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千米,清东陵陵区在清代占地约2500平方千米,今管理占地面积为80平方千米(一说为78平方千米,其中前圈陵寝区面积约48平方千米,建筑面积7102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布局最规整、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清朝以后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以“剿匪”为名策划了一起东陵盗案,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伙同王绍义,穆树轩、贾正国、赵国正、李树卿、刘恩、刘继新等人,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清东陵陵寝。整个清东陵陵寝几乎无一幸免。
1952年,中国政府成立清东陵文物保护所,对清东陵陵寝进行管理保护。
1978年,清东陵正式对外开放,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建筑格局
陵寝分布
清东陵的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陵寝依山而筑,面积约48平方千米,建筑面积71020平方米。清东陵的诸陵寝除孝庄太后的昭西陵
陵寝规制
清朝入关以前,已经在关外营建了3座皇帝陵,即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这三座陵寝规制各异,说明当时并无定制。入关以后包括清东陵、清西陵在内的关内清朝陵寝制度则基本上是沿袭明陵制度,但在其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并结合满族的特点,形成了清朝的陵寝制度,顺治帝的清孝陵就是清朝在关内按照这一总方针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清东陵的帝陵相比明朝帝陵(北京明十三陵)的地面建筑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自顺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后,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总体可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入关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凤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凤门)。五、裁撤七孔桥、一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入关第四帝乾隆皇帝的裕陵承袭景陵规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区的牌楼门以北增加一孔拱桥。二是石像生增至8对,比景陵多出3对。三是在陵寝门前增设三路一孔玉带桥。四是在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地各增设一座三孔平桥。入关第七帝咸丰皇帝的定陵基本沿用祖陵的规制,裁撤了圣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桥、二柱门,将陵寝门前的玉带桥改为三座平便桥,将石像生改为5对。入关第八帝同治皇帝的惠陵规制更为减缩,不仅未建石像生,连与孝陵相接的神路也被撤掉,成为割断统绪的孤陵。
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的皇后)的孝东陵,其布局为:神路区仅设一路三孔桥,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但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在该陵内又埋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的局面。而埋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则由暂安奉殿改建而成,规制极为特殊。一是神路区只设下马牌和神道碑亭,未设桥涵。二是宫殿区建了两层围墙,外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了隆恩门,内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三座琉璃花门。三是陵寝门设置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墙上;四是隆恩殿为清代建筑等级最高的重檐庑顶。清朝后期的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是清王朝营建的最后两座皇后陵,其规制基本参照孝东陵,但又有所区别。一是在神路区增建了下马牌和神道碑亭,三孔拱桥两侧对称地增建了平桥;二是陵内不再埋葬其他妃嫔。比起孝东陵来规制有所展拓。
清东陵建成的第一座妃园寝是景陵妃园寝,其布局只有宫殿区。自南向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和平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宫门、燎炉、享殿、园寝门。后院建49个小宝顶。厢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顶。大门、享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并以绿琉璃瓦覆顶。景陵皇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二座妃园寝。乾隆皇帝出于对康熙帝的两位皇贵妃的尊重和孝顺,拓展了规制。与景妃园寝相比,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增加绿瓦单檐歇山顶的东西配殿。二是享殿月台前设置了丹陛石。三是为两位皇贵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绿瓦单据歇山式的明楼,该园寝成为清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三座妃园寝是裕陵妃园寝。该园寝规制接近景陵皇贵妃园寝,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设丹陛石,园寝门开在享殿两侧的面阔墙上,有一座方城明楼,后院内建34座小宝顶。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营建的第四、第五座妃园寝,它们的规制均与景陵妃园寝相同。
陵寝特色
