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五才子
晚清江苏地区五位文人的统称
张謇范当世周家禄顾锡爵朱铭盘。他们在学术上以朴学齐名,近代诗人、学者汪国垣先生将他们列入“江左诗家”。他们在青年时代意气相投,关心国事,躬行变革,研讨学问,因此有人称他们是江淮文人集团的领军人物。他们才华横溢,魅力四射,能量很大,在当地颇有影响。其中,张謇才识超群,被喻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是江苏五才子的代表人物、“江左才俊”五才子之首。
名称由来
清代晚期,周彦升(家禄)、顾延卿(锡爵)、朱曼君(铭盘)、张季直(謇)、范肯堂(当世)等并被称为“江苏五才子”。他们才貌相当,难分伯仲,只有年龄少长之别。他们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朱、范早亡,张中年后专意于农工商诸业,独周、顾“以文字老焉”。他们“风云旅食各冬春”,但情谊深厚,“蛩駏相依”,令“艺林争羡”。在学术上,他们均以朴学齐名,近代诗人、学者汪国垣先生将他们列入“江左诗家”。
“五才子”是乡人推崇的五位青年才俊,既不是社会组织,也不是学术团体,犹如一个小小的“朋友圈”。他们才华横溢,魅力四射,能量很大,在江淮地区颇有影响。
张謇与他们过从甚密,对他们的特点了如指掌,称周家禄“倜傥有节”,朱铭盘“瑰奇逸宕”,顾锡爵“朗朗高趣”,范当世“明白公理”。他对自己未作评价,但他是“五才子”的核心人物,周家禄作诗称:“建安才子赋新诗,淮海文章仗主持。”这自然让人想起建安七子当年的风采:“纵辔以骋节,望路而急驱”“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建安“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张謇才识超群,周家禄喻之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是江苏五才子(江淮五才子)的代表人物。
1917年9月,顾锡爵病逝,张謇作《挽顾延卿(锡爵)》:昔年乡里推同辈,周顾朱张范五人。旗鼓颜行差少长,风云旅食各冬春。君甘颓放成聱叟,世与遗忘作幸民。曙后一星余我在,怆怀葭埭绝车轮。诗中的“周顾朱张范五人”,就是当时的“江苏五才子”。
人物简介
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翁,江苏通州人,生于侨居地海门厅。中国近代爱国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事业活动家。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说:“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我们不要忘记四个人……,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
1853年(清咸丰三年),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父祖以上数代都以农商为生。这种家庭出身,使张謇从小就生活在社会下层,对民众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从而养成了他的民本意识。为了改变家庭命运,他在幼时就被父亲送入私塾学习,希望由此走出一条由读书进入仕途的道路。12岁时,塾师出上联“人骑白马门前去”,他当即对以“我踏金鳌海上来”。因对仗工整,语气不凡,一时传为佳话,被认为是中状元的先兆。
张謇15岁开始进入科举试场,从此在科举道路上历尽坎坷,勤奋拼搏。21岁时,因家境中落,张謇应江宁发审局孙云锦之邀,开始了游幕生涯,从而结识了许多有声望的师友,增长了学识。23岁时,他加入淮军吴长庆幕府,任机要文书,随军赴朝鲜平息乱事,初显其政治、军事才华。而其才识受到当朝尚书翁同龢的赏识,后更与之建立起师生关系。
1894年(光绪二十年),清政府为慈禧庆寿特设“恩科”会试。张謇遵从父命,赴京赶考,殿试登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遂被授于翰林院修撰之职,步入官场。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謇与恩师翁同龢坚决主战,他还上书弹劾大权在握的李鸿章“战不备、败和局”,主和误国,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慨和忧虑,在落后挨打的现实面前,他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于是,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他在家乡通州筹办起大生纱厂,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张謇充分认识到“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在发展实业取得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他又大力开办教育事业,开始形成他“父教育、母实业”的强国富民思想。他以南通为基地,以地方自治的形式展开系统的设想与实践,并希望由此而推广到江苏乃至全国。
1903年,张謇应邀参观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并对日本工农业与教育进行了70多天的实地考察,亲身体会到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回国后,他积极地投入立宪运动,并成为立宪派的领袖人物。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张謇顺应历史潮流,毅然转向拥护共和。1912年1月1日,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张謇被任命为实业部总长。
