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2005年7月,前身系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处。该校
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79年,是全国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经过三十二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该校已具备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神经病学)。
办学历史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于2012年,前身系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我校
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79年,是全国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经过3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我校已具备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神经病学);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生导师209名,硕士生导师1400余名。2006年首批招收15名外国留学研究生。研究生院现有职工14人,设研究生党总支1个,学院下设3个办公室:研究生院办公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学生工作办公室,其中研究生院办公室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研究生院主要领导有:
谢鹏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常务副院长陈地龙、党总支书记
张小明、副院长尹定洪、副院长李情、办公室主任兼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陈怡婷、办公室副主任兼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侯延斌,其他工作人员有:
王岚、程远、王体春、吴婧、陈锴、胡伟力、
袁飞,按A、B角分工(研究生院人员各项分工请见研究生院办公指南)。研究生院秉承“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
校训精神,组建成一个团结奋进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团队,努力为
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服务。
负责人
常务副院长:陈地龙
主持院日常工作,分管行政、研究生招生、学位授予、学科建设等工作
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日常管理、研究生奖、助学金及研究生就业等工作
副院长:尹定洪
分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经费和信息系统工作
副院长:李情
院办公室
主任:陈怡婷(日常行政事务、信息工作)
副主任:侯延斌(日常行政事务)
王体春(数据信息、研究生管理系统维护)
培养工作
副院长:尹定洪(主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副院长:李情(主持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吴婧(日常教学管理、学术学位培养管理、校内外课程班管理等)
崔静 (专业学位培养管理、留学生管理)
学位授予工作
常务副院长:陈地龙(全面主持学位授予工作)
副主任:侯延斌(学位授予、博导遴选、优秀论文评选、在职申请学位管理博士后招生、导师信息管理)
袁飞(学位授予、博导遴选、优秀论文评选、在职申请学位管理、博士后招生、导师信息管理等)
学科建设工作
常务副院长:陈地龙(全面主持学科建设工作)
陈怡婷(协助院长开展学科建设工作)侯延斌68485368(授权点、重点学科建设及其他学科建设工作)
崔静(授权点、重点学科建设及其他学科建设工作)
招生办公室
常务副院长:陈地龙(全面主持研究生招生工作)
主任:陈怡婷(兼)(协助院长开展各项招生工作)
王岚(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硕导遴选、在职申请学位人员招生管理工作)
胡伟力(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硕导遴选、在职申请学位人员招生管理工作)
研究生学生工作办公室
书记、主任:
张小明(兼)(全面主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就业工作)
陈锴(学生数据信息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四六级报名等)
学科介绍
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一、学科总体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科,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科
朱祯卿、傅雅各、
沈鼎烈、
徐越和
董为伟等老一辈全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教授来渝组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神经病学学科之一,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神经科医师培训基地,神经疾病预防、保健、诊疗中心和神经病学研究高水准的学术技术团队。1981、1986、1995年分别被批准为西部地区最早的神经病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博士后流动站。1990年获准成立神经病学研究所并先后成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医学重点学科(1996年)、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认定专业(1997年)、重庆市高校和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999年)、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重点实验室(2002年)和重庆市高校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2007年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并于同年获批为重庆市高校首批创新团队。2012年获得我国国家级神经病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二、学科方向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凝练出优势突出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团队。围绕
神经系统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各个研究方向均有鲜明的研究主题,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突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各方向研究主题包括:
1.脑血管疾病研究方向
2.癫痫研究方向
(1)borna病毒的研究
(3)神经系统结核的研究
(1)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诊治
(2)痴呆发病机制和诊治
(3)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发病机制和诊治
三、学术梯队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
人才梯队。目前有教授23人、副教授28人,讲师33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9人;现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名,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人,重庆市两江学者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中青年人才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国内神经科领域占有重要学术地位。现拥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老年神经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
脑电图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睡眠障碍协会全国委员;重庆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委员;美国国立卫生院项目评审专家、T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Society 会长。有«Neurological Research»杂志、《临床神经电生理学》、《亚洲癫痫杂志》、《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副主编。有《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风与神经系统疾病》等13本杂志的编委。有全国医学院校专升本、五年制、七年制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编委。
四、科学研究
本学科科学研究在国内神经科界处于领先水平。近10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39项: 包括“863”计划项目1项, “973”计划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其他国家级项目39项。获得省部市级
纵向科研项目95项。共获纵向
科研经费5903.6万元。获科研成果17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市级科技成果15项,获取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CSCD论文8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
实用临床神经病学》、《
神经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癫痫治疗学》、《
难治性癫痫》等17部,其中10部主编、1部副主编,参编教材23部。
五、人才培养
在为国家培养
神经科高级人才方面,本学科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每年有10多名七年制、30多名硕士、10多名博士、1名博士后毕业。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已成为当地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海外知名学者。
六、学术交流
