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隶属
湖北省襄阳市,地处
湖北省西北部、
汉江中游,东邻
枣阳市,西接
老河口市、
樊城区、
襄城区,南与
宜城市隔
汉江相望,北界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新野县、
唐河县,总面积230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9月,襄州区下辖6个街道、12镇,截至2022年12月,襄州区总人口85.7万人。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襄州区原为
襄阳县,建县于西汉初年,因位于
襄水之阳而得名。《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沔水》篇均记: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
建置沿革
商朝,汉水以南(今襄阳西南)建有庐国。
西周,为庐国、
邓国、
鄾国地。春秋前期,庐、邓、鄾灭于
楚,为楚下邑。
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夺取楚下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全国36郡,汉水以北(包括邓、鄾)属
南阳郡,汉水以南(包括庐)属
南郡。
西汉初,置
襄阳县,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邔县以北地区,武帝时,属
荆州刺史部南郡。东汉光武帝,复称
襄阳县。建安十三年(208年),析南郡北部,置
襄阳郡。
西晋,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侨置
雍州。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划出荆州
襄阳郡、
南阳郡、
顺阳郡、
新野郡、
随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南齐沿仍,
西魏,改称
襄州,置总管府,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北周沿仍。
隋开皇元年(581年),属襄州,大业元年(605年),属
襄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襄州。贞观元年(627年),置山南通道,属
山南道襄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
山南东道襄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乾元(758年),复称襄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属
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
襄阳府。绍兴五年(1133年),省邓城,入襄阳,仍属襄阳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襄阳路。
明洪武初年(1368年),属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襄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
民国二年(1913年),直属湖北省政府。民国三年(1914年),属湖北省
襄阳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鄂北行政公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襄阳县全境解放,2月,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
1978年,属襄阳地区行政公署。
2010年12月,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
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增设程河区,4月,
襄城区、
樊城区划出,组建
襄樊市,县市分治。
1952年下半年,撤销柿铺、尹集2个区,增设1个县辖镇(太平店镇)。
1953年4月,太平店镇降为区辖镇。9月,增设双沟镇。
1955年,划散朱集、峪山2个区。
1984年,襄阳县余岗、米庄、隆中、尹集、柿铺5个管理区,划入襄樊市郊区。
1992年,张湾镇何庄村、红星村13组划入襄樊市汽车产业开发区托管的米庄镇。襄阳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襄樊市迁至襄阳县张湾镇。
2001年8月,原襄阳县的张湾镇、东津镇、双沟镇、张家集镇、峪山镇、黄龙镇、程河镇、朱集镇、古驿镇、伙牌镇、黄集镇、石桥镇、龙王镇,樊城区米庄镇划归襄阳区。12月,
樊城区米庄镇划入襄樊市襄阳区。原襄阳县的牛首、太平店2个镇划归
樊城区。原襄阳县的欧庙、泥咀2个镇划归
襄城区。
2011年7月,伙牌镇马庄、刘家2个村划入米庄镇,胡湾、王湾2个村划入团山镇,伙牌村划入襄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1月,设立刘集街道。
2014年,析张湾街道分设肖湾街道。
2016年,原肖湾街道辖六两河大桥南4村1组划出。增设六两河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9月,襄州区下辖6个街道、12镇:
张湾街道、
刘集街道、
肖湾街道、
六两河街道、
浩然街道、
金华街道、
龙王镇、
石桥镇、
黄集镇、
伙牌镇、
古驿镇、
朱集镇、
程河镇、
双沟镇、
张家集镇、
黄龙镇、
峪山镇、
东津镇。另有:
鹿门风景名胜区、襄北农场、深圳工业园,其中
米庄镇、
刘集街道由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
东津镇、
六两河街道由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津)托管。73个社区,427个村(其中27个社区、61个村分别由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襄阳东津经济开发区托管),襄州区实际管辖46个居和366个村。襄州区政府驻肖湾街道航空路18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襄州区,地处
湖北省西北部、
汉江中游,介于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之间,东与
枣阳市为邻,西与
老河口市、
樊城区、
襄城区接壤,南与
宜城市隔
汉江相望,北与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新野县、
唐河县交界,总面积23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襄州区地跨南襄盆地及大洪山台褶束北缘,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缓慢变低,形成汉水夹道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北部是秦岭余脉和伏牛山支尾的交接地带,为波形黄土岗地,坡度多为10°左右,高差10~30米,约占总面积65.8%。
襄州区中部为汉水、唐河、清河、滚河等河流冲积平原。南部是洪山和荆山余脉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内地形分为四种类型: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剥蚀堆积岗波状平原区;弱侵蚀堆积波状平原区;弱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区。
襄州区呈半月形平面状。北部陇岗地貌,占总面积66%,是主要地形特征,岗垄平行排列,似波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占总面积13%;中部河流冲积平原,占总面积21%。
气候
