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尤文肉瘤(ES)是小圆形细胞的
低分化的
恶性肿瘤。它占所有
原发性骨
肿瘤的6%~8%,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
骨肿瘤。疼痛和肿胀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次是
神经根及脊髓等神经功能损伤,部分患者伴
低热,血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
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有时伴有
白细胞计数增多和
贫血。病变可产生较大的
软组织肿块。活检需要用于诊断。
影像学评价详细的解剖部位,软组织浸润,
椎管侵占程度及远处的转移。根据这些肿瘤和
外科手术因素建立了的CAL分期。ES主要分布有非脊柱结构,累及脊柱的罕见。
发生率为3.5%~5%。
临床表现
1.疼痛
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约有2/3的患者可有间歇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初发时不严重,但迅速变为持续性疼痛;根据部位的不同,局部疼痛将随肿瘤的扩散蔓延。如发生于骨盆部位,疼痛可沿下肢放射,影响
髋关节活动;若发生于长骨临近关节,则出现跛行、
关节僵硬,还伴有
关节积液。本肿瘤很少合并有
病理骨折,位于脊柱。可产生下肢的放射痛、无力和麻木感。
2.肿块
随疼痛的加剧而出现局部肿块,肿块生长迅速,表面可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压痛显著,表面可有
静脉怒张,有时肿块在软组织内生长极快,2~3个月内即可逐人头大。发生于
髂骨的肿瘤,肿块可伸入盆腔内,可在
下腹部或肛诊时触及肿块。
3.全身症状
患者往往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达38℃~40℃,周身不适,乏力,食欲下降及贫血等。另外,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还可引起其他症状,如位于股骨下端的病变,可影响
膝关节功能,并引起关节反复积液;位于肋骨的病变可引起
胸腔积液等。
检查
表现多种多样,依发生部位不同,表现亦不相同。
血管造影对于诊断很有价值。90%的病灶内可显示血管增多且扩张。
3.CT及MRI检查
能较好地判断肿瘤的范围及侵犯
软组织的情况。MRI可见瘤体处
广泛性骨质破坏,呈软组织肿块影;在T1
加权像上呈均匀的长T1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很长T2
高信号。在CT上显示为源于
骨组织的软组织肿块,骨质广泛破坏。
不仅可显示原发病灶的范围,而且还可发现全身其他病灶。
诊断
2.
肿块生长较快,
局部疼痛、压痛,皮肤潮红,温度高,
浅静脉充盈。全身可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增多。可发生肺及其他部位转移。
3.根据临床特点,结合
X线摄片及
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该疾病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转移快,采用单纯的手术、
放疗、单药化疗,效果均不很理想,绝大多数患者在2年内死亡,5年
生存率不超过10%。近年来采用
综合疗法,使局限尤文肉瘤治疗后5年存活率提高到75%以上。
以往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随着放疗、化疗疗效的提高和对其所产生副作用的对策逐渐完善,单纯采用
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日趋减少。但到目前为止,手术截肢或截除仍是本病治疗手段之一。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完全切除肿瘤,以最大限度的达到有效的
局部控制,防治和减少肿瘤的转移。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保留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因此手术治疗的作用日趋重要。为了正确地选择手术方案,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价,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和肿瘤毗邻的重要解剖组织,决定采用何种手术方式。由于术前大多使用疗程不等的化疗,因此还需估价肿瘤对化疗的临床
反应程度,这往往需要比较化疗前后
原发病灶的
X线片,
CT扫描或
MRI,以确保手术成功。
2.放疗
对放疗极为敏感,是治疗尤文肉瘤的主要措施。一般给小剂量(3000~4000rad)照射,能使肿瘤迅速缩小,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但单纯放疗
远期疗效很差。
3.化疗
目前认为对尤文肉瘤有效的药物有
环磷酰胺、
阿霉素、
更生霉素、
长春新碱、
卡氮芥等。组成的联合方案也很多,效果较好的为
CVD方案(CTX+VCR+DACT+VCDA)、CVDA方案(在CVD方案的基础上加ADM)等。因本病大多在2年内发生转移,故一般主张化疗需持续2年。
综合治疗系指放疗加化疗加手术或不加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法。其方法选择有:
(1)放疗加化疗主要适用于不能施行手术的患者,包括晚期患者,采用中等量或较大剂量的放疗加药物联合化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疗和化疗可同时开始或先后应用。
(2)手术切除加中等量放疗加化疗只要能够将肿瘤切除,则应切除加中等量的放疗加多药联合化疗。目前也有学者主张先进行联合化疗,待肿瘤明显缩小,再施行大块切除,远端再植或用骨移植,以及
人工骨、关节修复缺损。术后原肿瘤所在骨放疗3500rad,再加联合化疗。
(3)手术加放疗或化疗目前此方法应用比较少,只是对放疗或化疗不能耐受时才采用,且疗效不优于放疗加化疗。
(4)对已播散的治疗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在给予支持疗法的同时,对骨原发灶及转移灶给予放疗加联合化疗。
5.中医中药
在放疗、化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全身情况应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制定治疗方案,也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预后
女性无转移患者较男性无转移患者
预后稍好,发病年龄越年轻预后越差。多数学者认为,其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密切关系,
肿瘤部位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原发位于肢体者较位于骨盆、
骶骨等躯干位预后好。就
肢体肿瘤而言,位于肢体远侧者较肢体近侧好。据统计,原发躯干部肿瘤患者3年无瘤
存活率为53%,原发肢体者3年无存活率为75%。肿瘤位于骨盆者预后最差,5年存活率为21%,而位于其他部位者为46%。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凡肿瘤容积小于100ml,3年无瘤存活率为80%,大于100ml者仅为32%;凡
化疗能使肿瘤缩小或消失,在
组织学上显示好反应者,预后远较反应差者好,3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9%和31%。据统计,多药
联合化疗方案较单药化疗预后好;患者在治疗时,有
发热、失重、
贫血、
血清乳酸脱氢酶高于170U,血沉超过33mm/小时,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者,提示
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