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是律诗中第一、二句的称谓。律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前两句是首联,第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最后两句是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句数上,律诗共八句。律诗的颈联和颔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
平仄声的要求,超过八句的律诗就称
排律。
首先,开篇紧扣主题,抓住
侧重点着力刻画,或用动词突出声势。其次,选用响亮的韵字,诗句平仄和谐,以收响遏行云之效。
首联的另一种写法与上述刚好相反,讲究自然落墨,不着痕迹,看似平淡而意味深长,与整首诗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些讲究逸韵的
山水诗,闲适诗以此法开端者甚多,如
陶渊明、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尤其明显。
五言首句多不入韵,因五言诗有隔句押韵的传统。七言诗较多首句入韵,自
汉武帝柏梁诗以后,句句押韵的
柏梁体流传,首句押韵的传统由此而来。
如果首联对仗而领联不对仗,则称“
偷春体”,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如有对仗,常在首联,如
张祜《
何满子》诗。
古人主张要高起突兀,如
沈德潜在《说诗醉语》中说:“起贵乎突兀”、王维“风劲角弓鸣”、
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
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直疑高山
坠石,不知其来”。之所以要首联突兀,是为了造就整首诗高远的格调,并且在第一时间内牢牢地吸引读者。
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才过
新丰市,还归
细柳营。回顾
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首联的高起使全诗具有不同一般的气势,虽然只选取了两个场景,但风劲、角弓鸣有动作、有声音,充满动感,将所描写的中心一将军射雕的气势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