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是隶属于
鲸鲨科鲸鲨属的唯一
物种。别名豆腐鲨、大憨鲨、鲸鲛,它体表呈灰褐色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横纹。头平扁而宽,尾细小,每侧具2行纵行皮嵴。鲸鲨口裂宽大,圆形的眼睛较小,无瞬膜。具5个宽大的鳃孔和2个无硬棘的背鳍。胸鳍宽大,尾鳍分叉。其通常体长为10米左右,最大可达20米,体重大于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
动物学史
发现
鲸鲨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源自其像鲸鱼一样庞大的体形,另外,它有多层细小、粗糙的牙齿,这也是鲸鲨名字的由来。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2.45亿年-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当时的鲨鱼群开始出现。直到1828年,在南非海岸发现了科学界的首个鲸鲨标本,安德鲁·史密斯博士将其命名并描述为海洋中最大的鲨鱼。
分类史
尽管史密斯将其命名为“Rhineodon”,但该属名称的第一个科学印刷版还是被改为了“Rincodon”,然而,1984年,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取消了鲸鲨之前的属名变体,转而采用属名“Rhincodon”和科名“Rhincodontidae”。包括以前使用的其他通用名称,例如:“Rhiniodon”和“Rhineodon”以及科名“Rhiodontidae”和“Rhineodontidae”。该物种很稀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全世界确认的鲸鲨报告不足350起。经科学研究划分,鲸鲨被划分至
软骨鱼纲须鲨目鲸鲨科鲸鲨属,是该属中的唯一物种。
命名
鲸鲨的拉丁学名“Rhincodon typus”源自希腊语“rhyngchos”和“odous”。其中,“rhyngchos”为“rasp”(即锉刀),“odous”为“tooth”(即牙齿),地区的不同,对鲸鲨的称呼也有所不同,例如:“walvishaai”是南非荷兰人对鲸鲨的称呼,“requin baleine chagrin”是法国人对它的称呼,“dámero pez dama,tiburon ballena”是
西班牙对它的称呼,在
马达加斯加语中,鲸鲨被称为“marokintana”,意思是“许多星星”,因为其背上有斑纹。在
菲律宾,它被称为“butanding”和“balilan”。在
日本,鲸鲨被称为“jinbei-zame”,因为它的斑纹类似于“jinbei”。在
越南,它则被称为“sir fish”。
形态特征
体形
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形庞大,通常体长在10米左右,最大可达到20米,重量可达到5000千克,它的身体延长且粗大,头平扁而宽,尾巴细小,整体呈纺锤形、梭形的身体,中部最宽,自第一
背鳍以后渐细小,背面微凸,腹面平坦。头宽扁,约为全长1/5,尾细小,比头和躯干短,尾基上方有一凹洼。背面正中自头后到第一背鳍有一皮嵴,体侧自第一
鳃孔前上方为二皮嵴;上嵴后延到第一背鳍近处分为两枝,再后延达第二背鳍下方,下嵴在鳃孔区上方弧形弯下,向后伸达尾柄。尾柄自臀鳍前面上方至尾基上有一显著侧突。
头部
鲸鲨的嘴宽而短,圆钝带截状。眼睛很小,圆形,无瞬膜,位于口隅稍后上方,眼间隔很宽,微圆凸。鼻孔宽大,横列,位于嘴巴两侧,鼻间隔比鼻孔宽2倍;前鼻瓣宽,呈四边形,延伸至牙上;后鼻瓣与上唇褶连接。口很宽大,端位,上下颌约等长,口裂浅弧形;上唇褶延长,延伸至鼻孔,下唇褶短小,仅限于口隅处。牙多面细小,圆锥形,齿头向后,排列整齐,形成一宽带,有18-20纵行,横行约346牙。喷水孔圆形,比眼小,位于眼后角上方。共有5个鳃孔,很宽大,第二和第三个最宽,第五个最狭,最后二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它的鳃缝非常大,鳃弓附有角质鳃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结成海绵状过滤器,用于保留小型猎物。1小时之内可以过滤大约 600立方米的海水。
