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麻黄(去节)6克(二两);细辛6克(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5克(一枚)。(根据唐宋
度量衡:1两=41.5克=10钱。)
【
方论】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
水煎温服)。
【禁忌】 若少阴阳虚而见
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
【方解】 本方是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而设。阳虚之体,应不
发热,今
反发热,并见
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
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必致阳随
液脱,治当助阳与解表并行。方
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
君药。附子辛热,
温肾助阳,为
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
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
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
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
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
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
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亦循喉咙至
舌根。若为暴哑,乃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
肾气所致。方中麻黄
散寒宣肺,附子温壮
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合用则具宣上
温下、开窍启闭之功。此为以表里同治之方,易作上下同治之剂,乃灵活运用,
异病同治之体现。
【化裁】 若证为阳气虚弱而见面色苍白、
语声低微、肢冷等,宜加人参、黄芪合附子以助阳益气;兼咳喘吐痰者,宜加
半夏、
杏仁以
化痰止咳平喘;兼湿滞经络之肢体酸痛,加苍术、独活祛湿通络止痛。
【附注】 本方既是主治少阴阳虚,
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
咽痛声哑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
脉沉为辨证要点。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均治阳虚外感风寒证。但前方证病重势急,外寒与
里寒均较重,故以麻、附配细辛,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速解;后方证病轻势缓,故用麻、附配甘草,助阳益气而微发汗,使表里之邪缓解。此正是“病有轻重,治有缓急”之义。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后方不仅用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及附子,更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
敛阴和营之白芍,故助阳解表之中,兼有
益气健脾、
调和营卫之功,宜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者。
【文献】 方论
钱潢《
伤寒溯源集》卷9:“以麻黄发太阳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其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辛温发散。三者合用,补散兼施,虽微发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也。”
《伤寒论·辨
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运用】 庞氏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
干姜、甘草、桂枝为主方,治疗两感证31例。其症以恶寒畏风,形寒肢冷,汗出如雨,汗出发冷,或有寒颤,或有
高热,或有
低热,头目
眩晕,
面色苍白,或肢冷,精神恍格,精液自流,阴囊紧缩,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大或沉迟细小为特征。结果:30例痊愈,l例未治而亡。其中服药3剂而愈者21例,4-6剂而愈者4例,10剂而愈者 5例。[庞存生,等.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两感证 31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