1913年,张謇为实现他思谋已久的强国安民的方针政策以及他梦寐以求的“棉铁主义”,就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两年间,张謇主持全国农林、工商政务,编订颁布有关工商矿业、农林水利、渔牧业、度量衡、银行证券、引用外资等20余个法规条例,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15年,袁世凯称帝阴谋暴露,张謇劝说无效,愤而辞职。从此,他倾注全部精力对家乡南通进行全面的建设。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原本闭塞落后的南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模范城市。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政府经济资助的状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的。张謇对南通的全面经营,是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建设一“新世界之雏形”,并由此向全国推广,从而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他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爱国之忱,则更是留给后人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1916年,张謇被推举为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会长;1918年,“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在沪成立,张謇被推举为会长;1920年,张謇被推举为中国矿学会及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1922年,张謇被推举为交通银行总理。
1926年8月24日,张謇因病逝世,葬于南通市南郊。墓上不铭不志,此前,他曾为墓门自拟联语:“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
张謇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有着宏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性格,终生抱定“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爱国热忱。实业是张謇一生事业的主体,以大生纱厂为中心,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数十家企业,并投资江苏省铁路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企业,为中国近代实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在发展教育与公益事业方面,他先后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初等小学、中学、农业学校、纺织学校、博物苑、女红传习所、医院、图书馆等。他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张謇尊重科学,爱护人才,扶植新建学术社团,提倡科学应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正确方针,与许多科学家建立友谊。把戏剧改革与社会改良联系起来,也是张謇的高见卓识。他创建了伶工学社及更俗剧场,与梅兰芳、欧阳予倩等的交往更是实业家与艺术家联手的一段佳话。
张謇一生为民着想,为民操劳,实是中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要实践者。他的思想及实践于现今仍有着现实意义和作用。
胡适先生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范当世
范当世(1854~1905),原名铸,字铜士,更名当世,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世称范伯子,江苏通州人。他是清末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人。也是南通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范当世幼即聪颖警悟,先后从通州城内有名望的塾师王兆榛、顾金标学习八股时文。15岁得州试第二名,17岁院试为廪贡生员,但此后9次应江宁科试不第。25岁后负笈出游,从张裕钊学古文,又与吴汝纶、陈三立等结交。38岁上应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请,至天津任李家庭教师4年之久。甲午战争后辞馆南归。
范当世善诗,意境恢宏炽烈,风格旷荡遒健,在同光体诗人中独树一帜。其散文亦佳,是桐城派在江苏的主要代表。传世有《范伯子诗文集》。范当世弟钟、铠皆负文名,世称通州三范。
范当世对南通近代教育颇多贡献。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与张謇、张师江、孙宝书诸人呈请两江总督设立高等小学,并抱病与张师江主持筹建工作。同时积极酝酿利用盐义仓创办公立中学校(今南通中学前身)。范当世视发展教育为强国之本,在《通州小学堂(今南通市实验小学前身)宗旨》中,他写道:“争强莫如以兵,强兵莫如以富,何为而必出于学?日:此其先务也。兵且有兵学焉,富且有农工商之各学焉,自今无一事可以不学”。“立国必资乎人才,而培才当始于子弟;立教必遍乎全国,而变国莫先于秀民也。”可惜天不假年,两校规模初成,范当世弃世。范当世原配夫人吴氏早逝,继配姚蕴素,桐城派古文宗师姚鼐侄曾孙女,工诗,著有《沧海归来集》,任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十数年,人多尊称为范姚夫人。
周家禄
