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央大学是
中华民国国立大学。1937年秋,中央大学随国民政府内迁
重庆,在
重庆松林坡、
成都华西坝等地办学,后又在重庆
嘉陵江上游的柏溪建设了新校区,重庆中央大学是当时中国高校中院系最多、门类齐全、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1946年迁回
南京,解放后更名为
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学校简介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央大学连遭敌机轰炸,损失惨重,迫于形势不得不在1937年10至11月分批西迁。文、理、工、法、农、教育学院设在
重庆沙坪坝松林坡,医学院及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建在
成都华西坝,实验中学设在
贵阳。1938年又在离沙坪坝25公里的柏溪建立分校。西迁后的八年期间,中大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努力,学校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在抗战初期的全国“联考”(统一招生)的几年中,全部考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将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来填报。截止到1941年中期,中央大学设有七个学院(文、理、法、工、农、医、师范),一个研究院,五十六个系科,九个研究部,一个专科学校,一个附属中学,以及医院、农场、工厂等一系列下属单位;学校有专职正、副教授183人,讲师39人,助教179人;在校大学生3153人,全校开设课程共829种。当时的
中央大学是中国高校中院系最多、门类齐全、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40年代初
国民政府教育部选聘若干“部聘教授”,在前两批的45名中,中央大学入选12人,超过其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数据,都无可置疑地说明,中央大学乃抗战时期中国高教界的龙头老大,同时,中央大学迁渝后,也带动了重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尽管当年处于
抗日战争时期,但是中央大学的实力仍然很强,学校拥有很多当时国内最为顶尖的专家、学者,同时学校也培养了一大批后来在国际、国内都有影响力的学生。(图册图片来自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办学历史
举校西迁
1937年7月7日“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向上海进攻。
南京危在旦夕,
中央大学接到内迁的指令。15日,敌机轰炸南京,学校图书馆和实验中学被炸。在迁校重庆的计划取得四川省政府和
重庆大学的支持后,校长
罗家伦于8月下旬在教授会上提出迁校重庆的方案并获一致通过。
1937年9月23日,教育部“准迁重庆”的批复下达,学校教职工的迁徙于10月上旬开始。搬迁工作得到了爱国实业家
卢作孚等人的大力支持。最后一批学生11月中旬到达重庆,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抵达成都后借用
华西大学校舍先期开学上课。(图册图片来自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及《
看历史》杂志)
复员东还
1945年9月底,中央大学复员委员会成立。
吴有训任主任,江良规、
胡家健任副主任。江良规负责重庆方面的复员事宜,胡家健负责南京方面校产的接收和修缮。中央大学的复员经费为法币81亿元。成都的医学院和畜牧兽医系的复员工作独立进行。一万二千多名师生分八批返回南京,1946年5月第一批师生返回,最后一批师生于7月底回到南京。图书、仪器设备大多由
民生公司承运,10月中旬陆续到达。
南京方面的接收工作。三牌楼、文昌桥、大石桥等地附属建筑可直接接收,四牌楼校园为日军军事医院所占,胜利后被国防部接管改作陆军医院,接收工作延至1947年2月。战前南京中华门外石子岗征购的8000余亩土地重建已不可能,校产接收委员会决定在此建立“中华农村福利试验区”,由农经系主办。
重庆方面的移交工作。沙坪坝校舍由毗邻的
重庆大学和中央工业专科学校接管;柏溪分校和小龙坎校舍由重庆青民中学接管;医学院在成都开办的公立医院由四川省政府卫生实验处接收,改名为四川省立医院,并留用医学院教授黄克雄担任院长。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汪伪政府利用
金陵大学原址开办的南京中央大学停办。该校校产的接收工作由
中央大学、
