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句体
诗律正体之外的变体
隔句体按照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要求一联内对句与出句相对(平仄相对,词性相当,句式(结构)相同),如果颔联与首联作隔句对,即为一种变体,谓之隔句体。
基本信息
【词目】隔句体
拼音】 géjùtǐ
出处
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辩》将“隔句体”作为诗律正体之外的一种变体提出:“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之变体也。”
例释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吊僧诗 郑谷
几思闻静话,夜雨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榻,遥焚一炷香。
隔句体的作用
这两首诗都是一变近体诗正体,颔联首联即形成隔句对(如白诗“殷勤湘水曲”对“缥缈巫山女”,“留在十三弦”对“归来七八年”,而不是一联之内的对句与出句对)。这种体式就是“隔句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6:3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例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