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塞斯之围
波斯拜占庭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法尔塞斯之围,是拜占庭-波斯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555年。554年,拜占庭军队在奥诺古里围攻战惨败后,在高加索地区的主将贝萨斯被马丁替换,随后萨珊大将纳乔拉根率领六万大军对拜占庭人控制的法尔塞斯发起围攻,却被马丁反击而惨败。
背景介绍
早在公元551年,萨珊波斯就向拉奇卡境内增派了新一波援军。虽然没能阻止庇特拉城易手(佩特拉之围),却为之后几年的行动构建出基本班底。这支由大将纳乔拉根指挥的有生力量,主要用自伊朗高原波斯军事贵族和德拉米山民组成,战力远在先前的高加索伊比利亚部族之上。甚至还非常罕见地携带有印度战象,将这种笨拙的战争牲畜也运用到寒冷山区。
不过,远在希腊查士丁尼也持续加大战争投入,从而一度让拜占庭军队拥有绝对的体量优势。但依靠雇佣制才盲目扩张起来的部队,往往容易因指挥混乱和斗志低下而遭遇挫败。加上同期的意大利战场依旧牵制着更多帝国主力,让罗马人根本没可能迅速终结战争。直到更晚的公元554年,才下决心对驻扎有大量波斯部队的奥诺古里发起围困。为此,主将贝萨斯调动了总计50000人的各族士兵,并不惜花很多时间来将打造移动攻城锤和弩炮等机械设备。
然而,巨大的优势让整个拜占庭军队都有些忘乎所以。除了定期发射箭矢或石弹,他们几乎没再尝试任何其他的激烈手段。所有人都效率低下的呆在营地工事,坐等波斯对手因补给品告罄而自动开门。当通过俘虏听闻有其他波斯部队赶来救援,也仅仅出300名尖兵赶往拦截。结果还是因数量太少而寡不敌众,进而对继续保持围城的单位也产生了恶劣影响。最终因两支敌军的内外夹攻,造成全队上下的集体崩溃。事关胜负的天秤,也再度倒向东方的泰西封宫廷。
此后,罗马方面更是和自己的拉奇卡盟友也产生了剧烈摩擦。习惯于西线残酷作风的贝萨斯,很快就惹怒了重归拜占庭阵营的古巴塞二世。在获悉自己遭对方写信投诉后,便设计将阻碍他统揽全局的拉奇卡国王处死,并因此被查士丁尼下令流放。实力大受影响的帝国残军,也开始由来自色雷斯的贵族将领马丁统御。
经过
与此同时,萨珊国王库思老一世也对高加索战局更为重视。他不仅继续从伊朗高原派出新军,还动员靠近拉奇卡的高加索伊比利亚人和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给他们提供更多辅助部队。从将直接参与拉奇卡战争的士兵人数增加到60000以上,并计划对位于山区南部的法尔萨斯城实施猛攻。
作为曾经的古希腊殖民城市,法尔萨斯一直是链接小亚细亚半岛高加索山区的交通节点。加之毗邻黑海和拥有同名的河流经过,又衍生为大海与内陆高山间的必经之路。正因如此,当地长期部署有一定数量的罗马士兵,却又自恃有天然条件赋予的三面安全而忽略城墙建设。在拉奇卡战争的最后阶段,这里已集中了2000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拜占庭军人。倘若他们被波斯人歼灭,或是法尔萨斯遭萨珊军队占领,都将意味着高加索山区同帝国关系的彻底决裂。指挥萨珊军队的纳乔拉根,也正是看到了这点,才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予以占领。
公元555年春季,完全集结的波斯军队突然抵达法尔萨斯,并立即将这座拜占庭重镇包围起来。由于本国技术人才匮乏,纳乔拉根依旧没有能制造大型弩炮的工兵供自己差遣。但因为具有3:1的部队数量优势,还不乏大量来自山地的精锐步卒,所以在单纯围困方面是得心应手。何况法尔萨斯的选址虽然比较精妙,防御设施却非常廉价且可能存在偷工减料。因为过去的面积已经因人口增涨而不堪重负,只得以木墙重新圈定城区范围。来者即便没有破坏坚固工事的有效办法,也能通过纵火等原始手段实施替代。唯有临海靠河的湿软土质,才帮自己挡住了波斯人都喜闻乐见的挖墙脚打法。
不过,萨珊军队还是在围攻战的初期保持着绝对主动。纳乔拉根首先将突破口设定在南段城墙,因为那里没有自然屏障拱卫,仅有一条守军自己挖掘的护城河掩护。于是就发动大量人力进行填埋,仅用几天时间就可以触及木质护墙。同时还派人到对面建造大型浮桥,以便让其余部队轻松度过法尔塞斯河,彻底占据城市附近的有限空间。