金陵大学等单位协商进行。商定汪伪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艺术系(绘画、音乐组)、医学院等院系的图书设备归中央大学接收,其余归金陵大学。
至此,中央大学的接收工作暂告结束。
校容校貌
重庆新校址选定在沙坪坝松林坡,是
重庆大学东北面的一个小山丘,属该校土地,占地不足200亩。因山坡上长着稀稀疏疏的松树而得名,
嘉陵江从山坡下绕过。
1937年10月下旬,中央大学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师生以及部分图书仪器抵达成都
华西坝,随即筹备开学事宜。当时的医学院只有三个年级(1935年重建的)学生,一年级新生在重庆就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医学院、
金陵大学、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齐鲁大学和
燕京大学先后迁入成都华西坝,都借用
华西大学校舍和实验室等。畜牧兽医系借住成都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的血清厂。抗战八年,医学院和畜牧兽医系远离校本部,只得半独立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艰苦创业,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医学和农业人才。
入川后的第二年春天,在松林坡顶端,修建了图书馆、阅览室,站在图书馆门口,可以俯瞰学校全景,坡上的主要通道是一条环山公路,也是运动员的跑道。后来,又陆续修建了专用教室、实验室和学生俱乐部等。此时的松林坡房舍相连,层层叠叠,再也无法插足了,学校规模逐日扩大,不得不向校外谋求发展。于是在沙坪坝镇上修建了小龙坎男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又在松林坡对岸的磐溪(隔嘉陵江)修建工学院的大型实验室等,将航空工程系和艺术系迁至磐溪,这样校舍的紧张状况得到暂时的缓解。
随着战火的蔓延,大片国土的沦陷,涌入大后方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央大学在校人数激增,学校筹划建立分校案。经教育部批准,决定在离重庆市60华里,从沙坪坝沿嘉陵江而上25华里的
柏溪建立分校。
柏溪,原是江北县的一个小山村,四面环山,岗峦起伏,清澈的溪水从长满翠柏的河边流过,依山傍水,恬静幽雅,校长
罗家伦把这个没有地名的村子,取名柏溪。总面积为148亩,呈西南东北走向,中部较为平整,辟作饭厅和运动场,围绕运动场修筑16尺宽的马路,为校内主干道,分设教学区和生活区。校舍建筑也采用松林坡建校经验,包工包料,不分昼夜,突击施工,历时两个月,建屋44栋,耗资13万元。后来又相继增建了游泳池、工场和防空洞,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原设三牌楼,因两次遭敌机轰炸,提前迁出南京,1935年10月10日在安徽
屯溪开学。南京沦陷后,安徽形势吃紧,又迁至长沙,最后内迁至
贵阳。因与重庆校本部相距甚远,交通不畅,于师范学院实习不便,后划归
贵阳市属。
1941年罗家伦在谈及筹建南京
中华门外新校址未成而西迁时说:“造化的安排,真是富于讽刺性。我在南京没有建成大规模的新校址,但这点领到局部而未用完的余款,竟使我在兵荒马乱的年头,免除了许多困难的手续,在重庆沙坪坝和柏溪两处,造成两个小规模的新校舍,使数千学生没有耽误学业。”
办学规模
1938年底奉行政院令,改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继1939年增设6年制牙科之后又办牙医专科学校、护士师资专修课 、高级医师检验职业科、司法检验员训练班等。1941年恢复社会学系,隶属法学院。1942年农学院农艺系农业经济组扩建为农业经济系,隶属农学院。1943年理学院地理系气象组独立建制,成为中国第一个气象系。1944年成立边政系,隶属法学院。1945年成立俄文专修科,隶属文学院。
(一)改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
为培养高深学术研究人才和健全的中等学校师资,行政院决定,1938年夏,在全国六所大学增(改)设师范教育,学制五年,最后一年为教学实习。师范生一律享受公费教育,毕业后,由教育部分发各省充任中学教员或教育行政人员。在完成服务年限(一般为五年)后,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离开教育机构,从事自己愿意的工作。同年秋,中央大学奉令改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除原教育学院的教育、艺术(音乐、绘画)、体育系外,新增设国文、英语、公民训育、史地、数学、理化、博物系和童子军专修科。
(二) 扩充医学院
西迁时,中央大学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借用华西大学校舍和实验室开学。不久,山东齐鲁大学迁入,三大学医学院联合办学。
