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是由
翠玉所
琢碾出白菜形状的清代文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三宝之一,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厘米。该文物菜身洁白与叶子翠绿,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蝗虫与螽斯的每一根触角都清晰可见,每一处都张显其制作者的精湛技艺。
大事记
外形特点
这棵翠玉白菜是一件高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的辉玉巧雕。雕刻翠玉白菜的巧匠,将这块玉料白色部分雕成菜梗,绿色部分琢成菜叶,而且在翠绿的菜叶中,还雕琢了大小两只昆虫──大螽斯与小蝗虫,更加丰富了翠玉白菜的意趣。
此件翠玉白菜原是
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玉,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空间思考的准则之一,而“量材就质”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所谓“量材就质”,简而言之,就是顺应玉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或色泽设计玉器形制,是一种在外设条件的限制下发挥创造力的创作方式。协调天然与人为,则是此一创作方式最重要的理念。
原料
翠玉白菜的原料来自
缅甸,它的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暇。
历史寓意
这件与真实
白菜相似度几乎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
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
蝗虫。
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
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象征其清白,并企求多子多孙。
虽说翠玉这个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除此之外,包心
叶类的蔬菜也曾被唐代的诗人
杜甫用来作为
政治环境恶劣、怀才不遇的隐喻,在
文人画的传统中,亦被引用来作为绘画的主题,以表述类似的心情,暗谏为政者的昏庸。
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一首名为《题
和阗玉镂霜松花插》的御制诗中,作为帝王的清高宗,从以包心叶菜为造型的花插,联想到以杜甫诗中园吏不识嘉蔬之隐喻为艺谏的传统,而有所警惕;诗云:“和阗产玉来既夥,吴匠相材制器妥。
仿古熟乃出新奇,风气增华若何可,菜叶离披
菜根卷,心其中空口其侈。插花雅合是菜花,
绯桃雪梨羞婀娜,民无此色庶云佳,艺谏或斯默喻我。”
不过相信无论是此位宫廷作坊中的工匠,或是制作翠玉白菜的玉匠,都只是发挥创意、巧艺,为顺应赞助者喜好而创作,并且由于并未留下相关的资料记载,也留给观者更多想像的空间。
文物流转
翠玉白菜原先被陈设于故宫的永和宫,即瑾妃的寝宫。1948年底,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中遭受打击,国民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文物抢运行动。这次行动从1948年12月21日开始,至1949年1月28日结束,期间故宫的文物被分成三批运往台湾,总共有2972箱。这些运往台湾的故宫文物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翠玉白菜就是其中的一件。翠玉白菜已经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之一。
展出活动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2004年的时候,曾经精选了超过100件文物,并且把它们租借给高雄市立美术馆进行一次为期三个月的特别展览。翠玉白菜,作为这些珍贵的展品之一,也是第一次在台湾被展示。尽管这一举措在首次展出的时候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人甚至认为像翠玉白菜这样的“镇院之宝”不应该被租借出去。
201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神品至宝展”。翠玉白菜的展期为6月24日至7月7日这两周,这项珍品单独被摆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的特别展示室,想一睹翠玉白菜风采的观众即使要等上210分钟也要大排长龙。
文物价值
翠玉白菜是匠人运用上等玉料本身的色彩变化和自然的色泽分布,精心雕琢而成的珍贵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匠人雕刻技艺,还充分融合了自然材质与人为设计的巧妙之处。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珍品之一,翠玉白菜虽然仅被评定为重要古物,但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被誉为“人气国宝”。与东坡肉石、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三宝”,这三件藏品多年来一直长期展出,备受瞩目。
一个翠玉白菜手机吊饰的单价为100元,其销售量远超过其他各类商品。在销售量排在前五的商品中,其他四个商品也是翠玉白菜系列的产品,分别是筷架、立体磁贴、挖耳勺和开罐器。其中,排名第一的吊饰销售数量是排名第二的两倍。台北“故宫博物院”分析认为,翠玉白菜的造型受欢迎,同时手机吊饰非常实用,可以随时展示出来,因此最受欢迎。
相关研究
