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2年~58年),字仲华,
南阳郡
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功臣,政治家、军事家,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邓禹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
长安(今西安)从师学习,当时
刘秀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轻,见到刘秀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交往。数年后,回家。等到汉兵起,
更始帝即位,豪杰们多举荐邓禹,邓禹不肯相从。后来听说刘秀安定河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刘秀到
邺县。
刘秀见到邓禹很喜欢,对邓禹说:“我有任免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做官。”刘秀说:“即便这样,想干什么呢?”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刘秀大笑。
邓禹进言说:“
更始帝虽然定都关西,但山东没有安定,
赤眉、青犊之流,辄以万数,
三辅一带,往往群聚假借名号。更始既没有挫败过他们,而他们也不听指挥裁决,各将领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在发财,争用威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四方分崩离析,形势清楚可见。明公虽然建立了辅佐王室的功劳,恐怕难成大业。为今之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
汉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以明公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的。”
刘秀大悦,因此令左右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让他住宿在帐中,共同商定策略计划。
等到
王郎起兵,刘秀从蓟县到信都,派邓禹征发各郡国的“快速部队”,得数千人,令他亲自率领,另去攻拔乐阳县,又跟刘秀到广阿,光武住在城楼上,打开地图,指示邓禹说:“天下的
郡国这样多,如今仅得了一个,你以前说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为什么呢?”邓禹说:“海内混乱,人们思念明君,就像婴儿思慕慈母一样。古代兴大业得天下的,在于德的厚薄,而不是土地的大小。”刘秀听后很高兴。
当时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邓禹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刘秀认为邓禹知人。派他另率骑兵,与
盖延等击
铜马于清阳。
盖延等先到,战不利,退回保城,被
铜马军所困,邓禹进兵与贼战,把铜马军打败,活捉了他们的大将。从刘秀追击铜马军到蒲阳,连战连胜,北州大致平定。
引兵西进
公元24年(更始二年),
青州兵西入
函谷关。
刘玄派定国上公
王匡﹑襄邑王
成丹﹑抗威将军刘均及诸将,分据
河东﹑
弘农以拒之。赤眉军人多,王匡等莫能当。刘秀估计长安将来必为
赤眉所破,想乘机夺取
关中。刘秀知邓禹沉深有大度,拜邓禹为
前将军,行王事,率精兵二万前往,并令其自选
偏裨以下的人与其同去,邓禹以
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
祭酒,冯愔为
积弩将军,
樊崇为
骁骑将军,宗歆为
车骑将军,邓寻为
建威将军,耿欣为赤眉将军,左于为
军师将军,引兵西进。
公元25年(建武元年)正月,邓禹率军越
太行山,出箕关进取河东(山西省南部地区)。河东都尉闭关拒守,经战十日,大破守军,夺获大批军资粮秣。继而又率军围
安邑(今山西省
夏县),但数月未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数万人,渡大阳欲攻邓禹,邓禹派诸将在解南迎战,大破敌军,斩樊参。于是
王匡﹑
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共击邓禹。初战,邓禹失利,
樊崇战死。天黑后双方停战,军师韩歆和诸将见气势已挫,都主张乘夜退走,邓禹不从,认为王匡之军虽多,但势不强。第二天利用王匡停止进攻之机,重新组织队伍,调整部署。第三天清晨,王匡尽出其军攻打邓禹,邓禹令军中不得妄动,严阵以待,坚守不出。待王匡军至营前,猝然击鼓,全师猛扑,大破王匡军。王匡军至等皆弃军而逃,邓禹率轻骑急追,俘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将其斩杀,收得节六,
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
同月,刘秀已在鄗邑(今河北省
柏乡县)即帝位,派使者持节拜邓禹为
大司徒。并说:“诏令前将军邓禹:深执忠孝,与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孔子说过:‘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日益亲密。’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勋尤著。如果百姓不亲,缺少五常的训导,你作为司徒,应对百姓施行五常的教化,五常的教化在于宽厚。今派遣
奉车都尉授你印绶,封为
酂侯,食邑万户。”邓禹这时只有二十四岁。
河东既定,邓禹又率得胜之师于汾阴(今山西省
宝鼎)渡河,入夏阳(今陕西省
韩城)。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带其部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同拒邓禹于
衙县,邓禹再次将其攻破赶走,而
赤眉军就进入长安。这时
三辅的军队接连覆败,赤眉军所过之处残暴掠夺,百姓不知所归。听说邓禹每每乘胜独克而部队纪律严明,于是都望风携老扶幼迎接邓禹军队,归从的日以千数,人众号称百万。邓禹每到之处,常停车住节,慰劳问好,父老童稚,白发垂髻,挤满在他车下,莫不感激欢乐,于是邓禹名震关西。刘秀非常高兴,几次写信赞扬他。
顾全大局
邓禹部众皆劝入关,直接进攻长安。但邓禹却取持重态度,不欲速进,便对众将说“:不然,现在我部众虽多,但能打仗的却少,前面没有可依赖的积蓄,后面也没有可供转运的资财。赤眉军刚刚攻取长安,财富充实,士气锐不可挡。然而盗贼群居,无整天的打算,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哪能坚守下去呢?
