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检查是
贷款发放后银行对借款人执行
借款合同情况及贷款使用效果的
追踪调查和检查。主要内容有: 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 贷款是否能收到预期效益;
企业产供销及市场情况有无意外变化;
企业流动资金是否完整无缺;
抵押品是否保持完好。贷后检查是事后
信贷监督,与
贷前调查、
贷时审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对贷款
质量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用
1、有利于及时发现
早期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防范化解
信贷风险。一方面银行通过贷后检查, 能够尽早发现借款人存在的危及
信贷资产安全的问胚,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在多家银行对同·一借款人都有贷款的情况下,哪家银行贷后检查工作做得好,问题发现得早。就可在避免风险在工作中抢占先机, 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或降低损失。
2、有利于对客户进行正确的
价值定位,确定银行对其将来的信贷支持 银行通过全面的贷后检查管理工作。能够
综合判断信贷客户的未来
发展趋势,分析客户对
银行业务的
发展价值,从而有利于银行
3、有利于促进借款人改善
经营管理,提高
经济效益,确保
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银行贷款一经发放,资金的使用权即转移到借款人手里,并投入到
项目建设或
生产经营中, 由于影响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可变因素较多,银行通过贷后检查,可以发现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借款人、督促、帮助借款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从而保障
信贷资金的安全回收。
4、有利于银行发现自身在经营、审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
薄弱环节,促进银行采取措施,提高
经营管理水平比如在
贷前调查所没有发现的问题,审计决策时忽略的
风险点等,从而有利于银行在今后的信贷经营管理工作中加以纠正和改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1、没有正确理解
贷后管理与银行经营效益的
辩证关系。认为
银行效益的实现主要依靠存款和
贷款利息,没有认识到
信贷资产的质量是保证实现贷款
利息收入和实现
经营效益的前提条件。因而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抓存款和收息上,对贷后检查工作重视不够。抓存款、收息,固然能够带来
直接效益,抓贷后检查工作确保
信贷资金的安全, 同样也是确保贷款利息收入和创造效益的重要途径。只要贷后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信贷资金损失,而这却不是短期的抓存款、收息工作创造的效益所能弥补的。
2、认为
贷款发放后形成的风险和损失主要是由于政策、
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对此无能为力。因而在贷后检查工作中消极应付,不重视分析由于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借款人、保证人、
抵押物的
偿债能力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对
信贷资产造成的影响。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
贷后管理对于防范风险工作的重要性,银行可以通过全面的贷后检查管理及时采取各种措施,
提前收回贷款,化解风险,减少损失。
3、认为在
贷款“三查”制度中,贷后检查属于从属和次要地位,
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主要是
贷前调查和
贷时审查环节的事, 因而只注重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
风险控制和防范工作, 而忽视了贷后检查环节的风险防范和化解作用,造成基层行信贷从业人员常常把贷后检查当成信贷工作的“副业”,没有及时去调查和掌握构成
贷款风险的因素和预警信息,贷后检查报告流于形式。
管理层不能及时得到风险
控制信息而采取有效监督措施, 只有在贷款发生逾期或欠息时才有所反应,而此时往往风险已经发生。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贷后检查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同样是
信贷资金从发放到回收过程中,银行风险防范工作一个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贷前调查、
贷时审查管理的是可能发放的贷款,其风险虽然存在,却要以贷款的发放为
先决条件,信贷资金的所有权还在银行手中,风险没有最终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否决贷款的手段来防范风险; 而贷后检查管理的是已经发放的贷款, 信贷资金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到借款人手中并投入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中去,如果
贷款风险已经形成,就能通过否决贷款的手段来防范风险, 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贷后检查管理去防范和化解。同时贷后检查是要对借款人、保证人、抵押物在贷款发放后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注重的是判断当初审批决策时同意贷款发放的有关条件有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及早期预警信号,是否危及到
信贷资金安全,如果是,则银行应立即采取各种措施,提前收回贷款,避免贷款形成不良。
4、认为在现有
信贷管理体制下,贷款发放的对象都是
优质客户,还款不成问题,贷后检查工作不重要,因而在贷后检查作中掉以轻心,走过场,甚至不深入贷款户实地检查,贷后检查形同虚设。
5、认为对
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主要是在
贷前调查和
贷时审查阶段,
贷后管理阶段不承担责任,因而对贷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
责任心和积极性,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重贷轻管错误思想的延续,对贷后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信贷
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事实上,贷款“三查”各阶段都有其应负的责任, 贷前调查应对所形成的客户评价报告、
信用等级评定报告等提交决策审批材料监管的真实性和
准确性负责;贷时审查应对决策审批时是否执行了有关
规章制度、依法审批负责;贷后检查应对检查后所掌握和提供的
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对客户进行了制度规定的
有效管理负责。
(二)贷后检查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监督、考核、
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l、随着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加强信贷
经营管理工作,规范操作程序的新规章、新制度、新办法不断出台,为信贷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贷后检查工作环节的新规章、新制度、新办法还不是很多,也远未完善,具体
表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明确的部门和人员行使贷后检查工作的
定期检查监督职能,大多数检查都由经办行及经办部门自行完成,这种自查自纠的监督方式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管理行又由于人员、时问等因素难以对下级行进行全面检查, 不能起到真正的检查监督作用。
(2)缺乏明确的工作程序对贷后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成果进行评价。经办行贷后检查工作完成后,由于缺乏明确的贷后检查报告的
集体研究、讨论和评价制度,造成大部分的贷后检查报告等材料完成后就直接归档管理,造成贷后检查
