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torso]∶人体雕像的身躯,尤指无头无四肢的人体雕像身躯。
(3) [carcass]∶屠宰了的动物躯体;去了
生皮、头、四肢、可食用的内脏与下水后的躯体;已经整理好了的躯体。
1. 亦作“躯榦”。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躯干魁梧胆力雄,六蕃文字颇皆通。”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五》:“﹝ 吴献臣 ﹞其人躯榦短小,黑瘦骨立。”
沈从文 《会明》:“常常把一个人赋与了特别夸张的体魄,却又在这峨然巍然的躯干上安置一颗平庸的心。”
肋后端稍膨大,叫肋头,有
关节面,肋头向后外变细,叫
肋颈,再向外变扁成肋体。颈与体结合处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结节。肋体向外转为向前的转弯处叫肋角,肋体下缘内面有
肋沟。肋体前端接肋软骨,肋软骨为
透明软骨,与胸骨
侧缘相关节。
第1肋骨短小而弯曲,头和颈稍低于体,肋体扁,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内、外两缘。上面内缘处有
前斜角肌附着形成的前斜角肌结节,结节的前、后方各有浅沟,是
锁骨下静脉和
锁骨下动脉的压迹。下面无肋沟,前端借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结合。
椎体(vertebral body)呈短圆柱状,内部为
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
椎弓(vertebral arch)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
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
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
椎板。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
椎孔(vertebral foramen),24个椎骨的椎孔连成椎(vertebral canal)。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spinous process);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transverse process);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
关节突(superior and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
胸骨是扁骨,形似短剑,分柄、体、
剑突三部。
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叫
颈静脉切迹,其两侧有
锁骨切迹。柄侧缘接第1肋软骨。下缘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
胸骨角,两侧恰与第2肋软骨相关节,所以是确定肋骨序数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