襄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温和,夏季炎热,秋季气爽,冬季寒冷。年均气温15.3~15.8℃,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17.7℃(197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42.5℃(1951年8月15日)。
襄州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无霜期年均243天,最长272天(1961年),最短192天(1962年)。年平均降水量878.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12天,最多达154天(1964年),最少达79天(196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51.1毫米(1962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64.2毫米(1966年)。
水文
襄州区河道属
汉江流域,大小河(溪)流60条,总长1098.10千米。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14条,水资源总量492.7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7条:汉江、唐河、白河、
唐白河、滚河、清河、淳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襄州区水资源总量5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7亿立方米,河流过境客水量450亿立方米,地下水净储藏量108亿立方米。属汉水流域,盆地地形,唐河、白河、唐白河、滚河、清河、淳河六大水系均向心流入汉江,河流总长度1098.1千米。
襄州区境内大中小型水库192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西排子河水库承雨面积412平方千米,总库容量2.2亿立方米;红水河水库承雨面积190平方千米,总库容量1.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量9.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86%。
生物资源
襄州区林地总面积15843.4公顷,其中有林地13275.5公顷,灌木林地1889.8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39.11公顷,苗圃地459.35公顷无立木林地859.78公顷,宜林地1252.04公顷,林业辅助生产用地4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7.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全区植被共有78科,157属,223种。其中,木本科107属,162种;
藤本2科,4属,4种;草本26科,57种。生物资源1277种。其中植物942种,动物335种。
矿产资源
襄州区已探明矿产9种,矿产地56处。其中非金矿产有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黄铁矿、瓷土、石膏、煤、黄沙、卵石等;金属矿产有猛、赤铁矿、沙金,储量较少。生物资源1277种。其中:植物942种,动物335种。
人口
截至2017年,襄州区共有333220户、874189人(不含移交托管人口)。总人口中:男性451373人,占总人口51.63%。女性422816人,占总人口48.37%。总人口中年龄结构:0~17岁180405人,占总人口20.64%。18~34岁233286人,占总人口26.69%。35~59岁322314人,占总人口36.87%。60岁以上138184人,占总人口15.80%。
2017年,襄州区出生人口11963人,其中男性6216人,女性5747人,性别比108.16%,人口出生率12.61%,计划生育率97.80%。
截至2022年12月,襄州区总人口85.7万人。襄州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白族、水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州区常住人口766561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襄州区地区生产总值643.21亿元,比2016年增长8.71%。财政收入37.16亿元,比2016年增长4.9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1.6亿元,比2016年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52亿元,比2016年增长12.8%。利用外资13486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4.7%。外贸出口48851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16.46%。
2017年,襄州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965元、17337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8.9%、8.3%。城乡居民消费品支出分别为18612元、12087元,比2016年分别增长9.70%、7.37%。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11.42平方米、52.48平方米。
2017年,襄州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7元,比2016年增加1329元,增长8.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87元,比2016年增加830元,增长7.3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65元,比2016年增加2367元,增长8.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612元,比2016年增加1645元,增长9.70%。
2022年,襄州区地区生产总值900.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5.8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403.62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370.70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为14.0:44.8:41.2。财政收入27.3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64亿元,增长10.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513元、25237元,分别增长6.3%、9.3%。
第一产业
2017年,襄州区粮食种植面积193350公顷,比2016年增加3660公顷,粮食总产量1352100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0900公顷,总产量613000吨。水稻种植面积46920公顷,总产量495159吨。玉米种植面积38000公顷,总产量184639吨。棉花种植面积2130公顷,总产量1923吨。油料种植面积22020公顷,总产量119570吨。
2022年,襄州区粮食总产25.4亿斤。全国生猪产业链典型县成果持续巩固,生猪出栏92.2万头。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深入推进,6条重点农业产业链不断壮大。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规上加工业产值预计330亿元,增长17%。在全省率先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组建联合社4个、新增农民合作社31家、家庭农场74家。龙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完成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