1939年秋,增设牙本科(6年制)。为快速培养牙医专门师资和研究人才,将牙医专科学校的在校生全部转入牙本科,并于联合医院内开办牙医门诊部。
1941年夏,中大医学院脱离三大学联合医院,独立开办四川省公立医院。年底,接管了成都市步后街志成商高校舍,牙医专科学校和医学院师生从华西大学迁出。1942年,省公立医院开办分院。同年秋,医学院增设护士师资专修科。1943年秋,增设法医科,并于法医科内附设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同年,又接受司法行政部委托,举办司法检验员训练班,为期两年。
医学院分医科和牙科,学制六年。前三年共同开设医学基础课,四、五年级医、牙科分开授课,六年级全年在医院进行全面实习。医学院开设的课程均为必修,并须依次修习。一年级新生在柏溪分校学习基础课。
(三) 新增系科
1、水利工程系
1937年夏,水利工程系正式成立,系主任
原素欣。“八一三”以后,随校迁往重庆沙坪坝,在磐溪修造了较大规模的“水力实验室”和“土壤实验室”。由于获得水利部门的拨款和补助,师资充实,设备先进,实验完善。该系专任教授有:原素欣、黄文熙、顾兆勋、严恺、谢家泽、姜国宝、李士豪等。
2、航空工程系
1935年,工学院接受国家航空委员会委托,聘请航空界著名专家
罗荣安主持机械特别研究班。招收大学机械、电机、土木工程系毕业生,通过18个月航空业务的进修和两个月的实习,完成学业。前后结业两届四班,共33人。两年后,在此基础上,延聘师资,扩充设备,成立航空工程系,系主任罗荣安。因获得航空委员会巨额资助,致使该系发展迅速,西迁时已初具规模。1938年秋,航空工程系正式招生,并在磐溪修建大型棚场,可存放数架飞机、多具发动机。设有结构、风洞、发动机和仪表四个实验室,配有修配工厂和小型图书室,供师生研究实习。
3、社会学系
该系创建于1928年,1936年奉令暂行停办。1941年秋,恢复社会学系,隶属法学院,系主任
孙本文。该系课程开设整齐,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课堂教学外,延请社会名流,开设系列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也较多,还在《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开辟了社会学研究专栏,由该系师生编辑。专任教授有:孙本文、王政、傅尚霖、张少征、朱约庵等。
4、农业经济系
1939年秋,农艺系设立农业经济组。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选习农业经济的学生超过全系总人数的一半。经教育部批准,1942年改农业经济组为农业经济系,专门培养农业经济建设人才。系主任
张德粹。该系虽创办于抗战时期,经费拮据,图书设备有限,但学术研究气氛极浓。1944年,独立创刊《农经学》,每年两期,大多刊载学校教师的科研论文。专任教授有:张德粹、刘庆云、潘学德、刘世超、张之毅。
5、气象系
早在
国立东南大学地理系内,就一直并存着地理、气象两个专业组。气象学是一门新兴亟待发展的科学,1943年初,教育部令中央大学气象组独立建制为气象系,这在中国高校还属第一。系主任朱炳海。西迁时,地理系的仪器设备是保存最完好的,这也为气象系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专任教授有:涂长望、黄厦千、朱炳海等。
6、边政系
国民政府西迁,大批机关人员涌入内地,西北和西南边疆的地位益形重要。为“开发西北”,“建设西南”,急需培养边政建设人才。1944年秋,教育部令中央大学和西北大学创设边政系,隶属法学院,并于当年招生。该系学生一律享受师范生同等待遇。课程设置也从边疆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民族、宗教、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着眼,有些课程涉及文学院或法学院,接触面比较广。
7、俄文专修科
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中、苏将签定友好同盟条约。为承担沟通中苏文化之使命,满足社会对俄文人才的需求,当年春,中央大学奉令创设俄文专修科,隶属文学院。
(四)研究院的创立和发展
1934年11月,理学院和农学院就分别创设数学研究部和农艺研究部。1935年1月,中央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成立,罗家伦、邹树文、陈剑修、艾伟等为筹备委员。1936年秋,数学、农艺研究部招生(各招一人)。西迁后,尽管环境、设备、经费等困难重重,学校仍然极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积极谋划研究部的发展,并于1938年12月创办了中央大学研究院。由校长兼任院长。行政上为独立机构,下设所、学部,所和学部的负责人由各院院长和系主任兼任,导师也由各系教授派任。