根据史料记载,以翡翠为原料的玉器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但尚未发现明、清代以前的翡翠雕刻品。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琢玉工艺得到了空前发展,涉及鸟兽鱼虫、果蔬花卉等多种题材,翠玉材质与白菜造型相结合成为清代流行的风尚并受到欢迎。翠玉白菜的用料是被称为“云南绿玉”的翡翠,匠人利用原材料天然的形态、纹理、色泽甚至是瑕疵顺势而为,体现出古代匠师“量材就质”的设计理念。而这种匠人利用一块玉石材料天然色彩的差异巧妙地表现出动植物形体不同颜色特征的雕琢手法被称为“俏色”,翠玉白菜便是清代翡翠俏色玉雕品的代表作之一。
《金楼子》中的“箴戒篇”与“志怪篇”都提到了“金菜玉蔬”,这其实是指菜肴由金玉制成,象征着圣人之道。这一寓意在许多历史传说中以“仙药”的形象出现,而“仙药”实际上是代表了圣人之道来救治无道的“药物”。此外,“长生”也不是指个体的生命长久,而是指帝王政治生命的恒久。因此,以翡翠雕刻而成的“金菜玉蔬”被视为将抽象的圣人之道化身为具体的“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上雕刻的螽斯和蝗虫,并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昆虫。根据《四库全书提要》等多种古代文献记载,各种虫类都有相互解释的意义,而“螽”和“蝗”不仅相互解释,还都包含了对政治的寓言。与“螽斯”与“蝗虫”互释相同,“翠玉白菜”与“螽斯蝗虫”亦互释。据《华夷草木鸟兽珍玩考》记载,“草根”是“治虫”的药材,这个“药”实际上是指整治政治,这也符合《至正直记》中所说的“草药疗病”中“出土之根能杀人”的说法,这里的“出土之根”实际上是指君王,无道的君王会被百姓反抗和推翻。因此,翠玉白菜造型中的“无根”与“有虫”具有相同的意义,都寓意着无道的政治。
其它
损毁风波
台北“
故宫”文物65万件,知名度最高的是“翠玉白菜”。台湾曾传出消息,说台北“故宫”的这个镇“宫”之宝遭到毁损。
无独有偶,又有消息说,台北“故宫”的
珍贵文献《
满文原档》中的“
女尸图”也不见了。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成为众矢之的。 翠玉白菜据说是清光绪皇帝
妃子瑾妃的嫁妆,原来摆放在瑾妃所居住的
北京故宫的
永和宫。翠玉白菜由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菜叶上头还有两只
小虫,一只是
蚱蜢,一只是
蝈蝈。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许多人到台北“故宫”,第一个要看的就是这棵“菜”。
台湾媒体报道说,这棵“菜”由于
保管不善,遭到损坏,具体说来,就是菜叶上蝈蝈的一根长须断了一小截。媒体报道说,翠玉白菜受损很
可能发生在它被弄到高雄展出期间。不过故宫器物处研究员邓玉蘋说,故宫一九九二年发现翠玉白菜损毁后,即向北京故宫查证有无更早的档案照片,但北京故宫并没有,因此缺损年代无可考,档案照只能证明至少在一九六六年时就已毁坏,对外界质疑是二零零三年出展至高雄时毁坏,根本是无稽之谈;她认为最有可能损坏点是在一九四八年搬运来台的过程中发生。
国立故宫博物院主任秘书金士先也说,一九四八年翠玉白菜随国军撤退来台前,就经过多次搬运;一九九二年一月,该院器物处处长张光远巡视文物时,意外发现其
螽斯左须断裂,经查一九六六年故宫出版周刊与一九七二年出版的月历照等陈年照,当时就已出现毁损,「断须处须从上往下观看,较易看出。」
台北故宫中
台北故宫总共有三件翠玉白菜,除了镇馆的翠玉白菜外,第二棵是绿黄相间的翠玉白菜,高度约13.4厘米,颜色偏黄,菜叶上也有菜虫,台北故宫人士暱称他为“翠玉
小白菜”。这棵翠玉小白菜注定要被打入冷宫!因为它的质地比不上镇馆之宝。 另一棵也经常被冷落的翠玉白菜也还在台北故宫的库房,这棵白菜来源是
紫禁城的南库。最有趣的是这棵白菜的中心在雕刻制作时就被刻了一个洞,因此,有人说这棵翠玉白菜原始的用途应是
花插。翠玉白菜花插非常娇小,被归类在珍玩库,不像另两件列在玉器科,过去它从未曾公开展出过。
2013年10月16日,台北故宫方面于与日本
东京、
九州国立博物馆正式签约,将于2014年借出“镇院之宝”翠玉白菜、肉型石等
代表性文物在日本展出。
华夏经纬网发表评论文章,坦言珍贵国宝“去日本却不来大陆”,对大陆民众实在“颇有些不公”。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冯明珠在参观
北京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时表示,台北故宫对于“翠玉白菜”是否登陆仍要考虑三大问题:一是文物运输上的
安全保证;二是明订司法免扣押的法律保障;三是名称问题,台北故宫已向大陆当局
注册登记“国立故宫博物院”,希望能顺利通过。
在内地
一九五零年天津的文物专家乐翻天了!因为他们居然在
天津市财政局的一个库房发现一棵翠玉
白菜。内地大陆现有的翠玉白菜一棵在
天津博物馆,一棵在北京博物馆。相比较于
台北故宫,北京博物馆的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式花插”就显得默默无闻!倒是天津博物馆的翠玉白菜“
翡翠蝈蝈白菜”在富贵中还带着亲民的味道。论起质地,天津博物馆的这棵翠玉白菜没有台北故宫的好,但是天津的翠玉白菜拥有白绿黄三个颜色,工匠大胆地取原本应该是缺陷的黄色进行巧雕,反而将白菜天然的感觉给写实地表现出来。有关人士还将这棵翠玉白菜别称为“
冻白菜”,真是太传神了!还有一棵更精绝的翡翠大白菜不知去向,这棵白菜必须由
慈禧谈起,根据《
爱月轩笔记》,慈禧太后
陪葬品中有一棵大型翡翠白菜,绿叶
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两只红白相间的
马蜂,但一九二八年爆发了震惊国际的慈禧陵寝盗墓案,该年七月
孙殿英率部众荷枪实弹进入
清东陵,用炸药炸开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寝,并将陪葬宝物洗劫一空,这棵举世绝品的翠玉白菜也不知去向。
在2012
昆明国际珠宝展上一棵翡翠白菜更是让不少参观者叹为观止。这棵翡翠白菜长1.8米,售价达到了4.8亿人民币。在雕刻前的
翡翠毛料重达到7吨多,是由两名玉雕大师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