工作质量的严重失控
(3)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信贷人员贷后榆查工作进行合理奖惩。目前对贷后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以通报方式予以批评警示,或责令相关行限期整改,没有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而对于做得较好的正面典形,也很少于以奖励。这使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形成贷后检查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 并导致部分基层银行的贷后检查工作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只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起到贷后检查工作应起的
风险防范和化解作用。
2、相对于
贷时审查和
贷款审批环节而言,目前贷后检查工作没有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基本上是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由于信贷经营部门同时还肩负信贷营销、
企业存款、收贷收息、压逾盘活及其它一些基础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协调处理各种工作及业务关系时难免有时会忽略贷后检查工作, 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 因而降低了贷后检查工作的质最3、对信贷从业人员如何进行贷后检查
工作培训小够。“质从人起”和“以人为本”是一项基础
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贷后检查管理工作中,人的素质尤为重要。它要求贷后检查人员知识面广泛,不仅要了解国家
宏观经济政策和
产业政策,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企业
经营管理常识和财务知识,其次,面对调查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料,贷后检查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判断
分析能力和及时发现风险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单纯依靠信贷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自我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提高质量建议
1、完善贷后检查工作的内容。正确的贷后检查管理应包含定期检查和
不定期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1)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控。监督借款人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挪用。对于
固定资产贷款还应监督项目其它来源资金与银行贷款同比例运用。
(2)对
宏观经营环境的分析,掌握其对借款人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
(3)对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的检查。重点是对借款人、产品供臆、借款人生产、销售情况的检查。
(4)对借款人
财务状况的检查。重点在于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
财务比率的分析,掌握借款人
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
(5)对借款人管理水平的检查。重点是调查了解借款人主要
经营管理人员、
管理制度的情况,以及可能对偿债产生的影响。
(6)借款人
重大事项的检查
重点调查分析借款人的重大
投资决策、重大体制改革、重大债权债务纠纷、重大事故和赔偿等情况。
(7)对保证人的检查。参照对借款人的检查进行,重点分析保证人保证能力的变化趋势。
(8)对抵押(质)物的检查。主要检查抵押(质)物是否完好无损,价值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被抵押人(出质人)擅自处理、
抵押登记是否继续有效等。
2、完善贷后检查工作和管理的程序。如每月进行一次贷后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贷后检查报告,定期召开全体信贷人员
例会,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贷后检查报告,定期召开全体信贷人员例会,由信贷专管员对贷款客户、担保情况的当前发生事项、还款能力、资金走向、担保能力、担保时效等可能影响银行贷款安全的事项进行分析、汇报,全体信贷人员共同研究判断是否出现了
风险预警信号并应采取何种对策等。信贷主管负责审阅、核实贷后检查报告并提出相应意见,以及组织对贷后检查报告的分析、讲解、评比, 主管行长每季度对贷后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等。
3、建立
贷款风险预警信号及
快速反应制度 预监管警信号是指出现了可能导致客户不能偿还到期
贷款本息或履约的不良情况或征兆。信贷人员在贷后检查过程中,应注意识别贷款户是否已经或即将出现对
信贷资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行报告,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4、加强会计前台与信贷部门的协作、沟通,及时监控
企业资金走向。前台会计同样也是
贷后管理对企业监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信贷部门应与前台会计部门紧密协作,建立完整的贷款客户的存款资金
台帐(包括企业的
存款余额和结算量)和利息台帐,严格监控贷款户
资金流向。
5、设立信贷后督工作
专门岗位和人员,检查,指导、督促贷后检查工作,确保工作质量。银行应调配优秀人才充实到信贷后督工作岗位,专门负责对贷后检查工作的检查、指导 督促,信贷后督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以保证完成督查任务需要为原则,同时督查工作应实行定期和全面
检查制度,不放过每一笔贷款和每一户贷款人 为确保信贷后督岗位工作质量,后督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并且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可以上岗 同时还应定期对信贷后督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促使信贷后督人员的业务认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以适应政策、市场、客户情况变化的需要。
6、完善贷后检查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一套科学完善的
管理体制必然包括严明合理的奖惩办法,银行应按照
贷后管理的要求制定出贷后管理考核办法和实施
细则,并把贷后管理工作质量纳人对信贷员和信贷部门的综合考核评比内容之中, 使
责权利有机结合。同时对在贷后检查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人员应予以一定的精神和
物质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或造成风险和损失部门的人员也应予以一定的处罚,并在
职务晋升中予以体现,从而增强信贷人员对贷后检查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7、提高贷后管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各种贷后检查
业务培训I班,对贷后检查人员进行分批、
全面培训,着重提高信贷员对借款人及其影响
信贷资产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不间断监控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能力 并在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贷后检查工作。通过这种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贷后检查: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贷后检查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