中央大学研究院于1939年秋正式招生。初创时设5所7个学部,后又相继成立文科、医科研究所。至复员前,中央大学研究院已拥有7所23学部。
文科研究所设:哲学部、历史学部、外国文学部、中文学部
理科研究所设:数学部、物理学部、化学部、地理学部、生物学部
法科研究所设:政治经济学部、法律学部
师范研究所设:教育心理学部、教育学部
农科研究所设:农艺学部、森林学部、畜牧兽医学部、农经学部
工科研究所设:土木工程学部、机械工程学部、电机工程学部
医科研究所设:生理学部、公共卫生学部、生化学部(图册图片来自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师资力量
历任校长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按《中央大学组织大纲》规定,设校长一人,负责综理校务,由
国民政府任命。1941年8月,
罗家伦辞职后,继任校长依次为
顾孟余、
蒋介石、顾毓臔,任期都只有一年左右。抗战胜利后由
吴有训接长中央大学。(图册图片来自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西迁后,罗家伦校长扩大办学规模,延聘名流师资,增设新兴系科,创办研究院。到了1940年前后,重庆物价暴涨,学校经费拮据,难以维持,罗家伦实感“精疲力竭,再也不敢继续下去了”,加之国民党派系之间的倾轧,遂于1941年7月提出辞呈。8月,罗家伦辞职获准。由顾孟余继任。
顾孟余,北平人,1888年生。1941年8月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为人态度严肃,不苟言笑。在
教育行政管理上比较宽容,对校务和师生生活极为重视,为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多方努力为学校筹集资金,以改善教学和生活设施。长校期间,重建了图书馆,新建了能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还有数栋宿舍,使学校面貌大有改观。后因与当局不合,1943年初提出辞呈,未待获准,旋即赴美。
顾孟余之后发生了以挽留顾(孟余)校长为由的1500多名学生向国民政府的请愿游行,挽留顾校长的标语、壁报贴满饭厅四周,这是抗战以来,重庆首次发生的最大的学生风潮。为了避免事态严重,行政院院长
蒋介石自兼中央大学校长。
蒋介石平时每周六下午来校巡视,巡视内容一般是学生伙食和宿舍卫生。在任期间复刊《中央大学校刊》等。1944年夏辞去中央大学校长,改任永久名誉校长。同时撤销了教育长一职。
蒋介石之后继任中央大学校长的是原教育部次长顾毓臔。顾毓臔,江苏无锡人,1902年生。曾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38年出任教育部次长。1944年8月出长中央大学。他在向报界发表谈话论及教育方针时说:大学应注重学术研究,提高研究风气,改善研究人员待遇。盖尊重学术为教育人才、培植文化之根本原则。主张“教授为第一,尊重教授地位及其学术上之成就,以避免学术机关变为行政机关”等观点。顾毓臔长校期间,对系科的增设和调整归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顾毓臔辞职离校。
吴有训接任中央大学校长。
部聘教授
1941年,教育部实行“部聘教授”制,按学科评选出一批资深、有名望的教授,由教育部直接聘任(原则上每学科1名)。部聘教授每月薪金600元(相当校长待遇),另加发研究补助费400元。部聘教授还负有“辅导全国各院校对于学科之教学与研究事项”的重任,由教育部分派赴各地讲学。
1941年底,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部聘教授30名,中央大学有
梁希、
孙本文、艾伟、胡焕庸、蔡翘5位教授荣任。1943年,评审出第二批部聘教授15名,中央大学的
楼光来、
胡小石、柳诒徵、高济宇、常导直、徐悲鸿和戴修瓒7位教授荣任。
中央大学西迁时,随校入川的教师不足200人。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尽量吸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一时期,延聘到校的著名教授有:东北史专家金毓黻,古希腊哲学家陈康,植棉专家冯植芳,建筑学家刘敦桢、杨廷宝、童隽,航空气象学家黄厦千,航空工程学家张创、柏实义,地质学家朱森、张更,法学家何联奎,医学家李廷安、胡懋廉、阴毓璋等。到1945年时,总数超过600人,其中教授(包括副教授)290人,讲师76人,助教224人,研究院助理(相当讲师)38人,和战前相比,数量翻了一番,大约是同期西南联大教师总数的一倍。
历届英才