第二产业
2017年,襄州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家,产值过亿元15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量847.38亿元,比2016年增长14.06%,增加值增幅6.7%。营业收入781.55亿元,比2016年增长11.45%。利润总额46.28亿元,比2016年增长12.69%。四大支柱产业产值738.73亿元,比2016年增长15.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量87.18%。拉动工业增长11.59%。
2017年,襄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847.38亿元,比2016年增长14.06%。工业增加值增速6.7%,大工业用电量58307万度,比2016年增长31.40%。
2017年,襄州区四大支柱产业产值738.73亿元,比2016年增长15.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量87.18%。拉动工业增长11.59%。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85.8亿元,比2016年增长25.3%。
2017年,襄州区汽车及零部件业产值205.9亿元,比2016年增长0.21%。装备制造业产值251.9亿元,比2016年增长1.86%。纺织服装业产值95亿元,比2016年增长6.9%。
2017年,襄州区新增产品83个数字化工厂5家、智能生产线9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万户。新增注册商标285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商标2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家,其中产值过1亿元154家,纳税过1000万元10家。
2017年,襄州区新入库工业项目124个,计划总投资257.7亿元。其中工业技改项目入库14个,计划总投资150.6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44亿元,同比增长13.1亿元。工业投资占社会投资比重45.1%。
2017年,襄州区共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企业43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205.9亿元,比2016年增长18.15%。纺织服装产业产值95亿元,比2016年增长6.91%。
2022年,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5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培育有力。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项目117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增长13%,增加值增长10.5%。新培育“金种子”企业4家、“银种子”企业16家,兴源动力上市申请获批。新增新物种(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际华3542荣获全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第三产业
2017年,襄州区服务业增加值206.84亿元,比2016年增长12.2%。物流企业276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29家,电商交易额30亿元。
2022年,襄州区新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0家,预计服务业增加值385.7亿元,被评为全省十强消费县(市、区)。新增3A级物流企业2家,A级物流企业达46家。捷顺达物流、浩吉铁路襄州北疏运基地主体工程完工。金融业存款余额390亿元,贷款余额273亿元,存贷比70%,比上年增加9个百分点。鹿门风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正式建成,凤凰咀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接待游客146万人次,旅游收入13.8亿元。
财政金融
2017年,襄州区财政收入371591万元,比2016年增长4.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530万元,比2016年下降1.4%。地方公共财政支出646848万元,比2016年增长5.7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8.2亿元,比2016年增加22.08亿元,增长9.76%,各项贷款余额119.54亿元,比2016年增加16.15亿元,比2016年增长15.62%。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襄州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1.6亿元元,比2016年增长3.3%。新入库项目366个,总投资610亿元,比2016年增长10.1%。
招商引资
2017年,襄州区新签约项目205个,引进项目协议投资额735.36亿元,新注册项目150个,新开工项目138个,新投产项目125个。招商引资实到投资额318.07亿元。利用省外资金207.5亿元。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个。
商业贸易
2017年,襄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52亿元,比2016年增长12.8%;外贸出口额48851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16.46%;实际利用外资13486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4.7%。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1家。
交通运输
2022年,襄州区公路总里程4110.89千米,路网密度202.90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条110.53千米,一级公路226.22千米,二级公路288.48千米,三级公路137.36千米,四级公路3348.31千米。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76千米,有经区政府批复达标渡口24处,双沟镇赵寨砂石集运中心临时性码头1个。有客运站2个,五级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3个。另境内有襄州火车站、襄阳市襄州汽车客运中心站。
政治
区委书记:刘明锋
区长:崔长领
截至2023年10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概况
2022年,襄州区十中、十一中、一中附属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830个。新建幼儿园2所。
截至2017年,襄州区共有各类学校93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中23所,小学65所。教学点145个。专任教师6360人,其中高级中学811人,中等职业学校60人,初级中学1828人,小学3402人,幼儿园259人。