清东陵各座陵寝总体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又要“配合山川之胜势”。例如清东陵的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千米,为突出体现二山的关系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气势,营造者特意设置了一条长约6千米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间长约1.5千米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宽大的石牌坊和高耸的神功圣德碑亭(内竖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称大碑楼),与拔地而起的金星山及平圆的影壁山相呼应。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桥间长约3.5千米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石像生(设在神路两旁的石人、石兽雕塑群)、龙凤门(由三间石雕火焰牌楼和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门坊)、一孔桥、七孔桥和五孔桥等低平建筑,以同周围的平坦地势相协调。三是五孔桥至宝顶间长约1千米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内竖镶刻帝后谥号石碑的方亭)、隆恩门(陵院的大门)、隆恩殿(举行大祭活动的主要殿堂)、方城(砖砌的方形城台)、明楼(建在方城之上的内竖墓碑、檐挂陵名匾额的方亭)、宝顶、宝城(围绕宝顶的城墙)等主要礼制性建筑。并且这些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陵寝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
清东陵康熙帝景陵以前的清朝皇帝陵内与皇帝合葬的皇后,或与皇帝同时入葬,或后皇帝入葬,没有先入葬的。康熙帝的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均死于康熙帝之前。随着她们的死亡,陆续葬入景陵地宫,但地宫石门不关,隧道不填,只是在地宫的入口处安装一个木门,长期关闭,以待皇帝。康熙皇帝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入葬后,地宫才关闭石门,填平隧道(与康熙帝同时入葬的还有孝恭皇后和敬敏皇贵妃)。自景陵以后,乾隆帝的裕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均效仿此制。
火化原是满族的旧有习俗。关外的盛京三陵及妃园寝、陪葬墓等,墓主人都是火化的,入葬的都是骨灰坛。顺治帝及其孝康皇后和孝献皇后死后也是火化,清东陵的顺治帝孝陵地宫内是三个骨灰坛。清朝入关以后,由于受汉族葬制的影响,加之关内满族已由游牧无定居的生活方式改为定居生活,所以在清朝皇家高层人士中首先废除了火化,推行葬入棺椁,实行土葬。康熙帝的孝诚皇后及以后陆续葬入景陵地宫内的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皇后、敬敏皇贵妃及康熙皇帝本人死后均未火化,而改使用棺椁土葬。清东陵的清景陵是关内清朝皇陵中第一个废止火化,实行土葬的陵寝,以后各陵均沿此制。
主要建筑
清孝陵
【主词条:清孝陵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首陵(也称主陵),也是清朝帝陵中规模最大及东陵区域内没有被盗的帝陵。清孝陵是清世祖福临(顺治帝)的陵寝,是清王朝入关后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陵寝,清孝陵地宫内共葬一帝二后共计3人,即清世祖福临、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董鄂妃)。由于当时清朝仍盛行关外的火化旧俗,所以福临及其二位皇后死后均为火化,地宫内并无棺椁,只有3个“宝宫”。
清孝陵的陵址是清世祖福临亲自选定的,但由于当时仍处在清王朝定鼎初期,战争不断,灾害频仍,国库空虚,加之清世祖福临英年早逝,其生前未建陵寝。福临驾崩当年,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筹建陵寝,清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破土,清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动工兴建。由于当时经费不足,福临又停灵待葬,清廷不得已拆用了北京北海西岸的一组明代建筑,即清馥殿的部分旧料。地宫建成后,福临及其二位皇后先行入葬,地面其它建筑继续营建,大约完工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后。
清孝陵以昌瑞山为祖山(靠山),以影壁山为案山,以金星山为朝山(也称照山),其数十座建筑和石雕沿着这三山的连线疏密有致地排列开来,长达6千米,成为气势磅礴的陵园中轴线。孝陵坐北朝南,从第一座建筑石牌坊起,向北依次为: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碑、三路三孔拱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石祭台、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陵前左侧是神厨库。这数十座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和石雕由一条宽约10米以砖石铺砌的神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同时清东陵的五座帝陵,只有首陵清孝陵设置了十八对石像生,其他陵均为五对。清孝陵是清王朝仿照明陵规制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陵,成为后世清陵的模式和蓝本。
清景陵
【主词条:清景陵
清景陵是清圣祖康熙帝玄烨的陵寝。清景陵在丧葬制度方面也有诸多重要的改变。景陵首开皇帝陵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寝中第一个废除火化、将尸体葬入棺椁的陵寝;景陵开创了皇帝陵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制度。
康熙帝即位后,由于幼年继位、国家财政尚未全面好转、三藩叛乱的缘故,所以并没有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做法,继位之后立即建陵。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孝诚皇后崩逝。嫡后应与皇帝合葬,在此情形下不得不把营建陵寝之事提到日程上来。经大臣们精心相度,康熙帝选定陵址在河北遵化马兰峪清孝陵东南二里之地。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正式兴工,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基本建成。清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康熙帝葬入景陵地宫,同时陵寝还葬有孝诚、孝昭、孝懿、孝恭4位皇后并袝葬敬敏皇贵妃。1952年,因雷电起火,景陵大碑楼木构与屋顶全部烧毁,仅剩台基与墩台部分。2014年,景陵大碑楼开始复建。2018年,景陵大碑楼复建完工。
