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
河南省民权县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河南商丘民权县白云寺镇白云寺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是清朝顺治皇帝出家之地。
历史沿革
唐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始建白云寺,原名白衣庵。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金、明时期寺院两次毁于兵火战乱。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白云寺大规模修葺。
1986年11月21日,白云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白云寺,位于河南省商丘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
建筑布局
白云寺,占地百余亩,坐北朝南。寺门雄伟,上书“白云禅寺”四个大字。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后左侧有禅堂,禅堂左右有厢房。均系清代建筑。大殿东侧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树,长在一口大铁锅内,锅体埋于土中,称为“铁锅槐”。这是白云寺的一大奇观。大雄宝殿后,有一经栋,又名多宝塔。高4米,九级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诵经图、《提婆呵》经文、一佛图及日、月、鹤、莲花等。刻工精细,古朴大方。 寺东北五十米处有佛公灵塔,高4米,楼阁式,三级六棱,下部为六棱形须弥座。塔正面阴刻“佛公灵塔”、“佛洞宗三十一世佛公大和尚”十六字,塔身还刻有门、窗、花、鸟、虫、草、兽等。此塔玲珑小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也是佛家寺院一般皆有的设施,原内塑释迦牟尼像。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悬山顶,绿色琉璃脊,浮雕行龙和莲花。黄色琉璃瓦覆顶,殿内有金柱8根,上为9架梁结构。释迦牟尼公元前557年生于印度,本是净饭王的太子,29岁出家修道。公元65年佛教传入我国,历代皇帝有的信佛,有的灭佛信道,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了佛教与道教的斗争。有的寺院为了免遭灭顶之灾,便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于是在佛教艺术中有了龙与莲花的雕像。
白云禅寺大雄宝殿的屋脊,朝阳的一面是滚龙脊,背阴的一面是舞凤脊,这是区别于其他寺院的主要特点。是皇家寺院的显著标志之一。位于白云禅寺内后侧有一个精致的小院落,这里是印法老和尚清修的地方。小院门里那个闪门,两边刻有两条龙,这个闪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只有皇帝才能有福分从这扇门下通过,所以这个闪门已经有几百年没人从这里出入了。
大雄宝殿背后墙有康熙皇帝亲笔御书“朲置”二字(同音“认知”),意思是殿堂要保持安静,严守戒规。清朝时文武百官到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进入白云寺的第一个大殿是观音殿,观音殿的后面才是大雄宝殿。这样的建筑布局在寺院的建筑中似乎不太合乎礼制。凡是寺院都有一个规矩,只能建,不能毁,因为白云寺最早叫“观音堂”,先建的观音殿,所以观音殿就建在大雄宝殿的前面了,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
民间传说
玉佛殿殿前九块残缺不全的碑文,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传说。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曾三次亲临白云禅寺,并居住数日,亲赠满朝銮驾龙头五仗、玉翠如意钩及八柜藏经等贵重物品后,又亲笔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大字,刻于山门之阴。此碑虽残。 玉佛殿内的10余尊玉佛,均是缅甸白玉雕琢,宝石嵌银,形象逼真。特别是释迦佛的入涅槃法相,长达3米余,为当前国内所稀有。这是傅作义将军的姑母傅凤英老居士从缅甸特意为白云禅寺进献的。白云寺是供奉玉佛最多。
古塔经幢
佛公灵塔经幢又名多宝塔,砖石结构,高4米,楼阁式,三级六棱形须弥座。塔正面阴刻楷书“佛公灵塔”,“佛洞宗三十一式佛公大和尚”十六字。 塔身还刻有门、窗、花、鸟、虫、草、兽等。此塔玲珑小巧、雕工精细、潇洒秀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塔是康熙年间南阳一位姓彭的居士捐款,为纪念佛定方丈而修建的。
