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时代(relative age)是表示
地层之间相对新老关系的时代顺序。相对时代是利用
生物地层学的方法确定的。例如,根据一个地层单位所含化石的研究,确定其相对时代为
石炭纪。
石炭纪在地质年表中是代表晚于
泥盆纪和早于
志留纪的一段时间,所以这一地层单位的时代是相对的。
相对时代的划分是人们从找矿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十八世纪后期找矿事业促使人们研究成层岩石、
含矿层层位、含矿层与其上下岩层形成的时代顺序以及不同地区含矿层是否相当等。
开始是根据
地层层序律或称地层叠覆律和岩石性质来划分建立相对地质时代顺序的概念。至1790年A.G.Wernet已进一步补充修改,明确提出了相对地质时代的概念,并依时代顺序划分为原始纪、过渡纪、成层纪,冲积纪(
第三纪)、火山纪(
第四纪)等五个纪。到十九世纪初,W.Smith在长期野外工作中发现可用化石来划分和对比地层,以确定地层时代,建立了“
化石层序律”的概念,从而为
地层学奠定了基础。
十九世纪初,欧洲有些国家就曾编制过综合的
地质年代表和地层表,但其成果与现今相比有很大差别。长期以来历经了多次修改,在1881年国际第二届地质会议决定采用代、纪、世、期、时五级单位,其相应的地层单位则用界、系、统、阶、带五级,迄今无大变动。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根据国际惯例对于地质时代划分单位作了更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
地球发展历史中延续的四十多亿年的时期中应划分为两大阶段,即
隐生宙和
显生宙。
太古代和
元古代的划分应考虑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特殊沉积物质、岩层变质程度、元古代地层中已发现的化石、
同位素年龄等。
自
古生代起主要是以生物的演化特点为依据,由于动物与植物演化的不一致性,代的划分一般是以古动物的纲和目的兴衰为准,并考虑
地壳运动。
代可进一步划分为几个
纪。主要是根据古动物的科和属的兴衰,也考虑地壳运动和古地理变化,常常是纪的初期海侵、中期海大侵、至末期海退。因此划分纪还应考虑沉积的旋回性。
世是国际通用地质时代表中最小的单位。一个纪可划分为二个或三个世,分别称为早世、晚世或早、中、晚世。世的划分一般是依据古动物的亚科与属的兴衰情况和古植物的属和种的兴衰情况作标志。同样也要考虑到地壳运动及
沉积间断和
沉积旋回。
世可进一步划分为期。期的划分以生物群的属种兴衰作标志。由于在不同生物地理分区内,生物群区域性的特点、演化速度的差异以及地壳运动在各地表现的不同,故每一世中在世界各地划分的期势及每一期延续时间的长短不完全相同。
由于
岩浆岩中缺少
生物化石,故确定其相对时代多借助于相邻的或有关的
沉积岩层的相对地质时代来确定。当喷发岩呈间隙喷发时,形成夹层,如能确定其下伏和上覆层的化石时代,则喷发岩出现时代的上下限也可间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