抗战初期,大学招生均由教育部统一考试,然后各校录取。从1941年起,中央大学恢复到抗战前各校联合招生的做法。在重庆期间,中央大学常与西南联大、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联合招生,以利各地考生就近迎考,然后四校统一录取。当时在联合招生中,第一志愿填报中央大学的考生高达2/3。迁渝一年后,在校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并逐年上升,截止1943年度,在校学生数达3700人,为西迁时的三倍半。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出国留学率较高。1940年5月,教育部为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采用自由参赛的形式,举行大专以上学校学业竞试,分甲、乙、丙三组。甲组为一年级基础知识竞试;乙组为二、三年级专业知识竞试;丙组为毕业生论文竞试。参赛结果,中央大学获得甲、乙、丙三组团体总分第一,受到教育部的嘉奖。优良的学业成绩也为出国深造提供保证。1943年,教育部主办第一次自费留学考试,录取329人,其中62人是中央大学毕业的,占到总数的1/5;1944年,庚款留英公费生考试,录取30人,8人为中央大学毕业生,著名经济学家
陶大镛就是这次出国深造的。
在重庆期间一共毕业8届学生,约4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人。
科学研究
战时,因购买教材困难,中央大学各科都需自编教材,其中不少教材被审定为大学图书或“部订”教材而公开出版。如
孙本文的《中国社会问题》,缪风林的《
中国通史要略》,
李长之的《西洋哲学史》,
罗根泽的《周秦西汉文学批评史》,朱锲的《中国财政问题》,林振镛的《刑法学》,朱伯康的《经济学纲要》,
许恪士的《中国教育思想史》,肖蓝嵘的《教育心理学》,
艾伟的《高级统计学》,
潘菽的《普通心理学》,
胡焕庸的《世界经济地理》、《气候学》、《国防地理》,
朱炳海的《普通气象学》、《军事气象学大纲》,
孙光远的《微积分学》,
邹钟琳的《普通昆虫学》,
罗清生的《家畜传染病学》,孙鼐的《岩石学》、《工程地质》等。
教授们的其他专著:余大缜的《英国文学史》,
唐君毅的《中国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
常任侠的《汉唐之间西域乐舞百戏东渐史》,
许哲士的《工商管理》,
金善宝的《中国小麦区域》,
孟心如的《毒气与防御》、《化学战》,赵廷炳的《阳离子分析法》,
张德粹的《农业合作》等。据1944年《国立中央大学校刊》统计,当年中央大学教师公开出版的教材和专著就达40余种。
中央大学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除公开发行的《文史哲》、《科学》和《社会科学》三种大型季刊外,还负责主编数十种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和丛书,如李寅恭主编的《林学》,是中华林学会唯一的学术刊物,艾伟主编的《心理研究季刊》,徐仲年主编的《文艺月刊》以及《中、法、比、瑞文化从书》等。(图册图片来自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校园文化
(一)名人讲演
学校在授课之余,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当时影响较大的重庆“沙磁区学术讲演会”就是由中央大学主办的。每周日借重庆大学或南渝中学礼堂,敦请学界、政界或来华外交使节等社会名流作讲演,如翁文灏、潘光旦、李烈钧、孙科、卢作孚、美驻华大使詹森、英国前首相艾德立等。文学院主办诗、词、曲和外国名著系列讲座,由著名教授主讲。还有各种展览等,如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徐悲鸿东南亚讲学回国的演讲和画展,吴作人大西北写生归来举办的边旅画展等。
(二)学生社团
学校内的各种社团,经过训导处批准,建社宗旨明确的有七八十个,类型广泛,文艺习作、学术研究,联络感情、砥砺学行,宗教研究,也有宣扬三民主义、研究战后建设的,等等。其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是“中苏问题研究会”、“中大文学会”、“女同学会”等。
附录
罗家伦校长
罗家伦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
1931年12月,校长朱家骅引咎辞职后,国民政府先后任命数位校长,但都坚辞不就,1932年6月28日,行政院议决由教育部长段锡朋代理中央大学校长后,引发学生强烈不满,直到1932年8月26日正式任命罗家伦为中央大学校长为止。
经过整理及学生甄别考试后的中央大学,于1932年10月11日重新开学上课。罗家伦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央大学之使命》的就职演说,阐述了他的大学教育思想,希望在中央大学创造一种新的精神、养成一种新的风气,目的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而努力。
(一) “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大学使命
