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津
著名的作家
邱妙津,女,中国台湾彰化人。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系,1992年12月留学法国,1994年进入巴黎第八大学心理系临床组。1995年6月在巴黎自杀身亡,享年仅26岁。她的著作影响台湾的同性恋文学深远,代表作品有《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
人物简介
邱妙津,中国台湾彰化人,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系,1992年12月留学法国,1994年进入巴黎第八大学心理系临床组。1995年6月在巴黎自杀身亡,享年仅26岁。她的著作影响台湾的同性恋文学深远,代表作品有《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邱妙津曾在张老师心理辅导中心担任辅导员,之后在《新新闻周刊》杂志社担任记者。曾转入女性主义研究所。是著名的女同性恋小说作家。
邱妙津多方面的才华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充分显现,曾以《囚徒》获得台湾中央日报短篇小说文学奖,并以《寂寞的群众》获得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除了写作,邱妙津还担任义务性的心理辅导工作、杂志社的记者,同时拍摄了一部长度三十分钟的十六釐米影片《鬼的狂欢》。
1995年6月邱妙津骤然辞世让台湾文坛一阵惊愕,随即引起一股同志文学的讨论风潮。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长篇小说《鳄鱼手记》获得时报文学奖推荐奖,书中的「拉子」、「鳄鱼」等词也成为台湾女同志袭用的自我称号。1997年2月台湾同志首次举办十大梦中情人票选活动,邱妙津获得女同志梦中情人的榜首。2000年9月,她的遗作《蒙马特遗书》不但在上海正式授权出版,也由前卫导演魏瑛娟搬上舞台,这都证明邱妙津作品的影响之日久不衰。她的主要著作有《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鬼的狂欢》等。
关于死因
关于邱妙津的自杀,有很多种说法,正确时间是1995年,然而日期并不确定,可找到的资料是6月30日。至于自杀的形式,大部份资料都指向于她是用水果刀刺胸身亡,而非跳楼或是服药。
出版年表
鳄鱼手记》-时报出版社出版。1991年。ISBN 9571323268
《鬼的狂欢》-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3月1日:ISBN 9575221451
《寂寞的群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1日:ISBN 9575221222
蒙马特遗书》-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5月1日。ISBN 9575221400
获奖著作
《囚徒》获得中央日报短篇小说文学奖
寂寞的群众》获得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
1995年10月《鳄鱼手记》荣获时报文学奖推荐奖
作品介绍
《蒙马特遗书》
在“泰坦尼克”撞得大半个星球天昏地暗之前,台湾先已为一卷遗书引发了一场“地震”:一部名为《蒙马特遗书》的书信集,轰得整个岛屿发抖。——26岁女生邱妙津自杀前写于法国的数封信件,缘何会在台岛青年中激起如此深切的共鸣?这部以发现地蒙马特命名的《蒙马特遗书》,缘何能在出版后连登《中国时报·开卷》“一周好书榜”、《联合报·读书人》“每周新书金榜”,获得“96年金鼎奖优良图书推荐”,并最终摘取“《联合报·读书人》96年文学类最佳书奖”?轰动性图书常让人感叹“花期”短暂,这卷遗书又如何时至今日仍“余震”频频?……
日前来京的台湾著名作家兼学者、东海大学美术系教授蒋勋,就此接受了本报专访。当年,蒋勋正作为《联合报》评委亲自参与了“96年文学类最佳书奖”的评审全过程。谈起《蒙马特遗书》的初读感受,蒋勋第一句话就是:“这部书让我吓了一大跳”。
吓人一大跳的作者
这部书的作者先就要吓人一跳:邱妙津,女,研究生,一个公认的天才,拥有一张从台北第一女中到台大心理系的“阳光履历”;但她同时是一个同性恋者,这一重隐秘身份人们只有在她死后才从其日记里得知——这个双面女孩好像一茬不规则的刀锋:既不为正常社会所兼容,亦不能游刃于正常社会。
关于邱妙津的自杀,说法有很多。一个也许不是最关键但却起了点火作用的因素是感情困扰:邱妙津赴法继续心理学研修时,陷入了一场狂乱的三角恋爱。最后她选择了一种激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水果刀刺入胸口,“只有26岁,大二就能用法文读原典……这样一个女生,却说死就死”。邱妙津在巴黎自杀后,从附近的蒙马特地区,人们发现了她死前写给女友的信;逐一收集起来,辑成《蒙马特遗书》。