广泛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是本学科的重要特色之一。连续举办了11届卫生部全国神经病学新进展学习班,主办第八届全国神经病学年会,多次主办重庆市、西南地区神经病学年会。连续6年(2001-2006)举办中美
脑血管病论坛,主办2008中法神经病学论坛和国际神经病学论坛,先后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外著名学府及知名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派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00多人次,邀请100余人次国内外神经病学专家前来讲学、学术交流。派出60余人次出国研修、考察交流。
七、工作条件
本学科点于2006年成为重庆市高校唯一的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拥有科研专门用房600平方米,价值319万元的仪器设备。已建立了完整的
细胞培养、
核酸及蛋白质分析、组织病理学及
图像分析等基础技术平台以及流式细胞工作站、
膜片钳和激光
共聚焦检测系统等特色设备平台。建立了电子化、网络化的图书及网络资源系统。实现
多媒体教学和“摸拟人模具”技能训练。实验室遵从“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管理原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技术平台。
内科学(传染病)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一、学科总体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历史悠久,于195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分迁来渝组建,经数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已成为在我国传染病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现下设
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和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研究所,并承办《
中华肝脏病杂志》。该学科1979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10年再次获得SFDA
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1995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2007年分别通过第二次、第三次教育部考核评估,作为国家重点学科进入新一轮建设阶段。2003年建成省部共建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通过验收作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2007年成为国家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成员单位。
二、学科方向
本学科具有覆盖传染病学主要领域的稳定研究方向,在充分发挥
病毒性肝炎传统领域的研究优势基础上,实现传染病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免疫学、病毒学学科的交叉和整合。原有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及防治、
寄生虫病研究、抗生素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研究3个研究方向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兴的研究方向——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已经形成,四个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均有进展和突破,科学研究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级课题的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具较强优势,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1、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及防治
本方向从1976年开始
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始终坚持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努力探索
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的分子基础,寻找打破免疫耐受的有效途径,力图阐明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的分子免疫机理,为防止肝细胞坏死寻找新的有效途径。30余年来,在该领域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在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
原始创新的研究工作,为制定合理的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2008年,学科带头人任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单位负责人主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成为全国肝炎防治领域十四个组长单位之一,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2009年,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
转归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团队正式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为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抗生素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细菌耐药及细菌毒力研究、细菌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研究为重点,在国内率先开展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基因的发现和
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剂及
杀菌剂耐药机理研究,近年来先后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展
肺炎链球菌和
肠球菌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
从新发传染病防治(如SARS)、三峡库区成库后传染病防治、
生物反恐以及应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出发,我们将分子生物学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快速免疫检测等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不接触传染性病原体的条件下,建立
丙型肝炎、SARS、
霍乱、
鼠疫、
登革病毒、
幽门螺杆菌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特异性、快速高效及应急检验技术平台。通过
单克隆抗体技术成功制备并分离出用于检测的相关抗体,运用胶体金标记技术成功研制出相关疾病快速检测试纸条,与ELISA比较,阳性率达99.1%,该技术使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成为国家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成员,加强全国网络实验室的相互协调与沟通整合该领域的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技术,协调统一进行科技攻关,为国家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项目储备和人才资源,为应付突发感染性疾病的重大事件奠定可靠的技术保证。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抗寄生虫病新药基础与临床研究、寄生虫病疫苗研究,在国内较早建立了
肺孢子虫病的动物模型,制备了抗
卡氏肺孢子虫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快速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方法。探索了
青蒿素衍生物、
白果内酯、
瑞香素等中药成分抗卡氏肺孢子虫的作用,从分子水平阐明这些中药成分对
肺孢子虫膜系
超微结构、
基因结构的影响作用,开辟了中药抗寄生虫研究的新领域。在国内率先进行
疟原虫DNA疫苗研究,首先从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环子
孢子蛋白(CSP)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K/CSP即恶性疟原虫CSP基因DNA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体内实验证实该疫苗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为
疟疾DNA疫苗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三、学术梯队
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
人才梯队。目前有教授29名,副教授30名,博士生导师16名,其中45岁以下占70%,36名具有博士学位,已成为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坚力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技术骨干均有出国留学或研修经历。本学科由一批年龄在45岁左右年轻教授为主的国家级研究人员组成,拥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人员、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员、教育部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名,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1名,《
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名,多数具有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科学背景,学术思想活跃,在国内肝病及传染病基础与及临床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知名大学引进6名海外高级人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到本学科点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吸引10余名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派出50余人次出国学习交流。
