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溪寺,位于湖北省
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7.5公里的蟠龙山。它是武汉的四大佛教丛林之一,也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座
佛教“女众丛林”——
尼姑庵。
历史沿革
莲溪寺始建于明代,毁于明末,清康熙时法融长老重建,
咸丰、
同治年间又被毁坏。
光绪十五年(1889年),并于宣统三年(1911年)奏请
藏经。
如今,莲溪寺老山门黄色的门额上还镌刻着道明和尚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亲笔书写的“莲溪寺”三个金色大字。
从那时起,莲溪寺一直传承至今,寺中所存主要建筑也大都为当时所建,只是现在的莲溪寺,已于1986年由武汉市宗教部门批准,改为了尼众丛林,然而,据寺内民国10年(1921年)所立石碑《武昌莲溪寺记》记载,至少唐代就有莲溪寺了:“其地势如莲花,形如荷叶,自唐宋以来称曰盘龙山莲溪寺者久矣。” 1988年又有出土残碑。
寺内文物
莲溪寺历史悠久,颇有文物留藏。据
《湖北通志》载:
明宪宗于成化十年赐莲溪寺匾额;清光绪年间道明和尚上京。特别是一尊北魏时代墨玉
观音、一幅明代名人画佛菩萨彩色贴金画像、
中堂式文人墨宝等,极其珍贵。寺内有三百余年
珊瑚朴树三棵、二百余年
桂花树一对、一百余年
腊梅树两株,另有明代楚王三太子塔和法融、道明、心静、体空等数代中兴祖师灵骨塔,故有塔林之称。可惜经过“文革”的冲击,许多文物都被破坏,现在三棵珊瑚朴树只剩一棵了,灵骨塔也已不存。幸而墨
玉观音仍在,是莲溪寺的镇寺之宝。观音上刻有“大魏正光四年癸卯真王杜雒周为六韩不供祷于雒阳之南”的字样。“大魏正光四年”是523年,“真王”是当时著名北方
六镇起义领袖
破六韩拔陵于523年起事时所定的年号,
杜洛周,亦称吐斤洛周,则是当时的另一位著名起义领袖。
相关典故
这尊观音应是杜洛周在523年追随
破六韩拔陵起义时,为“六韩不”这个人祈福而制。“六韩不”也极可能就是破六韩拔陵的缩写(一如吐斤洛周缩写为杜洛周)。关于破六韩拔陵起事并建元真王,一向有两说,《魏书·肃宗本纪》、《北史·太武五王传》载为正光五年三月,
《资治通鉴》卷一四九、《周书·贺拔胜传》则为正光四年,这尊观音像的重要史学价值,一是为破六韩拔陵起义年份提供了一个重要证据,二是为
杜洛周的前期生平提供了一个线索。
“文革”期间,这尊观音受到破坏肢解,经过修复,仍缺一只手臂,后来请石匠重购了一块墨玉,将手臂补雕安上。如今,这尊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墨玉
观音,依旧容貌安详,身姿曼妙,微合的双目似乎在述说着菩萨俯瞰人间的无限慈悲。
莲溪寺于无数灰色民居的楼宇夹缝中挑出一抹鲜亮的明黄,续写着它“大隐隐于市”的现代史。虽然红尘在耳,市声嚣嚣,但走进山门,便觉得宁静。这个山门是新修的,有归元寺昌明大师的题字。入山门内,首先看到的是整齐的花圃与菜畦,花红叶绿,清雅宜人,也算是
农禅并作的一点遗风吧。
建筑风格
寺内的建筑基本遵循了佛教寺院的共同格局,中轴线上依次为旧山门、
弥勒殿、大雄宝殿、大彻堂、
藏经楼等,黄墙碧瓦,通红的木雕门窗
格扇,古朴而华丽,东西两侧为附属建筑,东侧有客堂、千佛殿、
大悲殿、华严堂和寮房,西侧有
斋堂、佛学院、大寮、方丈室等。
千佛殿前有腊梅花,冬日时节,黄澄澄的一树清香。最后面则是
武昌佛学院尼众班。这小小的几间教室,却是佛教界的最高学府,武汉的新式佛教教育,有以
太虚大师为代表的学院系和以
月霞法师为代表的寺院系。月霞法师是湖北黄冈人,早年曾在湖北省武汉市塘角后街的
普度寺任住持。
1914年在上海市
哈同花园创办中国第一所华严大学,弘扬
华严宗,培养了一批佛教人才。
例如1920年秋,
慈舟法师邀约他在上海华严大学时的同学了尘法师和戒尘法师来武汉市,在汉中街九莲寺内兴办“
汉口九莲寺华严学校”。1948年,又有普度寺住持同体法师为纪念月霞法师90岁
冥寿开期传戒,并在该寺兴办初级法界学院,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28年,时任湖北省佛教会理事长,身为莲溪寺方丈的体空法师,在莲溪寺内兴办的“中华佛教湖北省华严大学”。该校于
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正式开学,另外,该校在办学期间,每年必恭请湖北省荆门出生、曾留学日本、弘传
东密的
持松法师,从上海来校讲课两月。
佛教传承
