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的
二十面体(T=3),无
包膜,三个组分的粒子大小一致,直径27nm,用1%醋酸铀染色有180个结构亚基,以六聚体和五聚体方式堆集,粒子有一个小的致密中心,直径约8nm。高度纯化病毒用负染碳膜法制成二维结晶状排列的样品,运用
X射线衍射和图像处理可获得更精细的结构细节。RNA 1包裹在B组分粒子中,RNA 2包裹在M组分粒子中,RNA 3和RNA 4包裹在T组分粒子中,都是侵染所必需的。
三种粒子的
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6 X 10^6,标准沉降常数基本相同,为S(20W)=85S,在
氯化铯中的平均
浮力密度为1.35g/cm^3,在
钙离子、
镁离子存在或碱性
pH条件下,病毒粒子可逆性膨胀和变形,病毒对
盐、
表面活性剂、
蛋白酶、
核酸酶敏感。
三分子线形正义
ssRNA,雀麦花叶病毒的RNA 1长3234nt,RNA 2长2865nt,RNA 3长2117nt,RNA 4为RNA 3的亚基因组RNA,长875nt,
核酸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22%。
三分体基因组,病毒粒子分别包裹单拷贝的RNA1(B组分)或RNA 2(M组分),或者包裹RNA 3和RNA 4(T组分)。每个RNA片断的5’端为
甲基化的帽子结构(m7G5’ppp5’Gp),3’端为
tRNA状结构,能结合
酪氨酸。所有RNA分子3’端200nt为同源区。有4个
ORF,RNA 1和RNA 2分别编码ORF 1和ORF 2,RNA 3编码ORF 3和ORF 4,其中ORF 4由亚基因组RNA 4表达产生。雀麦花叶病毒的ORF 1编码109kDa的复制酶,ORF 2编码94kDa的
复制酶,并与ORF 1的产物协同作用,ORF 3在RNA 3的5’端,编码32kDa的胞间运动蛋白,ORF 4在RNA 3的3'端,通过亚基因组RNA 4表达一个20kDa的外壳蛋白。复制时,复制酶识别需要完整的RNA 3’端,复制过程中RNA分子间会发生重组。该属雀麦花叶病毒等3种病毒的RNA已测序。
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除非用
戊二醛或
甲醛固定以增强免疫原性,属内病毒之间有中等到较远的
血清学关系。雀麦花叶病毒与蚕豆斑驳病毒、豇豆褪绿斑驳病毒在血清学上无关。
病毒粒子存在于感病组织的
细胞质、
液泡和
细胞核中,通常大量聚集在细胞质中,有时可占据大部分空间,并呈结晶状排列。许多细胞病理学研究是针对蚕豆斑驳病毒的,
放射自显影实验表明病毒
RNA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常靠近
高尔基体。细胞质产生许多含细纤维物质的小泡结构,小泡结构也出现在
核周腔中,细胞质内质网增生现象明显,并产生许多无定形电子致密的内含体,无定形体常处在小泡结构之间。在侵染早期,病毒
抗原出现在细胞质与核中,并在核内保持恒定,而在细胞质中快速增长,表明病毒蛋白可能是在核内合成,然后输送到细胞质中,并在此组装成病毒粒子,然而生化实验证明外壳蛋白合成是在细胞质
核糖体上。虽然核的作用还不清楚,但感染早期核周腔的小泡结构可能在病毒复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雀麦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原生质体后6h,即有围绕核的内质网增生,然后散布的病毒粒子出现在细胞质中,一些粒子围绕着直径30nm的膜管外面,呈螺旋状排列。在
燕麦和
大麦叶片中,叶肉组织比其他组织受影响更严重,病毒粒子常出现在叶绿体内陷处,在感染后期,细胞中含有病毒结晶体,叶绿体被瓦解。
自然界中雀麦花叶病毒引起
雀麦草和其他
杂草花叶症状,可侵染
禾本科50个属的植物,在
双子叶植物中寄主范围局限于约6个科的少数几个属。属内其他病毒如蚕豆斑驳病毒和豇豆褪绿斑驳病毒的寄主范围可扩展到
豆科。
自然
介体不明,实验中可由剑线虫传播,病毒易机械接种传播。豇豆褪绿斑驳病毒和蚕豆斑驳病毒等可由
叶甲或
象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