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多是经皮肺穿刺)是
胸膜腔脏层胸膜穿刺入肺,它用于肺周边部病变或弥散性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若病人有控制不住的
咳嗽不宜做肺穿刺。
肺穿刺的要求高,操作时更应该细心、认真和快速,尽量缩短时间,病人更要密切配合,呼吸应该平稳,不能
咳嗽,穿刺前更应该接受详细检查,以便医生能正确地定位,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主要是,抽吸空洞或
支气管腔内的液体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其次通过肺穿刺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如对一些引流不畅空洞中的
脓液进行抽吸,必要时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方法是指用
X线模拟机进行中心定位确定肺部病灶的
进针方向、深度,而后进行
穿刺活检。对于在正
侧位上均能清晰显示且与
肺门血管有一定距离的
肺部肿块,用模拟机引导是合适的。模拟机能在透视下实时进针切割,也可采取切割与针吸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诊断阳性率。其
并发症主要为
气胸,资料报道术后气胸
发生率为10%左右。
(二)
CT引导
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部疾患CT引导下穿刺适用范围广,临床应用最多。CT横断层扫描有良好的
空间分辨率和
密度分辨率,可准确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及内部情况,以及与血管等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尤其适用于定位难度大、病灶在
肺门及
纵隔附近者。当
肿块与
肺不张、阻塞性
肺炎混合后,有时需行
增强扫描才能确定肿块的实际大小。方法是指先作CT扫描确定病灶最佳的穿刺点,进针深度和角度,而后进行
穿刺活检。常规CT下不能直接观察进针状况,必须在确定进
针点后估算进针深度及进针方向,进针后再次扫描确认后方可行穿刺活检。
CT引导下穿刺
精确度高,对于0.5~1cm的病灶也可在CT导引下成功活检。因此对常规方法未能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空洞病变、双肺
弥漫性病变及纵隔肺门
占位病变,应用CT引导下肺穿刺抽吸和切割针活检能取得较满意结果。尤其直径≤2cm肺部结节活检的
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
小结节灶
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三)
B超引导进行肺部
疾病诊断如果病变紧贴胸壁时,在B超下可清楚显示。B超实时引导进针、切割,可减少进针时间,有时还能区别肿块、不张和炎症,且费用低廉。但因超声不能透过气体,故适合于与胸壁紧贴的肿块。
经皮肺穿治疗肺部良性疾病主要是
肺结核。对肺
结核单发空洞患者行经皮肺穿介入术向空洞内注入异烟肼,阿米卡星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继
外科手术后,解决
空洞性肺结核复治失败或病情反复的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皮
穿刺活检的
适应证及方法选择有:①肺部结节尤其是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对于直径≥2cm的病灶可选用模拟机,它较CT更简单、便宜、方便;对于直径≤2cm的病灶,最好选用CT定位,它较模拟机定位更准确。②管外中央型肺部占位,以CT定位较好,因为CT更能准确定位,特别是对心脏后、脊柱旁、
主动脉旁、肺
门区等特殊部位的病灶,可选择最佳穿刺点,减少并发症。③密度较低的病灶以CT定位较好,因为CT分辨率较高,并且可避开坏死区,选择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区域取材,提高
诊断率。④弥漫型病灶选用模拟机定位就能确诊。
胸部穿刺活检的并发症有气胸、
胸膜腔出血、
肿瘤的针道种植和其他器官的
气体栓塞,实际上后两种情况非常罕见。国内外报道较为一致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肺内出血;而气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 9%~44%,多在10%左右,大多是少量气胸,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需做
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仅占 1.6%~14.3% ;肺内出血 1~3日可自行吸收,少数病人有
痰中带血;
大咯血和
胸膜腔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进针次数、
穿刺针与穿刺点胸膜
切线位的锐角度及
肺气肿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