太虚大师为代表的学院系,当时在武汉的活动则主要是以
武昌佛学院和佛教正信会为中心。武昌佛学院是太虚在武汉佛教正信会的支持下,于1922年创办的一所现代化佛教高等学府,因其培养僧才众多,致有佛门“黄埔”之誉,其时男众部在武昌通湘门外
千家街,女众部在
昙华林附近的鼓架坡。
太虚圆寂之后,有八分之一的
舍利子保存在由
李子宽等所建的舍利塔中,该塔就在离莲溪寺不远处,1994年重新恢复的武昌佛学院,女众部就设在了莲溪寺。
武汉的近现代佛教教育史,就这样合二为一地集中展现在了莲溪寺的历史上了。
莲溪寺新时期的佛教教育,始于1987年开办的两期爱道培训班。最终,在省市各级领导、
昌明法师、道根法师(已故)等的大力支持下,武昌佛学院于1994年恢复,爱道培训班即改为武昌佛学院尼众部。 2000年,莲溪寺又创立有律学研习班。民国年间,莲溪寺有所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坎坷,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并陆续修缮、扩建,使殿堂、造像格局重新如法合度。2003年8月还举行了武汉佛教比丘尼丛林历史上的首次冥阳两利水陆大斋盛会,有五千余人参加。莲溪寺老住持
慈学法师,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她9岁出家,
法腊已经70多年。她也是武汉近现代佛教发展史的见证,亲见亲历
太虚、
大醒、李隐尘、王森甫等著名的前辈大师、居士兴办佛教教育,改革和建设发展武汉近现代佛教的过程。也正是这段宝贵的经历,使慈学法师深知教育的重要,这也是1987年莲溪寺兴办爱道培训班的原因之一吧。
莲溪寺的副
寺印宗法师和知客果畅法师,则是寺中青年比丘尼中的代表。1996年中国佛协在广东云门办全国寺庙职事培训班,
印宗法师和果畅法师在考试中分列第一和第五名。
其中印宗法师还是一位有研究生文凭的比丘尼,后来又到过新加坡净空法师的净宗学会学习,又得到第一名。
2006年9月,印宗法师晋升莲溪寺的新一任住持。
千年莲溪寺,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大事记
1368年左右(元末明初),莲溪寺始建。 1475年(成化十年),明宪宗赐莲溪寺匾额。
1635年—1644年(崇祯八年到崇祯十七年),
张献忠农民起义,莲溪寺毁于战火。
1661年—1722年(清康熙年间),法融长老重建。
1856年(咸丰六年),太平天国运动,莲溪寺被毁坏。
1889年(光绪十五年),从四川来的医僧道明和尚于四方募资重修,逐渐恢复到原来“十方丛林”的规模。
1875年至1908年(清光绪年间),道明和尚上京,光绪皇帝敕赐半副銮驾、玉玺一枚、玛瑙朝珠一串、乾隆大藏经全部。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道明和尚亲笔书写“莲溪寺”三个金色大字。
1911年(宣统三年),奏请藏经。
1911年10月10日上午,面对武昌首义领导人或伤或避或亡,司令部领导人仅
蔡济民与
吴醒汉尚未暴露。于是,蔡济民约集各标营代表在莲溪寺集会,作了相应部署,决于当晚发动起义。
1917年,
月霞法师在杭州
玉泉寺圆寂后,湖北佛教界承其办学遗教,也于武汉陆续兴办现代佛教教育事业。
1921年(民国10年)所立石碑《武昌莲溪寺记》记载。
1928年,时任湖北省佛教会理事长,身为莲溪寺方丈的体空法师,在莲溪寺内兴办的“中华佛教湖北省华严大学”聘请性沏、机通、体如等法师为教授,三年内为佛教培养了30名遍及海内外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佛学学府。该校于
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正式开学。华严大学培养了30多名僧才。现在莲溪寺仍以华严道场著称,
弥勒殿的廊柱上,一左一右挂着“华严”、“道场”两块黑匾,也是当年华严大学的遗风吧。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莲溪寺背后盘龙山上的一座三国时期古墓中,出土有一件镂刻着佛像的鎏金铜饰片,可见莲溪寺的这片土地,还有更为悠久的
佛缘。
1959年6月,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0年,道根在这里建立火葬场,以增加收入。
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寺院被别的单位占用。