清景陵承袭清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具体区别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孝陵圣德神功碑楼仿明陵制度,立石碑一座,所不同的是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碑文,均刻在碑阳。建景陵圣德神功碑楼时,因清圣祖康熙帝在位日久,功行隆盛,碑文较长,两种文字于一碑不能尽载,清世宗雍正帝决定竖立两碑,左碑刻满文,右碑刻汉字。雍正帝首立双碑,自此成为定制。景陵以前,清帝后陵寝的朱砂碑、神道碑和明楼、隆恩殿、隆恩门斗匾上的文字均由臣工书写。自景陵二碑三匾上的文字由世宗亲笔御书并钤用“雍正尊亲之宝”后,各帝陵以及后陵碑匾上的文字均由嗣皇帝御书并钤用宝文,成为定制。景陵以前,清帝后陵寝碑匾上的满、蒙、汉三种文字,以中间的满文字体最大,两旁的蒙、汉两种文字明显较小,意在突出满族的统治地位。自景陵开始,凡碑匾上的三种文字字体均大小一致。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风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五、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清裕陵
【主词条:清裕陵
清裕陵是清高宗弘历(乾隆帝)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十日丑时,完工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耗用白银178万多两。
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帝将清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陵址)。清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十日丑时,陵寝破土兴工。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陵寝完工。清嘉庆四年(1799年)陵寝定名为“裕陵”。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裕陵地宫被盗掘。1975年对地宫进行过清理,1977年对裕陵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1978年裕陵及地宫对外开放。
裕陵的建筑规制与景陵基本相同,营建时正值清朝的鼎盛时期,因此陵寝建筑规模宏大,材料精良,多有创新。与景陵、泰陵相比,裕陵石像生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共有8对,其数量在清代陵寝中居于第二位;隆恩殿内东暖阁被辟为佛楼,从此以后,凡帝陵东暖阁皆建为佛楼,成为定制;其它帝陵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都建三座小平桥,唯独裕陵修建了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两端不用抱鼓石,改用靠山龙,在清陵中仅此一例;隆恩门前的三路三孔拱桥两侧各建一座对称的平桥,自此成为定制。裕陵圣德神功碑楼仿景陵圣德神功碑楼式样,立双碑,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值得一提的是碑文由仁宗(嘉庆帝)颙琰撰写,而汉字则由高宗弘历的第十一子、以书法见长的成亲王永瑆书写。因此,此功德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裕陵地宫为传统的拱券式石结构,由九券四门构成。从第一道石门起到最后的金券,券顶、平水墙、月光石上都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四道石门上有八大菩萨像,第一层门洞券内平水墙上有四大天王像,明堂券顶部有五方佛,穿堂券东西墙壁上有相同的两组五欲供,明堂券和金券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有八宝、法杵、宝珠、喇嘛塔、执壶等图案,还有用29464个藏文和647个梵文镌刻的佛经咒语。这些石雕形象生动,布局严谨,被誉为石雕的艺术宝库。在明堂券内东西平水墙下设有四组册宝座。金券内设有石制的须弥座形的棺床,棺床正中安设乾隆帝的梓宫,棺下有金井一眼。乾隆帝棺柩左右为孝贤、孝仪两位皇后以及慧贤、哲悯、淑嘉皇贵妃的棺椁。裕陵地宫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相应珍贵的考古价值。
清定陵
【主词条:清定陵
定陵是清文宗奕詝(咸丰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最西端的平安峪,属于清东陵景区内暂未对游客开放区域。清文宗即位后,尽管当时国家政局不稳,财政拮据,但他仍遵照新皇即位后就兴建陵寝的封建定制开始建陵。然而他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自世宗首辟西陵后,高宗预见到后世子孙在选择陵址上会遇到麻烦。为了平衡东西陵的关系,高宗制定了“昭穆相建”的制度。可是宣宗道光皇帝却未遵循这一次序,将本应建在东陵的慕陵建在了西陵。文宗的做法则是在东西两陵同时选址,优者入选。经著名堪舆家江西巡抚陆应谷等人反复相度比较,文宗又多次亲临现场阅视,最后选中了东陵的平安峪。定陵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动工,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告竣,耗银313万多两。
清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平安峪陵寝破土兴工。但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工程受阻。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陵工才被迫加紧进行。文宗咸丰帝死后,因定陵尚未建成,其梓宫及其原配嫡皇后孝德显皇后的梓宫先在东陵隆福寺行宫暂安。清同治四年(1865年)定陵基本建成,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文宗和孝德显皇后的梓宫同时葬入定陵地宫。清同治五年(1866年),平安峪陵寝完工,陵寝命名为“定陵”。
定陵在营建中吸取了慕陵的许多做法,如不建圣德神功碑楼、不建二柱门、后院收小改窄、取消地宫内的经文和佛像雕刻、地宫顶改用蓑衣顶等。同时,定陵也有一些独创,如取消隆恩殿东西北三面的石栏杆;在方城的月台和礓磋两侧增加石栏杆;方城前礓磋改为上下两段,中间设缓步平台等。定陵的规制为后来穆宗的惠陵和德宗的崇陵所效仿,因此,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清代陵寝史上是一个转折点。
清惠陵
【主词条:清惠陵
清惠陵是清穆宗载淳(同治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东南之双山峪,是清代皇家在东陵兴建的最后一座皇帝陵,也是清东陵景区内暂未开放的区域。清惠陵及妃园寝各建筑的主体架梁及大木构件均使用棪楠木,质地坚硬,十分珍贵。《异物志》载此木“非利钢截不能克”。民间称此木为“铜操、铁操”,所以惠陵亦有“铜梁铁柱”之称。清惠陵实用银4359110.89两,其附属妃园寝用银517775.428两。
