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
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
下缅甸之
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
东南亚佛教,上座部佛教和
大乘佛教彼此兴废交替,早期以大乘为主,现以上座部为主。西元七世纪末至十三世纪,
苏门答腊岛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信仰大乘佛教与密教,并向
爪哇岛以及
中南半岛的今泰国、
柬埔寨一带传播大乘佛教。而爪哇岛与中南半岛主要信仰
印度教,短期内大乘佛教曾兴盛;而缅甸南部与泰国中部的
孟族,却信仰上座部佛教。十二世纪,
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
缅甸、
泰国、
高棉、
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唯有
越南自古受
中国文化薰陶,受传大乘佛教。至于
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从十三世纪开始,
阿拉伯回教文化传入后,传统的佛教、印度教亦随之覆灭。
概况
泰国位于
中南半岛中央,古称堕罗钵底。居民为
傣族,原住我国
云南省西南部,渐渐迁徙到
湄南河、
湄公河沿岸,公元7世纪左右,征服近邻,建立王国的基础。13世纪中叶,于湄南河上、中游分别建立兰那泰王朝与
素可泰王朝,至14世纪中叶,两王朝合并定立国都,正式统一,建立阿逾陀王朝,我国称之为
暹罗。统一之前,佛教信仰已颇兴盛,造佛建寺的风气也极普遍,据《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所载,唐朝
义净大师西行求法的时候,泰国佛法已经盛行。傣族人立国前的佛教大约可分为上座部佛教(公元前3世纪)、
大乘佛教(8世纪)、
蒲甘佛教(11世纪)、
锡兰佛教(14世纪)的传入等四个时期。
历史背景
素可泰王朝初期的佛教兼扬上座部与大乘,第五代的立泰王精通内外典,著作《三界论》,详细论述佛教的
宇宙观与
人生观,又领导铸造佛像,就是现今供奉在
彭世洛府大舍利寺的清那叻
铜佛,与曼谷善见寺的大铜佛。十四世纪中叶,
大城王朝取代素可泰王朝,曾兴建佛陀最胜寺、巴考寺;怛莱洛迦王更将旧王宫改为佛寺,命名为最胜遍知寺;拉玛铁波底二世更敕造十六公尺高的大佛;颂昙王少年时曾出家,法名净法,曾下令在 1767年,皇室倾轧,内乱频仍,
缅甸乘机入侵,后由汉人
郑信光复,建立
吞武里王朝,但只维持了十五年就发生叛乱,郑信的部将昭披耶查克里,乘机杀害郑信,开创
曼谷王朝。昭披耶查克里就是现今
泰国王室之祖拉玛一世(1782年—1809年在位)。拉马一世曾校订三藏,改革
僧团;
拉玛三世(1824年—1851年在位)谕令翻译三藏及特别论
典为泰文;他的弟弟是四世(1851年—1868年在位),曾出家二十七年,法号
金刚智,提倡严格持戒,创立法宗派,原有的众多僧侣就称为大宗派,泰国僧团自此分成两派,流传至今;五世
朱拉隆功王(1868年—1910年在位)以泰文刊行巴利语圣典,创建大舍利寺学院为高级巴利文研究中心,皇冕学院为高级佛学研究中心,并发行《法眼杂志》迄今,是泰国佛教流通最久的刊物;
拉玛六世(1910年—1925年在位)着有《佛陀觉悟什么》、《东方犹太》等书;
拉玛七世(1925年—1934年在位)改编巴利三藏,成为泰国现行最完备、最新编的巴利三藏;
拉玛八世(1934年—1946年在位)时,佛教僧伽组织曾仿照国会形式,僧王为最高领袖,下设僧伽部长、
僧伽议会、僧伽法庭。
拉玛四世到六世期间所修建的佛统大塔,高约120余公尺,周围240公尺,为泰国最大的佛塔。
现状
佛教是泰国代代相承的
传统宗教,也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在四千七百万人口中,
佛教徒占了百分之九十五。泰国9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据说全国有3万多所寺庙;而“天使之城”的首都曼谷便有“佛庙之都”之称。由于泰国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所以佛教成为泰国国教,僧侣倍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王室仪式、
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都以佛教作为规范,而且规定男子结婚前,必须要出家,一般为一
周至一个月,每天清晨出外托钵、过午不食。大部分青年僧侣是学生,泰国约有九千所教授
巴利文和佛学的
佛学院,另有两所佛教大学,只教授佛学,长老比丘指导静坐及修行,或致力于布教、教会行政和心理咨询。在泰国,寺庙是主要的
社会教育和慈善机构,所以它有很多的
社会功能,如供奉僧侣、信徒朝拜、摆设
历史文物、接待外宾和游客,甚至还收受社会上无法生活的鳏寡孤独等穷人养老等。
教育
和平无忧寺和法身寺的建立最为泰国信众瞩目。在曼谷那孔巴东占地一千
英亩的佛陀曼陀罗公园,是为庆祝现代泰国佛教备受泰王和人民护持。僧俗二众共同面对
西方文明的冲击,与政府一起引进西方
现代教育制度,建立新式教会行政,奠定佛教