1984年,莲溪寺又改为尼众丛林,礼请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慈学法师出任住持。寺院恢复了正常的宗教生活,多次举办传戒法会。
1985年,莲溪寺经历“文革”劫难后,得到修复。
1986年,市佛协调来
汉口栖隐寺的慈学法师出任住持,该寺从此改为尼众丛林。
1987年,莲溪寺开办新时期的佛教教育两期爱道培训班。
1988年,又有出土残碑,记载元耶律氏捐土地与莲溪寺。据此,莲溪寺可考的历史,算起来有千年以上。
1991年,著名高僧妙湛法师分别致信归元寺昌明与
宝通寺道根法师,倡议恢复
武昌佛学院男众部和莲溪寺女众部,并派人送去开办费。
1992年5月,举办盛大
佛像开光仪式,1000多人参加。1992年5月举行佛像开光暨慈学法师升座仪式,盛况空前。
1994年,重新恢复的武昌佛学院,女众部就设在了莲溪寺。
1997年在昌明、道根、
本焕等法师大力支持下,修建
千佛殿,占地320平方米。
1998年建了
斋堂、佛学院、新建尊客堂、山门、
寮房约2200平方米,缓解了住房困难。2000年扩建方丈堂、大彻堂、
藏经楼,殿堂布局得以合理调整。
1998年,经
中国佛教协会批准,莲溪寺率先在湖北省举办二部僧传授
戒法,以后还分别在黄石、沙市两地,为省内尼众丛林传授二部僧戒,慈学法师均担当尼和尚,为湖北佛教传戒工作作出了特殊的巨大贡献。
2000年,莲溪寺又创立有律学研习班,由
福建佛学院果灵担任律学老师,研究
律宗南山三大部,培养知法懂律的比丘尼法师。莲溪寺由此成为了一个佛教界女众教育的重镇,培养了大量中高级女众丛林的管理人才和弘法人才。
2003年8月,举行了武汉佛教比丘尼丛林历史上的首次冥阳两利水陆大斋盛会,有五千余人参加。
2005年8月,“武汉市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在
汉口长江大酒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圣辉法师以及武汉市
佛教四众弟子共500多人参加了大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为昌明会长、慈学副会长颁发了爱国爱教荣誉证书。
2006年,慈学法师因年龄原因,向佛教协会提出要求,请辞莲溪寺的住持职务,退居静养,主动让贤
2006年9月,有研究生文凭的
印宗法师晋升莲溪寺的新一任住持。千年莲溪寺,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0年01月12日,政协委员、
武昌造船厂高级工程师施平政协委员设计武昌“六日游”,施平把长江、
黄鹤楼、红楼、东湖、
沙湖、
紫阳湖、
蛇山、
珞珈山、小洪山、
凤凰山、
宝通寺、莲溪寺、
龙华寺、清真寺、
长春观等景点归纳为“一江二楼三湖四山五寺(观)”。
2012年03月,武汉市政府发文公布城区第一批一级保护的6株古树木,莲溪寺310岁的珊瑚朴名列其中。
2013年,开始大兴土木重修。
2014年4月1日,临近清明佳节,
武昌佛学院尼众部师生与护法居士30余人前往潮音茅蓬旧址与
太虚大师舍利塔,瞻礼太虚大师故居,祭扫太虚大师舍利塔。
2014年6月28日,孝感市佛教协会会长
悟缘法师带领20位青年法师前往武昌莲溪寺参访学习。
2014年10月25日,太虚大讲堂正式开讲,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黄梅五祖寺住持正慈
大和尚受武昌莲溪寺方丈
印宗法师的邀请,在莲溪寺的太虚讲堂进行了一场名为《行大爱道·慈济苍生》的佛法讲座。
寺院布局
该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四周建有院墙。寺院共分四进:入山门有一院落,院落东为
祖堂,西为禅堂,中为
弥陀殿。从弥陀殿再进为大雄宝殿,最后一进为
藏经楼,仓廪仓厨等附属建筑都在东边。
寺庙建筑分为正殿建筑和附属建筑两部分,总建筑面积6120平方米。正殿建筑有四重:首重为新山门和旧山门,由于楚雄大道的开通,该寺在近年内花了几十万元面南修建了新山门,山门上方是昌明方丈题写的“莲溪寺”三个鎏金大字,山门飞檐重棱;进新山门后,一条弧形的水泥路通向旧山门,路的旁边是菜地,右边是新修的一对直径约10米的人造放生池。池内碧水清澈,鱼虫嬉戏;池边樟柏婆娑,鸟唱蝉鸣。右侧池边,有一眼古井,直径约45厘米,井深丈余、井水伸手可及。再右为新修的察房:旧山门在黄色的门额上镑刻着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该寺道明和尚亲笔书写的“莲溪寺”三个金色大字。门额下方有两
石狮相对而蹲,威风凛凛。
次重为