按照清朝的封建定制,新君即位后就应相度万年吉地,营建陵寝。但穆宗同治帝在位13年中未提及此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穆宗同治帝驾崩后,建陵一事才被提到日程上来。穆宗逝后10天,两宫皇太后颁发懿旨,决定为同治帝选吉地建陵。派出的相度大臣都是朝中的亲信重臣,他们在东陵、西陵界内遍行相度,找到了数处备选吉地。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在东陵以双山峪最好,西陵则以金龙峪最佳。经两宫皇太后懿旨,最后确定东陵的双山峪为穆宗同治帝的万年吉地。任命奕譞、魁龄、荣禄、翁同龢为承修大臣,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十二日午时破土,八月初三日午时动工营建。规制仿定陵。兴工前夕,两宫皇太后降懿旨:“神路及石像生无庸修建。”所以惠陵未建石像生,神路亦不与孝陵相接其余规制均与定陵相同。因穆宗和孝哲皇后梓宫在东陵隆福寺暂安,急待入土为安,所以施工很紧张。清光绪四年(1878年)九月惠陵及妃园寝全工告竣,历时3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六日,穆宗载淳和孝哲皇后梓宫葬入惠陵地宫。清德宗(光绪帝)奉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亲临惠陵参加了当天的葬礼。
清惠陵规制仿清定陵,但清惠陵未建石像生,神路(神道)亦不与东陵区域的主陵清孝陵相接,而其余规制均与清定陵相同。根据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在《百家讲坛》—清东陵密码节目中的分析,清惠陵不建石像生以及惠陵神道和东陵主神道不相连,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1、清惠陵神道如果要与主神道相连,需要建约2500米的连接神道,神道建设耗资巨大,清末因为国家财政经济的紧张和困难的缘故,只能裁撤掉仅具有象征意义的石像生和连接神路。2、清惠陵本应该在清西陵建陵,慈禧太后因为私心将同治帝葬在了清东陵区域,违反了乾隆帝定下的父子东西陵分建的昭穆祖制,引起了不好的政局影响,慈禧太后为了挽回影响,只能降低清惠陵规制以此挽回声誉。3、慈禧太后不喜欢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而皇后阿鲁特氏葬于清惠陵地宫,所以故意降低清惠陵的规制。清惠陵因为裁撤了石像生和与主神道相连的神道,所以是清东陵帝陵中规制相对最低的帝陵。
孝东陵
【主词条:孝东陵
孝东陵位于孝陵东0.5千米,是清东陵景区内暂未开放的区域。孝东陵坐北朝南,是清孝陵的附属皇后陵,也是清王朝的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葬有清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和28位嫔御(7位妃子、21位福晋与格格),共葬29人。
孝东陵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之前,初称“新陵”。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因孝惠章皇后葬入称“孝惠章皇后陵”。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正式命名为孝东陵。
孝东陵的建筑布局从北往南依次是:地宫上建宝顶,周建宝城,南建方城、明楼、石祭台。方城前神道两侧各有两纵行小宝顶,每侧14座。石祭台前为陵寝门3座。孝东陵前院正中有隆恩殿,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前设月台。隆恩殿前左右为东西配殿、焚帛炉,再前为隆恩门,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环以围墙。隆恩门前为东西班房、东西朝房。前方马槽沟正中建三孔拱桥一座,西旁建九孔平桥一座。陵前东为神厨库,库南为井亭。神道与孝陵相接。孝东陵因为是清朝第一座皇后陵,所以为后世清朝皇后陵的规制奠定了基础。
昭西陵
【主词条:昭西陵
昭西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位于清东陵陵区南面、风水墙外、大红门左侧。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昭西陵与沈阳的清昭陵属于同一体系,与清东陵不是同一体系,故不能葬入东陵陵园之内而选择在大红门东侧。又因该处地势高平,土质优良,且处于尊贵的左方,便于往来谒陵。现清东陵景区的昭西陵暂不对外开放。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皇后崩逝。按祖制,应将她葬入沈阳的昭陵与皇太极合葬,但孝庄皇后遗嘱在东陵安厝。康熙皇帝既不愿破坏祖制,也不想违背祖母遗愿,于是将孝庄皇后生前喜爱的寝宫拆运到河北遵化,建了一座临时殡宫,称“暂安奉殿”,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将孝庄皇后梓宫停放在内。康熙帝生前一直未能解决孝庄皇后的陵寝问题。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后,认为暂安奉殿所在之地就是风水宝地,因此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同年十二月将停放了37年之久的孝庄文皇后梓宫正式葬入地宫。
昭西陵与其他清朝皇后陵相比,一是隆恩殿为重檐庑殿顶,而其他后陵均为歇山顶。二是有内外二道围墙,其他后陵只有一道。三是陵寝门建在隆恩殿两旁,三座门建在三殿之前,而其他后陵则把三座门作为陵寝门建在隆恩殿的后面。四是昭西陵无沟河桥梁、砂山。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因为该陵远离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故增建了神道碑亭,首开皇后陵建神道碑亭的先例。
定东陵
定东陵是清文宗孝贞显皇后(慈安)和清文宗孝钦显皇后(慈禧)的陵寝。因位在咸丰定陵东侧,所以称定东陵。慈安之陵位于普祥峪,慈禧之陵位于菩陀峪。所以为示区别,慈安陵又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又称菩陀峪定东陵。清东陵景区现仅慈禧陵对外开放,慈安陵暂不对外开放。
定东陵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历时42年。建陵之初,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就派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理藩院左侍郎英元、左都御史全庆到东陵相度万年吉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两宫皇太后借谒陵之时亲临阅视,确定普祥峪、菩陀峪为两太后的万年吉地,并任命两陵的承修大臣。清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两陵同时破土动工,历经6年,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完工。两陵并排,规制相同,中间只隔一条马槽沟。慈安陵用银2665743.82两,慈禧陵用银2275818.046两。清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崩逝,同年九月入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为由,对刚建成16年的菩陀峪定东陵进行了重修。重修工程由庆亲王弈劻和文渊阁大学士荣禄主持。隆恩殿、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均拆除重建,并对其余建筑揭瓦大修,历时13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临死前几天才全工告竣。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墓内的金珍玉宝被洗劫一空。1979年和1983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对其地宫和内棺进行了清理。现慈禧陵地上建筑和地宫均已向游人开放。
