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是一个有着一定规模、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学科。但是,现代心理学也有着许多矛盾和冲突,面临着分裂和破碎、脱离社会生活等尴尬处境,有时这些问题似乎非常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生存。探索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本理论体系的主旨。
理论概述
现代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是明显的,但现代心理学的问题和困境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当属心理学的分裂和破碎。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式”,从来没有像其他规范科学那样拥有一个学科共同体都能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的创立之时,学科内部至少存在着4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方式:以
冯特、
艾宾浩斯和
铁钦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模式;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以
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和使用临床方法的模式;以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的创立者詹姆士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上述几种研究模式强调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各自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心理学内部早期的分裂。在心理学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学派,使得心理学分裂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分裂表现
现代心理学继续沿着分裂的路线越走越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分裂出现了新的特点:原来的流派争吵趋于缓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态度,但折衷主义并非统一,实际上,在折衷主义的掩盖之下,
西方心理学的分裂现象更加趋于恶化。其表现是:
1、研究课题的破碎
心理学家所研究的课题往往互不相干,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往往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经验研究的支持。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更是琐碎和缺乏体系,同为心理学家,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缺乏“心理学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感;
2、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分裂
心理学家在世界观和
方法论上存在两大阵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阵营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而人文主义阵营以现象学和释义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在科学观、方法论、人的价值与科学的价值、决定论对非决定论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在心理学的内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对立范畴,如遗传对环境、主观对客观、意识对无意识、通用主义对特质论、还原论对非还原论、动力论对静态论、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理性对非理性等等;
3、科学家与实践者的分裂
当前最为严重的要数科学家与实践者的分裂,即从事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同从事临床等应用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分裂。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往往认为从事临床应用的心理学家过于浮浅,属于“工匠”范畴,所做的是低层次的工作,而
应用心理学家则认为从事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钻到科学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
4、组织机构解体的危机
学科恶性分化的结果是,许多以前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课题被其他新兴学科所蚕食,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的一段话代表了心理学家的这种担心,他指出:“在我一个最可怕的恶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实验心理学家被发配到正在兴起的
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和
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学院抢走,心理病理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
面临问题
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无法解决心理现象的社会植根性同研究取向上的个体主义倾向的矛盾。个体主义是当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典型特点。个体主义取向在
心理学研究中的表现是,忽视心理和行为产生的
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从个体内部寻求行为的原因,从个体本身寻找心理和行为的解释。西方
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这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探索意识的元素及其结合的方式,对文化的影响丝毫不感兴趣;行为主义致力于刺激和反应的分析,把社会文化背景作为无关的因素加以控制;精神分析挖掘行为的潜意识动力,文化成为性本能压抑后升华的结果;
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把人看成是追求潜能的自我实现的个体,而潜能只不过是一种“类似本能”,本质上还是一种生物动力;当代的
认知心理学也没有跳出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范畴,它把个体内部的图式和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文化的影响被置于关注的视野之外。造成这种个体主义取向的直接原因是心理学的方法论的限制。现代心理学最崇尚的方法是实验法,而实验法对于实验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所有的变量。文化因素、社会影响在实验室中则无法控制和操纵,更无法操作化和量化,其结果是为了维护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效率,只能弃之于不顾了。
但心理学现象就其本质来讲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无论就其起源和发生、发展来讲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植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带着文化的深刻烙印。脱离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去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歪曲心理生活的现实,阻碍人们对心理和行为本质的正确认识。
现代心理学因其个体主义取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在
后现代主义背景之下,女权主义心理学(feministpsychology)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取向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女权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西方主流文化是父权制文化,主流心理学是大男子主义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从个体主义的研究方式着手,忽视父权制文化的现实,把男性作为一般的人,以男性心理作为标准衡量女性,
曲解和扭曲了女性的心理,为维护男性在社会上的优越地位和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新兴的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思潮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对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取向提出批评。多元文化论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
西方心理学在忽视文化背景的方法论指导之下,忽视文化的作用,而实际上它并没有脱离文化,只不过是它仅仅反映了西方主流文化。多元文化论者认为:“西方心理学倾向于从
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得之于主要人口的成果和理论应用于所有的群体。”这种研究取向的结果是歪曲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造成了心理学中的通用主义、白人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流行。