躯干
鲸鲨拥有一个大的背鳍、一个较小的第二背鳍和一个半月形的
尾鳍,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比距尾端近,基底后部与腹鳍基底相对,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尖突,其第二背鳍距尾基比距第一背鳍近,起点稍前于臀鳍起点,形状与第一背鳍相同。鲸鲨尾鳍的尾椎轴上翘,上尾叉比下尾叉长约2倍,由尾鳍上叶与下叶之间的中、后部联合组成,下叶中、后部之间的有缺口,下尾叉由下叶前部的三角形突出部分组成。它的臀鳍比第二背鳍稍小,基底与第二背鳍基底的后半部相对。腹鳍与臀鳍形状大致相同,起点对着第一背基底中间。鲸鲨的胸鳍呈宽大的镰形,外角尖突,后缘凹入,里角钝尖。
颜色
鲸鲨的体表呈灰褐色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横纹,腹部是白色的,背面和上侧面、胸鳍背面和第一背鳍为灰褐至赤褐或茶褐色,散布着许多黄斑,头上的黄斑小而密,体侧自头后到尾柄有白色或黄色横纹约30条,这些横纹被皮嵴所隔断,横纹间各有一行斑点。尾鳍上下缘也各有一至数行斑点。它们身上的横纹和斑点,使它们能“融入”周围的环境。因此,处于海洋环境中的鲸鲨并不显眼。这种独特的图案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可用于识别鲸鲨个体。
皮肤及骨骼肌肉
鲸鲨的皮肤上布满了真皮小齿,这是一种像牙齿一样的
鳞片结构,可以减少阻力并起到驱虫作用。它的骨骼由厚而柔韧的软骨组成,并且没有胸腔,这大大减轻了它的体重。身体的刚性是由真皮下的
胶原纤维复合物提供的,它充当一种灵活的“紧身胸衣”,运动肌肉从脊柱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形成一个轻便且机械高效的系统。
栖息环境
鲸鲨常栖息在暖温性大洋海区的中上层、深海和浅海的沿海水域以及珊瑚环礁和礁石的
泻湖中。经常出现在
澳大利亚、
伯利兹、
厄瓜多尔、
墨西哥、菲律宾和南非的近海水域。它可以下潜到深度为1928米的深海,鲸鲨的活动范围是水温18°C~30°C左右的海域,但是它更喜欢在温度21°C~25°C、盐度34‰–34.5‰之间的表层海水中活动,然而,水温27°C的宁加洛海洋公园也是它们最常见的活动区域。鲸鲨对栖息地的忠诚度较高,他们会反复返回同一进食地点。
分布范围
鲸鲨分布非常广泛,它们分布在除地中海以外的所有热带和暖温带海域。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和温带各海区,通常在北纬30°至南纬35°之间活动。它的足迹遍布了澳大利亚、南非、泰国、日本等地区。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在南海、东海、台湾海峡和黄海。
鲸鲨的分布可大概分为两大支,一支在大西洋,另一支在印度洋、太平洋。研究表明,全球75%的鲸鲨种群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其余25%分布在大西洋。
生活习性
食性食物
鲸鲨是杂食性滤食动物,多以各种浮游生物、藻类和小型游泳动物为食,特别是虾类和鱼卵以及磷虾、水母、桡足类、珊瑚卵等和小鱼(沙丁鱼、凤尾鱼等)。此外,浮游植物(微型植物)和大型藻类(较大的植物)也可能是其饮食的组成部分。鲸鲨平均每天大约花费7.5小时在水面捕食,摄食浮游生物量平均为4.5克/立方米,平均每小时最多摄入2763克浮游生物,它们的最大日摄入量约为28121千焦,数值与水族馆中圈养、生长的鲸鲨独立得出的进食量一致。
鲸鲨的喉咙非常狭窄,通常只有四分之一的大小。鲸鲨通过“错流过滤”食物,水通过鳃被引导走,而食物则以更加集中的水流流向口腔后部。食物团或旋转球在喉咙后部的直径不断增大,直到触发吞咽反射。这是非常有效的并且不会堵塞过滤器的方法,鲸鲨拥有多种进食方法,当食物浓度较高时,鲸鲨会使用两种吸式进食方式之一:主动吸式喂食和垂直吸式喂食,主动水面吸食是鲸鲨最常见的进食方法,其特点是它在进食时可以正常游动。当食物密集时,鲸鲨通常会表现出垂直吸食:保持半垂直位置静止,面向水面。垂直和主动的水面吸食过程中,鲸鲨会张开和闭合嘴,产生强大的吸力并吸入大量的水。
