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霸权主义
世界霸权主义的典型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后来沦为世界霸权主义的典型。只要认真回顾一下历史事实,便可看出,在列宁逝世以前,苏联是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没有实行霸权主义的政策。但是在斯大林领导期间,苏联在积极支援世界各国革命事业的同时,犯了不少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在赫鲁晓夫时期、特别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霸权主义这个毒瘤更加恶性发展起来。
发展
首先是反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初期,在共产国际内,以苏联共产党为中心,推行了一个党指挥其他党的作法,形成了兄弟党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并把苏联党内的斗争,扩大到其他兄弟党,践踏社会主义法制,用判刑、流放、肉体消灭等办法, 同样对待兄弟党的领导干部。四十年代后期,又对南斯拉夫党和国家实行封锁和打击,并在东欧各兄弟党内制造了一批冤案。第二,反映在国与国的关系上。随着苏联的国力日益强大起来,不平等地对待兄弟国家及其他邻国。或是主动侵犯,通过战争手段取得某些领土,如二战初的苏芬战争;或是通过国际会议,划分势力范围,进一步蚕食、吞并 其他国家的领土。在二战期间及以后,苏联通过吞并波兰东部地区、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日本北方四岛等等,取得近七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三个罗马尼亚。第三,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驻军,建立军事基地,干涉别国内政。
从我国人民的切身体验中,也体会到苏联霸权主义对我国的危害和压力。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主流的一面是援助了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同时也对我国实行了大国沙文主义的政策。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把大国沙文主义发展到穷凶极恶的霸权主义,乃至发生了撤退专家、撕毁合同的事件、颠覆新疆事件、侵犯珍宝岛事件,目前还在我国边境上陈兵百万。苏联当权者竟然不顾历史事实,否认过去沙俄对我国的侵略、吞并领土及强加不平等条约,为老沙皇唱颂歌。
由此可见,从六十年代以后,苏联变本加厉地推行霸权主义。 苏联在一九六二年的加勒比危机中丢脸以后,便疯狂地发展和扩充新式的军事装备,之后在军事力量上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苏联凭借其军事实力,肆无忌惮地推行霸权主义。一九六八年闪电式地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公然绑架了捷克斯洛伐克党政领导人,逼他们签订屈辱的协定,更换了领导。一九七五年,派遣古巴雇佣军,插手刚刚获得独立的安哥拉内战。一九七七年,在非洲之角,支持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进行战争。一九七九年,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一九七九年底,悍然侵占阿富汗,企图为南下波斯湾、印度洋打开通道。又尽炫耀武力和威胁恐吓之能事,对波兰虎视眈眈。世界各国人民通过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逐渐认识了苏联霸权主义的真面目。
影响因素
苏联霸权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着它的社会经济、历史、思想等根源。
大国沙文主义
是由于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的影响。 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 都不象马克思恩格斯原来预料的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建立的,而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落后,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充分,缺乏高度的生产力水平, 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缺乏相应的较充分的资产阶级民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封建主义的因素比较多,生产力水平较低,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甚至很低,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比较厉害。沙皇俄国就是一个不发达的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历史的沉重包袱,并不是可以轻易抛掉的。死者的灵魂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历史的阴暗传统束缚着新的统治阶级。正如列宁所说:“一个国家愈是落后,这个国家的小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和闭塞性就愈加厉害,而且这 种情况必然使最深刻的小资产阶级偏见,即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狭隘性特别顽固有力。”沙俄从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三百七十年间,使原来偏居一隅的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拥有二千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帝国,其中殖民地面积为一千七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七十六。沙俄用军事征服和阴谋狡诈的外交手段相结合,夺得了波罗的海及黑海边的大片土地及出海口,侵占了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夺得了广袤的土地和资源宝藏,把俄国变成“各族人民的监狱”。沙俄的特点是抢夺领土狂,只要沙皇军队一旦占领一块土地,就再也不会自动退出。这是历史本身做出的结论。
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正是为了把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 联,把战争变为和平,把对各民族的压迫变为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列宁同志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主张民族自决权,主张各民族的自由联合,主张对外取消一切不平等条 约,支持了波兰的独立和芬兰的独立,热情地支援了我国民族解放事业。