面对三倍于自己的围城大军,马丁也只能将全部人力都分散到各头驻防。在最易遭受强攻的南面,他同时部署了来自北非摩尔人盾矛兵、小亚细亚山区的伊苏里亚人标枪手和高加索本地雇佣兵分队。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就是都保留着自己原有的蛮族生活作风。因而在作战中能坚持更长时间,不会轻易因恐惧和挫败感而放弃抵抗希望。与之情况类似的部队,是负责东南面防务的赫鲁利人-伦巴第人步兵。他们都是非常典型的归化日耳曼士兵,有着出色的冲锋能力。少数随军东征的匈人后裔,被安排去把守渡口的船只。至于规模不在少数的其他希腊人分队,则位于压力相对较小的其他段落。
由于自知无法立即强取得手,萨珊军队每日都会派大量弓箭手在城下进行骚扰挑衅。马丁则严令属下不得擅自外出追击,以免落入波斯军队的预设陷阱。然而,位于南面城墙的摩尔与伊苏利亚部队,却不堪忍受天天被嘲讽的屈辱。最后以辱骂将领是懦夫的方式,才获准派200人的小分队实施反击。这个举动也完全出乎城外的波斯士兵预料,向来以善战著称的德拉米步兵,也为避免正面接触而向后撤退,任由为罗马效力的蛮族在阵地中来去自如。站在高处观摩的马丁,也因这个小小风波而受到极大启示。
结果
很快,马丁故意让人打断由自己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并谎称其是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信使。与会的将领也被当场告知,皇帝派遣的援军已距离本城位置不远。随后更是在主帅的故意提醒下,恐惧地意识到战利品与赏赐都会因新来者参与而瞬间减半。于是纷纷要求立即采取行动,将包围自己的波斯人彻底击败。
结果,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也通过间谍流传至萨珊军营。纳乔拉根被迫分兵到更远距离内搜索敌情,并决定加快对法尔塞斯城的全面进攻。为此,还必须派大量士兵到周遭山林内搜罗木材,并宣布守军再不开门就玉石俱焚。但此举也让原本就较为松散的营地出现更大骚乱,许多人离开自己原先的岗位,造成整条封锁线的千疮百孔。
城中的拜占庭守军也马上利用这个宝贵机会,由副将贾斯丁率5000人的步骑兵分队悄悄离开。成功利用萨珊方面的疏忽大意和自己对本地情况的更为了解,从松散包围圈中巧妙脱离出去。
波斯士兵可能也有发现类似情况,却本着削弱守城兵马的小心思,故意对突围者听之任之。稍后才带着搜罗好的木材重新就位,开始不计伤亡的对法尔塞斯实施最后一击。由工兵制造完成的移动攻城锤,也被直接推到木墙跟前锤击。负责掩护的弓箭手则更是肆无忌惮,不断以从未有过的密集箭矢席卷城头,给守城的罗马人造成巨大伤亡。后者则因分兵举动而承受了更重压力,只能以弩炮发射的小型石弹和直接投掷的大型石块进行反击。依靠顽强的求生欲和对援军即将抵达的期许,成功将更多萨珊军队都吸引到攻坚中来。
此时,先前远离的贾斯丁终于率5000步骑兵返回城市。虽然只是对部分德拉米重步兵的阵地实施突袭,却让整个波斯军队都认为是大股拜占庭援军已经到来。混乱中,处于其他城墙段落的德拉米人也离开原先位置,跑来救援自己的同族老乡。这个举动不仅让当面的罗马士兵有机会冲出大门突围,还使其他伊朗系士兵的恐惧感被进一步提升。结果,这些原本应充当攻坚主力的步兵,便纷纷开始抱团逃离现场,并在城中追兵的压迫下也出现了大量伤亡。
事已至此,纳乔拉根依旧不想轻易放弃任何能重创罗马人的机会。但在他决定要使用阵中的贵族骑兵和战象前,这些一直坐壁上观的菁英部队还是因意外而自乱阵脚。其中1头大象的突然受惊发狂,让许多人马具装的铁骑也跟着加入逃亡大军。等主帅下达无可奈何地撤退指令,整支萨珊军队已完全沦为高加索山区内的疯狂奔逃者。由骑士们习惯性带到战区的私人财产、补给品与其他辎重,就成为拜占庭将领封赏部下的本金来源。
事后,拜占庭方面清点战果,发现自身只损失了200多名士兵。考虑到其阵中还有许多非正规编制的兵丁,这样的数字无疑有虚报风险之嫌。相比之下,萨珊波斯那边的10000人阵亡估计,也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因为补给品告罄和士气低落,他们已没有能力再对拉奇卡境内的城镇发起进攻。主将纳乔拉根也因如此糟糕的表现,被国王库思老一世处以剥皮酷刑。
到了公元557年,波斯方面终于承认局势已无法挽救。通过与拜占庭帝国签订的五十年合约,承认拉奇卡王国是罗马人的附庸。两大洲际强权的高加索山区争夺,也因这纸协议而基本落下帷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0:16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