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新
小说《家》中的人物
觉新是小说《家》中的人物。
人物介绍
觉新是巴金的小说《家》里高家的第三代“觉”字辈的大少爷。中学时成绩优异,曾梦想到国外深造,但是因为长房长孙的地位不得不放弃学业。他与表妹钱梅芬两情相悦,却因为继母周氏与梅芬的母亲闹了矛盾致使他与梅芬没有成为眷属。父母让他娶了李家二小姐李瑞珏瑞珏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子,觉新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婚姻。后来还生了一个孩子,名叫海臣。
梅芬嫁到赵家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成都与觉新再次相见,互诉相思之情。梅芬与觉新的事情使瑞珏起了怀疑,她与梅芬交流并知道了梅芬与觉新的感情。瑞珏并没有排斥梅芬,还与梅芬成为好姐妹。梅芬看到觉新与瑞珏的幸福不禁想起自己悲伤的过去,终日在悲伤中度过,最后病死在家中。梅芬的死令觉新痛苦不已。高老太爷病故,而这时候瑞珏这时候的第二胎要渐渐临产了。高家长辈提出了“血光之灾”的鬼话,逼瑞珏搬到野外生产。觉新虽然不满,却不反抗。瑞珏难产,觉新最终没有鼓起勇气去见瑞珏,最终瑞珏难产而死却没有与觉新见到最后一面。
在《家》的后续《春》里面,觉新喜欢上了表妹蕙(应该是因为她与钱梅芬一样有着悲惨的命运)。蕙要嫁到郑家,而郑家少爷人品不好,其父周伯涛却执意要把她嫁到那里。蕙在郑家成天受气,终日以泪洗面,最后病死在医院。觉新在蕙的出嫁到死亡都没法帮到蕙,他为了蕙的事情悲痛不已。
觉新的孩子云儿,海臣先后死去。觉新心如死灰。
在《春》的后续《秋》,蕙的遗体在庙里停了一年,郑家却没有给她下葬。觉新与弟弟觉民恐吓蕙的丈夫最终蕙的遗体下葬。三房的丫头翠环喜欢上了觉新,三太太便把翠环许给了他。觉新总是受长辈的气,最终忍无可忍,在结尾处终于反抗了一次。高家最终分散,觉新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注:在原本的设定里觉新的结局是自杀而亡,但是因为巴金的未婚妻及哥哥等人的原因,觉新的结局便是“开始了新的生活”。
思想性格双重性
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具有双重性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2、其次,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中学刚毕业,觉新就被召回家中结婚,但对象却并不是他喜欢的梅表妹,觉新虽然内心非常痛苦,却没有说一句不愿意的话。父亲死后,长房的责任又落到觉新的肩上,并很快就搅进了大家庭中各房之间的你倾我轧之中,一开始他还试图反抗,但他的反抗除了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之外一点用都没有,于是他又发明了新的处世方法:敷衍,极力避免和长辈人冲突,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她们。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生活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在五四新思潮悲剧性
懦弱的思想根源
3、觉新身上那种懦弱苟且性格的形成是有其思想根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长子玄孙的地位。
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承重孙家庭结构就要求觉新必须维护这个制度,并处处对这种家庭制度起保证作用,所以觉新的命运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在过早地成亲,父亲又过早地死去之后,他秉承父亲的遗愿,为了保护自己这一房的利益,小心翼翼地在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和卑琐的事务中到处周旋,接受来自物质和精神的压力,扮演着人生悲剧的角色,由此,现实和理想就出现了尖锐的冲突,并造成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
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长期的毒害,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了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思想统治的力量。
封建主义特殊地位的约束,已经将觉新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他害怕别人说闲话,时时考虑光宗耀祖,担心高家从他手中败落,害怕承担不肖的罪名等,因此尽管他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命运的悲剧性,每次还总是自告奋勇地把头往绞索中伸,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这是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普遍具有的国民性
③ 从五四文化思潮中汲取了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和刘半农的作揖主义。
觉新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晰地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但是与觉慧等人从五四文化思潮中汲取了人权、平等的观念不同,他从中吸取的则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和刘半农的作揖主义,他之所以信奉这样的主义,是因为这样的主义能够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另一方面又能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而自己并不觉得矛盾。
④ 觉新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概括了封建末世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具有悲剧的深刻性和典型性
牺牲自我
尽管觉新总是以牺牲自我的方式以换取家庭的和谐,然而残酷命运却专门作弄觉新这样的老实人,他接连失去生命中三个最亲爱的女人:先是梅表妹因长期精神抑郁,害肺病死去;既而妻子瑞珏在分娩之际被讲迷信的长辈合力逐出家门,因难产死于郊外冰冷的土屋中;后来蕙表妹嫁到郑家成天受气,终日以泪洗面病死在医院。觉新内心的无比凄凉和孤独,只有他的弟弟觉民、觉慧稍稍理解,但他们无法帮助已经无力奋飞的哥哥。
觉新的悲剧说明对于封建恶势力只能奋起抗争,争得人格的自由和独立,争得爱情的幸福,妥协和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存在于觉新身上的那种软弱动摇的性格完全是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
最具有悲剧内涵
从《家》的构思来看,作者是有意将觉慧与觉新两种不同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做鲜明对照,以更完满地表达《家》的思想主题的。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追求。如果说觉慧是引导青年应当这样走的形象,觉新就是不该那么做的典型。
与《家》中其他承担着悲剧表现职能的女性牺牲者相比,觉新的形象是最具有悲剧内涵的。钱梅芬、瑞珏、鸣凤等人物形象,大都有些类型化;她们的悲剧更多来自命运,而作品对她们命运的表现也略嫌戏剧化。但是,觉新的悲剧性,不仅在于命运的拨弄,更在于他怯懦优柔、充满矛盾的性格;这种性格与他位居的家庭地位以及新旧交替的时代环境,决定了他的不可逃脱的牺牲者的命运,造就了负罪而苟且、追求与幻灭的二重人格,成了中国新文学中极有文化内涵和心理深度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巴金贡献给现代文学的一个不朽形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9 09:00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