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
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
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
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
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
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
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
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
公寓式住宅。
历史追溯
在所有古代文明中,
古罗马文化应该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因为当时的罗马有许多保留下来的文字资料,使後人能够研究他们丰富的历史素材。然而一谈到艺术,就很难找出它特有的风格,因为
古罗马人将希腊各时期的不同艺术成就都吸收过来,甚至很多罗马艺术家都来自希腊,这也难怪
古罗马艺术成为古希腊艺术的继承者。罗马原本是在西元前八世纪,由拉丁人在
意大利半岛西部,泰伯河﹝River Tiber﹞下游建立的一个小城邦国家,并在
地中海沿岸逐步地发展,从西元前八世纪到西元476 年,书写了长达近十三个世纪的历史。若依照其
政治组织情形,
古罗马建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王政时期
﹝The Kingdom period,西元前八世纪 ~ 西元前 509 年﹞
在这个时期,
伊特鲁里亚人是统治意大利的主要力量,即使如此,罗马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文化。到了西元前 509 年,当伊特鲁里亚的最後一个皇帝被推翻,罗马完全独立并建立了一个以法律为基础,实行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
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
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古罗马人受其影响,
王政时期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共和时期
﹝The Republic period,西元前 509 ~ 西元前 27 年﹞
共和时期,罗马不断以战争扩张版图。在西元前三世纪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到了西元前二世纪与迦太基人﹝Carthaginians﹞经过几次战争,制服了
北非;三年之後,即西元前 146 年,又征服
希腊化时期的希腊。
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半岛与对外侵略中经常聚集大量劳动力、财富与
自然资源,因此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
输水道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尤其对希腊的征服,又使古罗马人学会大量的希腊与
小亚细亚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除了神庙之外,
公共建筑,如剧场、
竞技场、浴场、
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并发展了圆形竞技场。从古罗马建筑遗迹来看,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
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著罗马。
帝国时期
﹝The Empire period,西元前 27 ~ 西元 476 年﹞
罗马将领凯撒﹝Julius Caesar﹞的侄子屋大维﹝Octavius﹞於西元前 27 年结束内战,成为罗马的统治者奥古斯都皇帝﹝Augustus﹞之後,将罗马带进入了帝国时期,开始长达约两百年的繁荣时期。当时的版图东起小亚细亚和
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的广阔地区;北面包括高卢﹝相当法国、
瑞士的大部以及德国和
比利时的一部分﹞,南面包括
埃及和北非。在这段时期,帝国各地普遍进行重大的
建筑活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集中在罗马本城。
在帝国繁荣时期,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因此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都陆续建造。此外,剧场、竞技场与浴场等亦趋於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
由於
古罗马公共建筑物类型多,型制相当发达,样式和手法很丰富、结构水准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筑的
科学理论,所以对後世欧洲的建筑,甚至全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西元三世纪起,古
罗马帝国开始在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逐渐陷入混乱,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以後随著帝国首都东迁
拜占庭,帝国分裂为东、
西罗马帝国,建筑活动仍长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
建筑简介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
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
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
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
万神庙、
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
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
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
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
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
横过道为辅。观众按
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
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
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
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
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 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
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
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
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
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
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
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 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二世纪中叶建造的
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 整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庙后墙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
陶管,散发热量。据
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
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
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 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
艺术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
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发展了
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
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
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十五世纪后,经过
文艺复兴、
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
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古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索来《罗马古城舆图》画册3卷,存放北京耶稣会图书馆。1672年,意大利传教士阿莱尼带两册《广舆图说》到中国。这些书里有罗马角斗场、浴场、神庙和罗马街市的图画。此外,十七世纪初北京耶稣会图书馆里有过三册维特鲁威的《
建筑十书》但古罗马建筑对
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罗曼建筑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
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
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
修道院和教堂。 罗曼建筑承袭
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
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
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
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
拉丁十字。出于向
圣像、圣物膜拜的需要,在东端增设若干
小礼拜室,平面形式渐趋复杂。
罗曼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
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
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随着罗曼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来创造出了
哥特式建筑。罗曼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
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
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罗曼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
沃尔姆斯主教堂等。
.
建筑结构特点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
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
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1世纪中叶,出现了
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
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310~313)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
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2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1世纪,几乎完全代替
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98~112),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1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5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公元 2世纪中叶建造的
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 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独块
花岗石加工而成的。神庙后墙上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重约 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散发热量。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