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族群
中国福建东部的民系
福州族群,即福州民系、福州人、福州侬、十邑人,也有称为闽东民系,是发源于中国福建东部的一个民系,属闽民系的一支。福州民系是指籍贯在福州十邑,以福州话为母语,认同福州文化的汉族民系。广义的福州民系还包括籍贯在宁德地区其余县市,以广义的闽东语为母语的族群。传统上福州民系不包括该地区同说闽东语疍民,也不包括近现代迁入福州的外地移民
分布
狭义的福州民系分布于福州十邑,即今天福建省福州地区的旧福州5区八县,即今天的晋安区、鼓楼区、仓山区、马尾区、台江区、长乐区、福清市、闽侯县、闽清县、平潭县、连江县、罗源县、永泰县,以及宁德地区的古田县屏南县。由于历史上各个时期福州人移民海外的缘故,福州民系还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缅甸、泰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其中以福清长乐和连江这三个闽江出海口的县城为主,时福建沿海因商贸和其他原因移民到闽南地区的福州人已完全被闽南民系同化,时期沿海路移民到潮汕地区的福州民系亦融入闽南民系,不过今日潮汕地区已无闽民系认同感,由闽南文化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形成
来源
福州民系的来源有两个:中原汉人的入迁和土著闽越人的汉化。古闽越人是福建的原住居民。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定都东冶,即今天福州冶山附近。公元前110年,闽越国汉朝所灭,闽越国的国民被迁徙至江淮间,闽地遂空。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留居福建的闽越人逐渐被汉化中原汉民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尤以迁居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为主,福州地区成为早期汉人入闽的主要聚居点。直到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士族南迁至福州才开始了汉人与当地汉化的闽越人相互融合。其实当时华夷之辩观念还是很重,汉人土著的交流仅是相互学习,逐渐有少数普通百姓和当地土著结合,但只是少部分,而后陆续有其他中原移民进入福州。到了陈元光进入地区镇压闽南土著叛乱,基本杀尽了土著男性(在之前也有汉朝镇压闽越叛乱杀掉福州一带闽越男性,尽迁闽越遗民江淮一带,福州话里称女性为“诸娘”一说是闽越王无诸的女人,指闽越女性)。唐末,同样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闽王王审知占领福州,这次带来的固始50多姓光州府兵和200年前陈元光带来的早一批光州府兵构成了今天福建福州和闽南地区的汉人主体(早期中原汉人入闽和当地土著通婚率极低,基本是不通婚,汉人移民殖民过程亦是存在杀戮的,唐末乱世之中黄巢杀掉了福建当时五分之一的住民,而当时福建人口便不多)。这些府兵后代出征不可能携家带口,最后定居福建,福州人即固始府兵于福州当地少数汉族女子和多数闽越土著女子后代。根据现代基因学考证显示,福州男性基因内传男不传女的基因中原汉族相似度可达0.966,甚至远高当今中原地区汉族,而女性不过0.24,汉族父系社会,故福州汉族得以代代相传至今。正是晚唐经过五代王审知在统一八闽,使福建有个统一的概念后并大力开发,带入中原文化,并且有更多汉人才形成了福州民系。福州民系有着普遍的中原认同。衣冠南渡八大姓,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其中以林和陈最多,黄和郑姓也不少,素有“林陈一大半,黄郑满街摆”之说。
形成时间
对于福州民系的形成时间,陈支平老师认为大致在隋唐五代已经形成。从语言形成的角度上看,李如龙认为闽东语形成于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时期。一般认为,福州民系形成于五代时期。
通行语言
福州地区通用福州话,本地人称之为平话(一说:百姓话(意为民间话,在福州方言中百姓读快点和平字的差别细微))。福州方言(闽东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福州话主要通行于福建地区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分别是古田屏南闽侯永泰闽清长乐福清平潭罗源连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超过一千万。 今宁德地区(旧福宁府)所辖的7县(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能听懂。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福州民系使用的语言为闽东语福州话,属于汉语闽语分支。福州话保留了许多上古中古汉语特点和词汇。为中原河南山东一带汉族移民在不同时期带来的语言演变保留至今。汉语南方方言区的这些语言其实都是古汉语的保留,古时汉语称之为“雅语”,吴语闽语粤语等可以说是汉语八音共同主线相同,但是又继承了不同的部分故不能互通。福州话和闽南话整句交流也有困难,但是同源,现代考证福建地区福州话,闽南话,莆仙话等多个方言基本统一互通还需要50~100年时间。福州福清地区有部分莆仙话和闽南话使用地区,福清为四地交汇,有许多闽南移民,现福清部分村名发音更接近闽南话,福清县离福州市区较远,语气上有些不同,但就是福州话,平潭县说的便是福州话福清口音(旧时地域未开发管辖范围比较大,包括福州和泉州也曾连成一片,福清在唐从长乐县析出,平潭也是从福清县析出)。日语因受中国唐宋影响很深,很多日语发音保留的宋音和福州话如出一辙,福清地区发音较福州市区重和日语大部分词汇一模一样,琉球群岛老一辈琉球人保留的琉球语可以说就是福州话,但是现在基本失传。福州人常称自己的母语为“平话”。
风俗
节日
特有节日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为农历的正月廿九。该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在这一天,要用糯米、红糖、花生、红枣、芝麻、荸荠、桂圆等煮成“拗九粥”,用来祭祖或赠与亲友。出嫁的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二月二
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福州人要改吃用糯米、芹菜、葱、蒜、虾米、牡蛎、肉丝等做成的咸粥。
冬节
在每年农历冬至日。福州人有冬节搓糯米丸的习俗。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祭奠灶神。福州民间有“官三民四曲蹄五”的说法,即做官人家在十二月廿三祭灶,平民家庭在廿四祭灶,而疍民家庭(福州贬称为“曲蹄”)在廿五祭灶。
