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素质模型通常包括三类能力:通用能力、可转移的能力、独特的能力。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
绩效以及
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模型概述
能力素质模型通常包括三类能力:通用能力、可转移的能力、独特的能力。通用能力是指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它是公司
企业文化的表现,是公司内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体现公司公认的
行为方式;可转移的能力是指在企业内多个角色都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独特的能力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的技能,通常情况下,独特的能力大多是针对岗位来设定的。
起源发展
1973年,麦克利兰博士在《
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文中,他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
个人能力的不
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因此,他强调要离开被
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
理论假设和
主观判断,回归现实,从
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
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
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做出
实质性的贡献。他把这种发现的,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
能力素质。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能力素质运动的开端。
以麦克利兰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
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测评并不能预示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生涯的成功。而且,上述测评方法通常对
少数民族、妇女和社会较低阶层人士不尽公平。同时,他们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诸如“
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领导”、“影响能力”等一些可称为能力素质的东西。小组又进一步将其明确定义为:“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
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能力素质是个体的一种
潜在特质,它与一个人在工作中或某一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与绩效关联的有效的或高绩效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因果关联。简单的说,它可以预测一个人在一般的、常见的情境下和在一个持续的、特定的时期内的行为方式、
思维方式。
能力素质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
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
能力素质的总和。
定义
能力素质
模型方法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
工作方法和操作流程。1973年,麦可利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在文章中他引用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通过事例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业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他强调指出: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
理论假设和主观臆断,回归现实,直接从
第一手资料入手,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以提高
组织绩效及个人成功。他把这种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我们翻译为能力素质。后来,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麦可里兰将Competency明确界定为: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Competency Model(能力素质模型)被定义为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
内容
1、知识(Knowledge)
2、技能(Skill)
3、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态度、价值观和
自我形象等
4、特质(Traits)
5、动机(Motives)
麦可利兰认为,不同层次的能力素质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不同。我们可以把人的能力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冰山理论),知识和技能属于
海平面以上的浅层次的部分,而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属于潜伏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层次的部分,而研究表明,真正能够把优秀人员与一般人员区分开的是深层次的部分。因此,麦可利兰把不能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知识与技能部分,称为
基准性素质(Threshold Competencies),也就是从事某项工作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把能够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称为鉴别性素质(Differentiation Competencies)。
分类
通常我们从能力素质的适用范围,将其分为
核心能力素质(Core_Competency)和专业能力素质(Specific_Competency)。
核心能力素质:针对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基础且重要的要求,它适用于组织中所有的员工,无论其所在何种部门或是承担何种岗位;专业能力素质:依据员工所在的岗位群,或是部门类别有所不同,它是为完成某类部门职责或是
岗位职责,员工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一个核心能力素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通用的,也可能是有差别的;同样一个专业能力素质也有可能是通用的,也可能是有差别的。
建立
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BEI),可以辅之以
问卷调查及专家小组讨论。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指选取某一工作领域内的两类人,一组为优秀者,一组为一般者,由经过
专业培训的访谈人主持,让被访者详细地介绍几个自已成功和失败的
工作经历,并引导他们谈出经历中具体和言行、想法、感受、具体的
