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国
1949年11月20日创刊于台湾的杂志
国民党赴台后,雷震胡适王世杰杭立武等自由派知识分子在1949年11月20日创办了《自由中国》杂志。
杂志简介
国民党赴台后,1949年11月20日,胡适王世杰雷震杭立武等自由派知识分子创办《自由中国》杂志。因敢于批评时政及鼓吹反对运动,而遭到当局的打压。雷震未为所屈,终至遭到陷害下狱,而杂志亦被迫停刊。
《自由中国》杂志,从筹备到创刊,再到因政治迫害而停刊,前后共计存活了10年9个月又10天,前后共出刊260期。
《自由中国》半月刊,是在1949年11月20日在台北创刊的。发行人是胡适。社长雷震
杂志宗旨
1948年4月14日,应雷震所托胡适写了《〈自由中国〉的宗旨》一文,“向全国国民宣传自由民主的真实价值,督促政府(各级的政府)切实改革政治经济,努力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
《自由中国》宗旨是胡适到了美国之后直接寄给雷震的,这个宗旨共有四条,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要宣传自由与民主的真实价值,雷震及编委会没有做任何修改,《自由中国》的宗旨四条,每一期都登在杂志的首页,一直到1960年9月《自由中国》半月刊被迫停刊,这个宗旨始终是印在这本杂志上的。
历史背景
《自由中国》的创办与1949年的政治局势有关。经过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政权走上穷途末路。包括胡适在内的许多国民党大员和知识分子开始寻找出路。此时,时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大会副秘书长的雷震与国民党大员王世杰等人和胡适经常聚在一起谈论时局变化,达成共识:国事坏到这种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当局也就是国民党的监督做得不够,有时做了一点,但没有力度,以致政府和军队快速腐败。挽救时局的最好办法是办报纸和刊物,用报刊宣传自由民主,监督政府,以争取人心。
名称由来
在办报还是办刊的问题上,胡适主张办刊物,他说:“凡是宣传一种主张,以定期刊物为佳,读者也好保存,不像报纸一看就丢,很快就过去了。”他还主张仿效法国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将刊物名称定为《自由中国》。
主要成员
发行人:胡适
社长:雷震
编委:胡适、雷震、杭立武崔书琴许冠三、黄中、夏道平殷海光聂华苓罗鸿诏等16人
第一任总编辑:台湾大学敎授毛子水
副总编辑:前华北大学敎授王聿修
执行编辑:李中直
行政编辑、文艺编辑:聂华苓
发行部经理:马之骕
杂志影响
在大陆,知道雷震这个人的,为数不多,听说过《自由中国》这份杂志的更加少见。然而在五、六十年代的台湾,雷震和他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却无人不知。《自由中国》半月刊在威权时代成为争取言论自由的一个重镇。
《自由中国》在这十年中,除创刊时两年外,绝大部分时间充当了无可替代的传播民主思想的重要角色。
大事记
1949年11月20日,创刊。
1951年《自由中国》发表了《政府不可诱民入罪》,后迫于当局压力又发表了《再论经济管制的措施》,以“息事宁人”。
1952年,胡适为抗议国民党打压言论自由,辞去了发行人的职务。
1956年10月31日,蒋介石七十大寿,已触怒蒋介石的《自由中国》杂志又推出轰动一时的“祝寿专号”,刊发胡适雷震徐复观毛子水王世杰陶百川等学者的文章,为“自由派人士向蒋介石建言之总计,言人所不敢言者”,专号大为畅销,加印十三版,引来党、团、军刊物集体围攻。
1960年6月1日,第22卷第11期发表的由傅正撰写的社论:《国库不是国民党的私囊》。
1960年9月4日,雷震傅正刘子英马之骕先后被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桑振业等人带走,这就是震惊海内外的“雷震案”(雷震事件)。军警闯进聂华苓家,抓走住在隔壁的傅正
1960年9月4日,《自由中国》杂志被迫停刊。
研究论著
《自由中国》
《自由中国全23卷总目录暨索引》,薛化元 主编,远流出版社,2000年。
《自由中国(全套22册)》,自由中国社 ,自由中国社,2013年9月。
《自由中国》选集
《自由中国选编(选集一)自由民主的基本概念》,李福钟等,稻香出版社,2004年。
《司法与人权-自由中国选集2》,薛化元,稻香出版社,2004年。
《言论自由-自由中国选集4》,孙善豪,稻香出版社,2004年。
《国际情势与中国问题-自由中国选集7》,陈仪深,稻香出版社,2003年。
胡适等与《自由中国》
《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主义思潮:威权体制下的民主考验,何卓恩 著,水牛出版社,2009年。
我在《自由中国》,夏道平著,远流出版社,1989年1月。
傅正《自由中国》时期日记选编,傅正 著,潘光哲 编,中央研究院,2011年5月。
刊物评价
《自由中国》是胡适办的最后一本杂志,在早期担任发行人,而且在离开大陆的船上写下了办刊宗旨,这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一项事业。《自由中国》杂志形成了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团体,重要的人物包括雷震殷海光傅正等。早期,胡适是《自由中国》的领袖,是发行人。在杂志的早期,胡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很强的批判力。
当后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再去向蒋介石抗争,他们所汲取的资源就是当初《自由中国》时期所谈的问题。这些思想遗产影响了后来的自由主义运动。1979年,代表台湾本土势力的《八十年代》杂志编辑了《自由中国选集》,讨论地方自治司法改革反对党等议题。当《自由中国》和《文星》向前冲的时候,胡适雷震李敖都是外省知识分子,他们所宣传的理念带动了本土政治意识的兴起。本土派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的抗争,叫做“党外运动”,他们所汲取的资源就是《自由中国》与《文星》中所讨论的一些理念。
台湾著名学者钱永祥先生所说,台湾战后历史上第一批自由主义者就是《自由中国》那批人,如果说台湾有所谓自由主义的论述、自由主义的民思潮、自由主义的言论的话,那么,都是从《自由中国》半月刊开始的,胡适是他们的精神导师,雷震是他们的火车头。
《自由中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威权时代争取言论自由的思想重镇。(范泓
回顾台湾社会转型这一漫长的历程,可谓“备极艰辛”,彼此都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必须看到的是,台湾社会转型是透过几代人的努力(包括当局)共同完成的,雷震与《自由中国》半月刊在这中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功莫大焉。(范泓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7 15:07
目录
概述
杂志简介
杂志宗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