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民主
从西方引进的概念
电子民主(electronic democracy,即e-democracy)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从西方引进的概念,相关的概念还有数字民主(digital democracy)、赛博民主(cy-berdemocracy)、远程民主(teledemocraey)等,这些概念可以统称为电子民主。它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及其相关技术为运作平台,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向,以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民主运作程序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民主新形式。
定义
电子民主从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电子民主被视为电子政务的同义词。直到本世纪初它才获得自身的概念框架。在过去的五年中,学界和实践领域都热衷于电子民主这一主题,但是就其概念而言,却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以往针对科技如何应用在民主运作或政治参与上的论证或说法,所用的概念并不一致,出入甚大。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着眼的科技与工具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论者要强调的重点有异。举例言之,除了电子民主﹙electronic democracy﹚之外,还有电传民主(teledemocracy)(Schudson, 1995)、网路民主(cyberdemocracy)(Tsagarousianou, Tambini, and Bryan, 1998)、数位民主(digital democracy)(Hacker and van Dijk, 2000)、虚拟民主(virtual democracy)、电子共和国﹙electronic republic﹚﹙Grossman, 1995﹚、电子雅典(electronic Athena)﹙Toulouse, 1998﹚、电脑民主﹙computer democracy﹚、按钮式民主﹙push-button democracy﹚(Buchstein, 1997)。
究竟哪一种名词比较适当,自是见仁见智。不过,若要深究,那么采取电子民主一词,或许比数位民主一词妥当,理由如下:
虽然电脑与网际网路已是热潮,广泛运用在政治、经济与社会互动上,但就经济互动与活动而言,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用法,很少人用数位商务一词,称呼厂商与厂商之间或厂商与一般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由此观之,电子民主似乎是比较对应的用语。电子民主就是运用资讯科技(电脑与网路)、电信装置(电话)与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线缆电视、广播),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同步与非同步的、一对一的、多对一的、一对多的、多对多的、电脑中介与非电脑中介的对话、讨论与互动。
原则
重视
对信息、咨询和积极参与工作的领导以及高度重视,这一点对政治家、高级管理者和公共官员等各个层次来说都是重要的。
在政治家中要提高他们的认识,明了他们在推动公开、透明和可解释的政策制定方面所发挥作用;
在高级管理者中提供信息交换的机会;
通过培训等手段向公共官员提供有目标的支持。
权利
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公民获取信息、提供反馈、接受咨询和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都需要切实地得到保障。在公民们行使上述权利时,政府回应的义务也需作出清晰的界定。
明晰化
信息、咨询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的目标和局限都需要被很好的界定。公民和政府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也需要明晰化。
时间
公共咨询与积极参与需要在政策制定之前尽早地实施,以便更广泛地搜集方案,为成功实施政策提供保证。
客观性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提供的信息必须时客观、完整和可理解的。所有公民在获取信息和参与方面行使他们自己的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
资源
如果电子民主要有效实施,财政、人力和技术方面需要保证有充足的资源。
合作
向市民提供信息、请求反馈、进行咨询都需要在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这将提高知识管理的水平,保证政策的一致性,避免重复,也可以减少“咨询疲劳”的风险。
可说明性
电子民主是关于政府如何利用他们获得的市民反馈所承担的责任。为了提高可说明性,政府需要保证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和透明,能禁得起外部的审查。
评估
为了适应性的要求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环境,评估的环节也十分关键。
积极的公民
通过投资教育、发展支持性的法律框架、提供定期的对话机会、发展伙伴合作关系等手段培育市民社会
构建条件
硬件
20世纪晚期以来,信息通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传统代议制民主的弊端日益显露,对民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电子民主的实施提供了日益成熟的硬件平台。
应对电子民主的要求,政府必须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把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政治领域。一是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尤其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投入,普及电脑和网络技术知识,缩小数字鸿沟。完善有线宽带网的基础架构,落实公共场所如街道社区、公共图书馆等网络终端设备的采购及建设维护。拓展无线移动通讯网,开发升级多媒体技术,促进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三网融合”,为信息沟通及公民参与提供有效的服务通道和技术条件。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政府,为电子民主的运转搭建平台。电子政府是基于因特网构造的网络化政府。它的缘起既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具体来说,指的是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打破传统行政机关的物理组织界限,重组整合及贯通政府部门流程,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共参与、政务公开和民主程度,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以公众为中心的虚拟政府