佛定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著名的大和尚,对白云禅寺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佛定来到荒废已久的白云禅寺。进寺以后,他云游四方,讲经说法,南邻江汉,北至幽燕。远近信善者,或奉粟帛,以充衣食,或供木石以供修造。当时的归德知府也深感其佛法深广,捐官银两千两、私银五百两资助修建白云禅寺。当时朝廷信奉佛教,里里有佛寺,户户有观音,中国佛教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白云禅寺最辉煌的时期。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七十五岁的佛定和尚在最后一次南游江淮以后回到白云禅寺。这年八月佛定和尚在香堂沐浴后圆寂。佛定圆寂后,河南布政使牟钦元亲自为他写了塔铭。这就是佛定的灵塔。佛定圆寂后就归葬在这里,后被世人尊称“三大神僧”,号 “南济公、北圆通、中佛定”。为什么叫“多宝塔”?其上面六面都有佛 ,每个里面一尊佛像,其下面当中是心经,下面是僧人鼓乐图,所以其塔佛、法、僧都有,也是佛家三宝,多宝塔因此而得名。
佛教设施
韦驮殿,位于整个建筑群的最高端山门内,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灰瓦顶,筒瓦脊上浮雕莲花,殿内五梁架结构,相传是白马驮经的地方。大铁钟:现存韦驮殿内,重约750公斤,是豫东地区现存最大的钟,钟声宏深响亮,声达数十里。香火盆:也在韦驮殿内,口径1.16米,唇厚0.15米,重达250公斤,供佛教信徒烧香之用。
白云寺院后面,还有众多的塔基,都是知名和尚的墓地,如今塔已不存在,尚有许多石刻、塔铭题记及砖券空洞,洞中有放置和尚骨灰和舍利子的绘有“寿”字的大缸。普天之下,韦驮菩萨的脸都是白色的,唯独白云禅寺的韦驮菩萨脸色通红,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韦驮化缘。
白云禅寺有一藏经楼,后毁于战火。当初修建藏经楼,佛定方丈可谓不辞劳苦,费尽周折,立下了汗马功劳。
镇寺之宝
康熙二下白云寺寻父的传说在商丘一带广为流传。康熙为了寻找隐名出家的父亲顺治南游白云寺,为白云寺1200名僧人打斋供众,遇到一位自称“八乂”的烧锅僧人。康熙回京后与母后说起,聪明过人的母后将“八乂”二字合成一个“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云寺想父子见面团圆,但没想到父亲外出朝山云游去了,又不知去向。康熙向主持佛定和尚道出了隐衷,并拜佛定为师,又亲笔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字,以示奖赏。这块石碑是白云禅寺的镇寺之宝。“当、堂、常、赏”这四个字非常有研究,全部是和尚的尚字开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康熙父亲在这里为僧,当时中国著名活佛佛定在这里当方丈,所以他的意思是和尚应该高高在上。“当、堂、常、赏”这四个字分别是“尚”字开头,代表和尚和庙宇,那么“尚”字下面的“田、土、巾、贝”又是什么意思呢?“田”代表可供人耕种的土地,“尚”和“田”组成的“当”字代表和尚和寺院也需要土地供他们生存。“土”是宅居的意思,“尚”和“土”组成的“堂”字,代表和尚们也要有房屋居住。“巾”代表服装,“尚”和“巾”组成的“常”字代表和尚们不能没有好的衣服穿。“贝”代表钱财,“尚”和“贝”组成的“赏”字,代表和尚们不能没有钱财。这通碑刻代表了康熙皇帝对白云禅寺僧众的态度。
玉石佛像
白云寺内安放有6尊玉石佛像,这是傅作义将军的姑母傅凤英长老从缅甸进献的,价值30多万美元。
铁锅槐
白云寺内原有一施粥舍饭用的大铁锅,后弃置不用,却从中长出一棵槐树,得名“铁锅槐”,成为白云寺一大奇观。铁锅口径2.5米,腹深1.5米,树干周长2.4米,高4米,枝叶茂盛。原铁锅是僧侣施舍斋饭的用锅,后铁锅弃置不用,锅内淤满土,槐树根透过锅底裂缝扎植于土内,以至于形成了铁锅内长出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树的迷人景象。据植物学家推测,树龄有几百年。每年农历六、七月份,若遇连阴天气,树上就会长出类似槐蛾、小鸟和八角的东西,可入中药,治疗食道癌有奇效。据说有患者到这里采集后回家食之,果真病愈。还有人说,文革时期殿宇被拆和尚被赶出此树枯死多年,改革开放僧人和寺院重回往日的宁静后,古槐树也枯木逢春发出新芽。铁锅槐底下的树根朝西北方向,像罗汉朝拜;树当中那个树苞,远看像观音菩萨,近看像弥勒佛,并且胸间还有个佛字。
参考资料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文物局官网.2006-11-14
民权县 白云寺.新华网.2005-05-1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2 16: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建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