上郡、
北地、安定三郡,地广人稀,谷米牲畜多,我们暂时整军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察
赤眉军的弱点,才可以设法进攻他们哩!”于是引军北至縌邑县。邓禹所到之处,击破
赤眉军别将诸营保,郡县都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儿子手奉邓禹晓谕各地的文书归降,邓禹派遣他到国都去。
刘秀因关中未定,邓禹又久不进兵,遂下诏催促邓禹进兵长安,诏令说:“镇抚西京,司徒,是尧;亡贼,是桀。长安的官吏民众,惶惶无所依归。应掌握时机进讨,安定抚慰西京,以维系百姓的心。”邓禹仍坚持前意,派军攻取上郡(今陕西
榆林东南)诸县,留将军冯愔、宗歆守枸邑。自统主力平定北地(今甘肃庆阳和宁夏吴忠一带)。但冯愔、宗歆二人争权相攻,冯愔遂杀宗歆,因而反击邓禹。邓禹遣使问计于刘秀,刘秀问使者冯愔最要好的人是谁,使者说是护军黄防。刘秀猜冯愔、黄防不能久和,回报邓禹说:“逮捕冯愔的人,一定是黄防。”于是派遣尚书宗广拿着符节招降黄防。
一个月后,黄防果然抓住冯愔。率领其部众归罪。更始诸将
王匡、
胡殷等都到宗广处投降,与宗广一起东归。到了安邑,王匡等想中途逃跑,宗广把他们都杀了。冯愔到
洛阳,赦免不杀。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遣使者改封邓禹为梁侯,食邑四县。这时赤眉军西走
扶风,邓禹才往南至长安,驻军
昆明池,用酒食大宴士卒。率领诸将军沐浴更衣斋戒,选择吉日,演习礼仪祭祀高祖庙,收了十一帝的神主,派使者捧到洛阳,因而巡视园陵,特安置官吏士卒奉祀守陵。邓禹率兵与
延岑战于
蓝田,不胜,再就食云阳。汉中王
刘嘉到邓禹处投降。刘嘉相李宝傲慢无礼,邓禹把他杀了。
李宝的弟弟收集李宝部众击邓禹,并杀了将军耿欣。自从冯愔反叛后,邓禹的威望受到损害。这时赤眉军再次还入长安,邓禹与之战,败走,到了高陵,军士饥饿,都吃枣菜度日。刘秀于是让邓禹回来,诏令说:“赤眉缺粮,自然会向东而来,我只要折断策马的杖去鞭打他就可把他打败。不是诸将值得忧虑的,不要再妄动进兵。”邓禹以受任而功不成为惭愧,几次驱饥饿之兵去征战,常不利。
交战失利
公元27年(建武三年)春,邓禹率部至
湖县(今陕西
潼关东),邀
冯异共同迎战赤眉军。
冯异认为
赤眉军尚强,应放其过去,东西夹击才能获胜。邓禹及其部将车骑将军邓弘邀功心切,急于迎战。邓弘率部与赤眉军大战整日,赤眉军佯败弃辎重退走,车上尽装泥土,仅用豆子覆盖在表面,邓弘军士卒争相取食。赤眉军乘机还军猛攻,邓弘军大败。邓禹、冯异合兵救之,赤眉军退。邓禹复战,大败,死伤3000余人,只带24骑逃归
宜阳。
冯异亦被击败,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
湖县西),坚壁自守。
邓禹因此战失利,引咎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绶。数月后,拜
右将军。
晚年生活
公元28年(建武四年)春,邓禹与复汉将军
邓晔﹑辅汉将军
于匡在邓州击败
延岑,邓禹追至武当,再破其军,
延岑逃往汉中,部众都投降。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刘秀加封功臣,封邓禹为
高密侯,食邑
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光武帝因邓禹功高,又封其弟邓宽为明亲侯。后来左右将军的职衔撤销了,按特进朝见皇帝。邓禹内尚文明,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服事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已经平定,常常想疏远名势。有子女十三人,让他们各掌握一门技艺。整饬家规,教养子孙,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因此刘秀更加尊重他。