电子政府的架构包括应用系统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的环境及相应规范,具体包含内网平台、专网平台、外网平台、数据库、门户网站和各种电子业务系统等。一方面要提高政府办公自动化水平,把知识管理应用于电子政府,普及比如电子公文交换、政府决策分析支持系统、报表汇总统计分析等电子系统的使用。加强政府内部局域网建设,整合信息资源,保证政府各部门的共享合作,由内到外进行辐射式发展,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办公。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规划,做好政府网站的应用开发、更新维护、内容定位、安全保密、宣传运营等工作,提供面向公民的各种服务,如信息检索、电子税务、电子招标,建立政务论坛等方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协商沟通。
电子政府并非是简单地将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引入和应用于公共行政的问题,而是要将技术因素和政治因素、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主政府、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
软件
信息技术是政府创新的驱动器。但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信息技术植入政府现有的组织和流程中,而不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再造”,只会削弱信息技术的价值。信息技术的价值不是来自技术本身,而是存在于信息技术创造的新的实践过程中。面对信息社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重塑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从而推动民主进程。政府治理变革为电子民主提供必要的软件条件,不仅包括行政法律规范制度的保障,还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权力重新配置等方面,是一项多因素合成的系统工程。
1、电子民主需要政府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
作为发展中的新事物,电子民主的构建迫切需要政府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信息通讯技术为电子民主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技术不是终极目标,也并非万能的。技术上的缺陷不足将留待专业人员研发处理,处于中心地位的民主则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保障,引导其健康良性发展。
政府必须切实把电子政府建设和电子民主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加强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法律制度建设,进行网络立法和制度创新,对网络自由的限度、保护隐私、网络道德和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规定。保护合法论坛的生存和发展,鼓励合法政治博客的创建,保证公民话语表达的效果和力量,维护网络群体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调整网上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使其沿着有利于社会政治进步、符合全人类发展的轨道前进。只有这样,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民主权利和信息自由权。这些既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2、电子民主要求政府权力从集权走向分权
传统金字塔式集中、刻板的信息传输和解决问题的机制经常表现出反应迟滞和不灵活等弊端,它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社会,跟不上民主化进程的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促使社会的阶层结构、权力结构、政府组织形式和政治活动方式发生变化。电子政府对传统官僚体制的高度集权形成了巨大冲击。因为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它提供了一个无中心的自由领域。信息和权力不再垄断于政府官僚手中,这意味着原有的官僚制集权模型被打破,将更多地实行分权,把权力由政府还给社会、还给公众。
政府应加快行政体制的改革,推动组织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纵横交错的水平网状结构转变,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民主化。这要求政府适时向子系统、向地方、向社会分权。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电子民主要求政府改革等级集权制的官僚科层组织,实行分权管理
3、电子民主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和过程透明
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电子民主在网络资源的运用上能否让公民充分获知政府信息,民众与政府能否有效互动沟通,以及是否得以作为自由、公开表达意见的公共领域等要件,均是实践电子民主的重要条件。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其所控制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各种形式的权利都依赖于信息,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成为民众参政的生命线。政府信息公开是保证公民在知情前提下实现民主权利的需要,也是对政府透明度的基本要求。电子民主的实现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过程透明,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流通与共享。政府应重视建设具有整合性、示范性的公用电子资料库,包括经济、贸易、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各部门应在最大范围内提供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不仅政府的职责范围、行政程序、政策制定、公共开支等信息,而且政府制定各种法规政策的原因、目的、决策和执行过程等公众关心的信息都必须通过网络及时向公众发布,扩大公民的政府信息拥有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非理性判断行为,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并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同时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公众的利益,强化民主政治,增加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透明度,有效遏制腐败。