历史却是沿着螺旋形上升的道路无情地重复着。从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半个世纪中, 沙皇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的幽灵始终在克里姆林宫里徘徊。苏联过去强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没有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没有对过去的历史抱分析的态度,没有对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总结。相反地,却把精华和糟粕混为一谈,发展了封建主义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共产党宣言》早就指出过,“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历史的传统观念的痕迹,犹如生在一个民族身上的毒瘤,如不及早开刀和防治,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旧病复发。打着无产阶级的旗号,并利用劳动人民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来复发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的老病。其政治后果必然是十分严重的。
民族主义
是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大俄罗斯民族优越感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的,但是所进行的革命大都是民族民主革命,然后在夺取政权后,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即使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也是在二月革命的基础上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共同推翻封建贵族统治的革命。民族民主革命的特点,是能够团结一切爱国的、争民主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阶级、各阶层,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但毕竟还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全面的直接的斗争,还不是经典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民族民主革命往往是民族性多于阶级性,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激励大多数人民参加革命的旗帜。这就带来一个相应的弱点,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觉悟不够高。在发扬爱国主义的时候,如果掌握得不好,就易发展民族主义的思想和情绪,进而发展成为沙文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的思想和情绪,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的界限。
苏联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提出保卫祖国的口号,当然是必要的、正确的。当时大肆宣传了库图佐夫乌沙科夫等沙俄时将军的功绩,甚至把苏联一些军事学院冠上了库图佐夫乌沙科夫等名字。斯大林在庆贺战争胜利时,又特别表扬了俄罗斯民族,并称它是“苏联所有民族中最杰出的民族”,是“苏联各民族的领导力量。”库图佐夫、乌沙科夫是沙俄的杰出将领,他们有过保卫祖国的功劳,但也有过为沙俄征服异族、镇压农民运动的劣迹。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具体分析,而不能盲目推崇。俄罗斯民族是苏联各民族中平等的一员。不能把民族分成“最杰出的”、“一般的”甚至“不杰出”的类别,也不能在民族关系中有一个民族成为领导力量。成为领导力量的只能是各族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 实际上,苏联各族人民都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共产主义
是由于十月革命产生的世界影响,使苏联某些领导人的骄傲思想恶性膨胀起来。 革命的胜利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正确估价和对待胜利,也会产生骄傲思想。这种思想的恶性发展,也会产生霸权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但是又为苏联党自封为国际共运的中心, 自封为老子党创造了条件。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要在世界上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使生产资料为社会成员共同占有,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做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同时,使人民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霸权主义的行径,是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根本不相容的,是和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不相容的。 打着社会主义旗号搞霸权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更大的危险性。它可以利用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威望,可以利用高度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同苏联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和这种霸权主义进行斗争,不仅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且是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一方面要组织全世界最广泛的反霸统一战线,和它进行针锋相对的政治及军事斗争;另一方面,必须在理论上捍卫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彻底批判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
社会和经济根源
苏联霸权主义政策还有它的社会和经济根源。
促使苏联领导向外扩张的因素,从社会和经济方面来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还来源于苏联上层领导的专权地位和他们的特殊利益。
苏联领导通过高度集中的官僚化的国家机器掌握政治和经济大权,而人民则缺乏政治的和经济的民主。长期以来,这种情况在苏联已趋于固定化。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上层集团的权势地位以及他们的特殊利益。由于苏联上层领导的地位和特殊利益是依靠这个体制来保证和实现的,因此,巩固和推行这种体制,实际上就成为他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为此,他们竭力把苏联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把苏联一国的经验鼓吹为各国建设的“共同规律”。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这种体制绝对化、神圣化,从而使苏联上层领导的地位和利益合法化、永久化。另一方面,他们竭力反对一切试图突破现行苏联模式的改革思想和改革运动。苏联领导害怕本国的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也害怕已经采取苏联模式的“大家庭”国家内部发生重大的变革。东欧国家任何成功的革新运动和随之而来的独立自主的趋向,不但会危及苏联在那里的霸权地位,而且革新的潮流还会波及苏联本身,给苏联领导的统治带来严重威 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就要用各种手段进行干涉,力图控制,直至出兵镇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三十七年,苏联还要在东欧保持几十万驻军,这除了是为同美国争夺西欧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在一些东欧国家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领导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所谓“一体化”,力图对“大家庭”各国实行严密的控制,并且一次又一次地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方式,扼杀那里发生的试图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运动。1968年苏联竟悍然出兵入侵捷克,将捷共改革试验残酷地镇压下去, 这充分说明了苏联领导人对这场改革的敌视和恐惧。