违背现实
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我们所说的脱节并不是指现代心理学缺乏应用研究,实际上,
应用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应用研究也对
军事工业、航天工业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在科学技术的原则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从人类生活的意义出发的。因此,我们所说的脱节是指心理学同人们日常生活的脱节,这种脱节表现在心理学对人们精神生活的
忽视,心理学过于重视经验方法,以至于不能以经验方法研究的精神领域被排斥在科学心理学的范围之外。
传统的行为主义曾经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可观察的行为上,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和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种状况逐渐好转,但行为主义的阴魂不散,操作化和客观化的原则仍旧限制人们对精神领域的探索。事实上,像
高峰体验、超越自我的意识、变异的意识状态等等对人类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这样一些问题却成了心理学的边缘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心理学家也成了心理学科领域的边缘群体,从来没有在心理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公众领域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广泛的、积极的关注,但是在学术圈里却受到冷遇甚至蔑视”。即使那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
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也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在其临床实践中不注重人们精神生活的实际,片面追求标准化、操作化,其结果是临床实践同精神生活的背离,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治愈精神的疾病。所以现代
西方心理学中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大声呼吁放弃标准化的追求,从生活的意义出发,考虑患者的特殊需求。
困境分析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或困境,即分裂和破碎、个体主义取向、与现实生活脱节等虽然有着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于现代心理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所采纳的基础假设和理论。自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之日起,主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效仿自然科学,成为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的规范学科。效仿自然科学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牛顿的物理学原理、
门捷列夫的
元素周期表等自然科学的成就使得科学家发现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界背后所隐藏的规律。这些科学规律应用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后又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收益。
心理学创立之初,在摆脱哲学母体的欲望激励下,一心要成为不同于哲学的学科,而自然科学的成功给心理学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然科学不就是一个可资利用的现成模式吗?另一个原因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它把经验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升为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只有经验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是唯一正确的,除此之外的任何科学观和方法论都是非科学的。接受这种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就意味着心理学必须走自然科学的道路。所以,心理学采纳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并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符合一种哲学的期待。
任何科学观和方法论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和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就意味着心理学全盘接受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和理论。经典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是决定论、还原论、机械唯物论和元素论的观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基础假设的意义和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决定论是经验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依据这一假设,任何自然现象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自然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发现这种因果关系,从而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是科学的主要任务。决定论原则贯彻到心理学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就成为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行为主义在这方面是最典型的,行为分析的基本目标就是发现行为的原因,从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中确定反应的决定因素,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采纳的是心理决定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无论其多么琐碎和
细微,都是有原因的,都反映了潜意识的欲望和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难以摆脱决定论的制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里,人的一生都被一种“类似本能”的自我实现潜能所决定;所有的学习理论,心理治疗方案、教育和干预策略无一不是以发现决定行为的因素作为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决定论原则贯穿于现代心理学的始终。
还原论方法
还原论也是经典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之一。还原论的观点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
奥卡姆(Ockham,1290~1349)的思想。奥卡姆认为,对于某一现象或事件的最好的解释是那些最简单、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任何多余的和
累赘的假设、概念、理论都应尽可能地予以排除。后来,人们把这一思想称为“
奥卡姆剃刀”。遵循
奥卡姆的原则,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越简单越好,任何复杂的现象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都可以被归结为某种更为简单的现象。这种思想贯彻到心理学中,出现了所谓的“吝啬原则”,即对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应该越简单越好,尽量不使用目的、情感、意识等词汇,而应该使用刺激、反应、接纳、向性等等概念。总之,复杂的心理现象应该进行归并和还原,在更为简单的水平上得到解释。
现代心理学以各种形式承袭了还原论的原则。早期的行为主义把行为还原为刺激和反应,刺激无论多么复杂,最终可归结为某种物理化学的事件;反应则最终可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也具有物理化学的性质。所以,在行为主义那里,行为不过是由一种物理化学变化所导致的另外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现代
认知心理学把认知过程比拟为计算机的符号操作过程,认为复杂的认知过程不过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生物学则认为复杂的社会行为可以在基因的水平上得到解释。总之,形形色色的还原论泛滥成灾,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大特色。
与决定论和还原论有关的另一个基础假设是机械唯物论。经典自然科学在
牛顿物理学定律的指导下,倾向于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运行和谐的机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部分都按照自然的规律像一部机器那样和谐运转。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更进一步,认为动物也是机器,并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描绘了反射的过程。另一位哲学家拉美特利把这一思想运用到人类领域,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行为主义承袭了机械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就像一台“自动机”,刺激引起反应,反应相当于一定的刺激。所以,控制了刺激也就控制了人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在其本质上也建立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尽管所谓的认知革命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的痼疾仍困扰着我们,就像