公元56年(中元元年),再代理司徒职务。从帝巡视山东,到泰山筑坛祭天。
刘庄即位后,因邓禹是先帝元勋,拜为
太傅,朝见时令他东向站立尊如宾客,甚见尊宠。居岁余,卧病,刘庄几次亲临问候。
公元58年(永平元年),邓禹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曰元侯。
人物评价
总评
历代评价
刘秀:“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
司马炎:“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
葛洪:“邓禹
马援田间诸生,而善於用兵;
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於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伏滔:邓禹卓茂无敌于天下,
管幼安不胜庞公,
庞士元不推
华子鱼,何邓二尚书独步于魏朝,乐令无对于晋世。
姚思廉:昔邓禹基于文学,
杜预出自儒雅,卒致军功,名著前代。
李世民: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
虞世南:汉祖之臣,三杰是也;光武之佐,二十八将是也。岂得以邓禹、吴汉匹於
张良、
韩信者乎?
张仲宣:汉有二十八将者,上应二十八宿也,或以文雅光国,邓禹有决胜之奇;或以武能威人,
吴汉有绥边之略。功论树下,
冯异之绩弥彰;冰结河中,
王霸之诚尤著。
苏辙:禹本计不失,而帝不能用,禹亦迫于君命,不能自固耳。
何去非:昔日汉武帝被命更始,安集河北,始于邓禹于徒步之中。恃之以为
萧何者,以其言足以就大计,其智足以定大业,且非群臣之等夷也。遂以西方之事委之,而禹亦能胜所属任,所向就功。
赤眉之入长安,诸将豪杰皆欲击之。禹以其乘新胜之强,财富锋锐,然盗贼群臣,无他远计,必生变故。而吾众虽多,战胜者少,又乏资馈,难与力争而可以计破也。且将休兵北道,以观其弊。于是别军北趋栒邑,以就粮养士,盖将有以骄而怠之,然后取之也。此禹之计得矣,光武极欲天下之集,而缓其为计与功也,遂迫以进讨。禹无以专制,乃以其兵去
栒邑,击赤眉果不能守,西守扶风。禹虽得入关中,然卒饥干敝,无足以制贼者,是以赤眉复还入之。禹无以抗,乃不胜其忿悁,而数以惫兵徼战,至于屡北,仅以身免,声威功烈一朝沮丧。此知所以骄而怠人之术矣,惜其为气与度者不足以持守之,是以一愤而不能复举也。
《
十七史百将传》:“
孙子曰:‘杂于利而务可伸。’禹因贼不出而更得理兵。又曰:‘修道而保法。’禹师行有纪而降者日众。又曰:‘军有所不击。’禹不攻长安以避其锐是也。”
陈亮:起身徒步,仗策军门,一见光武,遂论霸王大略,陈天下之计,此其胸中有过人者矣。连兵西讨,所当者破,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威声响震,敌人破胆。
徐钧:久从游学识英雄,杖策南来见略同。首建雄谋恢汉业,云台端合议元功。
陈元靓:赤伏兴王,南阳受命。于时仲华,以贤佐圣。内参鼎铉,外执戎柄。建武功臣,于斯为盛。
朱元璋: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
叶居升:世间奇才,罕有如
颜回、
耿弇、邓禹者,固未可拘于常法。
归有光:
光武承
王莽之乱,奋迹
南阳,恢复旧物,则有邓禹、