周家禄(1846——1910),字彦升,一字蕙修,晚年自号奥簃老人,江苏省海门直隶厅人,世居通州川港镇。周家禄与张謇、顾锡爵、朱铭盘、范当世并称为江苏五才子。顾锡爵说周家禄“生平见知者多以文事”,而周家禄自己“亦毅然以文事自任而不疑”。张謇说“(周)彦升博达,善属文”,“刻意好文,又好为考据雠校之学”。周家禄用毕生精力将横溢的才华形诸笔端,特别在考据雠校之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以30种共102卷著作传世,被公认为诗人、文学家和史学家。
张謇一生与周家禄交往密切,视周家禄为“文字学问之友”。周家禄逝世后,张謇感叹“又失一老友”,撰挽联说,“君负文誉,校《晋书》尤勤,故属联引晋人况之”,在挽联中将周家禄比作《晋书·文苑传》中的曹毗和袁宏,袁曾为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曹则因仕途不得意而致力文学,从而表达了对这位老友高度的评价和无限痛惜之情。
其先人于元末自湖南常宁迁崇明,清初由崇明迁通州之西川港沙,应当属于长江北岸复涨新沙的最初移民。光绪三十三年(1768)海门建厅后,周氏占籍海门。据周家禄自己说,其可考先祖直到他本人“十四世皆种田食力,间读书应科举”,家境很坏,从师时甚至“贫不能具脩脯”。
周家禄从小勤奋好学,“自为儿时不好嬉戏,诣戚友必挟书自随”,很早便显出才华。最早赏识周家禄的是曾任大理寺卿和福建、江苏学政的国学大师李联琇。“咸丰十年(1860),李联琇因病告假归江西故乡,行至常熟时,正逢太平天国进军苏杭,无法前进。(海门)茅炳文知道后,立即派子铁卿(即茅铮——笔者注)赶往常熟,把李联琇全家迎到海门,安置在本宅附近住下”。茅炳文的“本宅”即在周家禄所住的川港。“(李联琇)先生无事,尝散步乡间,入一村塾,见塾案有学生所作之《牵牛花赋》,先生大称异之。识其人,叩其他所业。其人则周家禄也,年裁十六七。(实为14岁——笔者注)……周、茅故有连,茅以先生器重家禄,则引与其诸弟读。家禄因大得茅氏藏书读之,业顿进”,“李联琇在海门住了四年,曾任师山书院院长两年”,周家禄受其亲灸自然是情理中事,不久便“以文采声名踔越州乡”。李联琇在周家禄的一生中是个很关键的人物,所以周家禄“终其身,感李先生知遇不绝”。同治三年(1864),18岁的周家禄考补为厅学生(秀才),三年后补为廪膳生,又三年经科调考获优行贡太学,次年25岁时经朝考授予教职。然而,命运之神从此不再眷顾这位少年才子。此后周家禄一而再,再而三地参加乡试,都是名落孙山。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51岁的周家禄仍然坚持参加了乡试,而且仍然不第。病弱的周家禄有一次参加乡试,竟至于因病未能终卷。而他25岁时得到的空头教职,也直到九年以后即光绪五年(1879)才终于被选授江浦县训导,却又因父丧丁忧,不能赴任。后来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陆宝忠以经济特科疏荐周家禄,晚年的周家禄看淡了功名,辞不就试。
顾锡爵
顾锡爵(1848—1917),字延卿,江苏省通州直隶州如皋县葭埭人,清末文史学者,情趣高雅,乡谥“尚洁先生”,外交家,与范当世、张謇、周家禄、朱曼君并称为“江苏五才子”。顾家为白蒲望族,书香门第,出过三位进士。顾延卿的父亲顾汝玉为咸丰年间举人,弟弟顾锡祥字仁卿,光绪年间拔贡,深受张之洞器重,聘为幕僚。
顾延卿幼时聪明绝伦。等到年纪大了,他极其关注百姓疾苦。太平军被灭后,白蒲仍然设置关卡,收取税收,当地商人苦不堪言。顾氏前后上书曾国荃数千言。太平天国灭于1864年。曾国荃攻破天京有功,封“太子少保衔”,后历任山西巡抚、湖北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1884年,他又任两江总督(如皋白蒲属其管辖)等职。同年,顾氏从两广总督幕府任上回乡,向自己的老上级曾国荃上书。曾国荃接到来鸿后,即刻处理,设置在白蒲20年的违法关卡被撤去。因此江淮大地上的英杰才俊都愿意结交顾延卿。顾与张謇心心相印,不满慈禧、李鸿章等守旧派的作为,于是辞官回乡,创办实业,造福乡梓。
顾延卿精通《周易》,后又随兴华刘融斋学习。刘融斋道光年间进士,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他对顾延卿的诗作赞誉有加。顾延卿梦见有老师传授佛经,于是潜心研究《大乘起信论》等等大乘佛学中的经典著作。
顾延卿的德才得到了不少名臣的认可。一位是淮军名将、晚清重臣张树声。他主事广东,力邀顾延卿参与编修地方《史志》。在粤期间,两人商讨公事,并与朱九江、陈兰甫、陈六周诸君探究学问。修志未曾结束,顾延卿作为幕僚,追随张树声一起北上。张树声鼓励他参加科考。另一位是晚清著名外交家、思想家薛福成。薛氏出任钦差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聘请顾延卿为首席秘书。1890年1月,他们乘坐法轮“伊拉瓦第号”出发。由于思念母亲,顾延卿提出辞呈,于1893年乘坐“堪尔图宁号”回国。薛福成后来向朝廷保荐他为知州,顾延卿没有去任职,而是选择留在家中,待到时机成熟,创办了乡中小学。
朱铭盘
朱铭盘(1852—1893),字俶僩,原字日新,号曼君,江苏省通州直隶州泰兴县城人。清光绪八年举人。
朱铭盘幼年聪慧,好学不厌,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年青时与通州张謇、范当世,如皋顾延卿,海门周彦升并称“江苏五才子”。
朱铭盘一生与幕府相终始,先后应聘于扬州两淮盐运使方浚颐、庆军统领提督吴长庆、江苏省学政黄体芳、旅顺提督张光前。在吴长庆军中时,袁世凯投靠吴长庆作食客。吴长庆感觉他学识浅肤,嘱咐张謇、朱铭盘对袁授以时文,袁世凯亦以师礼对待张、朱二人。
朱铭盘识人有先见之明。《桂之华轩文集》中收录有光绪十年致袁世凯函手稿,在这份长达万言的信中,朱铭盘对其时尚未发迹的袁世凯的为人作出了精确的判断。朱铭盘看透了袁世凯的本质与野心,写信给袁,指出袁世凯的种种张皇跋扈共十三项,“直斥其非”,与之绝交。此后,朱铭盘一生再也未与袁世凯有任何交往,显示了不畏强暴的铮铮铁骨。
朱铭盘工诗古文辞,其于散文、史学、诗歌、书法都颇有造诣。著有《桂之华轩文集》九卷、《四裔朝献长编》等。于诗文外,朱铭盘好书法,善篆隶,行书清雅俊逸,尤擅魏楷,融魏碑与汉隶于一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6 08:16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