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泰国所出版的巴利
藏经,称为“暹罗皇家三藏”,普获各界赞誉。另设立皇家图书馆,以保存佛教圣典。摩诃马固和摩诃朱拉隆功是特为僧侣设立的两所佛教大学,一者利于进修佛学,再者便于接受现代教育。
社区发展是泰国佛教另一重要课题。佛教大学和寺院均设有
社会福利及乡区发展的课程,并安排课程训练农村弘法人员。各寺院及
佛教寺院特别在假期举办
短期出家。
节日活动
每年有四个佛教节庆,都是国定假日,法师们透过电视与广播开示佛法,民众要受持
八关斋戒。佛教与泰国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如新居落成、婴儿出生、生日、结婚等场合,都要邀请法师诵经祈福,尤其重视超荐法会。
一般家庭通常设有
佛龛,出外常带佛像项链。路经佛寺,必定恭敬礼拜。每日晨间,自动准备食物,供养托钵僧侣。每逢佛寺举办活动,人们
便带着各种粮食前往供养,同时听闻佛法。
泰国有两个主要佛教教会,下设各省分会。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泰国佛教总会”在皇室赞助下成立,全国各地设有七十五个省分会。另有“泰国佛教青年总会”,在一九五〇年创立,亦由皇室赞助,全国共有四十五个省分会。“
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是个国际组织,成立于一九五〇年,以促进佛教发展、实践佛教理想为宗旨,永久会址设于
曼谷。一九八八年,假美国
佛光山西来寺举行第十六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星云被推为荣誉会长,这是该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在
西方国家举行大会,有中国北京与
中华台北两岸的代表,在分裂四十年后,第一次同桌开会。
泰国纹身节: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纹身是独特个性及自我的一种体现,许多人迷恋上这种疼痛的美丽,并将其视为性感和魅力的象征。而在全民信仰佛教的泰国,纹身也被赋予了一层神秘的宗教意义,由僧人在寺庙内为信徒纹上的经文和特殊的佛教图案更是被泰国人奉为保佑平安,驱除霉运的
护身符。每年3月,曼谷近郊的
佛统府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纹身节庆典,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向佛教僧侣致敬并告诫人们遵从佛教向善宗旨。
国际交流
近二十年,青年僧侣赴国外,尤其是往印度深造的人数显著增加。由泰国皇家推荐来台湾
佛光山研习
大乘佛法的耀康法师,非但在佛光山接受大乘教育,并且完成了
台湾大学的学位,今已返国
弘法。另有满藏法师和觉和法师,亦完成
佛光山丛林学院的课程。一九八八年,星云率领“佛光山泰北弘法
义诊团”,深入泰北美思乐、
金三角、热水塘等偏远地区义诊弘法,并成立佛光山信徒援助泰北难民村建设功德会,多次组团赴泰国参访,更在一九九六年设立佛光山曼谷道场,将大乘人间佛教思想带到泰国,为南北传佛教的融和播下种子。
西方人士亦纷纷来到泰国修习佛法,修行一段时日后,多数请求披剃出家,有些在曼谷的禅坐中心学静坐,大多数则入山林苦修。同时,泰国人亦掀起了研究佛教教义的热潮,禅坐中心四处林立,大专院校佛学社团亦逐年增加,许多受过优良教育,来自城市高阶层家庭背景的青年,也纷纷加入僧团。另一方面,高级研究机构对佛教学术研究颇有进展,各大学及研究机构都设有巴利文、梵文、佛教及其他宗教课程。此外,也有许多人研究阿毘达磨藏,师资多数为在家学者,尤以女性居多。
以
国家教会组织而言,在国际间,泰国僧团可说是个完善的组织,有二万八千座寺院和四十万僧侣团结在这一组织下。全国僧侣获得政府全力资助,并能统一所有的教育行政,以及各种教育、庆典仪式等活动。在金字塔式的中央
系统管理下,所有的教会活动皆经由适度的辅导督促,以保持佛寺的
律法,并迅速将讯息由曼谷行政中心传遍全国寺院。泰国僧团与政府间有完善和谐的合作关系,尤其在团结民心、稳定国策上,僧侣提供了很多贡献。欠缺的是:千年来,没有比丘尼教团的成立。
著名寺庙
曼谷黎明寺
相关关系
泰国佛教的僧侣
行政系统划分为四大域,大
上座为域首长,域下设十八个 部域,每个部管辖三至四府。僧侣最高领导为
僧王,僧王下设副僧王。
寺庙禁忌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因此,佛像无论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对僧侣应礼让,但不要
直接给钱,女性不能触碰僧侣,如需奉送物品,应请男士代劳,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庙参观,着装应整齐,不要穿
短裤、
短裙和
无袖上装,进入主殿要
脱鞋。
泰国人视头部为神圣之处,因此,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用脚指人
指物,特别是脚底不能冲着佛像,也不要用脚开门关门。给人递东西要用右手,不应用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