处理方法等细节问题,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详细书面记录及录音。访谈过后,对访谈记录进行梳理,找出可供能力素质分析的部分,并对材料进行编码、归类和命名。然后统计各项素质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素质进行分级,并对每个级别提供一定的行为说明。最后,进行总结,总结出在优秀者身上表现较多,在一般者身上表现较少的素质,从而构建起能力素质模型。能力
素质模型因工作族群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可分为领导力(中高层岗位)模型、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以及
专业技术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等。
应用
简介
能力素质模型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关键环节,它将企业战略与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务
紧密连接,避免脱节。能力素质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如
员工招聘、
员工培训、
员工发展、
绩效评估等。
企业战略决定
企业战略决定能力素质模型,也就是说设计能力素质模型必须以
企业使命、愿景和
战略目标为基础,以确保员工具备的能力素质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一致,为企业的
长期目标服务。
应用
企业战略导出的能力素质模型被用于设定个人
绩效考核指标中的能力指标,它与业务指标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因此
企业战略被细分为个人能力发展目标用于个人
绩效考评。
针对各个岗位
针对各个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决定了
人员配置所需满足的资质要求,有利于选择和任用合适的人员。在企业招聘时,根据能力素质模型考查应聘者对一些
关键能力的学习和掌握的潜质以使他们进入公司后,有能力更好地为完成
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在工作安排上,如建立工作小组时,可以根据小组整体的能力素质要求选择具备不同能力的人员参加,以平衡团队能力。
明确的指导
能力
素质模型为员工的发展作出明确的指导,公司可以根据
能力模型制定员工技能发展路线,并根据个人能力模型要求的技能和知识为员工设计
培训课程。
在制定薪酬及
激励机制时,对各个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决定了该岗位的基本薪资水平。通过对能力素质不断评估,以确定员工
基本薪酬提升和职位晋升机会。
模型举例
简介
国外在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上已经非常成熟,不少咨询公司也有国际知
名企业的
素质模型以及素质辞典,但不论是现在流行的18项或27项能力素质库,都不一定适合其他企业。中国很多企业在进行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设计的过程和搭建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各个企业需要结合自已的
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业特性、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内部运营等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构建适合该企业的能力素质模型。切不可照搬他人做法。
例:流行的通用素质定义与分级(选取四项作为说明):
即有帮助或服务客户的愿望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专注于如何发现并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人是否能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行事。)
计算分析时需切记:“客户”可以是广意的,包括最终客户、
分销商、或内部“客户”或“服务对象”。 1~4级主要针对对客户的反映,5~6级是特别积极和可指导他人的。
这种人:
(1)有追踪:追踪客户的要求、需求、抱怨。 让客户对最新项目进展有所了解(但却不深究客户的深层问题或困难)。
(2)保持沟通:与顾客在彼此的期望方面保持沟通,监督
客户满意度的执行。给客户提供有意信息、以及友善和开心的帮助。
(3)亲自负责:对更正
客户服务问题采取亲自负责的态度,及时地、不袒护自己地解决问题。
(4)为顾客采取行动: 特别在客户碰到关键问题时,主动使自己能随时被顾客找到。例如:提供给客户自己的家庭电话或休假时电话或其它能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式,或为解决问题在顾客所在地滞留很长时间。采取超出正常范围的措施。
(5)指出客户潜在的需要:除前面几条所提到的外,了解客户业务并/或为客户的真正潜在问题寻找信息,为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方便。
(6)运用长远观点:对待客户问题采取长远观点,为了长远
利益关系宁愿牺牲一下暂时利益。从客户的长远利益出发,以顾问的身份参与客户决定的过程。对客户的需要、问题或机会和运用的可能性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观点推进工作(例,推荐不同于客户要求的新的办法)。
培养人才(DEV)
在
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带有一定想法或力度地筹备长期培养人才的计划。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意愿和影响力,而不一定是一个培训人员的角色。(这人是否具有长期培养人才的特点?(不仅只在技巧上))
计算分析时需切记: 培养人才的潜在动机必须清楚,培养
人才素质的低级部分常常与
监控能力素质的低级部分相混淆,而培养人才的动机是区别其两者的关键。这种人:
(1)提供如何做的指示: 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或如何做的演示,告诉别人如何完成任务,提出具体、有益的建议。
(2)解释原因、提供帮助:在做指示或演示时,解释其原因或理由,视其为培训策略之一,为使下属的
工作简化,提供实用的支持或帮助(即,主动提供其它资源、工具、信息、
专家建议等)。采用提问、测试或其它方法确认自己的的解释或指导已被理解。
(3)为了鼓励他人有意给出正面反馈:为达到培养他人的目的,给出具体正面的或正反面的反馈,在别人受到挫折时给予安慰,用行为而不是言语给出否定反馈,对未来表现提出正面期待或给予个性化的建议以改进工作。
(4)参与
长期培训或指导计划:为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安排合适有意的工作、正式培训或其他活动,让受培养者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以便他们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告知其正确答案。这种培训不包括那些为了满足公司要求的正式培训, 但包括那种确立了
培训需求、拟定了新的计划或教材的培训。
即以公司长期利益为重,适当并有效地利用
个人权利或个人地位使他人的行为与自己的愿望相符。 包括“让别人做某事”的内容或说话声调。说话声调可以有严厉、直截了当、苛求、甚至威逼。而讲理说服或让他人信服等属于影响能力素质,不属于监控能力。(这人设立坚定的行为标准并指派人去完成之?)
这种人:
(1)需监控别人:需适当监控,让别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要求和目标。把例行工作一项一项地分派给他人,以便腾出自己做更重要或更长远的目标。
(2)确立限度: 对无理要求能坚决地说出“不”,对他人的举止有自己的判断限度,能利用环境限制他人的可选性,或强迫他人提供希望获得的支助。
(3)要求杰出业绩:单方设立标准,高线要求业绩、质量或支助;用“少说废话”或“我说我算”的风格坚持自己的命令或要求。
(4)保持可见
业绩标准:侵犯性地(或公开地)用清晰的标准监控业绩表现(例如:把个人目标与销售结果公之于众,并用红色标明其差距)。
(5)让各人对自己的业绩负责:不断用标准衡量个人业绩,强调其后果,并公开个别交锋、直接指出其问题所在。
影响能力(IMP)
即为了使他人赞成或支持说话者的议程所采取的说服、使别人信服、影响或强迫他人的办法。主要基于对他人施加具体影响的愿望,如自己设定的议程等,一种给他人留下具体印象的愿望,或希望他人采用的一系列行动。(这人是否特意采用影响策略或战术?)
