村之主(当庄土地),村中家家户户有红、白事都要到土地庙前拜祭,特别是白事尤为突出,在殡葬前要一日早、中、晚三时到土地庙跪拜哭丧。
历史人物
李吉,字灵仙。明永乐年间,(1403-1452年)于李仙庄三官庙里当道士,因他会看风水,能呼风唤雨,知人未来祸福,人称李半仙。
苟明郎,张哥庄村人。系明末清初(1628-1636年间生人)以腿功见长的武林高手。苟明郎平时行侠仗义疾恶如仇,见有不平之事,都将拔刀相助。
苟思敏,东张哥庄村人。生于清代,生卒年限无考。据东张哥庄村苟氏祖谱记:苟思敏乃清朝敕授儒林郎、议叙县丞,后补直隶迁安县喜峰口巡检。
苟纯诗,东张哥庄村人。生于清
光绪年间。(1857-1909年)恩荣耆儒,列授登侍郎,乡帮名医,议叙医官。苟纯诗不仅医术过人,且善辨百药。
孙希成,上马街道东程哥庄村人,生于1928年11月。1950年4月入伍,中共党员,战士。入伍后,工作积极,作战勇敢,能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完成任务。立一等功一次。1953年1月在朝鲜望海山战斗中牺牲。
季初革,上马街道东程哥庄村人。生于1924年7月。1949年10月入伍,班长。先后立战功1次,军功1次,军小功7次。1953年3月1日在
朝鲜保卫开城战斗中,
瓦斯中毒牺牲。
黄爱君,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21日即墨县沦陷后,县内先后组织了抗日游击队20余部。主要有赵光、赵世恪部;韩炳宸、黄爱君部等。各部都有国民党军队编制的番号。后来,这些游击队在对敌作战和反复兼并中,有的解散,有的解体、有的被收编。
栾瑞瑜,女,苟云书之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青岛市抗日烈士遗族会会长。
李瑞廷,
北张村人,生于1931年,1950年1月入伍。历任空军某部飞行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等职务。1981年至1990年任
崂山区工商局局长,物资局副局长,1991年离休。
荣誉记录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