罗家伦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中央大学的使命是为中国“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沦落到遭受外敌的入侵,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种整个的民族文化,足以振起整个的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团结图存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生命质素。
大学教育应该是文化教育的最高机构。1931年9月18日,日寇炮轰沈阳,强占了东北三省。四个月后,日军进攻上海,淞沪军民奋起反击。作为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应对民族与国家尽到特殊的使命和职责。将大学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罗家伦大学教育思想的精髓。
“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大学使命应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大学教育必须具有复兴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目标应该一致;第二,互相协调,向着建立民族文化的目标迈进,步伐也应一致。即组织起来,共求民族复兴大业的胜利。
所谓有机体的文化,罗家伦认为“从纵的方面讲,自小学、中学、大学以至研究院,缺少一段无从实施;从横的方面讲,无论文、法、教、理、工、农、医、商,都是一整套的配合,缺少一个都配不齐一整个国家的机构”。所以一所大学的本身就应是一个有机体。中央大学从纵的方面看有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研究院;从横的方面看有文、理、法、教、农、工、医7个学院40个左右系科。“芦沟桥事变”后,罗家伦考虑到抗战的长期性,及时择地重庆,成为西迁高校中实力保存最完整的大学。随着抗战形势的恶化,办学经费的短缺,中央大学不但没有停滞不前,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得较大发展。比如增设航空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扩充医学院,创办中央大学研究院等。罗家伦如此苦心孤诣地谋求发展,就是希望中大师生不论是学文的、学理的、学农的、还是学工的……,都应目标一致,互相协调,以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己任。“如果一个大学不能负起创造民族文化的使命,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更无法可以领导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活动。”
(二) “诚、朴、雄、伟”的新学风
高尚的理想,认定的目标,伟大的使命,只有养成新的学风才能达到。罗家伦认为新学风的养成,须从“矫正时弊”入手,破而后立。所以,他为中央大学提出“诚、朴、雄、伟”四个字的新学风。
“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把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和取得文凭的工具;对于“使命”,更要有诚意,要向着认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走去。
“朴”,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不以学问当门面、作装饰,不能尚纤巧、重浮华,让青春光阴耗费在时髦的小册子、短文章上面,而要埋头用功,不计名利,在学问上作长期艰苦的努力,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朴厚的学术风气。
“雄”,是“大雄无畏”的雄。为纠正中华民族自宋朝南渡以来的柔弱萎靡之风。要扭转一切纤细文弱的颓风,就必须从“善养吾浩然之气”入手,以“大雄无畏”相尚,男子要有丈夫气,女子亦须无病态。
“伟”,是伟大崇高的意思。要集中精力、放开眼界,从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着眼,努力做出几件大事业来,切不可偏狭小巧,存门户之见,亦不能固步自封,怡然自满。
其后,“诚、朴、雄、伟”就成了中央大学的校训。
(三)三育共进 “二格”占先
