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指研究电磁领域的
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
电力生产和
电工制造两大
工业生产体系。电工的
发展水平是衡量
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动
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促进
社会文明的有力杠杆。也是工科高等院校为各类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
技术基础课。
课程内容包括:电路和
磁路理论、
电磁测量、电机与继
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
模拟电子电路、
数字电路、
自动控制系统等。1986年以来,中国有些高等院校已将电工学课程改为电路与电机、电子技术、
电路与电子技术等3门课程,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
概要
电工学(electrotechnics)是研究
电磁现象在工程中应用的
技术科学。工科高等院校为各类非电专业
技术基础课。又称电工技术。它包括电磁能量和信息在产生、传输、控制、应用这一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手段和活动。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内容包括:电路和磁路理论、
电磁测量、电机与继
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
模拟电子电路、
数字电路、
自动控制系统等。
电工的学习要讲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做实验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数据.并且能时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锻炼自己的
科学素养。
历史背景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电工学的诞生为它增添了异彩。1800年A.G.A.A.伏打发明了
伏打电堆,使人类首次获得持续稳定的电源,促进了电学的研究转向电流,并且开始了
电化学、
电弧放电及照明、
电磁铁等电能应用的研究。19世纪中期电报的发明,促进了近代大型技术工程的诞生。1866年在历尽重重挫折之后终于建成了长达3700公里横跨
大西洋的海底电报电缆。电报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经济和
公共事务的交流,促进了电工基础理论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带动了
电工制造业以及近代管理企业,提出了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电工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页。
1831年M.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定律,开始了电磁科学与技术的重大飞跃。这一定律的发现不仅使静电、动电(电流)、电流与磁场的相互感生等一系列
电磁现象达到了更加全面的统一的认识,而且奠定了机电
能量转换的原理基础。1873年,J.C.麦克斯韦导出描述
电磁场理论的
基本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成为整个电工领域的理论基础。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冲破了
化学电源功率小、成本高、难以联网等限制,征服了自然界蕴藏的神奇的动力,预告了
电气化时代的来临。
发电和用电是一个
连续生产的整体。必须扩大用电范围才能使发电从
社会需要获得发展动力。与发电机的发明过程同时,
电照明、电镀、电解、电冶炼、
电动力等工业
生产技术纷纷成熟,孕育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联为一体的
电力系统的诞生。19世纪90年代三相
交流输电技术的发明成功,使
电力工业以
基础产业的地位跨入了现代化大工业的行列,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的
新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的过程。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向日益明显,必须使个体研究转向
集体研究,正是电工的成长,率先踏上这一必由之路。1876年,T.A.
爱迪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
工业应用研究实验室。在这个被人们赞誉的“发明工厂”里,他组织一批
专门人才分工负责,共同致力于同一项发明,打破了以往只是由科学家单独从事研究发明的传统。这一与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
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正确道路,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推动了
电力生产与电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也开创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开发三者紧密结合、
协同发展的先河。
发展
早在1883年电能开发的萌芽时期,恩格斯就曾经评价了它的意义: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
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循环完成了。德普勒的最新发现,在于能够把高压电流在
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线输送到迄今连想也不敢想的远距离,并在那一端加以利用──这件事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学说
电磁是自然界物质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物理属性。因此,研究电磁规律及其应用的电工科学技术对
物质生产和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信息、材料等现代社会的支柱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电能作为一种
二次能源,它便于与各种
一次能源进行转换,从多种途径获得来源(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