在校学生87591人,其中高级中学10490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760人,初级中学19589人,小学55752人。幼儿园15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2所、民办幼儿园130所。在园幼儿数3522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3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94%。
学前教育
2017年,襄州区新、改扩建幼儿园和增设附属园8所,新增学位800个。
截至2017年,襄州区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8所,等级民办幼儿园98所,普惠性幼儿园126所。认定一级幼儿园11所、二级幼儿园10所、三级幼儿园24所。
普通教育
2017年,襄州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适龄少年入学率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6.4%,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100%。
高中教育
2017年,襄州区高中按照招生计划录取人数3470人(一中1420人、二中950人、田家炳高中950人、六中150人)。高中教育普及率85%。参加高考人数比2016年减少214人。
职业教育
2017年,襄州区职教中心招收新生693人,在校生1760人。
科学技术
科技综合管理
2017年,襄州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3.23亿元,比2016年增长1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2%。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复审6家。
2017年,襄州区新登记高新技术产品企业9家,新登记高新产品14件。培育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2家,区科技局向上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项(其中省级部门支持9项,市级项目9项)。落实项目投资631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63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68万元。
科技成果及运用
2017年,襄州区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项目25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登记科技成果36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15份,认定登记输出技术合同成效额12亿元。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3项,襄阳市科学技术奖3项。
知识产权保护
2017年,襄州区(含襄阳高新区在襄州区划内企业)专利申请207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16件;专利授权70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2件。申请总量在全省排名第风格十位。
2017年,襄州区2家公司获批第 四 批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新增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科普示范创建
2017年,襄州区创建省级科普示范项目3个、市级科普项目7个。
科学素质建设
截至2017年,襄州区已有科普工作队20个,网络各类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工作者200户。
科普宣传
2017年,襄州区举办各类科普报告会5场次,举办科普展览4场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5场次,科普宣传车开展活动27次,推广实用技术3项,开展农民培训9500人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880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140多人。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襄州区创建6个社区优秀科普活动站,组建3个农技协。
截至2017年,襄州区已建立13个镇(街道)科协,创办市、区两级科普示范基地14个。新成立企业科协3家,创建技术创新车间5个。
向上争取资金
2017年,襄州区共争取上级科普奖补资金和科普联盟项目资金46万元,完成分配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的任务。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图书馆:襄州区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襄阳市襄州区文化馆。
2022年,襄州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举办“好风日大家唱”活动10场,送戏下乡300场,戏曲进校园90场。
2017,襄州区图书馆当年购置各类图书5000多册,办理借阅证1000多个,新建读新建读书角10个;开展“好风日大家唱”系列活动51场,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120多场、送书下乡、图书流动惠民服务30多次,开办“鹿门讲坛”10期,“鹿门少年悦读会”8期,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和戏曲讲座活动96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173场。
体育事业
2022年,襄州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7年,襄州区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12金12银9铜,3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0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医疗卫生
概况
2022年,襄州区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即将启用,区医院传染病大楼主体工程完工。
截至2017年,襄州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525家,其中区级二级单位8家,包括正科级单位2家,副科级单位4家,正股级单位2家,镇(街道)卫生院18家(含6家地名卫生院)。
截至2017年,襄州区实有床位数4228张,每千人拥有4.84张,比2016年增加3.3%;实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376人,每千人拥有2.72人,比2016年增加2.1%。
医政管理
截至2017年,襄州区共有中医药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及中药师181人,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医疗机构242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民营医院3家、村卫生室19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个体诊所16家。卫生院“国医堂”达标16家,占88.9%。