弥勒殿,殿内端坐着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金佛,守卫在两旁的是手执兵器、象貌威严的四大天王,背面为韦陀天将,东为
斋堂,西为客堂。旧山门与弥勒殿之间是一个约三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内莲叶摇曳,荷花飘香。
第三重为大雄宝殿,殿内正中有一高丈余的大铜佛,两侧各立有九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罗汉,另有一口形体庞大的铁钟和一面硕大无比的擂鼓置于两侧,更添几分庄严。
第四重是大彻堂,是女众打坐、念经的处所。堂上是
藏经楼,藏经阁藏有清廷御赐《大藏经》,颇为珍贵。附属建筑分别建于正殿建筑的东西两侧,其东侧依次为客堂、伽蓝殿、
地藏殿、玉
观音堂、法堂(原方丈堂)、往生堂;西侧为
祖堂、大悲殿、华严堂、
延寿堂和察房。在往生堂和延寿堂之间修了一座千手观音殿。
在寺庙背后,有一间整洁的教室,为该寺“爱道培训班”学习场所。教室门前有两棵参天的朴树,历经300余年,映衬着古寺的悠悠岁月。莲溪寺环境之幽雅、建筑之精致、景观之丰富、历史之悠久,为武汉其它佛教丛林所不及。
莲溪寺里现存的
祖堂、禅堂、
弥陀殿、大雄宝殿、
藏经楼、天王殿等建筑,殿堂不多,而且都不大,但是整个院落结构严谨,布局得当,具有中国
木结构建筑的风格,古朴典雅、玲珑清秀,颇接近民居情调。
由于这里是曾经华严大学的办学之所,很多海内外的华严弟子都十分崇慕这个地方,尤其是台湾和东南亚的各个寺院,经常有佛家弟子前来交流和学习。
在武汉,专门供
尼姑修行的寺院只有两所,一为
龙华禅寺,另外一个就是莲溪寺。而莲溪寺的规模远远大于龙华禅寺,莲溪寺是武汉最大的尼姑修行寺院。这里还不是重点旅游区,因此,十分幽静。
著名高僧
慈学大师(1921——),是武汉佛教寺院的“活字典”,耳聪目明,精通佛教典籍和武汉佛教的历史。慈学大师曾在
汉口栖隐寺等地修行,1986年武汉市佛教协会调慈学法师出任莲溪寺住持,该寺从此改为尼众丛林。
慈学法师,祖籍孝感,1921年8月16日,出生于武汉市硚口义烈巷,一林姓的大户人家。法师俗名林兰英,祖辈笃信佛教。
法师今年九十三岁,十岁在汉口栖隐寺礼德融
当家师出家,系
太虚大师法脉之再传弟子。1940年在汉阳归元寺通灵和尚座下受比丘尼具足大戒。早年毕业于汉口栖隐
尼众佛学院并任教,曾经担任栖隐寺维那及副寺职。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佛教领袖圆瑛法师,太虚大师在庐山通电全国佛教界,号召组织抗日救护队,武昌
三佛寺的
大鑫和尚,组织了武汉佛教僧伽抗日救护队,归元寺、
宝通寺青年比丘积极报名,有一百多位比丘参加了抗日救护队。
汉口栖隐寺是后方,寺里把
红十字会的护士长请来教出家人学习护理知识。武汉沦陷后,慈学法师只有十五六岁,但她热爱祖国,坚持
民族气节,与尼众师父们一起,参加抗日救亡队,在后方抢救伤员,清洗包扎伤口,体现了出家人极大的爱国热情。
全国解放以后,1950年2月,武汉市政府帮助佛教界建立了“武汉市佛教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依靠这个组织对全市寺院和僧尼、居士情况进行调查登记注册,慈学法师当时是这个筹备委员会的委员之一,负责
武昌片区寺院僧尼及居士的登记工作。在工作中她积极发动鼓励佛教界同仁参加社会建设,在佛教界先后成立了武汉市第二棉织生产合作组、力生缝纫生产自救组、第十童装制帽合作社、国营康乐帽厂、无限电压塑件厂,法师历任组长、副主任、工会主席,副厂长等职。
1951年1月,慈学法师参加了佛教
抗美援朝活动。当时在武汉的全市
佛教四众弟子二千五百多人,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示威游行大会,
陈铭枢居士任大会主席,发表了《佛教徒起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奋斗》的讲话,随后成立了佛教抗美援朝委员会,组织制作慰问袋。慈学法师所住的
汉口栖隐寺尼众们成立了织袜小组(后并入市妇女缝纫厂),为抗美援朝志愿军赶制军需用品。同年在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期间,武汉市政府在汉口新世界广场召开妇女劳模大会,慈学法师的武汉市妇女缝织工厂,因出色完成抗美援朝军需任务,得到了政府的表扬,法师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劳动模范,是劳模中的唯一的出家僧人。在武汉市佛教界比丘尼参加政治活动,她是第一人。
