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1768年—1842年),字定九,号省厓、槐荫山人,陕西蒲城人。清朝中后期政治家。
人物生平
王鼎少年时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心存大志。
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曾历任
翰林院庶吉士、
编修、
侍讲学士、
侍读学士等职。
嘉庆十九年(1814年),授
工部侍郎,后调任
吏部,兼管户部、
刑部。
道光二年(1822年),署
河南巡抚。数次奉命出使各省,平反冤狱,深受道光帝器重。
道光五年(1825年),授
军机大臣,次年又授户部尚书。
道光八年(1828年),历经多年的
回疆(清代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
张格尔叛乱被平定,王鼎因赞画有功,被加封
太子太保,并授绘像于
紫光阁之殊荣。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王鼎虚龄七十,道光帝亲书“
靖共笃祜”匾相赐。次年,由
协办大学士晋
东阁大学士。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 夏,黄河在河南祥符(今属开封)决堤,王鼎暂署东河
河道总督,负责督塞河口。他“朝夕驻坝”与民众同“畚锸”,终于在翌年春汛前,使决口大堤合龙,河水悉归故道。被加封为
太子太师。
王鼎力主禁烟,支持钦差大臣
林则徐赴广东查禁
鸦片。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王鼎极力主战,反对议和。
琦善因在对英交涉中获罪被革职锁拿进京,王奉旨审理。他在上奏中说:“不杀琦善,无以对天下。”并且对琦善的党羽一一制裁。
同时,随着战事不利,道光帝开始动摇,将林则徐等革职充军,遣戌
伊犁。正值河南祥符(即河南开封)黄河决口,王鼎负责督塞河口。他上疏道光奏留
林则徐助襄河工,治河竣工后,又奏请任林则徐为河督。时英国侵略者二次海上北犯,道光帝怕得罪英人,仍坚持将林则徐发往新疆。
王鼎回到北京后,向道光帝力荐林则徐之贤,并痛陈和议对国家的危害,怒斥首席
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
秦桧、
严嵩。次日又廷诤,道光仍不听,抽身欲走,鼎牵衣苦谏:“皇上不杀
琦善,无以对天下;老臣知而不言,无以对
先皇。”道光气恼,甩袍下殿。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1842年6月8日,《陕西省志·大事记》 为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初八日;《近代中国大事年表》为道光二十四年四月十二日;本志从蒲城
王鼎纪念馆考证资料)深夜,王鼎效法春秋时卫国
史鱼尸谏故事,怀惴“条约不可轻许,
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
圆明园私邸,享年74岁。王鼎死后81天,《
南京条约》签订。
林则徐听到王鼎尸谏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了《哭故相王文恪公》诗两首,赞王鼎“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王鼎死后,穆彰阿的亲信、
军机章京陈孚恩赶到王家,骗得遗书,又对王鼎之子
王沆威胁利诱,并“代为改草遗疏”。随后,陈袖藏王鼎原疏交穆彰阿邀功。道光帝只知王鼎“暴病而亡”,遂下诏悯恤优抚,追赠太保,谥文恪。
主要影响
政治
王鼎
刚正不阿,不徇私情。他在
刑部任职,先后深入九省审理过三十余起重大疑案,使贪赃枉法者均被惩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即使
封疆大吏直接插手。相互勾结的人为错案,也照查不误。浙江
德清徐仉氏与前房儿子通奸,为灭口杀死儿媳徐蔡氏一案即为典型。仉氏奸刁,买通各级官吏、忤作狱吏,造成各级官员互相包庇,虽三次开棺验尸。皆无结果。直拖延三年之久不能结案。任
按察使的王惟恂,明知其情,却被层层关系网所困,被逼自缢,使朝野震惊。王鼎复审,经过艰苦访查,弄清了受贿网,涉及巡抚一人、知府四人、同知二人、
知县四人以及许多县吏、
忤作等,案情真象大白于天下,“浙人颂为神明”。他铲除时弊,执法如山,显示了