2017年,襄州区卫计系统公立医疗业务单位共接待门、急诊184.67万人次,比2016年增加21.32万人次,增长13.05%;其中中医门诊4.75万人次,占门、急诊总人次的2.57%。完成检验、拍片、透视、超声波、CT等辅助检查381.60万人次,较2016年增加46.24万人次,增长13.79%。
2017年,襄州区共实施各类手术29347例,比2016年增加1365例。医疗卫生单位共收治住院111222人次,比2016年增加14163人次,增长14.59%。医疗卫生单位总收入68489万元(区级44595万元,镇级23893万元)。业务收入55263万元,比2016年增加7420万元,增长15.51%,药占比为29.16%(区级28.79%,镇级30.12%)。
疾病预防控制
2017年,襄州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报告189种3777例,死亡14例,报告发病率为410.73/10万,死亡率为1.52/10万。
社会保障
2022年,襄州区累计投入民生专项资金45.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各类社会保险参保60.3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99%、95.9%。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52亿元。安置退役军人47人。完成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所、为老服务中心5所、适老化改造186家。建成公益性公墓61座。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533套。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60户,建成残疾人之家2个。
2017年,襄州区共为935户1646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854.27万元。为5829户9362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4104.7万元。累计医疗救助6490人次,救助金额828.1万元。临时救助780人次,救助金额236.44万元。为3030名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救助资金3948.97万元。
风景名胜
鹿门寺
鹿门寺,位于
襄阳市东南郊,汉水中游。襄阳县
东津镇境内,距市中心20千米,距襄阳城区15千米,山林总面积29176亩,森林覆盖率92.6%。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襄阳市东南郊,1956年,设立鹿门寺国营林场。1985年,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批准为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襄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襄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襄阳市襄州区
峪山镇姚岗村。1930年6月,开创鄂北革命根据地,成立襄阳县苏维埃政府。1984年10月被襄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襄樊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襄阳大头菜
襄阳大头菜,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头菜与榨菜一样,都是芥菜的变种。榨菜是茎用芥菜,大头菜是根用芥菜,雪里蕻是叶用芥菜。而芥末调料,是芥菜的种子碾磨成的。襄阳大头菜的腌制,须三腌、五卤、六晒,这一独特工艺,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09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襄阳大头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襄阳大耳黑猪
襄阳大耳黑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6年04月11日,原农业部批准对“襄阳大耳黑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程河柳编
程河柳编,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程河柳编,也称襄阳柳编,柳条色白质柔,光润匀称。主要原材料为柳、木、草、藤条等。编织技术包括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六类,产品涉及家用品和装饰品, 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三大柳编之乡”之一。
2007年11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程河柳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
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周霁
周霁,男,1964年5月生,汉族,湖北襄阳人,大学学历,工程硕士,198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
罗艺
罗艺,字子延,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隋末唐初将领、军阀,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隋末任虎贲郎将,
贞观元年,率军反唐,进据
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
蔡襄、
苏轼、
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
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荣誉称号
2013年,襄州区入选全国产粮大县。
2014年,襄州区入选全国产粮大县。
2015年3月10日,襄州区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30日,襄州区入选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2015年10月,襄州区入选湖北省商标创建示范区。
2018年1月,襄州区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2018年10月,襄州区入选湖北省河湖长制示范单位。
2019年,襄州区荣获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襄州区入选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2021年1月14日,襄州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18日,襄州区荣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4月,襄州区入选畜牧大县和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县。
2021年6月,襄州区荣获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襄州区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2021年12月,襄州区入选三批湖北省创新型县建设单位。
2022年1月,襄州区荣获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3月,襄州区荣获国家级制种大县。
2022年9月,襄州区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