苏联领导不仅要在“大家庭”内部维护和巩固苏联社会模式,而且还要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世界。长期以来,苏联有时明显有时隐晦地攻击和破坏南斯拉夫的自治道路。近些年来又加紧“批判” “欧洲共产主义”,这些都是为了维护苏联模式的“正统性”,维护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霸权地位。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凡是能够伸进手脚的地方,极力培植亲苏势力,开出所谓“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药方,鼓吹建立“先锋党”等等,力图逐渐把苏联的社会模式也移植到这些国家中来,以便于它进行控制。
第二,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又同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有联系。 苏联经济在战后有很大发展。虽然几经改革,但是高度集中的官僚化的管理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这种畸形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矛盾。
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军事工业和有关的重工业部门获得很快发展,但农业、轻工业落后,消费品生产长期不足;工农业拥有巨大固定资产,但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浪费巨大,先进技术推广缓慢:在这种经济的基础上创造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使苏联在军事上达到了同美国的均势地位,但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苏联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则落后很多。在这些矛盾推动下,苏联竭力扩大同它的对外扩张战略相结合的对外经济联系,以便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通过这种经济联系,苏联一方面试图缓和自己的困难和矛盾,同时又想达到对一些国家进行控制、渗透和扩张的目的。苏联在这方面的霸权主义表现形式,随着苏联与之发展经济联系的国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经互会国家,苏联主要依靠加紧推行经济一体化的手段来加强控制。它借口“国际分工”、“专业化”和“协作”,利用东欧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科技力量,为苏联生产它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民用工业品和消费品,以保证苏联能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军事工业,特别是尖端军事技术。东欧国家根据专业化分工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苏联,1966年至1980年间,苏联从东欧进口的成套设备,占苏联机器设备投资总额的12%。在科学技术方面,苏联1/3的科技 问题是在东欧科技人员的参加下解决的。这对弥补苏联由于把大批最优秀的科技人员投入军事部门而在国家科技发展领域造成的缺口,起了重要作用。今天,东欧国家的经济已成为苏联畸形经济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东欧任何国家独立自主倾向的发展,不仅会在政治和战略上,而且也会在经济上给予苏联以沉重打击,因而为苏联所不容。
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张和渗透,主要是通过“军援”和“经援”。苏联提供“军援”、“经援”,首先着眼于政治和战略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畸形经济所造成的困难, 寻求产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例如,机器制造业是苏联一个庞大的工业部门,1980年占全部工业产值的近30%,苏联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重要特点就是大量销售机器设备。1980 年苏联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120亿卢布,出口额中机器设备占一半以上。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六年,苏联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建项目主要着眼于换取原料、燃料和消费品。控制重要原料和燃料产地,特别是控制石油和其他战略资源产地,已成为苏联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张的重要战略目标。
苏联对西方开展所谓“缓和”外交,一方面是为了瓦解西方联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西方捞取经济实惠,解决国内由于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造成的经济困难。例如,到七十年代末,苏联从西方国家的借款达270亿美元,同西方国家签订的补偿贸易协定也有100多个。通过这些途径,苏联获得了国内迫切需要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从而可以把更多的力量腾出来用于扩军备战。
第三,在畸形经济的基础上不断膨胀的军事力量,对苏联领导人的心理、思想方法和政策考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他们的扩张欲望进一步增强。
与畸形经济增长相联系,苏联现在能向世界夸耀的主要成就,是在军事装备上赶上和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多年来,苏联领导一直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扩军备战,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2/3,但是实际军费却高于美国。苏联拥有的战略导弹、战略导弹潜艇,在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质量上也逐渐同美国接近。苏联武装力量在人数上、常规军备在数量上都大大超过美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丝毫没有放慢扩军备战的步伐。不久前,苏联领导人还声称,苏联要“不惜任何代价”,“宁可在经济上做出牺牲”,也要同美国继续进行军备竞赛。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把发展军事力量看得如此重要,以至宁可在经济上做出牺牲也在所不惜呢?最根本的是为了保持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保持这种超级大国地位是为维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和领导权力所必需的。
