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积系数法是以
生物效应为指标,用经验系数(K)评价
蓄积作用的方法。蓄积系数法的原理是在一定期限内, 以低于
致死剂量(<LD50)的剂量,每日给实验动物染毒,直至出现预计的毒性效应(如半数动物死亡)为止,然后计算蓄积系数(cumulative coe-fficient,Kcum)。半数有效量(media effective dose, ED50)指某一物质使50%的试验动物产生效应的剂量。由此可见,Kcum越小,表示受试物的
蓄积毒性越大。Medved于1965年提出的按Kcum大小将蓄积毒性分为四级。
如果受试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体内全部蓄积或每次染毒后毒性效应是叠加的,则LD50 (n)应相等于ED50时,即K=l。如果反复染毒实验动物对受试化学物发生过敏现象,则可能出现K值l。
虽然蓄积系数法评价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利用蓄积系数评价
外源化学物潜在的慢性毒性还是应当慎重的。因为有些外源化学物的慢性毒性效应与系数K值是不一致的。例如有的化学物反复接触后引起免疫毒性,但其K值不一定很小。又如
有机磷化合物往往K值很大,但是它的
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危害与非胆碱能的毒性却仍表现出慢性毒性效应。再如丙烯腈的蓄积系数在
小鼠K>l2.8,但依然存在慢性危害。
固定剂量法:取大鼠或小鼠,以
灌胃或
腹腔注射给予受试化学物。先求其LD50,再以相同条件将40只或以上动物,雌雄各半,均分两组,一为染毒组,一为对照组。对受试动物按1/10~1/20 ED50(1)(LD50(1))的固定剂量,连续每天进行
染毒一次,观察记录受试动物出现的某种毒性效应或反应情况,当染毒剂量累计达到相当5倍ED50(1)或LD50(1)以上时,若受试动物中出现某种毒性效应或死亡动物数未超过半数,此时的蓄积系数已大于5,表明该受试物的蓄积毒性作用不明显。如果染毒过程中
受试物中相继出现某种毒性效应或死亡的动物数累计达到50%,此时算出受试物累计的染毒总剂量,按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受试物的蓄积毒性系数。
如果连续染毒已达20d,此时染毒的总剂量已累计达到5.30倍的ED50或LD50,受试动物中出现某种毒性效应或死亡的动物数未达到50%,则表示该受试物的蓄积毒性不明显,试验可以终止。如受试物在试验过程中,相继出现的某种毒性效应或死亡的动物数累积达到50%,即可计算出蓄积系数并可对蓄积毒性强度作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