节俗
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因鸭蛋与福州话发音“压浪”谐音,渔民出海祈求没有风浪,也有“压乱”的意思,故福州人称它为 “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厨师们以鹌鹑蛋、鸽蛋代之,这样既细雅,又有原意,逐渐成为一种新俗。况且鹌鹑与安全谐音,颇有意义,很快被群众接受。
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 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艺术
戏曲音乐
福州人的传统音乐是十番音乐,传统曲艺包括闽剧福州评话、伬唱、北路戏等。
工艺美术
福州的传统工艺有寿山石雕(国石)、脱胎漆器福州纸伞牛角梳等。
建筑
福州民系的建筑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民居多为三合型和四合型,注重入口门罩的处理,封火山墙造型尤其独特,比较典型的是马鞍形风火墙。风格明快、灵巧、素雅。代表性的福州民居群落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和闽清的宏琳厝等。福州北和中部地区常见的是黑白色调儒雅静谧的风格,南部福清地区则同时存在黑白色调和闽南砖红色调建筑。
民间信仰
福州人的传统信仰非常丰富。除了妈祖等全闽普遍信仰的神祇外,还有众多的地方神祇,包括临水夫人齐天大圣照天君白马三郎马元帅等等,许多神祇仅仅限于某个村落或城镇。每年春节元宵期间,有大量的民间游神活动。以佛道教为主,妈祖属于道教,但是作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福州地区的天主教堂也是非常普遍的。
饮食
福州人的传统菜系为闽菜中的福州菜。其特点为味道偏甜、酸、淡,尤其重视的烹制,有“一汤十变”之说,烹调方法上则以溜、蒸、炒、煨、炖最为常见。
福州菜常用的典型调味料有虾油红糟等。传统福州菜常以虾油取代食盐酱油等作为咸味调料进行烹饪,而其注重清淡、鲜香的特点也决定了福州菜极少使用像辣椒一类的辛辣调料。
传统名肴:福州菜著名菜肴有佛跳墙红糟鸡淡糟香螺片鸡汤氽海蚌豆腐蛎荔枝肉白炒鲜竹蛏花芋烧猪蹄、福州“立日有”肉松等。近代福州菜重要发源地之一为创建于清代中后期的福州聚春园餐馆,佛跳墙也是由聚春园的厨师郑春发所发明的。福州菜中还有大量的著名小吃,如鱼丸扁肉肉燕鼎边糊锅边糊)、线面捞化光饼拌面蛎饼 等,其中很多都有很长的历史。福州菜还被福州移民带往了台湾东南亚北美等地,在全球许多福州人社区,比如马来西亚霹雳州实兆远砂拉越州诗巫美国纽约华埠等地,都能见到福州菜,在台湾台北西门町也有一些著名的福州菜馆。
闽菜世界闻名,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当地的风味小吃有鱼丸拌面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等数十余种。
福州菜闽菜的代表,闽菜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致,刀工严密谨慎;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显示了两大光鲜特征:一为刀工灵巧高明,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较为有名的菜品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多种多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著名汤品如历史悠久的佛跳墙,有“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其中以聚春园佛跳墙最为有名。
福州五大代表菜: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肉燕
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面筋、豆腐皮、豆腐筋、冬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为原料,加工巧妙,烹制有方,味道很不错。福州许多寺庙、莱馆都经营素菜,其中以鼓山涌泉寺的素菜最为著名。名素菜有“南海金莲”、“半月沉江”、“石鼓三鲜”、“涌泉三丝”等30多种。
海外移民
老移民
宋代起,就有明确见诸于文字记录的福州人海外经商移民活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有福州36姓到琉球定居。明代中叶后,福州地区有不少人移居日本,还有人迁往东南亚。清末有大量的福州十邑人以各种形式移民东南亚,并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福州人社区,比如马来西亚沙捞越州诗巫。这个移民潮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为政治形势的改变,此后直到1970年代,福州人的海外移民基本停止。
新移民
1970年代开始,福州人开始新一阶段的移民潮。移出地主要为闽江口的福州、长乐、福清、连江等市县,主要移民目的地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这一阶段的新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采取了不合法的手段进入所在国,也有相当多的人最后取得了合法居留权。福州新移民分布极为广泛,遍布于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在海外形成了大量新的福州人社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比如纽约的曼哈顿华埠。
移民团体
福建社团理事会
文字
平话字
平话字(Bàng-uâ-cê),也称作“福州话罗马字”(Hók-ciŭ-uâ Lò̤-mā-cê),是19世纪早期来福州的英美传教士根据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设计出的一种罗马化文字,英文也称作“Foochow Romanized”。平话字从最初的方案到标准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于19世纪下半叶定型。
在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平话字一度兴盛于福州话通行区的教会内,《圣经》、《赞美诗集》以及大量的传教作品都使用了平话字。一些教会学校将平话字学习列入课程当中,比如福州陶淑女中和格致书院。在当时,福州本地百姓会说官话会写汉字的人很少,而相对易学的平话字便成为了信徒书写母语的首选。
汉字
