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婆是日本传说中的一个妖怪,传说一个老太婆养了一只猫,因为养得久了,猫成了精怪。猫成了精怪后,吃了老太婆,又以老太婆的摸样去害人。也多指一些爱熬夜的情侣的称呼,猫婆与猫公。
小说原文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的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叫得厉害时有如小孩扯着嗓子号哭。吵得人无法入睡时,便常有人推开窗大吼一声“去——”或者扔块石头瓦片轰赶他们。我在忍无可忍时也这样怒气冲冲刚过不少次。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胡同里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聊天。他养猫,而且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一怔,扭身从墙角纸箱里掏出个白色的东西方在我手上。呀,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大概它有点怕,缩成个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赶快把它捧在怀里,拿下巴爱抚地蹭它毛茸茸的小脸,竟然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朋友笑了,笑得挺得意,仿佛他用一种爱战胜了我不该有的怨恨。他家大猫这次一窝生了一对小猫——一只一双金黄眼儿,一只一双蓝色眼儿。尽管他不舍得送人,对我却例外地割爱了。
小猫一入我家,变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起初它小,趴在我手掌上打盹睡觉,儿子拿手绢当被子盖在它身上,妻子拿眼药瓶吸牛奶喂它。它呢,喜欢像婴儿那样仰面躺着吃奶,吃的高兴时便用四只小毛腿抱着你的手,伸出柔软的、细砂纸似的小红舌头亲昵地舔着你的手指尖……
这样,它长大了,成为我家中的一员,并有着为所欲为的权利——睡觉可以钻进任何人的被窝儿,吃饭可以跳到桌上,蹲在桌角,想吃什么就朝什么叫,哪怕最美味的一块鱼肚或鹅肝,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让给它。儿子给他起了顶漂亮、顶漂亮的名字,叫蓝眼睛。这名字起的真好!每当蓝眼睛闯祸——砸了杯子或摔了花瓶,我发火了,要打它,但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惊慌失措的蓝眼睛,心中的火气顿时全消,反而会把它拥在怀里……
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些大野猫出现在我家的房顶上,大概都是从后面猫胡同爬上来的吧。它们个个很丑,神头鬼脸向屋里张望。它们一来,蓝眼睛会立即冲出去,从晾台蹿上屋顶,和它们对吼、厮打,互相穷追不舍。我担心蓝眼睛被这些大野猫咬死,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还哀哀地向我乞求。后来我知道蓝眼睛是小母猫,它在发狂地爱,我便打开门不再阻拦。就这样,在很冷的一天夜里它出去了,再也没回来。蓝眼睛丢了!
情感的中心突然失去,家中每个人的心全空了。
我不忍看妻子和儿子噙泪的红眼圈,便房前房后去找。黑猫、白猫、黄猫、花猫、大猫、小猫,各种模样的猫从我眼前跑过,唯独没有蓝眼睛……懊丧中,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这话点亮了我的希望。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没有灯光的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正想查看情形,忽听墙头有动静,抬头吓一跳,几只硕大的猫影黑黑地蹲在墙上。我轻声一唤“蓝眼睛”,猫影全部微动,眼睛处灯光似的一闪一闪,并不怕人。我细看,没有蓝眼睛,就守在墙根下等候。但这远离似乎是个大猫洞,我那可怜的宝贝多半就在里边猫婆的魔掌之中了。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里边亮灯,她背光,看不清面孔,只是一个墨黑墨黑神秘的身影。
我说我找猫,她非但没拦我,反倒立刻请我进屋去。我随她穿过小院,又低头穿过一道小门,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浓重噎人的猫味马上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小灯泡,把屋内照得昏暗。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连一把椅子也没有。
猫婆上床盘腿而坐,她叫我也坐在床上。我忽见一团灰涂涂的棉被上,东一只西一只横躺竖卧着几只猫。我扫一眼这些猫,还是没有蓝眼睛。猫婆问我:“你丢那猫什么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那大白波斯猫吧?长毛?大尾巴?蓝眼睛?见过见过,常从房上下来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那略显浮肿、苍白无光的老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停了片刻才说:“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这话为了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这时,猫婆的手忽向上一指,呀,迎面横着的铁烟囱上,竟然还趴着好大一长排各种各样的猫!