社群行为
鲸鲨属于独居动物,但有研究发现它们会在全球20多处海岸附近季节性聚集,这可能与鲸鲨偏好在高生产力的海域觅食有关,世界上有多个已被发现的鲸鲨聚集群,截至2012年,已知最大的聚集体是墨西哥加勒比海康托伊岛附近的“afuera”聚集体。航拍记录显示,18平方千米范围内有多达420头鲸鲨,航拍照片显示1平方千米范围内有68头鲸鲨,其中平均74%为雄性。
迁徙洄游
鲸鲨的迁移行为较为神秘,科学研究暂时没有确定它们固定的迁移路径,只能确定他们的迁移范围在南北纬30°左右,并且它们随洋流进行长途迁徙,每年要迁徙10000至20000千米,有的鲸鲨甚至超过20000千米的远距离跨洋迁徙,中国海域内的鲸鲨还可能存在季节性迁徙,夏秋季主要活动于中国北部及东部沿海(
辽宁、
山东、
江苏、
浙江和
福建),到了冬春季,海水温度下降,鲸鲨向南迁徙,到达
广东、
广西和
海南等地沿海,福建沿海(台湾海峡)可能是其南北
迁徙的重要通道。
游潜行为
鲸鲨的游泳能力很强,但是一般速度较慢,青少年和成年鲸鲨通常以每秒0.05-1米以上的速度巡航,并且一次持续几个小时。它们可以游很长的距离,在37个月内移动超过13000千米,速度高达每小时3.9千米。它们的潜水模式受到
昼夜节律的调节,这可能会受到日光和黑暗周期的影响。鲸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面附近度过,只在夜间潜水。潜水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觅食行为有关,特别是当动物穿越生产力较低的开放海洋表层水域时。
性格
鲸鲨一般认为无害。然而,也有一些鲸鲨撞击游钓船的案例,可能是在受到激怒后发生的。通常,鲸鲨在水面晒太阳或进食时更容易被船只意外撞击。
沟通感知行为
鲸鲨的视野较为开阔,能够在3到5米的距离内跟踪游泳者,这表明它们能够近距离识别物体和运动。鲸鲨还有洛伦齐尼壶腹,这是一种聚集在头部周围的坑状器官,可以检测微弱的电场和磁场,有助于
导航。鲸鲨的
内耳是动物界已知最大的,半规管的直径接近此类结构的理论最大尺寸。鲸鲨拥有如此大的听觉结构,很可能最容易接受长波长和低频声音,这表明同种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听觉交流。鲸鲨的嗅觉囊呈球形且相当大,因此它们很可能具有与其他直链状物种类似的化学感应检测能力,例如:
护士鲨(Ginglymostoma cirratum),鲸鲨还拥有机械感觉侧线系统,但其能力尚不清楚。侧线使鲸鲨能够对水流做出反应(流变性)。鲸鲨对水流表现出类似的反应,并且可以记录它们穿过地球磁场力线的运动,这被认为有助于导航。侧线还有助于猎物探测、喂食和捕获猎物。
生长繁殖
生长特征
鲸鲨的生长周期较为缓慢,在30岁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状态,平均寿命为70~80岁。鲸鲨出生时的平均长度约为55厘米。在生命的年轻阶段生长速度较高,成熟后逐渐减慢。在水族馆测量的鲸鲨生长速度表明,体型较小的幼鲸比体型较大的幼鲸生长的更快,
雌性比
雄性长得更快,甚至更大。在幼鱼中,尾鳍的上叶比下叶长得多,但随着幼鱼成熟为成鱼,尾鳍上叶会变成半月形。
繁殖方式
关于鲸鲨的发育模式曾有过一场很大的科学争论,但是仍不清楚它们繁殖的频率以及繁殖的时间和地点,在 中国台湾、菲律宾和印度沿海水域发现的幼鱼表明这些地点可能是重要的繁殖区,其交配系统为
一夫多妻制,由于其
卵胎生繁殖策略,雌性鲸鲨会为其内部发育的幼仔提供保护,直到它们从卵中孵化并出生。
鲸鲨属于专性卵磷脂活体动物,这是一种卵在
体内受精的生殖方式,并在雌性体内发育直至胚胎期结束或更晚。母体的营养物质不会转移给幼崽,幼崽在母体体内由蛋黄囊维持,外部有卵黄囊,卵囊呈琥珀色,质地光滑,两侧各有一个呼吸孔。这证明鲸鲨是非胎盘胎生发育的活体动物。
近种区别
鲸鲨的近种有