4、电子民主要求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
民主要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政治不仅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公民知政,更重要的是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电子政府的发展,扩大了社会民主政治的内涵,拉近了决策者与参与者、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政府决策过程的公共参与和民主公开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电子民主的实现要求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利用网络技术改变政府传统的信息传送模式,通过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把政府运行所需要的信息迅速及时转化为决策和管理的依据,将政府的机构设置、决策程序、运行方式纳入技术控制的范畴,从而保证政府决策与管理的科学高效。另一方面,公众可以借助网络多渠道地将信息直接传至决策层,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层级,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使公众的意愿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民意调查测验,开展听证咨询,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广泛吸纳民众意见,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公共决策的质量以及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
环境
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总有相对固定的公共空间作为社会活动和相互交流的领域和环境。随着网络技术能力和覆盖面的持续扩大,进入网络空间的公民将越来越多。电子民主的发展、公众参政素质的提升必将形成对扩充公共领域空间的巨大需求。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公共领域的功能是,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经过讨论达成的共识,促进公共权力的合理化。共识的形成,需要理性的讨论与言论互动。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明确使用“沟通理性”(comnmnica-rive rationality)一词作为公共领域理性论述的原则。他认为理想的沟通模式是由下而上的、去中心式的理性沟通,双方在对等立场上进行的双向互动沟通。
信息时代的网络能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宽泛意义上的网络空间的建立是否意味着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或者网络公共领域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都遭到质疑。但从客观上来说,网络具有公共领域存在的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瑞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虚拟社群》(Vit-tual Community)一书中表示,计算机媒介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具有强大的民主传播力量,它将挑战现存政治阶层,打破政治结构对强有力的大众传媒的垄断,重振因商业化、社会化等因素分裂而衰落的公共领域,将网络视为一个“没有奴隶的雅典城”。
作为信息和意见传播的平台,传媒在公共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哈贝马斯那里,理想的传媒应该可以提供开放的公共论坛,尊重弱势群体的发言空间,呈现多元化的报道,以彰显公共领域的精义及多元社会的理念。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使“理想沟通环境”平台的搭建从纯技术角度来讲具有了某种可能性,它符合理想公共领域建构的两个内部条件:广泛参与和理性沟通。以往大众传媒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只能铺陈各种意见,而网络最大特征就是互动,更多的网民可以不受种族、性别、国籍与年龄限制参与讨论。基于网络媒体构建的网络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理空间内公共领域的延伸或变形,它与传统的公共领域相比概念更加多元化。
当代网络公共领域的形式主要以论坛(Forum)和博客(Blog)为代表。尽管它们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而言,从外在形态上看,作为网民公共辩论的场所,具备了公共领域的三个基本特征:参与主体是由私人组成的公众;公共领域为参与者们提供充分讨论与沟通的公共场所;参与主体能够无拘束地进行批判性讨论。与面对面的参与讨论相比,透过信息与通讯科技的计算机中介传播,互动讨论可以更加理性、更具逻辑性。网民从自己的私人经验出发进行讨论,较少地受到政治宣传的影响,更容易发表批判的观点。并且,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挑战权威,而不是随声附和。网民的讨论一般会形成一个大致的舆论方向,而有时观点的交锋也会让参与者获得思想上的启发,推动问题的深层次发展。网络论坛还有刺激公共议题辩论与对话的潜力,借此可促使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公众参与。
此外,理想的公共领域决不仅仅是一个言论平台,其最终目的在于对公共权力展开批判,进而影响公共权力机构,在决策时充分考虑公民的利益。由此可见,公共领域的成熟形式应当是社会成员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并与国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公众通过网络社区的自由讨论和交流,形成包含公众利益要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公共舆论,并且通过一定的渠道进入决策系统,或者作为影响决策的外部压力。
