诨名,汉语词汇。拼音:hùn míng 释义:是指
姓名以外的
称呼,也称
绰号、
混号、
诨号,它和别号、
斋号的初级性区别,似在于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而任何一个绰号在获得多数人认可之前,又几乎全部是通过口耳相传的途径传播,这与别号、斋号的发生与流传照例都依赖文字自署、又多借助作品的方式,形成中级性
区别。
很多
绰号都在与相貌、姓名、生理特征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担当者的禀赋德性、行为举止等作出外观与内涵有机统一的概括,同时富有强烈的公众舆论的褒贬性能,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社会评判机制的一个部分(其间因阶级立场、文化教养和道德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歧乃至错误性导向,是另一回事)。因此,它又和别号、
斋号通为取用者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述或纯主观性的自我评判和标示,形成高级性区别。
佛教释义:叫别人侮辱性绰号,为别人起侮辱性绰号者都属于造恶口业,首先为别人起侮辱性绰号者,罪孽更大,中国有句智慧名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造恶口业者会受到以下果报。如是
恶口乐行多作。堕于地狱
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处处皆畏。一切人所。皆得衰恼。无人安慰。于自妻子。不得爱语。犹如野鹿畏一切人。远
善知识。近恶知识。是名恶口三种果报。
《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我是大唐招讨副使朱全忠,诨名唤做泼朱三。
明 施耐庵《
水浒传》第二九回:“那厮姓蒋名忠 ,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
蒋门神。”
茅盾《小巫》二:“临走的时候,那队长忽然叫着老爷的诨名说道:‘ 太岁爷 ,你放心,我们悄悄地装扮好了去,决不会
露马脚。’”
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他叫 谢开太 ,诨名 老娃 。”
魏晋南北朝时代,士风丕变,读书人相互取用调侃性
绰号陡增。《
世说新语》中记张湛好于斋前植松柏,人谓“屋下陈尸”;
袁山松出游好令人歌挽,人谓“道上行殡”;及髯参“短主簿”、“
入幕之宾“等皆是。
入元明后,诨名成为草莽文化和
市井文化共同表象之一的特征业已定型,以明末农民大起义为例,见于史料的绰号如“老回回”、“左金王”、“革里眼”、“活曹操”等,便有上百个。与此同时,在上流社会里,绰号又成为互相诋毁或派系斗争的一种工具。如
东林党人攻击
阉党,则有“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孩儿”等各种品目;反之,阉党亦编造《
东林点将录》,以《水浒传》里的
混号加之政敌,如“
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时雨
叶向高”之类,不胜枚举。是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
绰号诨名,无处不传矣。
绰号并非全是轻薄子之互相品目。有些绰号是公论所赠的美号,是人民爱戴绰号担当者的口碑。明代监察御史
丁俊生活节俭,常食豆腐,人称“豆腐御史”;新繁知县胡寿安种菜自食,人称“菜知县”,都是对为官清廉者的颂扬。再如“
阎罗包老”、“铁面御史”之类绰号,则是对刚正端直的褒扬。明代荆州知府张宏,坚决不接待通关系走门路的人,时人赠号“闭门张”。即使在今天,谁要能从老百姓那儿得个这样的绰号,也是光荣的事。
绰号又是讨伐邪恶、嘲讽奸佞的口诛之剑。如北魏人拓跋庆智任太尉
主簿,不论大事小事,非贿不行,唯胃口不大,十钱起价,人称“钱主簿”。
至于不少文人骚客、书画高手或梨园名伶的
绰号,多起于对他们学术和艺术成就的褒扬。如南朝刘孝谅,精通晋朝史实,绰号为“
皮里晋书”;唐代
李守素,最擅
谱牒之学,绰号为“
肉谱”;北宋词人
张先(字子野)因平生有三句得意的词句皆带“影”字,被取绰号为“
张三影”,以及诸如武士中的“活
张飞”、“活
武松”等。
从起用缘由看,绰号也可以作粗略分类,或描摹性情,或记述轶闻,或勾画相貌,或表述特长。而从语言艺术看,绰号对
汉字文化潜力的开掘,在
修辞手法上所达到的造诣,都远远超过了名讳、
表字、别号、室名之类的平均水准。也许大多数绰号都不像前者那样或出于经典,或工于雕琢,缺乏书卷气雅致味,但它们运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却真正能使担当者在人们闻见时而获得一种立体感。
当然,
绰号也有它的明显缺陷,有时或流人低级趣味,如讪笑他人生理缺陷,因比喻夸张而近乎为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