豹纹鲨(Stegostoma fasciatum)和斑纹须鲨(Orectolobus maculatus)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濒危(EN)。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2021年,根据计数、模型种群估计和栖息地可用性,全球鲸鲨种群中约75%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25%分布在大西洋。在过去的75年间,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鲸鲨数量减少了63%,而在大西洋的鲸鲨数量减少了30%以上,结合这两个地区的数据,全球鲸鲨数量在过去75年里可能下降了50%以上。
全球鲸鲨种群规模及趋势
根据特征性斑点图案评估,截至2016年2月,全球鲸鲨数量在数据库中仅有7011条鲸鲨,其中,70%为雄性鲸鲨,且大多数根据长度可能尚未成熟,根据
线粒体DNA估计,其遗传有效种群规模为119000-238000条,根据
微卫星分析估计,其遗传有效种群规模为103572条,标准误差为27401-179794条。
大西洋亚种群规模及趋势
1980年至2010年间,大西洋海域的鲸鲨每单位努力量目击事件(SPUE)有所下降,1995年,SPUE达到峰值,此后下降。从绝对数量来看,大西洋鲸鲨数量从1990年代的约500起减少到2000年代的约150起。在此期间,高峰月的目击事件也减少了约50%。1998年至2001年期间,大西洋鲸鲨的目击数量平均每天4至6条鲸鲨减少到2003年的每天不到2条,
金枪鱼围网船的航海日志中有2297条鲸鲨记录,大部分来自东大西洋,尤其是加蓬海岸附近。1998年至2013年间,亚速尔群岛共记录了1449次目击事件。2008年以后,鲸鲨的目击事件显着增加。这与22°C等温线的位置密切相关,表明这种目击事件增加的趋势是由环境条件造成的。截至2016年2月,在墨西哥
尤卡坦半岛沿岸已识别出超过1100条鲸鲨。
印度洋—太平洋鲸鲨亚种群规模及趋势
在1947年至2021年这75年间,印度洋、太平洋鲸鲨亚种群数量约下降了63%,鲸鲨的渔获量和目击量呈减少趋势,上岸鲸鲨的平均总长度也有所下降。从绝对数量来看,从1990年代报告的目击事件为600起,到2000年至2007年期间减少到约200起,此期间每月目击高峰减少了约50%。1991年至2007年间,金枪鱼围网船航海日志记录了1184次印度洋鲸鲨目击事件,几乎所有这些都来自西印度洋。截至2013年,识别出122只幼鲸鲨,卡塔尔海岸附近聚集了多达100条鲸鲨。
马尔代夫南阿里环礁周围已发现106条鲸鲨,模型丰度估计约为74至104条鲸鲨。 1991年至2007年间,金枪鱼围网船航海日志记录了1184次印度洋鲸鲨目击事件,几乎所有这些都来自西印度洋。2014年,金枪鱼围网船观察员在东太平洋目击25条鲸鲨。
濒危原因
鲸鲨受到的主要威胁包括兼捕、渔业、船只撞击和旅游业管理不善,此外,人为原因和
海洋污染也是造成其濒危的主要因素。
渔业捕捞
鲸鲨的猎捕区域主要是
亚洲,包括
伊朗、
印度、
巴基斯坦、马尔代夫、菲律宾、
中国、印尼等地,其它地方虽然不是捕捞对象,但也曾被误捕,人类在对鲸鲨实施物种级保护之前,每个国家每年都会捕获数百条鲸鲨,许多鲸鲨栖息地都记录了鲸鲨偶尔被定向捕获或兼捕的情况,特别是在普遍使用大网、刺网的地方。这些渔业是造成的鲸鲨大范围目击事件减少的可能驱动因素。
渔网围困
渔网围困的直接死亡率普遍较低,2014年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鲨鱼直接死亡率分别为0.91%和2.56%。但中西太平渔网围困的估计死亡率较高:2007-2009 年为12%,2010 年为5%。
船只撞击
鲸鲨经常在水面进食,它们与船只相撞受伤的几率较高,由于鲸鲨通常会在死亡后沉没,因此鲸鲨被船只撞击死亡之后不太可能被记录下来,但是,如果面临特别危险的地区,例如:西加勒比海的中美洲珊瑚礁国家和海湾国家,其中监测期间观察到螺旋桨严重受伤的频率很高。
海洋污染