以网络媒体为平台的公共对话及其建构的公共领域首要的基础,是公众对公共事务有各种形态的价值观取向,公众可以自行表达或支持某一观点来参与社会决策或为其提供参考。其次是应该保证媒体只是一个属于公众的平台,权力及资本对公众舆论的形成不构成任何干预。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合作,需要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努力。一方面,国家要为公众提供进入话语空间的途径。哈贝马斯强调,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国家应该以加强网络行政法制监管为突破口,从规范网站建设与运营活动人手,着力构建以政府为督导主体,以网络法律规范为依据准则的管理框架体系。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管理条例,在制度上保障促进网络社区的健康自由发展,为公民提供广阔的多维度的言论空间。除此之外,当前政府决策的形成更多依赖专家智囊团:网络言论并未成为主要的决策参考坐标,所以还要加快形成通过网络采集公民言论意见并最终进入决策系统的有效机制,真正发挥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
另一方面,媒体和公众也应当提升社会责任感。网络媒体要充分重视网络公共领域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以利于深入讨论问题,也容易达成共识,防止使网络变成一个只发泄个人心中不满的非理性空间,而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宝库。要不断激发人们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和提升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使公共领域形成与国家政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能够真正代表公众的社会舆论。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吸收、融合,发展新的文化——网络文化,促进新的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发展。
民众
在电子民主的构建中,积极公民的培育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为人是技术的掌握者和运用者,对模型中硬件、软件及环境条件的建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需要扩大公民参与,加强公民信息教育。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官员领导能力,重塑官民关系。此外,还应进一步发展壮大公民社会。
1、扩大公民参与,加强信息教育
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实现民主的两大基石。网络技术的实时互动与异步传输并举的功能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公共领域的组织界限,使传统的公民参与模式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线参与”将成为信息时代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基于电子政府的运转平台,政府信息的公开有助于强化公民的知情权,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公民参与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政府要有意识地培育社会力量,推动有效参与系统的完善,拓宽参与渠道,保障利益表达机制的畅通。一方面是建立各级政府网站,为公民提供信息和一站式服务,提供可用的电子邮件链接和政务论坛,方便公民与政府官员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多样化的参与形式,比如电子民意测验、电子竞选、电子投票、电子市政厅会议等,使参与范围扩展到所有能使用网络终端的公民,提高公众的参与兴趣,增强公民参与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强化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公民的文化素养、政治意识、政治能力是实现公民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一是要加强公民的信息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培养新时代的掌握电子技术的公民。普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他们对获取政府信息和接受服务的能力。高度重视信息社会的公平问题,政府应当积极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和能力,从而公平参与政府的管理。在实践上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培养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的能力。二是要为公民营造宽松的政治生活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培育公民意识。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思想的开放性已经日益成为人们选择传播媒介的主要方面。公民通过参与网络社区获取信息和帮助,寻求一种归属感,在心理上满足自我认知。网络上自由、平等、民主的交流方式也逐渐为他们所接受并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公民责任意识、宽容精神、竞争意识、自律意识等的培养,使公民确立自身作为思想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实现从臣民到公民意识的转变,塑造电子民主需要的积极公民。
2、提升领导能力,重塑官民关系