核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等);同时又便于转换为其他
能量形式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种种需要(如电动力、电热、电化学能、电光源等)。与其他能源相比,电能在生产、传送、使用中更易于调控。这一系列优点,使电能成为最理想的二次能源,格外受到人们关注。电能的开发及其广泛应用成为继蒸汽机的发明之后,
近代史上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20世纪出现的大电力系统构成
工业社会传输能量的
大动脉,以电磁为载体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则组成了现代社会的神经网络。各种新兴电工材料的开发、应用丰富了现代
材料科学的内容,它们既得益于电工的发展,又为电工的
技术进步提供物质条件。
电工学的基础理论的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思维的宝库。
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认识、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以及
系统控制论的发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电工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各相邻学科的成就也不断促进电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理论
19世纪末在电工学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许多技术
基础理论分支。交流电路理论,
磁路理论,电机与变压器理论,电能
传输理论,
电工材料理论,电介质理论,
气体放电理论等都发展成为系统的
科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
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
工程控制论等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理论蓬勃发展,
基础科学、
应用科学和
技术开发之间的
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各门学科与专业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使科学技术和
社会生产形成一个既深入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庞大复杂的整体,同时也促进了电工理论的发展。
静电场、
电磁场等结构复杂又包括多种
媒质的三维物理场求解方法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矩量法、
变分原理、
函数空间等都引入了电工理论。基于等效模型的
概念发展了虚拟的
磁荷与磁流模型,研究了多种动态位及不同的规范选择,提出了有关广义能量的定理等。由于系统与元件相结合而扩大了元件的内涵,包括了
逻辑门、可控源、
回转器以及大规模
集成块等。各类
工程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共同的
网络理论基础,使网络扩展成为研究某种特定
空间结构和
运动状态的
一般性理论方法。广义网络理论又将“场”与“路”结合起来,出现新的边缘理论领域,如物理
场论的网络模拟、
辐射场的
网络方法、
等离子体的网络图解等;引用
系统论的研究成果,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行为与
系统结构、参数及局部
物理量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网络问题的内容。系统
稳定性分析,
多维系统的研究,
状态空间的拓扑等值性,
动态系统的反馈理论和渐近性问题,以及
网络故障的自动侦察、诊断等,都成为引人注意的研究课题。在
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里,
技术革命是强大的
推动力。取火使人类摆脱了原始蒙昧;金属工具帮助人类建立起
农业文明;动力,特别是电能,扩大了人类
体力劳动能力,出现了现代化的大
工业生产。以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又在延伸人类的智力功能。正是电磁规律在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
技术应用,描绘出现代化社会的蓝图,形成
新技术革命的主流。它冲激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
物质财富,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行为、教育训练、
思维方法,促进了社会的
精神文明。电工正在与
现代科学技术相汇合,继续发挥社会支柱的作用。
电气化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电能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人类开发
自然能源的最重要方式,是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成就。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电能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生产的技术部门以及人民生活,都逐步转移到这一崭新的技术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使20世纪以“电世纪”载入史册。
电照明是较早开发的电能应用。它消除了黑夜对人类生活和
生产劳动的限制,大大延长了人类用于创造财富的
劳动时间,并且改善了劳动
生产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为电能的应用奠定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推动电能生产的强大动力。
电传动是范围最广、形式最多的电能
应用领域。电动机是冶金、机械、化工、纺织、造纸、矿山、建工等一系列
工业部门与
交通运输以及医疗电器、家用电器的最重要的
动力源。各种类型的电动机占去全部用电设备总功率的70%左右。电传动在效率、精度、操作、控制、节能、安全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在向着机电一体化以及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以蒸汽动力为基础的初级工业化的面貌。电能转换为热能是电能的另一重要用途。
电加热可以
直接作用到物体内部,且加热均匀、
热效率高、容易控制。因此,电加热在
冶金工业及
制造工业中成为重要的加工方式。电能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开辟了