猫婆说:“您瞧瞧吧,这都是叫人打残的猫!从高楼上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那天在胡同口叫孩子们按着,还要烧死它,我急了,一把从孩子们手里抢出来的!您想想,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他们在笼里放了鸟儿,把猫引进去,笼门就关上……那些狼心狗肺的家伙,吃猫肉,叫他们吃!吃得烂嘴、烂舌头!”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瘦瘦的,尖脸,很灵,立刻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您瞧,这小东西多懂事!”像在夸赞他的一个小孙子。
我还有什么理由疑惑她?而对这天下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一点惭愧呵狼狈的感觉。 蓝眼睛的丢失虽然使我伤心很久,但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心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似乎只有一声猫叫,就说明有一只猫活着,反而令我心安。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从邻居那里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在她死后——才知道关于她在世时的一点点经历。
据说,猫婆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老板的大婆赶出家门,住在猫胡同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无亲无故,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但她所养的猫没有一个良种好猫,都是拾来的弃猫、病猫和残猫。她天天从水产店捡些臭鱼烂虾煮了,放在院里喂猫,也就招引一些无家可归的野猫来填肚充饥,有的干脆在她家落脚。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伴儿,是个卖肉的老汉。结婚不过两个月,老汉忍受不了那些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了。人们劝她扔掉这些猫,接回老汉,她执意不肯,坚持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依恋故人故土,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这就是猫胡同忽然不明不白静下来的根由了。
这消息使我的心一揪。那些猫,那些在猫婆床上、被上、烟囱上的猫,那些残的、病的、瞎的猫儿们呢?如今漂泊街头、饿死他乡,被孩子弄死,还是叫人用笼子捉去吃掉了?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这夜,卧推开后窗向猫胡同望下去,只见月光下,猫婆家四周的房顶墙头趴着一只只猫影,大约有七八只,黑黑的,全都默不作声。这都是猫婆那些生死相依的伙伴,它们等待着什么呀?
从今天起,我常常把吃剩下的一些东西,一块馒头、一个鱼头或一片饼扔进猫胡同里去,这是我仅能做到的了。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理瓦顶。白天瓦工们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为了御寒,钻了进去;第二天瓦工们盖上瓦走了,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都听到猫叫,还有在顶棚上跑老跑去的声音,但谁家也不肯将自家得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开头声音很大,很惨,瘆人,但一天比一天声音微弱下来,直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
更深夜半,天降大雪吗,猫胡同里一片死寂,这寂静化为一股寒气透进我的肌骨,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大雪涂白了的胡同深处,猫婆故居那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在凛冽中蜷缩一团,时不时哀叫一声,甚是凄婉。我心一动,是那尖脸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想下楼去把它抱上来,谁知一声唤,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边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冯骥才
百科名片
冯骥才,男,汉族,
浙江宁波人,祖籍
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
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现任央视《感动中国》推选委员。
人物简介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
天津,著名
作家、
文学家、艺术家、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市作协主席。
冯骥才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
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
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著有长篇小说《
一百个人的十年》,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
宰相刘罗锅》的艺术顾问,现任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荣誉院长,
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
2013年3月11日当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3年7月12日任2014年春晚艺术顾问。
主要作品
《画外话丛书 冯骥才卷》《逆光的风景》《
摸书》《冯骥才散文自选集》《冯骥才卷》《感谢生活》《
一百个人的十年》《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炮打双灯》《
神鞭》《
三寸金莲》《关于艺术家》《
珍珠鸟》《
捅马蜂窝》(被选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材)《雕花烟斗》《海外趣谈》《
冯骥才小说选》《
乡土小说》《
花脸》(被选六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教材)《我是冯骥才》《秋日的絮语》《挑山工》《
俗世奇人》(其中的《
泥人张》与《
好嘴杨巴》被选入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刷子李》被选入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教材)《献你一束花》《
人类的敦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被选入冀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
快手刘》《
灵魂的巢》《
俗世奇人》《捅马蜂窝》《花的勇气》(被选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0课)。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
电影文学剧本《神灯》
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
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