青年学生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青年是国家的基础,若是青年的教育不完备,国家的基础,便不巩固,民族的前途便无希望。”完备的青年教育须从知识、体格、人格三方面进行,即德、智、体三育共进,这已是当时教育界达成的共识。罗家伦在此基础上,特别提出青年教育中的“二格”,即“体格”与“人格”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的青年教育,在知识方面,虽有不足,但比以前有很大进步,而且会随着基础知识、专门知识和辅助技能的进一步传授,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会越来越趋于合理,有缺陷需要努力改进的是“体格”与“人格”两个方面。
体格即身体素质。罗家伦在《教育的理想与实际》一文中指出:“体魄是完人第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没有健全的体格做基础,学问和事业是无论如何做不好的。”要增强青年学生的体格,除教育当局引起足够重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清除社会陋习及
营养不良等影响青年健康的因素外,大学教育还应注重体育训练和军事训练。体育训练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学生公开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战时的中央大学虽然活动场地狭窄,学校却能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在松林坡的通道上进行拔河、立定跳远、接力赛等,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院际、校际间的篮球、排球比赛也非常频繁;军事训练也能增强体质,改掉懒散拖沓的生活习气,培养学生具有守纪、勇敢、整洁的军人风尚,改变青年学生懦弱的形象。为此,中央大学从1935年起实行军事训练。西迁后,对全体男生与特别研究班学员一律实施军事训练和军事管理,对女生进行战地护理训练,以增强体质,并适应战时需要。
人格即道德品质。完备的青年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罗家伦直率地批评大学太重物的组织科学,而不曾注重人的组织科学。指出“人事研究的进步若是不能与物质研究的进步互相配合,并驾齐驱,那人将有被物控制的危险”。有些青年人在大学里虽然学了些知识,但没有养成一种健全的人格,一旦走入社会,恶劣的人格暴露出来,从而危害社会;也有些青年人太看重现实,尤其是对于物质的现实,而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罗家伦认为大学决不是贩卖知识的商店,制造学位的场所,所以大学只传授一些知识而忽略人格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为此,他希望中央大学的教职员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人格修养上,予以切实指导,使之“造成一种堂堂正正的知识公民,一方面是顶天立地的人物,一方面是继往开来的中坚”。1938年8月,中央大学率先试行导师制,要求导师“以自己的表率扶助学生品德之培养”。罗家伦身体力行,经常向学生作演讲,阐述如何求学、做人,倍受青年学生的欢迎。
对于如何处理好爱国与学业问题,罗家伦真诚地告诫青年学生,抗战是民族之战,是长期的,需要坚实的后备力量。在后方努力学习,与前方将士英勇杀敌都是报效祖国。战争结束后,祖国需要大批有知识、有人格、有体魄的人才,建设国家。为此,他寄希望于中央大学担负起复兴民族大业的参谋本部的责任。
(四) 不趋时尚 注重科学精神
罗家伦认为科学的精神在求真理,当求真理的时候,并没有特意去计较其功用,一旦求得之后,不定在什么时候,会发生极大的作用。他在《中央大学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引用《汉书·董仲舒传》一句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来说明科学精神的作用,等到“谊正道明”以后,自有无穷的“利”,无穷的“功”产生。如孟特尔在寺院里配豆种,发现了优良品种与遗传的关系,当时他哪里会想到后来植物、动物,甚至人类品种的改良,都应用到他的遗传定律。
抗战爆发后,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大学教育不能直接为抗战起作用,应该停办大学;另有些人提出改大学为短期训练班、速成班,传授速成知识、简易技术即可等等。罗家伦嘲笑战时教育速成论者的短期速成办法是“万应灵丹”,以为“一吞下去就可以抗日”是不切实际的。他主张抗战时期要积极维持完整而正规的教育,建设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并结合抗战需要增设系科,加强抗战国力。大学教育,尤其是近代科学教育里面,决无“王者之路”(捷径)。