海洋是鲸鲨赖以生存的环境,当海洋被污染之后,就会直接导致鲸鲨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同时栖息地的过度开发和旅游人数大幅度上升,所产生的噪音以及海洋垃圾成为其徊游过程中的障碍,鲸鲨如果误食各种海洋垃圾会导致死亡,海水的化学污染也会对鲸鲨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已宣布或出台一些相关规定禁止捕获鲸鲨或者进行鲸鲨贸易。1995年,马尔代夫开始禁止猎捕鲸鲨,这是最早针对鲸鲨进行全面保护的国家。1998年,菲律宾禁止所有有关鲸鲨的商业猎捕、贩卖、输入与输出活动。2001年5月,印度禁止捕杀鲸鲨。此外,中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家,鲸鲨是被列入CITES附录II的濒危动物,中国官方按公约的相关要求对鲸鲨进行保护。2008年,中国
台湾开始全面禁止鲸鲨捕杀。
2013年,澳大利亚、
伯利兹、厄瓜多尔、墨西哥和圣赫勒拿岛(英国)通过立法管理鲸鲨旅游业。由于旅游业会增加船只撞击的风险,而且由于船只和鲨鱼距离很近,因此强制规定船只的最小接近距离有助于减少鲨鱼压力,并降低船只撞击的可能性。同样,执行旅游业的一般行为守则也有助于确保其可持续性。
限制围网
2014年,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FMO)已禁止在东太平洋、中西太平洋(WCP)和印度洋的鲸鲨周围有意设置围网,2015年,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成员下令所有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应禁止在鲸鲨周围故意设置渔网,并要求在意外捕获鲸鲨时将其安全释放。
保护公约
1999年,鲸鲨被列入《波恩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CMS)附录II。2010年,CMS通过了一份关于迁徙鲨鱼物种(包括鲸鲨)的谅解备忘录,为制定更直接的保护方法提供了一个论坛。截至2016年2月,该备忘录已有40个签署方,旨在提高科学知识,确保渔业可持续性,保护鲨鱼的重要栖息地、活动走廊和生命阶段,同时加强公众参与以及国家、区域和国际合作以实现目标。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鲸鲨具有药用价值,骨、翅、胆、肝皆可入药,其胆汁含胆酸、牛磺胆酸和胆色素钙盐。脑和卵巢含有磷脂和胆固醇,脊髓中胆固醇含量较多,是提制胆固醇的原料。肝含有
维生素A、
维生素D,可提制
鱼肝油和D属维生素制剂(胶性骨化醇钙注射剂)。鱼鳍含大量胶体蛋白和粘多糖物,可提制鱼鳍胶,是良好的滋补强壮剂。脑垂体、甲状腺及黄体,均可提制激素。脑垂体中含有20多种激素。
软骨、骨髓韧带及血管组织中(或其他鲨鱼骨骼中)均含有软骨素,可提制硫酸软骨素。
其他价值
鲸鲨在许多国家被视为食物,其肉质柔软,被称为“豆腐鲨”。所以常被当做商品出售。鲸鲨的
肝可制机油、肥皂原料,皮可制革,肉、骨、内脏可制鱼粉。此外,鲸鲨还作为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非洲东南部、塞舌尔等一些国家或是地区的重要旅游产业。鲸鲨还拥有观赏价值,许多的国家或地区都将鲸鲨饲养在水族馆或者是保护区中用于游客观赏。
相关报导
历史上最小的活鲸鲨样本是菲律宾海洋动物研究人员在2009年3月7日所发现的,长度仅有38厘米,约当成年男性的前臂长度。当时人们在菲律宾的海滩上发现它,这条鲸鲨随后受到研究人员的照顾并被送回野外。科学家相信这次意外事件可能让他们发现一个鲸鲨的繁殖地。
世界纪录
体形最大的鱼
在
吉尼斯记录中,鲸鲨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鱼,科学记载的最大鲸鲨长12.65米,相当于3.5辆迷你库珀汽车的长度。其身体最粗处周长为7米。这条鲸鲨是1949年11月11日在巴巴岛(
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附近)被捕获的,重约12吨。
最厚的皮肤
在吉尼斯记录中,鲸鲨的皮肤是海洋或陆地上所有生物中最厚的。皮肤厚度通常约为10厘米,为鲸鲨提供重要的保护和隔离。厚厚的表皮具有
橡胶般的稠度,这是一种进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