定东陵两陵规制在孝东陵的基础上增建了神道碑亭和下马碑,用料讲究,在皇陵中属于上乘。特别是重修后的慈禧陵(菩陀峪定东陵),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梁枋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墙上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的镀金铜龙。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砖上雕有“万福流云”图案。大殿周围的石栏杆,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
景陵妃园寝
景陵妃园寝是康熙清景陵的妃园寝,属于清东陵景区内暂不对外开放的区域。康熙帝在营建景陵不久,景陵妃园寝也随之营建,内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以及1位皇子。景陵妃园寝既不同于明朝妃子墓的规制,也与关外的福陵和昭陵的妃园寝规制有别,而是另创了一种新的妃园寝规制。其规制遂成为后世妃园寝的范本。这座妃园寝成了清朝妃园寝的遵奉的准则:1、皇帝的妃园寝必须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2、妃园寝用绿色琉璃瓦。3、马槽沟上建一孔拱桥,宫门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燎炉建一座,位于院内左旁。享殿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宝顶横向排列。4、无论内葬人的地位高低,均是每人一券,即一人一座地宫。5、不建砖石神道。6、清朝的妃子墓称“妃园寝”,前面冠以本朝皇帝陵的名称,如“景陵妃园寝”。
景陵皇贵妃园寝
【主词条:景陵皇贵妃园寝
景陵皇贵妃园寝,又称景陵双妃园寝,位于景陵东1千米,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东西两侧有砂山围护。园寝内葬圣祖康熙皇帝的两位皇贵妃,即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故当地人又称为双妃陵。景陵皇贵妃园寝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完工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为了报答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两位太妃的昔日抚育之恩,特意为她们单独建造了园寝。这座园寝在一般妃园寝基础上增建了两座方城、明楼、东西配殿。大殿月台前设一块丹凤朝阳的丹陛石,东西厢房设有前廊。上述这些都是一般妃园寝所不具备的,因此,景陵皇贵妃园寝是清代规制最高的妃园寝。现景陵皇贵妃园寝属于清东陵景区内暂不对外开放的区域。
裕陵妃园寝
裕陵妃园寝是清高宗弘历(乾隆帝)的妃园寝,位于裕陵西侧,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园寝建成后,因为要葬入纯惠皇贵妃,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进行扩建、改建,增建了方城、明楼、东西配殿,拆除了原来的三座门,在大殿两侧各建了一座园寝门。扩建、改建工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完工。因此该园寝成为仅逊于景陵皇贵妃园寝的又一座高规制的妃园寝。裕陵妃园寝的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及三孔平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宫门、焚帛炉、东西配殿、享殿、园寝门、方城、明楼、大宝顶、小宝顶,环以朱垣。享殿、配殿、焚帛炉、大门、墙顶均用绿色琉璃瓦。
裕陵妃园寝内共葬36人,其中皇后1人、皇贵妃2人、贵妃5人、妃6人、嫔6人、贵人12人、常在4人。死后遭贬的那拉皇后容妃(即传说中的香妃)以及十公主之母惇妃等都葬在这座妃园寝内。纯惠皇贵妃地宫和容妃地宫现已对游人开放。
定陵妃园寝
定陵妃园寝位于定陵以东的顺水峪,是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帝)妃园寝。该园寝与定陵同时兴工,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完工。定陵妃园寝在兴建过程中使用了部分宝华峪妃园寝的旧料,计有:石床5件、石门5件、枋子带门簪瓦片4件、中槛5件、门框10件、马蹄柱子10件,以及各式旧砖37752块。从设计到施工,定陵妃园寝完全按标准妃园寝规制兴建。其建筑从南到北依次建有:一孔拱卷桥及平桥各一座、东西班房各一座、大门一座、左侧燎炉一座、享殿五间一座、园寝门三座、(其中琉璃花门一座,随墙门二座)。后院建有宝顶三排,共计划5座,环以朱垣。
定陵妃园寝共葬有咸丰帝的15位妃嫔,其中皇贵妃2位、贵妃2位、妃4位、嫔4位、常在3位。现定陵妃园寝属于清东陵景区内暂不对外开放的区域。
惠陵妃园寝
【主词条:惠陵妃园寝
惠陵妃园寝坐落在惠陵西侧的西双山峪,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的妃园寝。惠陵妃园寝仿定陵妃园寝而建。主要建筑由南而北依次为:一孔拱桥、东侧一座三孔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东燎炉、享殿、园寝门、宝顶下各有地宫,周围环以朱垣。大门外建筑为灰布瓦盖顶,大门内建筑均以绿琉璃瓦覆顶。
惠陵妃园寝内葬四位皇贵妃。即:淑慎皇贵妃恭肃皇贵妃献哲皇贵妃荣惠皇贵妃。淑慎皇贵妃(慧妃)宝顶居前排正中,另三位皇贵妃的宝顶居后排。自东向西:恭肃皇贵妃(珣妃)、献哲皇贵妃(瑜妃)、荣惠皇贵妃(瑨妃)。现惠陵妃园寝属于清东陵景区内暂不对外开放的区域。
公主园寝
公主园寝即端悯固伦公主园寝,所葬的是道光皇帝的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她的生母是孝慎成皇后,道光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她是道光的继福晋。道光帝登基后,这位继福晋也便被册封为皇后。不过她与道光的长女端悯固伦公主没有那么幸运,端悯固伦公主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二十日离开人世,年仅七岁。当时,她的父亲道光皇帝还未继承大统。清道光元年(1820年)九月,道光帝即位的次月,早夭的女儿被道光帝追封为固伦公主,称为端悯固伦公主。道光为她修建的园寝享受了较高待遇,公主园寝的大门和享殿均为单檐硬山顶,三开间,顶覆绿色琉璃瓦。在这座规模并不大的公主园寝中,还附葬有道光皇帝的皇二女,由于她很小就夭折,因此没有追封。
道光陵遗址
道光陵遗址,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东陵内乾隆帝裕陵东侧的宝华峪,是清朝道光帝帝陵陵寝的原址,因宝华峪陵寝地宫渗水被道光帝选择废弃,道光帝将宝华峪工程的失败,归结为“地势即非美善,工程又不坚固”。故道光帝不同意对宝华峪工程采取补救措施,毫不犹豫的予以了拆除,并另择吉地。宝华峪被废弃后,道光帝只好另择它址。最终选定清西陵的龙泉峪为陵寝新址。