吴汉、
贾复、
寇恂、
马援、
冯异、
岑彭、
来歙之徒宣其力。
王夫之:赤眉之弃长安、西走安定,非邓禹之力能驱之也,食尽而旁掠,固不以安定为终焉之计,而必返乎长安。邓禹不乘其有可溃之势,蹑其后以蹙之,而入长安晏坐以待其归,河决癕溃,容可御乎?于是退之云阳,士气已馁,而还攻之于坚城之下,其败宜矣。故善用兵者,知时而已。赤眉食尽,引兵东归,时毕乎昔,则唯扼之于险而可制其死命。禹乃违光武之令,就关内而与争,何昔之怯而今之忿也!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
张良、
赵充国、邓禹、
马援、
诸葛孔明、
周瑜、
鲁肃、
杜预、
李靖、
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
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李景星:光武之有邓禹,犹高帝之有
张良也;其有
寇恂,犹高帝之有
萧何也。大业之成,于二人深有赖焉。……至于野战之事,非禹所长,虽有败衄,不足为累。
后世地位
公元60年(永平三年),
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邓禹名列第一。
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礼仪使
颜真卿向
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公元1123年(北宋
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邓禹。
公元1388年(明
洪武二十一年),
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
历代帝王庙,其中后汉时期的大臣只有邓禹、
冯异。
家庭成员
父母
母亲:余氏
兄弟
弟弟:邓哗
妻妾
据《邓氏联谱》记载,邓禹有三位夫人:
儿子
邓禹有十三个儿子:
孙辈
曾孙
玄孙
来孙
后裔
邓禹故里
邓禹故里位于河南省南阳市
新野三泉陂村人(今名板桥铺,属城郊乡)。村边有其后人所立之“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碑楼,至今犹存。近年来回新野寻根祭祖的海内外邓姓传人,无不亲临祭吊,追怀先祖。
邓禹故里碑是记载东汉云台“二十八宿”之首邓禹故居地的重要实物资料。该碑高2.56米,宽0.97米,由整块青色大理石刻制而成。碑正面中间刻“汉高密候邓元公故里”九个大字。碑文曰:“公讳禹,字仲华。东汉中兴,功盖诸将。始封梁候,继封高密候。永平元年薨,谥曰元。其故里在新野东北乡三泉陂,厥裔蕃昌,世守勿替,邑之人恒景慕之,标公爵氏,特建木坊于道旁。余公馀诣访,得晤其五十八世孙广东候补吏目前署香山司巡政名坤载,述坊年久倾欹,愿立碑以垂不朽,余掭笔立书,永成文献之—证云。清咸丰六年新野知县倪正钧立”。
墓葬纪念
邓禹墓位于河南
济源御驾村西200米处,冢高8米,呈圆形,直径16米,占地约3亩;冢上有一柏树,直径1米许;墓前有一碑,高1.4米,宽0.8米,厚0.2米,碑文楷书:“汉先贤仲华邓禹之墓,
康熙二十四年知济源县令尤应选立。”墓冢在文革时期取土挖去一部分。
艺术形象
民间形象
连丽如评书《
东汉演义》中,邓禹是
严子陵的徒弟,曾随刘秀到长安参加武举,在校场刀劈苏天宝。后为汉军军师,位列云台三十六将,星号
角木蛟。
评书《东汉风云》与南阳民间传说中把邓禹描绘为新野落凤坡白云观道士。作为汉军军师辅佐刘秀建立东汉。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