四、科学研究
本学科具有覆盖传染病学主要领域的稳定研究方向,以
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为研究重点,同时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抗生素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研究、
寄生虫病研究,研究特色鲜明,科学研究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近五年来,获得“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973前期研究项目、
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共70余项,
科研经费达100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各类论文500余篇,其中在本专业《Hepatology》、《Vaccine》、《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J Cell B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80余篇。主编《
现代肝脏病学》、参编《
人类病毒性疾病》、《
传染病学》等学术专著6部,主编《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副主编和参编《传染病学》、《
分子病毒学》、《
寄生虫病学》、《医学免疫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系列教材共22部,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2项。“十一五”期间获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级科技奖10余项。
五、人才培养
本学科是我国西部地区传染病学重要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先进的国际医学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硕士、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及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学术道德的教育。近10年承担2部全国规划教材的编写,编写教材7部。近10年期间招收研究生18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9名,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毕业的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100%,特别是博士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省市级医院传染科,并成为所在单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主任。研究生在校和毕业后在本专业杂志《Vaccine》、《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J Cell Biology》等发表SCI论文30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6篇、优秀博士论文11篇,获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3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
六、学术交流
本学科紧密依靠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并通过承办《
中华肝脏病杂志》,主办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向国内外展示了我国肝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引导我国肝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肝脏病杂志历经13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影响因子及学科排名总趋势是逐步提高,并保持在一个较好水平,已被评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围绕肝脏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热点问题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大型肝病学术会议,截至目前一共举办了七届大型学术交流会。国内外学术交流密切,与美国Scripps研究所、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Baylor大学医学院、美国
阿肯色州立大学、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医学院、美国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
英国伦敦大学、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德国
洪堡大学、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以及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良好的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五年来共有50人次参加在10个国家或地区召开的2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邀请100人次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七、工作条件
本学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大型技术平台的构建,已建成拥有总价值3000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面积3000平方米的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成员单位,加强全国网络实验室的相互协调与沟通,在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整合该领域的科技资源,为国家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项目储备和人才资源,为应对突发感染性疾病的重大事件奠定可靠的技术保证。
一、学科总体情况
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成立于1983年,是原
国家教委1983年批准设置的首批本科点之一。1986年、1990年获全国高校首批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开始招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向)七年制学生。1992年、1999年先后成为四川省、直辖后的重庆市首批重点学科;1999年批准为重庆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重庆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2个重点学科之一;2002年、2007年两次被教育部评为本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先后获得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重庆市级教学团队;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
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在2000年评为重庆市高校首批市级重点实验室;2005年批准立项建设临床检验诊断学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08年3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成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批准为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先后批准为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首批重庆市级高校创新团队;2009年批准为重庆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科学研究
现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①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实验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②
恶性肿瘤及
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的实验研究;③病原微生物致病的分子机制及传染病预防方法学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拥有较完善仪器设备条件的实验基地,体现出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科研总经费超过2100万元(未含配套经费),获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112篇。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
临床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仪器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实验诊断学》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
三、学术梯队
检验医学院设有临床生物化学、临床
血液学、实验诊断学、临床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生物分析化学、临床检验仪器学等教研室和
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已形成合理的
人才梯队,现有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11名。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70%教师有出国进修经历。本学科现有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研究会理事长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
重庆市医学会检验专委会主任委员1名,重庆分析测试学会理事长1名,特殊津贴专家4名。
四、人才培养