信息时代对政府行政人员尤其是领导阶层的素质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实现电子民主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电子民主还要求政府摒弃以往“自上而下”单一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更多的是建立公民“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与意见表达机制,重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政府部门中部分公务人员的既得利益或权力范围势必受到威胁和限制,必然导致这部分人员对新技术的抵触和排斥。如果政府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阶层在观念上抵制阻碍信息技术的运用,那么必然导致政府实际运作的低效和停滞不前,这显然与社会政治发展和民主进程相背离。构建电子民主,对政府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应用技能等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政府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Officer,CIO)制度。政府CIO应该既是熟悉政府业务的业务专家,又是精通信息技术的技术专家,还是懂得现代管理的管理专家,并且善于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将部门信息化战略与部门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在一起,负责本部门或本地区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监督和评估、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电子民主的发展需要政府官员和民选代表,积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竞争、民主和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网络教育培训,增强行政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行政能力,这对于保证电子公共服务提供端的顺利执行是至关重要的。电子民主是一种双向、互动、直接的民主,政府公务人员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条件,熟练进行网上办公,开辟与公民沟通的电子民主渠道,设立网站论坛和个人博客,主动与公民进行沟通,倾听公民的意见,坦诚、平等地与公民对话。
信息时代,互联网架起了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的电子桥梁。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使公民与政府的沟通具有了双向互动性,有助于回归苏格拉底时代真正的“对话”。电子民主需要在政府信任和公民参与的基础之上重塑官民之间的新型关系。电子民主下的政府不应该是治民或为民做主的政府,而是为民服务,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朝着“24小时”、“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民有、民治、民享”。电子民主需要的官民关系也不是对立的、矛盾的“治”与“被治”,而是协商合作的双向互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协商,通过与政府官员的电子邮件来往,甚至是网络论坛上的直接对话,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评议,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政府行为、政治过程。政府官员借助互联网直接倾听到人民呼声,了解群众意见,采纳合理建议,保证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合法权益。
3、发展壮大公民社会
实行民主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公民社会在推动民主的潮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强大的、活跃的、参与式的公民社会将使国家更加负责任地行动,并对公民的需要更快地做出反应,因此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已经成为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公民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性社团组织所形成的互惠、信任、合作等规范,正是维系民主和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社区团体和私人基金会等。民主治理和全球化的发展迅速扩大了全球公民社会的规模、范围和能力。信息化的来临使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一方面赋予既有公民组织和社会团体网络在线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群体形式,即虚拟社群。它是围绕着共同利益或目的而组织起来,在网络虚拟世界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网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意愿,登录任意网络社群站点,注册成为其中一员,对社会现象、政治事件等发表意见。形成公众舆论,以期对政府行为和政治过程造成影响。网络社群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表明,公民社会所折射出的普通民众对公共权力制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公民社会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公民社会能促进民主化的发展,民主化也有助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所以,电子民主的实现需要大力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扶持代表各阶层利益的社会团体并扩大其影响。
总之,电子民主的实现任重道远,需要在硬件、软件、环境、人件各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各要素之间必须加以协调整合,尤其重视人件在引导创建硬件、软件、环境条件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除了以上条件外,现实社会文化、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则是电子民主构建的制约因素。电子民主的构建既有广阔的前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尽管对电子民主的前景还存在着争议,对于21世纪的政府来说,电子民主的主要问题不是探讨技术能否推动民主,而在于如何创造具体条件,为电子民主的构建开辟道路。
组成部分
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电子民主划分为信息、咨询与积极参与三个部分。这些定义也代表了电子民主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层次。信息的准备是最初的步骤,然后是更具挑战性的电子咨询和政府管理的总计目标——积极的市民参与。
信息——政府主动发布政策制定的信息,或者市民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以上二者信息都遵循从政府到市民的流向,为他们进一步参与民主的过程提供足够的信息,其途径有获取公共记录、官方公报、政府网站等。