无法在白天启齿的话,邱妙津在遗书里披露无遗。“女性的情欲和肉体往往是男性描写的对象;我从没见过一个女性自己写自己的情欲与肉体写到这么细”,凭藉多年的阅读体验,蒋勋认为就“年轻人的情欲”这一面,《蒙马特遗书》实现了某种原创性书写。
但这种书写又与暴露性、展览式写作判然有别。蒋勋指出,《蒙马特遗书》不是对人类窥视癖的迎合或满足;而是向每一个阅读者开启“一个你完全不懂的领域”:对于这个领域,在看这本书之前人们的态度多半还是不屑、嘲笑或责难(惯性思维和传统标准早已成就无数的共识);但《蒙马特遗书》却会使读者从“真正进入的一刻”起突然被感动甚至于——“悲悯”。
绝对的“遗书式”写作
两类写作为何会有如此大的不同?蒋勋认为根源在于不同的写作预设:如果说展览式写作更多是一种投合阅读、讨好市场的商业行为;《蒙马特遗书》则是一种设定死亡后的绝对写作,换句话说,“这是一部真正的‘遗书’”。
“只有当设定了自己的死亡之后,才会这样写”,在蒋勋看来,“死亡是解构的最大力量——惟有死亡能解脱‘生’的相对性”。从而这里所谓“遗书式”书写,并非指写作内容,而是强调作者在写作之始预设的死亡坐标:整部作品由此获得了一种终极意义并显示出一种绝对重量——读者也正是为这种“空前的重量”而悲悯。
为了说明这种写作的特质,蒋勋举出另一位和邱妙津相类的作者——同样要“吓人一跳”的法国作家惹内。当惹内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因为讨厌制服而“逃”进黑社会;人生的定型期完全浸泡在反体制的环境里,长大后的惹内成了一名惯偷和男妓。他一次次的坐牢,一次次遭重判,判决又一次次累积,以至最后成为一名无期刑犯——惊人的是惹内竟以“无期刑犯”的身份开始了个人写作:写自己的故事,写监狱里男性间的情欲关系……这些作品大多散失狱中或被看守们毁掉;但有一部分却意外地传到了萨特手里。萨特读后惊为天人,作《圣者惹内》指出:惹内是在替所有主流文化“赎罪”;同时说明:这才是一种绝对的写作——而那些意图发表、预设别人评论的写作,其纯粹度往往要打折扣——在这个意义上,《蒙马特遗书》与“圣者自白”表现出相当的同质性
台湾青年为什么因《蒙马特遗书》而发抖
从感性的个人生命体验反观《蒙马特遗书》,蒋勋的独特发现是该书中惊心动魄的死亡美学:邱妙津以她自己26岁的绝望,聚焦并凸显了普遍的青春期的向死意识。几乎每个人都或深或浅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这样的感觉:在最灿烂的年华、在人生的巅峰状态下突然生发对“死”的空前强烈的体感、认同乃至——渴望!也许这就是很多台湾青年都要为《蒙马特遗书》而发抖的原因。
这无疑是一种“春寒”;但其冲击范围又远远漫过了青年。“我也经历过青春的死亡”,51岁的蒋勋感到,“一个年轻的蒋勋早已经死去——很多年前,和很多他那个年龄的朋友一起”。所以这原是整个人类的宿命。
从青春的向死意识中,蒋勋进一步提升出一种“青春期的死亡美学”——毕业于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数十年沉潜于书画创作和美术史研究的阅历,使蒋勋在作家的感觉之上,又始终贯通一种美学的趣味与眼光。蒋勋以为这种美学只要留心,便可以在古往今来的许多艺术作品中发现。比如西洋美术史上有一个贯穿性的形象组合:一个异常俊美的身体与一支致命的箭;几乎是一种对应,在汉字中有一个意为“花凋”的“谢”字——而它的另一个涵义是“感激”。从这个角度还可以解释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台湾青年中的流行:通过他的作品中总可以共鸣出一种向死的青春的美轮美奂;同样从这个角度回眸中国历史,蒋勋认为最美的一景是辛亥革命:年轻的秋瑾、邹容陆皓东、林觉民们一一奉上“死”的热烈与“爱”的柔婉——蒋勋在诗集《来日方长》中有一首《致秋瑾与徐锡麟》,其中写道,“他们在人间/匆匆一次来去/就指点完了/江山”。也就是说,青春的死亡之所以美,在于她保持了一种绝对的完整,“正是借那个年轻时死去的蒋勋,我才达到了今天的完整”——因为任何一个状态的极至都是死亡,而死亡也就是开始,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这就是蒋勋眼中的《蒙马特遗书》。在北大进行的小型交流会上,蒋勋对在座的文史哲系研究生讲,“如果要我向你们推荐一部书,那就是这一部”。
最后蒋勋还要提醒读者:看这部书时要有一种严肃的心情。不是休闲而是沉重。这是蒋勋当年的亲身经历,“我不能像通常一样躺着看下去,我必须坐起来”。
——转自《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6日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豆瓣网.
邱妙津用生命印刻写作.天津网.2012-09-2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3 08:2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