二郎庙
二郎庙是清东陵陵区内的庙宇。清朝始建东陵时,为镇住庙南的“猴山”保陵区安宁而建。清朝灭亡后被毁,1992年由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复建,庙内供奉有二郎神、吕祖、关公及福禄寿禧四神。庙后根据马兰峪皇家七十二庙扩建“百佛堂”,供奉有佛祖、观音、罗汉等诸神。
遗存文物
清裕陵地宫
清东陵裕陵地宫所出土的器物种类较丰富,具体包括日用首饰、日用实用器物、素日喜爱之物等,数量较多。根据出土随葬品的材质,主要分为金属类和石玉珠类。有一些器物是由多种材质组成,如金戒指的主体结构为金质,但其上还会嵌有珍珠、宝石等饰物。
金累丝镂空嵌珠帽顶(上图左):该文物高9厘米,重3克,造型为四龙捧珠,正上方有东珠一颗,四角有四龙盘旋,龙与龙之间嵌有珍珠(已失),整体质地为金和珍珠。
金雕镂鸾凤嵌珠帽顶(上图右):该文物高3.4厘米,地径2.2厘米,重19.4克,饰有如意云头纹,顶上嵌东珠一颗,较为完整,整体质地为金和珍珠。
金戒指(上图左):圆形,錾刻云头纹,嵌红宝石一颗,宝石直径1.3厘米、厚1厘米,表面有划痕。戒指外径2厘米,重5.2克。
金簪(上图右):通身为圆形长条状,底部较尖,肩部为莲花纹,正上嵌东珠一颗,嵌珠已活动。
金錾刻如意花瓣纹团花(上图左):近圆形。上方为錾刻花瓣纹,中嵌正珠上下两颗,旁为两处蝶形纹饰,蝶翅上嵌珠。下方为五福捧珠图案(一蝠已失),中嵌东珠一颗。周围环以祥云、灵芝。共有嵌珠7颗,部分嵌珠丢失。
金錾刻镂空如意鱼籽纹团花(上图右):近圆形。正上方为花瓣纹,中嵌红宝石,中部为环形涡纹,周围以珍珠、石榴石为饰,下方为对称磬形纹,磬残,左右两侧为錾刻鱼籽花叶纹。共嵌红宝石一颗,东珠两颗、石榴石六颗,珍珠十七颗(一颗已失)。
金錾刻荷花(上图左):由三部分构成,最上为荷叶纹嵌珠,中间为金边荷花状红松石,最下为磬形纹嵌珠。嵌宝石丢二,花须失一,与磬连线处断一根。
金花蝈蝈(上图右):主干镂刻有蝈蝈一只,作栖息状,眼镜、嘴巴等等皆清晰可见。两侧枝干枝繁叶茂,花卉镂空,自正中蝈蝈始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嵌有红宝石一颗、玛瑙石一颗和猫眼石一颗。造型生动活泼。一花无瓣,蝈蝈腹部无。宽11.8厘米,高10.8厘米。
金鼻烟壶(上图左):上为卧兽形玉塞,小口直腹,圈足。口部、底部浮雕卷云纹,肩部、下腹部雕有垂兽纹。通高4.8、底径1.4厘米,重23.2克,有变形。
金龙(上图右):四爪龙龙身蜷曲造型,作在祥云中舞动奔腾状,龙须上嵌珍珠,龙口张开。龙体残缺。
金磬(上图左及右上):三金磬形制类似。上嵌有圆形涡纹绿松石两件,錾刻鱼籽纹,磬折部分为圆折状。
金桃(上图右下):桃树枝干錾刻鱼籽纹,主干上有一颗硕大的桃子,面积较大桃叶四片,桃子上嵌件缺失,材质不明。长(上下)5、宽6厘米,重8.3克。
猫睛石(上图左):均为原从属于其他器物的地宫散落猫睛石,原从属器物不明,大小、品质及质量均不相同。完整。
青金石珠(上图右):直径1.7厘米,重40克。文物工作人员为了方便保存,将相类似的珠粒串到一起,并非珠粒原本的相互组合状况。由于地宫被扰乱,很多随葬品原本的组合状况均不明确。
玉人(上图左):白色,有褐色浸染。双臂胸前抱紧,双腿缠绕,躺姿。高5.8厘米、宽2.7厘米、厚1.5厘米,重35克。完整。
玉蝉(上图右):暗黄色,立雕,双翅作合拢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细节可辨。顶端两侧为蝉目,正下部位有横纹六条,为蝉腹。完整。长5.7厘米、宽3厘米、厚0.8厘米,重25克。
玉兔(上图左):白色,立雕,耳长而身肥,卧地状,近乎圆形,完整。长3厘米、宽2.2厘米、高2.4厘米,重25克。
玉镯(上图右):暗黄色,长龙形,断成三截,现已粘合,龙尾残缺。外径7.3厘米,重35克。
玉鱼(上图左):青色,鱼眼、鱼鳞、鱼鳍、鱼尾部分线条流畅,清晰可见,完整。长4厘米、宽2厘米、厚0.6厘米,重3.2克。
碧玉山水诗文方坠(上图右):墨绿色,长方体,正上方穿孔凸出。一面为山水人物,一面刻有诗句“涧畔松常翠,溪边石自斑”,侧面纹饰不明。长3.8厘米、宽2.6厘米、厚0.9厘米,重25克,完整。
琥珀珠(上图左):1串8粒,大珠径2厘米、小珠径1.6厘米,共重38克,每球均有残损。
珊瑚珠串(上图右):红色,球面腐蚀。
慈禧陵地宫
与裕陵地宫相比,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地宫中出土的随葬品在数量上少了很多。从种类看,多为孝钦显皇后的衣物和被褥等,如龙袍、夹袍等。
孝钦显皇后香册(上图左):1组10页,白檀木制品,刻有牡丹花纹。每页香册的高均为28.5厘米、厚均为1.2厘米,宽度相差较大,从3.6—13.2厘米不等。册页不全,有裂缝。
孝钦显皇后香宝(上图右):白檀木制品,底座为长方体,边长16厘米、台高6厘米,重1615克。上面阳文线刻满汉两种文字,将孝钦显皇后徽号与谥号一并刻全。钮掉,有磕损,印面丢一条木,角有磕损。
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上图左):明黄色、圆领、右衽、直裾式。领盘与袖口处皆用石青色片金边缘,绣祥云边饰,前胸、后背、掩襟处绣五爪九蟒纹,其间加绣平金手书佛字与蝙蝠纹,每字约6平方厘米。下幅绣潮宝海水纹、十二章纹。糟朽残破严重,饰珠、扣子全无。身长130厘米、袖长98厘米。
绿刍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上图右):圆领、右衽、短款。通身绣福纹。后领口处严重残破,无扣。袖长75厘米。
织金团龙圆寿缎带(上图左):长278厘米、宽10厘米,严重残破。
串珠彩绣荷花元宝底鞋残片(上图右):鞋帮处绣堆菱荷花和海水江崖,鞋头处有绒球一只,万字不到头锦边,鞋里为明黄缎。无底,仅存鞋帮,严重残破,长22厘米。
陀罗尼经被(上图):由捻金线织成,明黄色缎底,近似正方形。除机边二公分外,经被布满提花经文和各种图案,由外向内纹饰不一。紧靠机边的最外层系万福万寿纹,宽8厘米;第二层由团佛和莲花相间组成,宽15厘米,上下横排各9尊佛像,左右纵列各12尊佛缘;第三层为汉字佛经部分,每字约1厘米大小,共近两万字;第四层与第一层相同。经被的正中心部位系喇嘛塔一座,塔身由经文组成,形似北海白塔,高140厘米。塔顶书正楷汉字“慈航普渡”,塔身两侧有佛幡与璎珞。左幡上的文字为“光明善证菩提果”,右幡为“安静香鼎功德林”。塔的中心部位排列着五个印章,三个为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各一。印文皆为汉字篆书,分别为“广仁驱邪宝印”,“正德通缘佛赠之宝”,“十地圆通”,“宝镜灵光”,“普照大千”。塔的周围皆织流云、蝙蝠及十二章纹。字体端正清秀,图案规整,字上原缀珍珠。长288厘米、宽275厘米,残破。
铺绒加金丝绣荷花褥(上图左):长225厘米、宽150厘米,糟朽,严重残破。
堆菱荷花枕套(上图右):蓝色,饰以荷花纹,左下角严重变色、残破,无瓤,缺一堵头。长88厘米、宽28厘米。
容妃地宫
容妃地宫出土的随葬品种类较为丰富,主要首饰、衣物、荷包、如意以及带有随葬性质的发辫和牙齿等。根据随葬品的质地分为7类。其中有一些随葬品出土时已严重糟朽,质地辨别不明,故将其并归入其他类。
猫睛石(上图左):灰色,形制完整,表面光滑无磨痕,椭圆形。现已证实为容妃朝冠上镶嵌的饰物。
宋锦(上图右):残长84.5厘米、宽49厘米。残破,褪色。
堆菱荷包(上图左上):长10.8厘米、宽7.7厘米。褪色,无穗。
吉祥帽(上图右上):口径18厘米、高11厘米,残破。
哈达残片(上图左下):一件残长60厘米、宽42厘米,一件残长57厘米、宽53厘米。
驼色地五彩加金寸蟒祥云妆花缎(上图右下):幅宽76厘米,机头上织有“江宁织造臣成善”和“机匠王奇”的字样。
纯惠皇贵妃地宫
纯惠皇贵妃地宫出土随葬品数量极少,出土的文物有金戒指1枚(嵌钻石6颗)、大小铜镀金纽扣12个(残旧)、耳环勾1只、宝石坠2个。
历史文化
陵墓主人