1953年6月,由
武汉市青年联合会推选,慈学法师代表湖北佛、道两教,出席了中华全国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会上周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说:大家是全国青年的代表,是我们统一战线的成员,你们要好好学习。现在我们建设新中国,马上要打开国门,迎接国际友人,你们都是国际统一战线的成员,要为接待外国友人工作服务。要完成发展国际统一战线的任务,责任都在大家的肩上……。这一番话,老法师记了几十年,成为她几十年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为佛教忘我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1955年开始,慈学法师先后当选为江汉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1980年后,慈学法师担任了政协武汉市第六、七、八届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为政府建言献策,为人民排忧解难。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世界青年联欢会选派了代表来参观长江大桥,慈学法师参加了这一接待工作,而且是青年代表中唯一出家人的身份。有趣的是,在参观团中有一个外国青年,见到慈学法师特别有兴趣,拉着慈学法师问话,因语言不通,慈学法师非常害怕,没想到他找来翻译问:中国有多少出家人,武汉有多少比丘尼……原来这位外国青年,他有一位八十三岁的姑姑,六岁出家。解放前曾经来中国朝拜四大名山,很羡慕中国出家人上殿、坐香的丛林修行生活。解放了,不知道新中国还有没有人信佛,有没有人出家。这个青年来中国,她姑姑特意嘱咐到了武汉,要他了解武汉佛教情况。慈学法师与这个外国青年的交流中,宣传了共产党政策,介绍了新中国的情况,让国际友人了解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宗教政策。
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政策受到了干扰,佛教界是重灾区,许多出家人被迫还俗,慈学法师为了坚持佛教信仰,保持清净
梵行,曾经绝食四天,滴水不沾。后来在
大鑫和尚,昌明长老的开导劝说下,重新对佛教的未来充满信心,坚持下来,矢志素食独身,表现了崇高的修行人风范。
1977年落实宗教政策时,慈学法师在武汉无线电压塑件厂工作,昌明长老把慈学法师借调到归元寺来,修订武汉佛教历史志,1980年省、市佛教协会恢复开展工作后,慈学法师任副会长之职。她积极协助政府全面落实宗教政策,尤其为武汉各大寺院的恢复,特别是为武昌莲溪寺的修建作出了具大的贡献。
被誉为“湖北第一女众丛林”的武昌莲溪寺,历史上曾经是比丘丛林,“文革”中寺被有关单位占用,1978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才得以恢复佛教活动。1984年,在市宗教局的指导下,市佛教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决定:将莲溪寺改为比丘尼丛林,礼请省、市佛协副会长慈学法师住持事务。1986年9月15日,以道根和尚为首的
比丘僧众全部离开莲溪寺,到
宝通寺安住,正式将莲溪寺改为比丘尼丛林,从此,在慈学法师的住持下,武汉佛教的历史,掀开了比丘尼丛林闪光的一页。
慈学法师率领一班比丘尼来到莲溪寺后,开始了道场的全面恢复工作。当时的莲溪寺,经济上从零开始,殿堂房屋年久失修,几乎不能居住,佛菩萨像一尊也没有,最初常住人员只有六位经历“文革”后的老比丘尼。面对百废待兴的寺院,慈学法师以超人的智慧,敬业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去,以惊人的毅力,终于在闹市中的净土里,圆满了一桩桩心愿。
慈学法师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佛教人才的培养,今日的僧伽教育,就是明日佛教的发展与希望。慈学法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开始寺院恢复的同时,就致力于尼众教育,着眼于人才的培养。1987年她亲手创办了莲溪寺爱道培训班,1994年协助
昌明法师恢复了享誉海内外的