相对论出现之前的物理学。仔细的观察你就可以发现一台机器――这次是一台多用途的计算机――处于灵魂的深处”。
综合性
经典自然科学始终坚持,物质世界尽管丰富多彩,但在本质上都是由共同的元素组成,分析和发现这些元素,确定这些元素的组合规律构成了各门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心理学在接纳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时,也接纳了这种元素论的基础假设。因此,寻求心理或行为的元素,确定心理元素或行为元素的结构和组合规律,就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心理学家期待着有一天能像化学家那样,以
元素周期表的方式解释心理和行为的元素。虽然这种
元素主义的方法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这种思维方式仍处处表现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难以彻底根除。
经典自然科学所赖以维系的这些基础假设同它所处的时代、生产发展的水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经典自然科学的这些基础假设同它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换句话来说,经典自然科学家是根据他们对所研究的对象――物质世界――的认识确立这些假设,选定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程序。而现代心理学在采纳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接纳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的时候,不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而是在一种摆脱传统思辨的
形而上学欲望的推动下,根据实证主义哲学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选择。美国心理学家科克(S.Koch)早在1959年就指出,心理学是一个
奇怪的学科,它不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模式和程序,在心理学确立要研究的东西之前,它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就已经存在了。
这恰恰是现代心理学的悲剧之所在:它的一切标准都是外在的,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程序和模式,而是为了满足作为科学的标准。自然科学是根据它所要研究的问题确立方法的,而心理学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像自然科学看齐。它不管自己要研究什么,只要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就足够了。这种对自然科学的盲目崇拜是造成现代心理学困境和各种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分裂和破碎。分裂和破碎的原因有多种,究其根源还在于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时就出现了问题。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属性使得它不可能轻易地归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这样一来,分裂就出现了。面对自然科学模式研究心理现象的困难,一些心理学家
削足适履,满足自然科学的要求;另外一些心理学家掩耳盗铃,回避问题的存在;部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学科借鉴不同的方法,各自形成不同的研究取向,导致了学派的分裂。元素论模式则使得心理学家把关注的重心放在细小的问题上,完整的心理现象被
分割成互不相干的碎块,心理学的分裂和破碎因而在所难免。
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物质世界不同于人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它不因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因研究者态度的不同而不同。闪电就是闪电,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面对任何研究者,闪电的性质都不会改变。但心理现象不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条件,人们的心理特征不同,而且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的特征,当面对不同的研究者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心理学在采纳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时,没有考虑研究对象的差异,把心理现象当成自然现象来进行研究,试图像自然科学那样,对某一现象进行控制,排除其他条件的影响,以因果决定论的模式,使用还原的方法,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这样一来,排斥文化影响,从个体本身寻找行为原因的个体主义倾向就不可避免了。
脱离日常生活也是由于心理学错误地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所致。心理学家在确定研究的问题之前,方法已经确定了,即必须使用经验自然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哲学教导他们只有使用经验自然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换句话说,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不是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是根据方法论的要求,以现有的方法能研究哪些问题,而不是需要研究哪些问题。“测量先于存在”、“方法先于问题”,可被量化、操作化、客观化的问题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不是。这样一来,心理学研究必然脱离日常生话,脱离社会实践的要求。
科学观点
种种事实表明,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在其根基上皆由于错误地采纳了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这种科学观和方法论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有它的合理性,并且取得了成功,但是当心理学家在一心一意摆脱哲学的愿望驱使下,在“物理学的殷羡”推动下,不假思索地把这种研究模式应用于人的研究时,其局限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人虽然源于自然,但人超越了自然。心理现象虽然有其自然的一面,但人的心理和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超越了产生它的物质,是高于自然现象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它的社会文化属性。因此,研究人的科学不同于研究自然的科学,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心理学若要摆脱困境,其出路只有摆脱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确立适合于意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思想家早就意识到研究人的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区别。狄尔泰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狄尔泰更多地应属于哲学家,但他在心理学方面有许多建树,甚至撰写了《描述的心理学》一书。狄尔泰区分了两种科学,即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精神科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同自然科学一样也是严格的、合理的科学模式;自然科学使用客观的量化方法,其基本取向是解释(explanation),即发现因果关系;精神科学则使用质化的描述方法,其基本取向是理解(understanding)。从这种观点来看,心理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但心理学并没有脱离科学,而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
现象概念
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
布伦塔诺针对
实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明确提出,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心理现象具有意向性,即总是有所指向,包含着自身之外的一个对象,而物理现象不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同于物理现象的研究。即使作为布伦塔诺的对立面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者,也不是一个自然科学模式的彻底崇拜者,他也意识到自然科学方法在研究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因而提出以带有人文科学色彩的民族心理学弦补
实验心理学的不足。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则更是大声疾呼不能以研究物的方式研究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然而,这些与自然科学取向不同的“他者的声音”没有引起主流心理学的重视,自然科学取向占据了优势的地位,成为“强势话语”,而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成为“边缘群体”,主流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现代心理学诸多的困境和问题。