铮铮铁骨。王鼎本人从不依人上爬,堪为自律表率。同乡同族王杰时任宰相,他从未让杰助已升迁。他要求子女族人甚严。儿子回陕参加考试,他唯恐利用权势不法行事,叮嘱儿子考前不许“见客”“见长官”。跟随家人“勿上街”,力杜嫌疑,以正自身,要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
王在户部尚书任上,两次对
盐政进行整顿。
清道光八年(1828)赴
长芦盐场调查盐政弊端,提出缓旧税、征新税,暂停征税三年,领盐补贴以补损耗三项治理措施;道光十年(1830)去两淮盐场,在
陶澍等人的配合下,采取简化管理、缩小浮收、稳定生产、打击私贩等措施,并提出新章法15条。经过整顿,朝廷税收得到增加,食盐产销两旺,百姓生活需盐也得到保障。
王鼎关心国计民生,理财有方,被誉为
嘉庆、
道光时期的理财能手。新疆
张格尔叛乱时,清廷令长龄率兵讨伐。王鼎均衡
度支,保证了军需,卓有贡献。平叛后得到赏戴花翎,绘像紫光阁的殊荣。
王鼎在整顿天津长芦盐务,两淮盐政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盐商经营,扭转了
盐课拖久危局,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道光年间,鸦片泛滥已成国家大患。王鼎力主禁烟,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查禁
鸦片。
王鼎数次奉命出使各省巡视办案,于冤狱多所平反,被称为“王青天”。
教育
王鼎对教育、社会公益异常关心。他一生视学江西,一分校会试,两主浙江张试,四主顺天乡试、二主会试,所得多奇杰士。任江西
学政,常入基层督查,垂刻《朱子小学近思录》、《六事箴言》等,充实教学内容。他在外做官仍心系故乡,曾为
蒲城尧山书院捐款,以供经费。他为倡办义仓、义田。一次主持家务的四弟对地方捐稍有犹豫,他知道后写信严责:“弟所见殊欠老成。此等义举……弟当毅然行之……”他态度鲜明,诚心感人。
水利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 夏,黄河在河南祥符(今属开封)决堤,大水泛滥,冲到归德、
陈州及安徽亳、颍一带。道光帝命王暂署
河督,偕通政使
慧成前往治理,王又保荐熟悉河工、被判遣戍伊犁的
林则徐襄助。他们“朝夕驻坝”与民众同“畚锸”,终于在翌年春汛前,使决口大堤合龙,河水悉归故道。
历史评价
林则徐:才锡元圭告禹功,公归遵渚咏飞鸿。休休岂屑争他技,蹇蹇俄惊失匪躬。下马有坟悲董相,只鸡无路尊桥公。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哭故相王文恪公》)
清代思想家
魏源把王鼎比作直臣
史鱼,比作
屈复,比作忠心保国反遭诬陷的
周公。
轶事典故
王鼎生活检朴,克已奉公,怜恤民苦。在治黄工程中,以七十四岁高龄,且背患疮疾,亲临工地指挥,紧张时竟八日不返公寓,困时和衣卧于轿中。为赶工期,不避严冬,春节也在工地度过。吃饭时买民夫食物,他告诫督工人员“大工之役,终日胼胝于风雪水口中”“工程全赖若辈”,要大家爱惜民力尊重民工,赢得爱民如子的口碑。
王鼎与
林则徐相知。林则徐听到王鼎自缢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写了《哭故相王文恪公》以祭奠。1845年,林则徐被招还北京时,特到蒲城,拜望了王鼎故居,并亲到王氏的坟莹祭奠了王鼎。
王鼎宦海40年,后官居宰辅之位,其在
刑部、户部等职任上,多有建树,受到当时社会进步人士的尊重和敬慕,
林则徐、
龚自珍、
魏源等人与王均有深交。王也大力奖掖后进,但他从不结党营私。史书赞其“清操绝俗,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王生前为官,两袖清风;“
卒之日,家无余赀。”
主要作品
遗著有《重订朱子近思录》等。
史料索引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三·列传一百五十·王鼎传》
后世纪念
王鼎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
蒲城县内达仁巷54号。原址系王鼎的出生地,后经王鼎后代捐赠,用于建设王鼎纪念馆。为了迎接
香港回归,纪念王鼎尸谏155周年,1997年6月26日,王鼎纪念馆初步建成。
馆中置有3.6米高的王鼎半身立姿塑像。塑像后立有有关王鼎的碑记。中央两侧一侧展有王鼎生平事迹,一侧设有观众休息室和纪念品出售部。上房内陈列有王鼎家谱、书信遗稿、遗物和道光帝为王鼎七十寿辰书写的寿匾“
靖共笃祜”等诸多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