武昌佛学院,莲溪寺爱道培训班成为武昌佛学院尼众班,成为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佛教界在全国较早兴办的一所佛教尼众学府。慈学法师担任佛学院副院长至今。在慈学法师的慈悲
摄受下,一大批道心坚固,信仰纯正,德行高尚,懂戒律,明教规,善管理,有文化素质的比丘尼众脱颖而出,培养了比丘尼优秀人才。
2000年,慈学法师克服种种困难,还创立律学研习班。专门研究
律宗南山三大部,培养知法懂律的比丘尼法师,使尼众道场安居、自恣、
布萨诵戒甚至传戒等法务的开展,有法可循,使尼众道场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慈学老法师在武昌莲溪寺所推动的
武昌佛学院的尼众教育,经历了二十几个年头,已毕业众多具有预科、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尼僧,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还远涉重洋到海外等地弘法,堪称硕果累累。她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当代佛教界的骨干力量。
2005年8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圣辉法师、湖北省民宗委黄贤友副主任、武汉市委
程康彦副书记、
涂勇副市长等省、市、区领导,武汉市各兄弟宗教团体,以及武汉市
佛教四众弟子共500多人参加了大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作了《关于对昌明、慈学进行表彰的决定》,程康彦副书记、涂勇副市长分别为昌明会长、慈学副会长颁发了爱国爱教荣誉证书。
体现了慈老法师的高风亮节。慈学法师在二十年的住持中,为莲溪寺的未来绘制了一幅壮丽的蓝图。如今全寺上下依
六和敬,共住同修,水乳相融,行解并重。常年坚持如法修持,上殿过堂、
布萨诵戒、
结夏安居、
念佛静坐,其规范、威仪、学修统一之特色,得到佛教界的普遍认可与赞叹。整肃的道风、清净的环境、如法如律的修持,使莲溪寺曾多次被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十方尼众所向往的修学胜地。
慈学法师虽然年已九旬,但我们仍能从她不经意的微笑和动作中看到一些淘气天真纯洁的表情。在佛教界她已是大师长老,但她却一再强调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和尚”,凡是见到比丘,那怕是二十来岁的比丘,慈老法师一定要向他们跪拜,她老是这样的谦虚。
旅游信息
乘车沿着武昌雄楚大街,到莲溪寺站即到。具体位置在武汉丁字桥路,铁路宿舍旁边巷子里。
莲溪寺就在武汉当代佳丽医院旁边的小巷子进去50米即到。
社会评价
该寺不仅以莲花道场著称于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中,同是还是著名的佛学教育基地。1928年在体空大师主持下,筹集资金开办了著名的华严大学,三年内为佛门培养了30名遍及海内外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佛学学府。
1959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的管理。修葺一新的的莲溪禅寺环境幽静,古色古香,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僧尼前来访问、传经,使莲溪寺更加蜚声中外,香火日盛。
武昌佛学院尼众分院已经修葺一新。
莲溪寺每月初一、十五进行法会。信众也可于日常时间进行参拜,但寺中无请香处,信众若是想要上香需自带,或是尊重寺院规定,上心香即可。寺中纪律严明,
修持上严格遵循比丘尼348条戒。
汉传佛教中大部分寺院都开戒的
过午不食,莲溪寺也遵守着,每日天亮早斋,11时
午斋,午斋后即不再进食。半月
布萨,农历每月初八、二十三诵《
梵网经》,十五、三十诵《四分律比丘尼戒》。夏季
结夏安居,诵经学戒,冬季参禅。对于寺中的学僧,学习、上殿、过堂等生活也严格按丛林的要求进行管理。
佛学院在课程设计上,涵括了佛学专业课和时政、文化基础课,教师有法师也有各大学的居士教授,则充分体现着改革开放以来的
现代佛学教育风格。
莲溪寺成为武汉一座清净庄严、道风纯正、古老又现代的比丘尼道场和佛学院。
地址
地址:雄楚大街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