苏联迅速膨胀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它拥有的大量战略核武器,反过来也对苏联领导的心理、思想方法和政策考虑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强大的军事物质技术基础之上,更滋长了他们沙文主义、黩武主义和大国强权的思想。在他们看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有了庞大的核武器系统,就有了一切,就有权称霸世界。因此他们把苏联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力量, 把苏联在力量对比方面实现的同美国的“军事战略平衡”,看成是具有“原则性的和真正历史意义的成果”。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黩武主义和大国强权思想的滋长,强烈地刺激着苏联领导的对外扩张野心,促使他们在世界各地抢占军事基地,加紧军事部署,并利用常规力量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推进他们的全球扩张战略。
大规模的军火生产和堆积如山的武器,占去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苏联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苏联领导除了向“兄弟国家”销售武器以外,还积极向第三世界寻找军火市场。1954年至1981年,苏联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的军事装备总额就达626亿美元,仅1977年到1981年,出售军火额就达350亿美元,成为苏联换取硬通货和原料、食品的重要手段。随着军火出口,苏联又派出大批军事人员渗入受援国,力图加以控制。苏联在第三世界的立足点,可以说,主要是利用这一地区同西方国家的矛盾以及这一地区的内部矛盾,通过提供军事援助的方式获得的。
斗争
怎样来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能不能自发地产生?
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世界市场,形成了殖民奴役,资产阶级不仅剥削本国的无产阶级,也剥削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和封建地主阶级不一样, 资产阶级形成为一种国际的力量。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进行共同的斗争,才能最终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打倒国际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列宁说:“资本是一种国际的势力。要战胜这种势力,需要有工人的国际联合和国际友爱。”因而,无产阶级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再加上一句口号:“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首先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同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努力推翻本国的资产阶级、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第二,要毫无例外地支援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在必要时做出民族牺牲。第三,要坚持各民族完全平等,坚持民族自决权、分离权和联合的自由,最后实现“各民族高度统一的溶合。”根据百年多来的历史实践,特别在世界上有了社会主义国家后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实践,怎样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总结和探讨。
第一、关于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各国工人的联合,是以各民族的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权、分离权,有成立独立国家的权利为前提的。民族独立的国家有生存的权利。工人阶级的联合,在夺取政权以后,形成新的联邦国家,也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在各民族相互信任和友爱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际上,正如列宁指出,在俄国条件下只有实行民族自决权,实行民族的分离权,才能最后实现各民族的统一的溶合。这是民族发展的辩证法。列宁说:“正如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阶级的消灭一样,人类只有经过一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时期,即他们有分离自由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恩格斯早说过“真正的国际主义无疑应当以独立的民族组织为基础。”坚持大小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承认有什么优秀民族和劣等民族,不承认哪一个民族是领导民族,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一个原则区别。因此,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根据。
第二、关于支援革命。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要求支援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支援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对于无产阶级已取得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来,这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但是,一个国家的革命,是由该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去进行。只有主客观条件成熟了,革命才会爆发。支援革命和输出革命完全是两码事。革命思想是能传播的,革命是不能输出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列宁多次说过:“革命是不能按定单定做的。”“革命是不能‘造成’的,革命是从客观上(不依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已经成熟了的历史危机的历史 变革中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是不能用暴力来移植的。”
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具有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可以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支援别国的革命,而且可以在物质上加以支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须是在该国具有革命的条件和因素,独立自主进行斗争的条件下,给予物质上支援。 更不能依仗这种援助来控制、指挥别国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给予的援助, 要有助于该国的自力更生,而不要助长躺在外国援助上的依赖思想。对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革命的援助,最主要的是搞好本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一步步地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壮大社会主义力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启发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