大部分的福州话词汇都来自于古汉语,因此都可以用汉字写出。许多用福州话撰写的作品也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譬如《闽都别记》(平话字:Mìng-dŭ-biék-gé)以及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在福州发行的汉字版本的《圣经》。但是汉字作为福州话的书写系统,有许多缺点。
福州话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汉语词汇,这些词是无法用常用的汉字写出的。譬如否定词“mâ̤”,就没有一个通用的写法,其用法及发音相当于闽南语的“bē/bōe”(通常写作袂、𣍐),可能是用源字。有的人把它写作同音字“卖”,但是“卖”的意思和它却毫无关联。有人以“袂”借音书写,也有人创造由“勿”和“会”组成的“𣍐”,但是“𣍐”却没有被大多数字体所收录。
中国大陆,由于缺乏乡土教育,几乎所有福州话的使用者都处于福州话文盲的状态。他们认为福州话无法用汉字写出,而只有普通话才能用汉字写出。因此当他们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音来错用汉字。比如,“讲脬”(gōng-pă,意思是讲大话、讲空话)一词常常被写作“拱趴”,“会使”(â̤ sāi,意思是“可以”)一词常常被写作“阿塞”。
其他书写系统
福州话拼音方案是中国大陆学者在1994年出版的《福州方言词典》中,为福州话设计的一种拼音方案。该方案是参照大陆通行的汉语拼音设计的,采用的也大致是汉语拼音字母,部分字母在拼音基础上附加符号。只设计声母和韵母,不设计声调符号,声调用数字表示。福州话拼音方案旨在忠实地反应福州话的实际读音,因此只在连读变调中才产生的[ʒ]和[β]都被设计了表记方式。此外,在中国大陆,用国际音标来表记福州话的方式很常见。
而在马祖,学者们参照国语的注音符号,设计了福州语注音。与大陆的拼音方案相似地,不设计声调符号,用数字表示。不过,由于福州话与国语的差异甚大,有些读音如[β]、[ʒ]、[œ]、[ø]无法使用注音来表记,便用国际音标代替;部分无法用国语注音表记的鼻音韵尾“[-ŋ]”,用注音“ㄫ”表记;入声韵尾则用“ㄎ”表记。在今日马祖的国小乡土语言教材中,同时使用汉字、国际音标和福州语注音来表记福州语。
此外,历史上还存在过福州话假名。1940年(日本昭和十五年),陈茂壬、北原癸己男、松田福信编写的《日华对译福州语》中,采用的就是福州话假名来表记福州话读音。他们所著的《福州语音研究》中,使用的也是福州话假名。
地方文化
昙石山文化:昙石山文化因昙石山古人类遗址而名。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征。1954年发现昙石山文化遗址以来,已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陶灯等一批重要文物。
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其兴办的40多年里,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中国造船、冶金电信铁路飞机制造等新式工业的诞生与发展,并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留下了丰硕的思想文化成果。
“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总占地约45公顷,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
寿山石文化:寿山石文化以寿山石雕为载体。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因其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素有“石之君子”、“国之瑰宝”的美誉,寿山田黄石更是被誉为“石帝”、“石中之王”。
传统艺术
闽剧: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1924年,郑振铎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
评话:评话是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唱、说、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誉。
十番:十番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动听。
宗教文化
福州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重点佛教寺院有6座(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万福寺、雪峰寺),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最多的城市。
福州的外来宗教文化历史悠久,而且这些宗教几乎都是在传入中国之初就在福州建立了据点,这与福州自古以来就是海外贸易的港口密切相关。早在东汉时期,福州就与东南亚国家有贸易往来。唐宋时期,福州已成为“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国际贸易港口。明代,福州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马尾、长乐一带)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福州港正式成为国家港口。清代自康熙、雍正之后开禁设关,福州对外贸易又趋繁荣,“使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长期以来,外国使节、商人等纷至沓来,使福州的外来宗教文化丰富多样。
福州保留着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遗存。三国时期,佛教就已传入福州。五代,福州有了“佛国”之称。福州开元寺是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距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福州另一佛教寺院——鼓山涌泉寺的历史亦可追溯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福州南门兜有一座清真寺,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从清真寺内保存的明、清碑记大致可以了解当时福州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状况。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来到福州传教。10年后,福州城内已有教徒百人。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是南台岛的泛船浦天主教堂(建于公元1868年)。