计算分析时切记:2级和3级通常指非个性化或相对简单的说服。即在同样情况下对任何人都可用同样的理由或观点。 4~6级属于非常个性化或非常特殊的情况,往往与组织
理解力(OA)和/或人际理解能力(IU)素质相关。如有足够证据,要么其中一项计分,要么两项都计。如果一个人为了同一目的作出了一系列非常特殊的努力(如,与一个故事的系列计划有关),那么应该把这些行为计为5或6。切不可分别对这些行为计分。
这种人:
(1)陈述意图但不采取具体行动:打算达到具体效果或影响, 表示对名誉、地位、外貌等的关切,但没有采取任何具体行动。
(2)采取了单项行动去说服: 在讨论或演示中运用直接
说服法(如,运用理由、数据、其他人个人的兴趣;运用具体例子、
直观教具、实际演示等)。没有作出明显改变去适应听众的兴趣和水准。
(3)采取了多项行动去说服: 采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步骤做说服工作,而没有就听众的水准或兴趣作必要的调节。包括演讲所需的详细
数据准备,或在演讲或讨论中运用了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理由或观点。
(4)对个人的行为或话语的影响有充分考虑: 调节演讲或讨论内容以特别适应某种听众的兴趣和水准。对演讲者某种行为或某些细节对听众的影响有期待准备。或采取某种周密计划过的戏剧或非常行为以便达到某种
特殊效果。 对他人的反映有期待和准备。
(5)运用非直接影响:运用非直接影响的因果链:“由A到B,再由B告诉C等等”。或采用两个步骤去影响,每一步骤适应不同的听众。 运用专家或第三方施加影响。
(6)运用复杂的影响策略:有政治上的同盟,为某种观点建立“幕后”支持,为了取得某种效果提供或保留某些信息,运用“群策技巧”去引导或指导一群人。
意义
实施能力素质模型管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员工个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从企业的维度来看,将能力素质模型作为员工能力的标杆是企业
战略执行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保证,这个标杆必须首先能支持你公司未来的
发展战略,它应当与你
公司战略核心能力紧密相联,并与其它
管理系统共同协同来影响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员工的技能与专长是
企业战略核心能力在人力资源上的一个折射。
从员工的维度来看,能力素质模型为他们指明了
个人能力应当发展的方向,它为你员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提供了能力改进的建议,员工在上级主管的指导下根据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制定自己未来的学习发展计划,通过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来提升自己的个人业绩,进而驱动公司整体的业绩;同时能力素质模型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帮助,能力素质模型不仅仅强调知识、技能等显性的因素,更强调隐性的
职业素养与职业的匹配性,所以它能够为你公司员工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位提供帮助。
关键点
保证对企业战略的支持,并能够准确客观反映战略对人员能力的要求。
1、关注企业文化和
核心价值观,使得能力定义和行为描述体现
企业个性特点。
3、关注行业特点和
业务流程特点,体现不同序列和岗位之间能力要求的差异。
4、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
数据收集、能力定义和确认,保证高层、中层、基层、内
外部客户的充分参与,以确保能力体系的认同和效度。
6、立足当下,关注未来。
特征
它反映的是某类行业内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对所服务客户的认识程度等。
其次,具有企业特色。
它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对特定人员的要求,并且细化到行为方式的程度,即使是处于同一行业的两个企业,由于企业文化、
经营目标、
经营策略的差异,纵然企业在人员要求的能力条目上完全相同,也很少有两个企业的能力素质的行为方式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具有阶段性。
能力素质模型的
行为模式由于与
企业经营相联系,因而具有阶段性。在企业的特定时期内,某项胜任能力,甚至是某一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另一个阶段,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或经营策略发生变化,能力模型素质就会定期随之更新和改变。
作用
1.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力体系成为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给企业的管理和员工的发展带来很多的益处。
2.从企业角度来看,能力素质模型是推进
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进行
组织变革、建立
高绩效文化的有效
推进器;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盘点,明晰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建立了一套标杆参照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拔、培养、激励那些能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建做出贡献的员工;可以更加有效地组合人才,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便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用于最急需或对经营影响重大的能力培训和发展;建立了能力发展阶梯;便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横向调动和发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员工
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
3.从员工角度来看,能力素质模型为员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员工明白他们的做事方法与他们的做事内容同样重要;鼓励针对个人的技能增长进行激励,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提高个人绩效;了解并实践与企业
经营战略相一致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