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后金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今沈阳)永福宫。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母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帝位,改元顺治,并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北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圣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孝陵。
清圣祖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1662—1722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突患天花去世。年仅8岁玄烨登上了皇位,年号康熙。康熙帝统治期间,解决了长达8年的吴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战争,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驱逐了占据中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康熙帝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恭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景陵。
清高宗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1736—1795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钟爱,养之宫中。清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雍正皇帝即密建其为皇储,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乾隆帝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视角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乾隆帝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乾隆帝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裕陵。
清文宗咸丰皇帝名爱新觉罗·奕詝(1851—1861年),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九日生于圆明园湛静斋(后更名基福堂)。清宣宗道光皇帝第四子,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密建为皇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继位,年号咸丰。咸丰帝继位时,恰逢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不久,太平军进军湖南、湖北,清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被迫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奕訢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清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病死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终年31岁。咸丰帝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定陵。
清穆宗同治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淳(1862—1874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廿三日生于紫禁城储秀宫。清文宗咸丰皇帝独子,母为时为懿嫔的叶赫那拉氏,即慈禧皇太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临终前宣谕立为皇太子,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返京后即皇帝位,年号同治。载淳登极后不久,慈禧与慈安两太后便携载淳在养心殿正式垂帘听政。从此载淳开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活。在清朝“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同治朝先后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同治帝谥号为:继天开运中居正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宽毅皇帝。庙号穆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风水文化
清东陵的陵寝选址及布局来源于中国传统风水术,中国传统风水术在漫长的发展中,根据它们理论的核心取向和具体操作手法,分为形势宗和理气宗两大流派。形势宗选择陵址的标准是,考察自然地理和环境景观等各方面条件,来评价地理形势上的龙、砂、水、穴等风水形势的要素;理气宗选择陵址的标准是,通过占星、卜筮、阴阳八卦、五行生克,以及卦理、命理的相生相克来确定建筑方位风水的凶吉和兴建时辰。清朝皇帝选勘陵址是以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为依据,以形势宗为主,理气宗为辅,刻意追求“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所谓的“天人合一”,即建筑的人文之美与山川形胜的自然之美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清东陵以昌瑞山为靠山;金星山、影壁山为朝案;鹰窝山和黄花山左辅右弼;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象山、烟墩山镇守水口。形成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宏大格局,符合传统风水的理想状态,达到“山水有情”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清东陵的各陵寝均是在大格局中寻找符合风水理论的小环境,并掘地为渠、积土成山,用调整微地形的手段进行风水打造,清朝的各帝后陵与妃园寝的风水轴线(朝向)在前圈中交织密布,从各层面上实现和谐。
祭祀制度
清东陵各陵寝的祭祀,均有“奉祀礼部”负责生产和供应制做祭祀的物品,主持祭祀仪式,监礼、赞礼、读祭文、焚化祝版和纸锞,割除杂草、打扫地面;还与内务府、兵部共同管理好金银器皿库。每座陵都设礼部。
