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
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计划管理,是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是指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来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协调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计划管理是计划经济的实践形式。按涉及的方面不同,分为工业、农业、运输业固定资产、物资、商业、人口、劳动、财政、信贷、科学技术、对外经济等方面的计划管理;按范围的不同,有宏观经济的计划管理和微观经济的计划管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的前提条件。
简要介绍
分类
企业经营计划按时间可分为长期经营计划、中期经营计划和短期经营计划3种;按管理层次可分为全厂经营计划职能部门经营计划和车间经营计划;按计划内容又可分为供应、销售、生产、劳动、财务、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等计划。
长期经营
规定企业10年或10年以上的发展方向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纲要性计划,又称战略经营计划或远景经营计划。它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发展国民经济长远计划对企业提出的任务和社会需求,同时考虑市场环境技术发展以及企业自身条件和变化等情况而制定。
长期经营计划的内容因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
①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计划,规定企业产品品种发展方向、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整顿任务和有关探索性的科研项目等。
②企业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规定企业在一定计划期限内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及其完成的进度、费用预算和预期达到的目标等。
生产能力利用计划,规定设备、厂房、仓库、运输工具等设施的报废、更新、处理、添置等的数量、时间和费用预算等。
人才开发和职工培训计划,规定智力投资、人才开发、职工教育技术培训的人数、时间和费用预算等。
⑤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发展计划,规定利润目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成本指标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指标、能源消耗和材料利用指标等。
⑥职工生活福利设施计划,规定职工宿舍、托儿所、医院、俱乐部、食堂等公共设施的发展计划。
年度经营
由企业的年度销售、生产供应财务、成本等计划构成的综合性计划。它是长期经营计划的具体化和实施方案。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中国企业年度综合计划采用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形式。70年代末开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企业扩大了自主权,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主动从事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企业开始编制年度经营计划,取代已往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
年度经营计划一般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国家计划、市场预测和订货合同编制,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销售产品的品种、数量、销售收入销售利润交货期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是保证利润计划实现的关键性计划。
生产计划
以销售计划为主要编制依据。它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所生产的产品品种、质量、数量和生产进度以及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是编制劳动工资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依据,对企业实现销售计划起保证作用。
劳动工资计划
根据生产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编制。它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为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的各类人员的数量、定员、定额,劳动生产率提高水平,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奖励制度和奖金,职工培训指标等,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职工的文化和技术业务水平起重要作用。
它是新产品开发计划的具体落实,对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开展市场竞争起重要作用它规定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和研制、新工艺攻关和投产前的技术准备等指标。
物资供应计划
根据生产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编制,起合理利用和节约物资减少资金占用的作用。它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生产、科研、维修等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外协件、外购件、外购工具等的需要量、储备量和供应量、供应渠道、供应期限等。
产品成本计划
以生产计划、劳动工资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为 主要编制依据,对企业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增加盈利起保证作用。它规定在计划年度内生产和销售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具体包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和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等。
财务计划
根据生产销售、供应、劳动工资、成本等计划编制,对保证企业的经营和合理使用资金起重要作用。它包括固定资产计划、流动资金计划利润计划专用基金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改进技术和组织的各项措施的项目、进度、预期的经济效果及实现措施所需的人力、材料、费用和负责人及执行单位。它是实现生产计划和新产品试制计划等的技术组织保证,对企业动员内部潜力、改造薄弱环节和增产节约起重要作用。
通过需求调查与预测,制订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以满足企业经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它计划
包括设备维修计划工具生产计划、动力计划、动能生产计划和运输计划等。
具体方法
计划管理的好处
无论公司实行长期计划,还是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公司资源,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员工工作评价的可操作性。
1、产生积极的心态,充满激情、信心和勇气;
2、看清使命、产生动力;
3、体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4、有助于把握重点;
5、自我完善,不断进步。
设定和分解计划的SMART原则
SMART原则(S=Specific(明确性)、M=Measurable(可衡量性)、A=Attainable(可达成性)、R=Relevant(相关性)、T=Time-bound)(时限性)
计划目标达成三大方法
每周总结,修正目标; 每天总结,改进促使; 循环往复,天天修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8 23:07
目录
概述
简要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