罗家伦在长校初期提出“安定、充实、发展三时期以进”的治校方针。认为在安定时期,应当有所充实,充实时期应亟谋发展。充实不仅是图书、仪器设备的添置,还应重视教学人才和课程内容的充实。罗家伦曾经说:“聘人是我最留心最慎重的一件事。我抚躬自问,不曾把教学地位做过一个人情。”他到校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延聘和极力挽留原有良好教授。这“良好教授”的标准,即一方面能教导学生;一方面能扶助教员提高业务能力。当时教师分专任与兼任两种,罗家伦主张教师应以专任为主,“以求其心无二用,专心在中大授课”。至1937年抗战前夕,中央大学教师共424人,其中兼任教师50余人,较1932年减少了一半。
在充实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应准备一个好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让好的教师都愿意到中央大学来。西迁后,学校经费短绌,物资奇缺,教学设施及学术环境远远不如战前,可学校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未拖欠过教师的薪水;还创办中央大学研究院,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场所,这些都是中央大学能不断聘请到名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罗家伦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对中央大学的系科设置,不断进行调整与扩充,使中央大学成为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综合大学。如1934年创办机械特别研究班,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业专门人才。并在机械特别研究班的基础上创立航空工程系,再度创办医学院、水利工程系和恢复社会学系等。
在教学上,罗家伦十分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他认为大学的课程是根据各国学者长期共同研究实践的结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并不是由某一学校或某一教授随便增加删除的,更不能因为抗战而停办某些看似“不实用”的基础课。西迁后,在办学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不仅未削弱,反而有所加强;专业课程也与平日一样进行,及时反映科学新水平;而且做到循序渐进,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
1937年教育部颁发《战时动员计划》,指出“战时各级学校教育,均应力求切合战时需要,各级学校之课程与管理应实际情形,量予变更”。中央大学各院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开设与抗战相关的课程,如文学院开设民族诗歌、战时文学讲座、东北民族史等;理学院开设国际政治地理、军事心理、地形测量、中国经济地理、康藏地理、航空气象等;法学院开设苏联研究、欧洲独裁政府、国际组织、战时经济等;工学院开设弹道学、无线电等。这些课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大学教育结合时代需要,为抗战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除结合学科开设相关课程外,中央大学战时还开设一些辅助课程。这些辅助课程大致分三类:①战时常识讲演,如消极防空常识、战时国际公法常识及医药常识;②战时技术训练,如急救、维护交通及侦察敌情;③编印有关战争常识宣传刊物。罗家伦认为开设辅助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在战争的时候,有一套普通应用知识技能,并学会如何将这种普通的知识和技能普遍到一般民众里面去。”中央大学从1938年起,开设电信、炮术和战地卫生三类训练班,规定不分院系,每人必选一课,计算学分,中途不得退修。战时的中央大学在课程开设上不仅注重完备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适应了抗战的特殊需求,真正体现了正确而真实的科学精神。
校友档案查询
南京大学保留重庆中央大学历届所有院系毕业生的学籍资料、档案、成绩单等,“文革”期间出于档案资料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鼓楼校区档案馆场地有限,部分历史档案移送到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放,2012年移交南京大学。重庆中央
大学毕业生、
肄业生档案可通过
南京大学档案馆查询,官方查询地址:中央大学学籍,中央大学中途离校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