清东陵各陵所设礼部情况是“孝陵礼部衙门在马兰峪东门内,昭西陵礼部在南新城南门内,景陵礼部兵部衙门在北门内,裕陵礼部八旗、定陵礼部八旗、定东陵礼部八旗、惠陵礼部八旗,均设在马兰峪东南之营房。每座陵礼部营房内设奉祀礼部衙门一座,人们习惯称营房。并设置有附属设施:金银器皿库、祝版房、果楼、暖果窖、冰窖各一座。有加工祭品的油面房、糖酱房、磨房各一座,酒房二座。有饲养行牲畜的铡草房,牛圈、羊圈、黑牛房、乳牛房各一座。设最高长官郎中一人,副长官员外郎二人。帝后陵礼部人员还有读祝官二人、赞礼郎四人、牛吏二名、挤奶人二名、割草人四十名、扫院人十六名、校尉(抬龙亭)二十名、屠户(宰杀牛、羊做牲品)十二名、果户(交干鲜果品)四名、网户(交鲜鲤鱼、魤鱼)四名、鹰手(交野鸡等)四名、面匠(交白面)二名、粉匠(交团粉、芝麻)二名、油匠(交苏油)二名、酱匠(交盐酱瓜子)二名、酒匠(交江米酒)二名、糖匠(交江米糖)二名。皇帝陵和皇后陵礼部人数大约在一百二十左右。妃园寝祭礼所设礼部员役比帝后陵大为缩减,一般只设读祝官二员、赞礼郎三员、校尉十二名、屠户四名、扫院人八名、割草人二十名。不设面、酒、糖、粉、油、酱六行,而且所用祭祀物品均由帝陵礼部供应。清东陵在清光绪初年礼部总人数约一千六百人。陵区外围的皇子、公主、王爷、保姆园寝一般不专设礼部,除特例外,其祭祀活动制办祭品,均由他陵代办或由本家族奉祀。
历史探究
文物价值
研究意义
清东陵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意义,例如清东陵的随葬品便具有相应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探究清东陵随葬品的出土情况,不仅能够明晰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封建王朝政治环境中,丧葬文化、帝王思想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理念在丧葬礼制中所体现的政治反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客观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通过对清东陵随葬品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个别墓主的喜好、思想观念,对于墓主相关的其他事迹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工作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价值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清东陵自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最早的建筑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筑物距今也近百年,不仅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清东陵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如:辅佐清世祖、圣祖的清初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开创“康乾盛世”的清圣祖康熙帝和清高宗乾隆帝;清末两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等。这些人物在清代历史舞台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主宰国家命运,叱咤风云,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的陵寝内涵丰富,具有相应的历史价值。同时,清东陵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其在环境质量、山川形势、陵寝建筑以及陵寝建筑的配置与山川形势的结合上都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成为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富特色的例证之一。清东陵因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所以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清东陵的随葬品在一定程度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例如清高宗(乾隆帝)随葬棺宝中有洋铜珐琅鞘花羊角把小刀1把、洋铜珐琅牙签盒1件;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随葬棺宝有洋金镶白钻石、洋金镶珠口带别针等小表、洋金镶白钻石宝桃式大蚌珠别子等。乾隆帝、慈禧太后作为清政府实际掌权人物,通过其墓葬中发现的多样西方器物可以看出,清朝的统治者对于西方文明,是持有一定程度的接纳和开放态度的。再例如史料记载孝庄文皇后曾亲手为清圣祖(康熙帝)缝制御服。康熙帝驾崩入殓时清世宗(雍正帝)遵皇考遗愿,将孝庄文皇后缝制的衣服亲手为其穿上,入葬地宫。通过清东陵随葬品相应御服的出土发掘,不仅可以了解到孝庄文皇后与圣祖康熙祖孙情深,当时皇族成员的亲密关系。对于清圣祖(康熙帝)的殓服实为孝庄文皇后所出这一史料记载,给予了相应的实物印证。
文物保护
综述
清东陵为了保护陵寝古建,设立了清东陵保护区和清东陵文管处(清东陵文物保护所),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的规划面积包括东陵乡、马兰峪镇、汤泉乡、石门镇西侧山脊线以东的两乡两镇范围,面积为210平方千米。清东陵文管处文物保护范围80平方千米(一说为78平方千米)。清东陵在古建维修工作中,由于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现存的建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形制、结构、色调和工艺;对于已经毁掉的建筑物,除因保护工作的需要,按原形制复建了部分看护用房(值班房)外,大部分只做了遗址保护;对于神路,则实施了原状保护,只在神路两侧修筑了辅路,以防车辆碾轧,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沿革
所获荣誉
2001年1月,清东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0月,清东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5月,清东陵在2016年度中国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上获得“2016年度中国景区旅游人气奖”。
2018年4月,清东陵荣获2017年度智慧旅游项目奖。
机构设置
清东陵设有中国国家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相关历史文化遗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负责相关旅游业的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千米,坐标为东经117°38’,北纬41°11’,今管理占地面积为80平方千米(一说为78平方千米)。
开放时间
清东陵开放时间:09:00—16:00。
门票信息
景区交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22:1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