讫今共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12名,博士研究生184名,博士后3名,本-硕连读七年制学生116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51人,硕士研究生170人,培养毕业的博、硕士生数量均居国内本专业第一,博士生数量超过本专业其他学科点总和,获得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近10篇。就业率历年均名列学校前三名,毕业生供不应求,分布全国各地,已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五、学术交流
本学科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每年均有多名教师出国进修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也为优秀研究生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提供机会。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长期担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研究会理事长单位,不仅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而且在学术水平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充分发挥了在
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六、工作条件
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较完善仪器设备条件的实验基地,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导师拥有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经费充足,保证了研究生课题的顺利完成。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一、学科总体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儿科学,依托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56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迁至重庆,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个儿科系之一。医院现在编制床位1400张,年门诊量138万、住院病人5.2万,共有37个临床和
医技科室。1982年成为卫生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儿童急救中心之一。1981、1990、1995年分别被批准为儿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批准成立儿科研究所(1991年)、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995年)和重点学科(1992年),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2000年认定)、重点学科(1999年认定)、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999年),2002年成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同年与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时成为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学科复评,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儿科学
国家精品课程,全国儿科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批准进入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2009年成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10年申报获准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国家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GCP资格认证,2011年通过验收正式授牌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学科方向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凝练出优势突出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团队。围绕儿童发育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各个团队均有鲜明的研究主题,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突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小儿临床免疫、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小儿呼吸疾病学、小儿泌尿外科、新生儿疾病5个研究方向先后被批准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小儿神经病学、儿童肿瘤和小儿心血管专业发展态势良好,为院级重点学科方向。各方向研究主题包括:
1、小儿临床免疫研究方向
(2) 重要呼吸道病毒病原的免疫发病机制
2、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研究方向
(3) 干细胞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4) 肥胖对儿童及成年后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
3、小儿呼吸疾病学研究方向
(2) 哮喘性疾病个体化治疗研究
(3) 呼吸系统疑难重症遗传学研究
(1) 环境污染物干扰生殖细胞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2) 环境污染物致组织器官畸形形成的胚胎学;
(3) 药物、生物治疗学干预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4) 生物学技术(包括各种
干细胞移植技术)重建或修复组织器官畸形。
5、新生儿疾病研究方向
(1)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研究
(2) 早产儿恼损伤及康复
(3) 新生儿急救
6、小儿神经病学研究方向
(3) 临床神经电生理研究
7、小儿肿瘤与血液研究方向
(1) 儿童实体肿瘤个性化综合诊断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2) 肿瘤耐药与耐药基因的临床及机制
(1) 心脏干细胞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2) 心衰发病机理及临床干预研究
三、学术梯队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
人才梯队。目前有教授63人、副教授132人、讲师303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95人。现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亚洲最佳儿科医师1名(全国仅2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重庆市两江学者1名。中青年人才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国内儿科领域占有重要学术地位。现拥有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保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组长、新生儿学组、神经病学组及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保分会环境与健康学组副组长、中华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儿科药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及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康复学会主任委员等专业委员会或学组秘书长、主任、副主任、组长、副组长。为《
中华儿科杂志》和《
儿科药学杂志》的主编单位、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4个儿科核心期刊的副主编。目前,为了发展需要,本学科先后引进美国
辛辛那提、
芝加哥大学和加拿大
UBC大学多名教授,成为本学科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的PI。
四、科学研究
本学科科学研究在国内儿科界处于领先水平。已连续9年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居全国儿童医院首位。近5年获得外向科研项目425项,合计经费5800万元。SCI论文共206篇。
专利授权18项,有项目正进入市场应用转化阶段。科技成果35项。主办的《
儿科药学杂志》公开发行并于2008年成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
五、人才培养
在为国家培养儿科高级人才方面,本学科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每年有100多名本科、100多名七年制、100多名硕士、20~30名博士毕业。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已成为当地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海外知名学者。
六、学术交流
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是本学科的重要特色之一。先后与国外1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美国ADVOCATE HOPE儿童医院、
芝加哥大学、加拿大
UBC大学、
英国伦敦大学、
日本富山大学等。近5年本学科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6次、全国学术会议16次,派出300余人次出国研修、学术会议、考察交流;邀请246人次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学术交流。
七、工作条件
学科所在儿科学重点实验室(儿科研究所)目前有8个中心技术和服务平台、8方向研究室和2个PI工作室。拥有科研专门用房7500平方米,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已建立了完整的
细胞培养、
核酸及蛋白质分析、组织病理学及
图像分析等基础技术平台以及流式细胞工作站、
膜片钳、激光
共聚焦检测系统等特色设备平台。建立了电子化、网络化的图书、网络资源系统。实现
多媒体教学和“摸拟人模具”技能训练。国内首个“儿童临床分子医学中心”,着重推进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转化。实验室遵从“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管理原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技术平台。通过不断建设,现在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