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学初,男,博士,研究员,百人计划,杰青。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药学院院长。先后毕业于
湖北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瑞士日内瓦大学。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APS,Frontier in Neuroscience编委。
人物简介
镇学初,男,
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1996年毕业于
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2000年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6任
纽约城市大学副教授。2006起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神经递质课题组组长。2010起任
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他长期从事神经精神药理研究及相关药物研发,主要包括:靶向神经精神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神经递质受体调控及信号传导机制、胶质细胞及神经免疫。他先后主持科技部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项目,作为骨干先后参加多个973项目;至今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已授权6项;主编学术专著《脑内多巴胺》和研究生教材《高等药理学》。所获荣誉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200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江苏省“双创人才”(2011)、江苏省“双创计划”创新团队(领军人才,2014)。
个人履历
学历背景
1980.9-1985.7:
湖北医科大学分院,医学学士
1985.9-1988.7: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硕士
1992.2-1996.6: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博士
国外经历
1996.7-1998.12:宾夕法尼亚医学院药理系,博士后
1999.1-2000.12: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8.9-1992.1:北京酒仙桥医院(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2001.1-2003.12:费城Drexel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助理教授
2004.1-2006.7:纽约城市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副教授
2006.7-2010.5: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研究方向
(1)靶向神经精神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以精神分裂症、
帕金森氏病、抑郁症、药物成瘾为靶向,寻找和发现新型小分子药物。
(2)
神经递质受体调控及信号传导机制:研究神经递质特别是
多巴胺受体信号及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并探讨其在重大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和机理。
(3)
胶质细胞及神经免疫:研究胶质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及其在生理病理条件下的作用,神经免疫与胶质功能调控。
成就荣誉
1. 1999年获得美国骨科研究会授予的青年研究者奖(New Investigator Recognition Award)
2. 2003年获得美国CUNY研究基金2003年度奖(PSC-CUNYresearch Foundation Research Competitive Award)
3.2009 年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
4. 2011.11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
代表论著
专著
(1)《脑内多巴胺》,上海科技出版社,主编:金国章,镇学初,2010.9。
(2)《高等药理学》,科技出版社,主编:丁键、镇学初,2013。
论文
专利
(1)镇学初,程建军,郭扬,莫骄,杨玉社,金国章,嵇汝运: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2)杨玉社,丁宇,孙佩华,莫骄,金国章,嵇汝运,镇学初:一类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3)张翱,镇学初,刘治礼,张海:非儿茶酚类阿朴吗啡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4)傅伟,镇学初:吲哚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及药物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5)扬申,曹银祥,金国章,张叠,褚宏远,高明,镇学初:整体多位点同步记录及频谱分析与脑区功能联系监测系统及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6)张翱,镇学初,张静,陈学涛,余蕾平:一类新型苯并氮杂卓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7)张翱,镇学初,刘志礼,冯林音:一类异喹啉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CN101311176-A.
(8)张翱,镇学初,刘致礼,陈学涛,余蕾平:阿朴吗啡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9)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衍生物的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10)张翱,镇学初,张静,陈学涛,余蕾平:New Benzazepine Compound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一类新型苯并氮杂卓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CT国际发明专利:PCT/CN2009/001068.
(11)镇学初,程建军,郭扬,莫骄,杨玉社,金国章,嵇汝运:L-Stepholidine(L-SPD)Derivative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age Thereof. (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CT国际发明专利:PCT/CN2008/000795.
(12)杨玉社,丁宇,孙佩华,莫骄,金国章,嵇汝运,镇学初:Tetrahydroprotoberberine Compounds, Their Manufacture, Medicinal Composition and Uses. (一类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PCT国际发明专利:PCT/CN2007/001734.
(13)柳红、镇学初、孙海丰、朱丽媛、钱王科、俞蕾平、栗增、蔡文贤、蒋华良、陈凯先:六氢二苯并[a,g]喹嗪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科研项目
国家“973计划“项目(92009CB52200),2008-2013, 学术骨干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项目: 主特人, 2007-2010
科技部“863”项目: 2007-2010,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07-2010,主持人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材计划 25万, 2007-2009
国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临床前项目一项,2009-2010,主持人
精神分裂症前额叶功能紊乱的机制(NFSC重点项目,2011-2016),基金委,主持人
973项目“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2008-2013),科技部,课题骨干
973项目“胶质细胞与神经损伤和修复”(2010-2015),科技部,课题骨干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ActaPharmacologicaSinica编委、FrontierinNeuroscience编委、CNSneurosciences&therapeutics编委。
学术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