咨询——政府就政策制订进行咨询并获取市民的反馈。为了获取反馈,政府需要界定与政策制定相关的人,也需要事先向市民发提供信息。咨询由此创造了一种由政府发起、市民参政的有限的双向互动关系,目标就是提高民主过程中的社区参与性。例如立法草案的评论、公众观点调查。
积极参与——市民积极地参与决策和政策制定。积极参与意味着市民本身在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作用,例如提出政策提案。同时政策的表述和最终的决策还在于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市民的参与是基于政府和市民合作关系之上的高级的双向关系。例如公开论坛、非专业人士座谈小组和对话。
从信息到咨询再到积极参与,市民加诸于政策制定的相关影响力增加了。这一来自于市民的影响是运用既定的规则和民主原则无法取代的。信息、咨询和积极参与的活动再一定程度上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民主的过程中。但是随着民主进程的日益推进,市民要求更加开放和透明,社会环境以及各种挑战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政府现在正在积极地寻求加强这些互动的方法。
运用工具
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制定信息、咨询和积极参与的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这依赖于以下几点:
目标:如果期望达到的效果是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那么集中于信息的工具变足够了;如果目标是获得市民的反馈,选择咨询性的工具是有必要的;如果需要市民就新政策的制定多提预案,那么积极参与的工具是必须的。
公众:工具的选择和应用需要适合公众。如果目标是让所有顾问班子的市民直接之情,那么就需要能够为所有人都提供信息的工具。
可获取的资源:工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员工和技术设备的情况,以及可支配的花费。
当考虑将这些工具与目标、公众与可获取的资源配对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单一的工具不能达到良好的与公众沟通的效果,通常需要多种工具和手段结合。在运用新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时候,运用这些综合的手段则更重要。
以下是对这些工具的结构、实例的概观,虽然工具不计其数,对其的组合也数不胜数,但从基本上来说,从使用的主要领域划分,可分为信息的工具、自选定工具、积极参与的工具。
网上信息
信息是主要由电子化驱动的政府和市民关系的表征,政府和公共管理机构公布大量的数据,电子化的手段使它们得到处理、便于获取和更快捷高效地得到传播。另外《信息自由法案》也通过要求所有机构制定一份公众计划,为向市民分享和传播信息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政府在信息方面使用的信息通讯技术和电子民主工具主要有:
门户网站:这是各级政府普遍使用的发布信息的工具。现在议会网站开始成为重要的站点。门户网站成为政府服务的前沿。他们为多项议会服务提供单一的入口。“直接政府”和“你的伦敦”是便捷式站点的代表。议会的日程表、多种委员会会议和会议纪要都能够在所有的议会网站上找到。另外一个日渐普遍、有趣又有用的电子民主工具是网络直播,允许市民和感兴趣的政党在网上观看议会会议。
搜索引擎、网站导航与链接: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用户快捷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清晰的网站导航和与其他网站的链接包含了使上网更便捷的相关信息。搜索引擎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简单的关键词的输入找到文件,提供给他们链接的目录,或者能直接点击进入获取的文件。
电子化站点:政府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立电脑终端和电子设备,向市民免费开放,提供在线公共信息。
通常通过电子手段发布的信息有:政策提案文件、立法草案和报告;政府公文、先行法规、财政信息、目录文件;政策制定过程和程序;公共出版物的留档和获取;
政府也会通过发展创新手段使新的或以前未被公布的信息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工具得以公开,例如:政府部门结构和人员的官方详细资料;经常性的问卷;个人信息等。
在线咨询
除了运用信息通讯技术提供信息以外,政府也开始实用它来与市民进行互动咨询。这些咨询的信息通讯技术工具包括:
电子信箱:电子信箱使市民有机会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政府。这些包括市民们可以随意与之通信的电子邮箱地址,有时每个不同的事务都有不同的电子邮箱。在线信箱也提供了不同的事先设计好的信件模板。
电子邮件发送名录:通过这一名录,政府就能把诸如政策草案之类的文件传送给相关的利益群体。市民们能够通过申请提交他们的邮件地址,接到信息以后,他们可以就政府的发文做出回应和评论。
网上论坛与“群”:这些工具与电子邮件群发名单比较相似,但是关键性的区别是民众能够知晓其他参与者的反应,并且参与互动。政府对这些意见的交换采取完全开放的态度,利用一些工具或者雇佣管理员检查并过滤掉攻击性的言论。
在线聊天室:电子邮件名录和网上论坛在时间上都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用户的互动也有一个时间间隔,而在线聊天使用户得以在一个固定的时段内(一般两个小时)进行实时沟通。
调查:政府通过他们的网站或者电子邮件,对服务质量和政策事务方面展开调查。现在,很多电子民主的工具已经集中在“社区网站”的因特网应用中了。社区网站通常是根据需要接触的利益群体来划分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外观和特征,适用于不同的群体,例如年轻人、老年人等等。
在线的积极参与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使公民们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是目前电子民主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内容。这依然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现在已经出现的一些在线的积极参与的例子有:
外部链接:政府可以建立其门户网与外部网络的链接。政府由此对政策制定采取开放的态度,和公民们一同有效地制定日程,培育公开交流的市民社会。
利用市民们的论坛和在线聊天:政府也可以考虑参加在市民网站上的论坛和在线聊天,即使这些机会不能轻易被发掘,但它们是政府主动寻求政策制定的市民参与的重要方法。
互动游戏与情境设计:政府可以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创新手段,通过网上游戏与情境设计提升市民参与制定政策的积极性。
局限
虽然电子民主提供了诸多的优势和机会,但也有它的局限性,这是政府在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加强政府与市民关系的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方面。