电化学工业体系,包括
电解工业、电热
化学工业,以及
等离子体化学、放电化学、
界面电化学、电池工业等,推动了
化工工业的发展。
电物理装置的研制成为电能应用的新领域。各种能级和不同用途的加速器、大功率
电脉冲装置、大功率
激光设备、
受控核聚变装置等所需要的电源技术、
磁体技术、控制和
监测技术等都促进了电能的利用和电工的发展。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的应用不仅影响到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侧面,也越来越广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医疗电器的广泛应用和家用电器的普及只是人们熟知的两个例证)。 电气化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电气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社会
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电能在
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一个世纪的实践表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力生产大约以年平均7%的速率增长,超前于国民经济的
发展速度,避免了经济发展受
电能短缺的限制。例如,1950~1980年30年间,美国实际国民经济
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3.4%,而电能
生产量年平均
增长率为6.26%,两者之比即
电力弹性系数为1.84;英国、法国、
苏联等国家的电力弹性系数也在1.28与1.97之间。1937年世界
发电量为455.8亿
千瓦时,1950年9589亿千瓦时,1980年约为82400亿千瓦时,1988年已达到11万亿千瓦时。50年来增长了240倍,大大超过其他经济部门的
增长速度。中国1949~1991年间,电力工业发展也极为迅速。
年发电量1949年为43.1亿千瓦时,居世界第25位,而1991年已增至6750亿千瓦时,跃升为世界第4位。据数十个国家的统计,各国人均年产值的增长与人均年耗电量的增长呈
线性关系。电能消费的单位指标如单位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
国民收入和单位人口的电能消费也都呈增长的趋势。例如,1920~1970年期间美国的
人均用电量由540千瓦时增加到7950千瓦时,年增长率约为5.56%;1989年达到13450 千瓦时。5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的电能
消耗量约占
能源消耗总量的4%,1985年已占30%以上,预测2000年将达到40~50%。扩大电能应用是20世纪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电能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须臾不可中断的
经济命脉。
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成为电工必将
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新技术
电工制造业为电能的生产和消费系统提供物质装备。随着各国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加,为满足建设大型电站的需要,通过改进发电机的冷却技术,采用新型
绝缘材料、
铁磁材料,改进
结构设计,使发电机的单机功率增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最大
火力发电机组的功率1926年为160兆瓦,到60年代已
成批生产500~600兆瓦火电机组,1973年第一台1300兆瓦火电机组
投入运行。此后,由于受到
材料性能以及大型机组在设计制造上的缺陷等因素的限制,投运后事故较多,
可用率降低,使大型火电机组的
发展趋势减缓。80年代,大约有四分之三的
火电设备单机功率稳定在300~700兆瓦。
水力发电机组的
最大功率由1942年的108兆瓦提高到1961年的230兆瓦,1978年700兆瓦机组投入运行。
核电机组的功率由1954年5兆瓦(第一台工业用试验性机组)提高到80年代的1300~1500兆瓦。
随着大型电站以及跨地区、跨国际大电网的建设,要求提供
超高压、大容量的输变电设备。继1952年制造第一套380千伏交流输变电
成套设备后,1965年制成了735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70年代以来,又先后制成1000~1500千伏交流输变电设备。50年代最大变压器容量为500兆伏安,1975年已达1800兆伏安。
断路器的制造经历了多油式、少油式、压缩空气式和
六氟化硫(SF6)气体绝缘等不同
发展阶段,近10多年又发展了SF6组合式电器,缩小了占地面积(750千伏级约为1/75)和空间,并提高了
运行可靠性。到80年代,
高压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已达80~100千安,全开断时间已从50年代的3周波缩短至2周波和1周波,为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创造了条件。
在
用电设备中,约有70%左右的负荷为电动机,大的如
轧钢电动机(单机功率达12785千瓦)和高炉
鼓风电动机(单机功率达36000千瓦),小的有千百种用途各异的
微特电机。工厂中电动机分散传动代替了过去的
皮带传动,改善了工厂的环境,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和精度。
电力机车同
柴油机车一道代替了
蒸汽机车。在家用电器中,出现了洗衣机、
吸尘器、
电风扇、
空调器、
电灶、
微波炉等,使家庭生活更省力、更舒适。为满足冶金和
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类
电炉正向大容量、大功率、
低能耗方向发展。1971年已有360吨
电弧炉投产。进入80年代又开发了800吨电弧炉。采用超大功率电弧炉一般可将熔炼时间缩短三分之二,
电耗降低23%。
电力电子技术的出现不仅使
直流输电技术得以稳步发展,而且使交、
直流传动技术和各种
电源转换技术都得到革新。它将微机控制与功率执行紧密结合,统一完成逻辑、控制、监视、保护、诊断等综合功能,有力地推动着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潮流。80年代,在电动机上采用
功率因数控制器后,一般单相电动机可节能20~50%,
三相电动机可节能5~10%。通过设备性能改进,产品容量增大,
电压等级提高,电网
互联运行等,使发电
设备容量的
利用率得到合理地提高,
输配电设备每千伏安的造价大幅度降低。
发达国家电力系统的损耗,从30年代约占电能生产总量的18%减少至80年代的7%,预计还将会进一步降低。在此期间,电价降低了约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