福州的另一宗教文化是其带有海洋性特征的民间信仰,这与其地里环境相关。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濒临东海,本是水国之乡,江河、湖塘、河浦、沙洲极多。城区有白马河东西河晋安河光明港4条主河道,另外还有安泰河打铁港、五四河、瀛洲河达道河茶亭河洋洽河龙津河等10多条内河。江海内河相连,海潮江水相通,使福州文化中烙下了海洋性特征。福州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体现在其民间信仰上,即福州人对河神、海神的崇拜。
旅游
概况
福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拥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尤其是鼓山,人说“到了福州没上鼓山等于没来福州”。福州市著名的历史古迹有150多处,其中林则徐墓福州华林寺乌塔、马尾船政遗址、福清弥勒岩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被称为书法艺术瑰宝的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被誉为中国金石史上奇迹的雪峰寺“树腹碑”等也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
景点
人文古迹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段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三种类型,分类进行保护。主要历史地段包括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3片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乌山、屏山、于山、冶山、西湖、马尾、林浦、螺洲、洪塘、阳岐、闽安、南屿等13片历史风貌区,大桥头台江汛、泛船浦、马厂街、公园路、禅臣花园、福建协和大学、鼓岭等7片历史建筑群。
历史发展
福州的学校教育始于西晋,初兴于唐,从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进入全盛时代,官办的府学、县学普遍建立,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涌现,各乡里都有书社。自隋朝至清朝末期,共举行502次进士科考试,产生502个状元,其中有50个是福建人福州府之人占了22个。科举资料记载,福州府“举进士者二千二百四十七人”,全国闻名。南宋学者吕祖谦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文化教育的昌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57年开连续3年福建省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福州作为省会城市,被誉为“高考红旗”。福州市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中心城区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4年全市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8%。
名人
福州近现代名人辈出,宋代以来文化教育兴盛,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城市之一。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就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
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中国各城市的前茅。截至2010年11月以前,福建籍及在福建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达133人(其中,严恺闵桂荣两院院士),居全国第三位,位列江浙之后。
文化
三山一水
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宛如绿带穿城而过。史载,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三山一水”成为榕城主要标志,故福州亦称“三山”。
福州植榕,古已成风。特别是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称。榕树四季常青、枝 荣叶茂、雄伟挺拔、生机盎然,象征着福州城市精神风貌。福州城区有古榕树近千株,其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株千年古榕被誉为福州第一大榕,相传是北宋冶平年间三位武官在此练武时植下的,树高20米,树冠地面投影面积达1330多平方米。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榕树为市树。
福州特产,产量和质量都居中国之首。宋时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福州城郊有许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园。它象征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茉莉花为市花。
福州盆地盛产柑桔,尤以桔子为最,且皮薄、色红、汁多、味甜,风味独特,称为“福桔”。福桔成熟期恰在岁末,福州风俗以“红”见好,且“桔”与“吉”音似,所以成为民间吉祥物和贺年赠品。主要产区分布在闽江两岸。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福桔为市果。
十大名片
福州“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始于2006年12月18日,2007年4月28日活动结果揭晓,分别是: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鼓山闽剧温泉寿山石昙石山文化遗址青云山。这十张名片涵盖了福州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福州滨江滨海城市性格的概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11:20
目录
概述
分布
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