数字化分化:数字化分化指的是能否获取信息通讯工具(尤其指网络)的分化。这种分化来自于收入、教育、种族和年龄的差别。它同样存在于家庭、商业组织、地域和整个国家之中。一旦提到信息通讯工具,数字化分化就意味着“拥有信息”与“没有信息”的差别。这为政府依赖于信息通讯技术手段接触民众带来了局限,也给政府提出了如何让所有公民平等得获取信息的问题。
对特殊群体来说的可用性:有一些特殊的群体在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工具时有其特殊的问题,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和一些在语言上有障碍的少数人群。
公民的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教育水平:当今,信息通讯技术工具还要求使用者掌握特定的技巧,熟练运用计算机。将来,一个可能就是信息通讯技术工具会越来越简单易用,例如通过互动式电视设备等。
政府的人力资源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在政府方面也是一个问题。在构建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积极地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工具也要求政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信息通讯技术工具的使用增加了反馈的数量,则对人力资源还是技术资源来说,无疑都构成了压力。
技术容量:运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支持信息、咨询和积极参与要求政府与公民双方面都要有充足的技术设备。
费用和财政限制:虽然信息通讯技术通常被认为是节省开支的手段,但是同时,在数量、质量和及时性上的高要求和高期待也抵消了上述费用的节省。
合法性问题:例如在网上咨询和参与过程中,政府官员的角色和法律身份定位问题等,这些法律和政策的框架都没有完全发展成熟。
网络影响
正面
(一)互联网络的普及使信息可以为公众共享
在互联网络出现以前,大型计算机及其对信息的垄断处理方式是权威组织及其技术精英统治的有力象征。反主流文化分子宣称,必须进行一场革命,以便使数千万人有机会调用世界上的各种数据库,这是大众获得自主权利不可缺少的条件。网络的兴起使亿万台计算机借助电缆和卫星技术形成不放过任何东西的庞大的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潜在地具有颠覆作用,它扩大了公众的选择机会,也天然地符合民主精神。
(二)网络化使公众政治参与能力有所提高
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有助于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注: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而网络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手段无疑更具威力,当网络应用于政治后,它必然推动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份量。
1.网络化将使公众的政治参与有突破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程度进一步提高。网络技术不仅会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还能使公民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从公民的角度看,公民透过网络不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还可以以多种方式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决策。可以预见,网络化的社会中,人大或议会会议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其本身,选民与代表、议员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正在参加代表大会的代表也可通过网络与选民进行必要的交流。电子空间将使权力从代理和政治代表手中转到那些直接参与价值增值的普通劳动者和公民手中。民主政治在网络经济中不再是一种现代政体必不可少的缀饰,公民的政治参与将不仅仅限于投票,网络将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2.网络在提高选举中公众参与政治的能力上有显着优势。主要表现在:
(1)网络选举更便宜。在选举中,网络以其经济效益而言,无媒体能出其右。网络可使网站平均每天寄出3000~10,000封电子邮件,节省的印刷费和邮资相当可观。而建立网站的费用比起传统的电视和印刷媒体也要便宜得多。
(2)网络提高公民对选举的兴趣。“冷战的结束使资本主义成了经济竞赛的胜者,它也似乎给予了西方式代议民主制以胜利的荣光,然而到了今天,随着民主往世界所有角落的扩散,它或许早就已经到头了。在它成功的巅峰,代议民主制已经显得过时。对今天的民主程度,世界上很多人都表示憎恶或者冷淡。”(注:约翰·奈斯比特:《大挑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96、96、97页。)而网络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和政治控制,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它甚至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网络将成为进行政治对话的一条主要途径,也将是表达选民选举意志的主要渠道。在不久的将来,当电脑普及之后,就具备了上网进行政治投票或对重大问题实行全民公决的可能性。A·托夫勒夫妇把这种从依赖代表转为依靠人们自己的过渡称为“半直接的民主”(注: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6页。)。
(3)网络技术的发展会使公民的投票率增加。前面说过,“对今天的民主程序,世界上很多人都表示憎恶或者冷淡”(注:约翰·奈斯比特:《大挑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96、96、97页。),“当这些技术(网络技术)进一步成熟后,会极大地增加选民投票率”(注:郭志、赖伟中:《世纪末的聚集——信息时代的文明变迁》,甘肃科技出版社,1998年,第67、72、72页。),从而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范围。“因为选民坐在家中,通过网络即可轻松投票,所以有政治学家预测说,美国大选的投票率将会由现在的50%~55%上升到65%~75%。如果再辅以一系列相关措施,那么投票率还会有更大的上升。”(注:郭志、赖伟中:《世纪末的聚集——信息时代的文明变迁》,甘肃科技出版社,1998年,第67、72、72页。)
(三)政府上网最终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民主的原意是公民的权利,民主政治即政治事务最终权力属于公民。民主政治必须是开放的政治。开放政治就是重大事情让公众知悉,即公民要有知情权。人民的政府就要让人民知道政府的活动,特别是决策过程,以实现尽可能广泛的民主。因此,政府上网无疑是一个可以推广的做法。
