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是一种胃肠胰
神经内分泌肿瘤,以
难治性、反复发作或不典型部位的
消化性溃疡、高
胃酸分泌为特征,也称
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的病因不明,可能来源于胰腺的α1细胞。由于胃泌素瘤多见于胰腺组织,少见于胰腺外其他组织,且
肿瘤较小,故有时肿瘤的准确定位较为困难,但近年来随着
B超、
CT或
MRI诊断技术的提高,为肿瘤的定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肿瘤无远处转移,肿瘤切除后可达到治愈。本病相对少见,发病年龄大多在30~50岁之间,男女之比为3:2~2:1。
胃泌素瘤虽多数为恶性,但因
瘤体小,发展缓慢,所以肿瘤本身很少引起明显的症状,到疾病的晚期,方出现恶性肿瘤浸润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与大量胃酸分泌有关。
1.
腹痛:由于
消化性溃疡所致,可有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这是由于胃泌素强烈而持续刺激
胃黏膜,使胃酸和
胃蛋白酶大量分泌所致。溃疡常呈单个,也可多个,直径一般<1厘米,少数可>2厘米。
2.
腹泻:患者可伴有腹泻。部分病例腹泻可发生于溃疡产生时,可为本病的初发症状或惟一症状。少数患者仅有腹泻而无溃疡存在。腹泻常呈大量、水样和
脂肪泻。每日可10~30次。严重者可产生水及
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脱水、
低钾血症和
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诊断胃泌素瘤的最灵敏和具有
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是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胃泌素瘤患者
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常>150pg/ml,平均水平接近1000pg/ml。临床上有消化性溃疡症状和高胃酸分泌的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增高时(>1000pg/ml),胃泌素瘤的诊断即可成立。
放射影像异常对诊断胃泌素瘤有一定价值,
胃皱襞常明显突起且胃内含有大量液体,整个十二指肠和部分
空肠的
黏膜皱襞变厚增宽,
十二指肠扩张,小肠襻彼此分开,小肠腔内存在大量液体,造成钡剂不规则絮状沉淀。上
消化道钡餐检查一般不能显示胰腺胃泌素瘤,但常可发现突出于十二指肠壁的肿瘤。
以下情况可以高度提示胃泌素瘤的诊断:十二指肠第一段远端的溃疡;上消化道多发性溃疡;通常的溃疡治疗无效;溃疡手术后迅速复发;患者有
消化性溃疡并腹泻或难以解释原因的腹泻;患者有典型的
消化性溃疡家族史;患者有
甲状旁腺或
垂体肿瘤的病史或相关家族史;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
泌尿系统结石;无服用
非类固醇抗炎药病史的
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消化性溃疡;伴高胃酸分泌或高促胃泌素
血症或二者具备。
H2受体阻滞药和
质子泵抑制药的问世使该症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
病死率都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全胃切除术。胃泌素瘤对生命的最大威胁不是并发的溃疡而是恶性
肿瘤的侵袭。胃泌素瘤患者的
治疗目标是控制溃疡,防止
并发症及控制肿瘤发展。
胃泌素瘤患者内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临床症状、抑制胃酸分泌和防止消化性溃疡。所有胃泌素瘤患者都应周期性滴定胃酸浓度以决定制酸药的用量,应达到在下一次
给药前将胃酸分泌降至低于10mmol/h水平。
对恶性胃泌素瘤有不同的化疗方案,包括链佐星(
链脲霉素)、链佐星(链脲霉素)加5-
氟尿嘧啶、或两者合用再加
阿霉素。化疗不能减少胃酸分泌,但干扰素可使25%转移性胃泌素瘤患者肿瘤停止生长,对缩小肿瘤体积和减轻肿瘤包块压迫或侵袭所引起的症状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