现代心理学若要摆脱困境,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改造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下工夫,进行一场“范式”的革命。经典自然科学的
科学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这种科学观和方法论仅仅是多种形式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中的一种,并非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全部。而且这种科学观和方法论所适应的是传统自然科学的研究,
现代自然科学早已超越了实证主义的传统,确立了新的基础。因此,这种过时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根本不可能作为带有人文科学色彩的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只有依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根据研究对象――活生生的人和人的经验世界――确立自己的研究程序和模式,才能实现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转变。
研究结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有这样几个维度:一是它的原初特征,即这种经验先于任何反省和推理,是未受触动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情感、直觉、想象等心理活动;二是它的整体特征,即经验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就像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士所说的
意识流,它是一个整体的流动,虽然可以从中抽取不同的主题,但各个主题之间总是
相互联系的,组成一个经验的“
格式塔”;三是它的意向特征,即布伦塔诺所说的意向性,经验世界总是和经验世界之外的某个对象相联系的,有时经验世界也以自身为研究对象,但是当它把自身作为对象时,自身是外在于自己的;最后一个维度是,当经验世界成为研究对象时,经验世界包含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有关经验世界的知识的一个部分。经验世界的这些维度决定了它不同于物理世界,也决定了研究经验世界的心理学和研究物理世界的自然科学的本质不同。
物理世界是逻辑的、规律的、决定和被决定的,有因果关系可循,可以采取统一的模式。而经验世界有时像物理世界那样,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无规律可循的,因此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统一模式,在全体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和谐的研究。经验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一个后实证主义的时代里,心理学应该从现象学、
释义学、
历史主义的
科学哲学等不同的哲学取向中吸取不同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观点,形成一个多元的、互补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多元化理论
当我们主张一个多元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时,并不意味着鼓励心理学家在缺乏共同性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是不可取的,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也不适宜作为心理学的“游戏规则”,那种视所有的理论观点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和平等和相对主义观点只会导致心理学的进一步分裂。尤其是在心理学分裂危机加深的今天,心理学科尤其需要共同的规则或基础,需要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站在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上,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使用多元化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达到认识心理和行为本质的目的。因此,这种科学观不是一元的、极权的、统一的,而是多元的,有时不同成分之间可能还是冲突的,因为“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同时,这种多元化的科学观又有着一个共同基础,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和不相容的。现代心理学所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一个站在人文科学基础上的以理解经验世界为基本目标的多元化科学模式。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多元化的科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方法论,需要多种适合经验世界研究的多元化方法。传统上,现代心理学在自然科学取向的驱使下,把经验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量化方法作为唯一的科学方法,排斥其他方法的运用,认为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理”。
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动摇了这种信念的基础。库恩的范式论表明,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外一个范式中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的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换句话说,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表明,客观量化的方法虽然一直伴随着主流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但这种方法并没有统一整个心理学,相反,却给心理学带来了诸多的困境和问题。所以心理学应改变它的方法论观点,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只要这种方法有利于对精神生活的理解。
多元化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对复杂的经验世界的全面理解。单一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往往限制了人们认识问题的方式,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客观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只有使用客观量化方法才是科学的,并因此而排斥对现象的研究,那么心理学就只能停留在“科学”的范围内,永远脱离现实生活。心理学家应认识到,质化的、描述的方法并非主观、随意的,“尽管包括现象学、释义学、民族学、个案研究等的方法论并不意欲形成有关生活世界的客观定律,但它们的确努力反映生活世界的本质和意义结构”。(注:Schneider,K.,1998,pp.277~289)这类研究对心理学作出的贡献并不比客观、量化的方法逊色,著名的例子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马斯洛根据自己的成长过程,从朋友、老师、历史人物那里收集资料,通过质化的分析,形成了自我实现的理论,这一理论同他的需要层次论一起对人格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常的情况是,一种方法适合于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另一种方法适合于对另外一种现象的研究,即方法总是使自己适合于对象的某一方面,易于揭示问题的某一侧面,而难以揭示问题的所有方面。就质化的研究方法来说,在描述人们的心理体验方面,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对心理体验的生物关联因素,如生物电反应、激素分泌水平等等却一无所知。所以若要对人们的心理体验有全面的了解,至少需要质化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结合。“在这种意义上,那些坚持方法论多元化的科学家通过多样化方法的使用,可以对心理生活的各个侧面有所了解,可以提供一个有关心理现象的更为全面的叙述”。
近代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是起始于
十九世纪末
冯特的
构造主义,历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一直到
认知主义,然而在行为主义盛行时被抵制的
理性主义随着
认知科学的进步而再度兴起,之前因技术问题而无法深入探讨的内在认知历程再度受到重视。
现代心理学早期由冯特 (Wilhelm Wundt) 于德国
莱比锡大学创立首间心理学实验室而兴起,及后首位美国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士编写美国首本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原理》,以及鼓吹将心理学专业化的
斯坦利·霍尔于1887年创办了《美国心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及于1892年担任第一届的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后,心理学开始在美国发展
[2]。而德国其后则发展出由马科斯·韦特墨所创立的
格式塔学派,又称为
完形心理学。
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二十世纪初凭其临床治疗经验中所创立的
精神分析学亦对后来心理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
心理治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