1.政府上网将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大提高。电子网络为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提供了经济而快捷的渠道。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过程不再是神秘的东西,通过网络,公民可以最贴近地了解政府的工作过程。网络技术能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从而有利于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对决策的参与主要表现为集体决策取代个人决策,即决策过程广泛吸纳民众意见。中国政府的一些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设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网页,提供各种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使政府工作正变得更公开、更透明。
2.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便利。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这条便利的渠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收集各种意见,获得信息反馈。由于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避免因经过多层过滤而使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网络的快速信息传递同时也使公众的信息反馈速度大大加快,并且与高层次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成为可能。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科层制等级的观念,更打破了种种限制,为平等自由的交流铺平道路。一个平民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一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已很平常。总之,网络使公众和政府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
(四)网络抑制独裁专制
就在不久以前,独裁专制势力还能够用控制信息的办法来控制人们,即使是最可怕的政治压迫和残害都可能躲过国际社会的关注,或者至少让有关信息的传递极其缓慢和模糊,等到其它国家有所反应也已木已成舟,为时已晚。而如今有了电子网络,“信息不再会被控制——这也就是说人们不再被控制和压抑”(注:约翰·奈斯比特:《大挑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96、96、97页。),暴行一旦发生,整个世界就会立即知道。当年,俄罗斯军队入侵车臣,在几分钟之内,车臣方面就在因特网上发布了这则消息,消息立即传遍世界。所以,电子网络让独裁专制无处藏身,从而客观上防止和抑制了独裁专制行为的泛滥,使民主阵地更加巩固。
负面
电子网络能导致信息霸权,信息霸权是国际政治霸权的一种延伸。从世界范围看,英语霸权和美国霸权表现的特别明显。互联网80%的信息流量使用英语,40%的网民在美国。并且,美国人还制定了详细的全球网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期望在未来单独地充当“网络警察”。因此,网络的民主(电子民主)在国际上来说,更多是美国人的民主。就目前看来,这一状况很难被打破。除此之外,电子网络对民主的负面影响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的发展可能导致无政府状态
在未来的网络社会中,民众与基层行政人员或行政领导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对话。信息的集中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网络使行政决策走向集中,从而导致无政府状态。“权力集中化过程是信息被权力者用于权力运作的维护,并假借它获得权力的加深和放大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反民主的。”(注:孟华:“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科版)1999年第2期。)
(二)网络的发展使民主可能具有欺骗性
网络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公开性,而公开性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但相反,计算机也可能用于更加巧妙的编辑和操纵信息,使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事件、数字失实,从而误导公众。更厉害的是,用网络信息轰炸的手法把大量公众无法消化的权威信息塞满公众的头脑,这往往使公众无法面对纷繁复杂的权威信息做出自己正确的抉择。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欺骗。
(三)网络的发展可能导致阶层分化
在一国之内,网络的发展把人群迅速分化为技术精英和普通大众。托夫勒正确指出,各个高技术国家的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的可怕威胁来自于国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下层阶层与上流社会之间的鸿沟实际是随着新的传媒系统(网络)的普及而扩大了。这条大峡谷一样深的信息鸿沟最终会威胁到民主。
(四)网络助长了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政府机构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我们每个人的信息,我们常常对它被怎样利用,它是否准确等一无所知。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中蕴涵了大量的细节。”(注: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31、332页。)各种记录一起勾勒出了每个人的形象,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副描绘你的私人活动的、精确得让你感觉受到侵犯的图画。再者,由于网络安全性问题,与我们相关的种种信息会被滥用,这样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因为有人正在跟踪搜集你的情况,而“一种可谓通盘为文件所记录的生活”(注: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网络将人们的行踪记录下来——为之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17:36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