支援革命斗争和搞霸权主义,完全是对立的。一个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给予真诚的支援;另一个是戴着援助的面具,对别的国家控制、渗透、颠覆和侵略。霸权主义,连主观上想输出革命也谈不上,这是历史作出的结论。
第三、关于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不仅要体现在尊重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方面,而且要体现在尊重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重要内容。 虽然革命的胜利是有先有后,党和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但是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应该是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不仅不应该是老子党、 儿子党的封建关系,而且不应该有一个什么中心,有一个什么头。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建设,都对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许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并不一定都出自大民族、大党。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亚人。久经考验的铁托是南斯拉夫人。在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应该体现平等、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这才会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具有坚实的基础。
第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不能自发产生的。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无产阶级世界观一样,它并不因为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自发产生。它所反映的各国无产阶级相互关系的准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导的。必须对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广大人民,进行反复教育。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来进行这种灌输工作。要对一个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清精华与糟粕, 分清统治者与人民。只有彻底批判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只有和霸权主义作坚决的斗争,才能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曾为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大声疾呼。他们毕生都同情和支持波兰的独立和爱尔兰的独立,并且把争取民族独立事业放到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来考虑。他们不断批判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特别写了许多著作,批判沙俄的霸权主义, 批判泛斯拉夫主义
马克思在一八五六年写了《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揭露沙俄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同时抨击英国统治阶级支持俄国的反动对外政策,马克思在书中写下了一段极为精彩的带有总结性的话。他说:“莫斯科公国是在蒙古奴役这所恐怖而卑贱的学校中养育和成长起来的。它只是由于成为一个奴性艺术大师才积聚起力量的。……彼得大帝终于把蒙古奴才的政治手腕和蒙古主子继承成吉思汗征服世界遗志的狂妄野心结合在一起。”(第78页)
恩格斯于一八九O年写了《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指出沙俄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批判了沙俄的霸权主义,指出它“以解放这些民族的假面具来掩盖自己独霸世界的计划”。他对俄国革命的胜利抱着极大的期望,他说:“一旦沙皇这个全欧洲反动势力的最后堡垒垮台,整个欧洲的风向就会完全改变。”
斯大林在他革命活动的早期,是以在民族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而著名的,并在苏联负责过民族工作。但在一九三四年,他不同意当时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院长阿多拉茨基建议把恩格斯的这篇论文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理由是,恩格斯此文有片面性,只强调了沙俄十分卑鄙龌龊的侵略政策,但没有指出这种政策的经济根源。同时又指出此文其他几个缺点。其实,恩格斯这篇著作着重分析了沙俄的对外政策,这种分析是十分精辟的,对于苏联党和人民是一篇极其重要的教材。应该借助恩格斯这篇著作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有关著作,教育苏联人民,彻底清除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的流毒。可惜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充分,因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是个历史教训。
相关书目
1 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列宁全集》第31卷,第130页)
2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招待红军将领时的讲话》(《斯大林文选》第428页)
3 列宁:《告乌克兰工农书》(《列宁全集》第30卷,第260页)
4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20卷,第17页)。
5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22卷,第141页)。
6 恩格斯:《关于各爱尔兰支部和不列颠联合委员会的相互关系》(《马思选集》第2卷)。
7 列宁:《在索科里尼基俱乐部群众大会上的演说 》(《列宁全集》第27卷,第424页)。
8 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21卷,第217页)。
9 列宁:《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29卷,第148页)。
10 恩格斯:《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马恩全集》第22卷,第15页、第55页、第55页)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6 15:19
目录
概述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